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音乐教师的发展思考

2023-04-18 22:40李迎春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23年12期
关键词:乡村音乐乡土音乐

□ 李迎春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于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其中人才振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内容。在逐步实施的过程中,为乡村教育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其后的《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及《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本,都把提升农村教师的素质定位为当前重大且紧迫的战略任务, 并特别强调基于农村教师独特性的发展举措对提升农村教师素质的重要性。这一趋势随着国务院办公厅《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的颁布而达到了新的高度。乡村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美育作用,加强了乡村音乐教育,有利于提高乡村儿童的艺术感知力和创造力,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有利于发现和培养更多人才;有利于体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有利于乡村振兴的乡风文明建设,活跃乡村文化艺术生活,缩小城乡音乐教育差距。在此语境下来探讨乡村音乐教师发展议题,让回归乡土、传承文化这一富有针对性的发展举措成为提升乡村音乐教师素质的助推器,既顺理成章,又刻不容缓。

一、乡村音乐教师回归乡土的必要性

1.乡土音乐素养的先天供给不足

乡村音乐教师主要来源于各级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以及少量其他专业的兼任教师。由于城市化进程和全球化的发展,他们在学校音乐教育成长过程中接触的多是西方音乐教育理念;社会音乐活动中各大媒介带来的也是西方音乐的浸染,特别是在他们的专业教育中,音乐教育专业多年来沿袭的统一化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无法进行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课程教学,对于乡土音乐文化来说更是难以涉及,大多数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仍以音乐技能为主,在音乐技能中还存在重西轻中的弊端,例如,演唱技能中更重视西方歌剧的学习而轻视地方民歌的表现;演奏技能中也更重视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的学习而轻视民族乐器的学习。对于音乐文化特别是地方、乡土音乐文化的课程比较缺失,使得音乐教师的乡土音乐文化先天不足。

2.乡土音乐素养的后天补给缺失

目前乡村音乐教师的发展困难重重,普遍存在编制、薪酬、职称评定、生活环境、社会地位、专业发展等困扰,使得乡村音乐教师无暇顾及乡土音乐素养的培养。在以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乡村教师是当地知识分子的代表,参与乡村各级事务的管理,同时也是乡村各类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头人。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的更迭,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呈逐渐下降趋势,乡村教师尤其是乡村音乐教师的活动轨迹基本上局限于校园,上完课就离开,回到更为繁华的城镇或城市中,极少参与乡村的社会活动,同时乡村音乐教师与城市音乐教师相比也存在很大的身份认同落差。为了获得更好的薪酬和个人发展,课余时间他们经常在市区进行各类培训教学,与乡村的心理距离拉大。笔者的一位朋友,除了在乡村担任音乐教师,还在市里开办了演出服装租赁中心,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在了租赁业务上,一个学期在乡村任教的总时间累计不超过一个月,更无暇顾及乡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素养的提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每次他去上课,学生就像看明星一样。不但和乡村的距离甚远,对乡村孩子们的感觉也很陌生。这种现象在乡村音乐教师中较为普遍。

3.影响乡村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乡村学生是乡村发展的未来和希望,也是乡村振兴不断发展和持续的中坚力量。目前乡村音乐教师全方位的城市化无形中将乡村学生与其所生活的乡村音乐环境剥离开来,带给他们更多的是对城市生活的向往,而不是对乡村生活、乡村文化的认同,并且他们对滋润、养育他们的乡村音乐文化日渐生疏,对本土乡村音乐文化完全陌生或不屑一顾。走上社会后,一方面由于对城市的向往会使得他们千方百计地留在城市而鄙视乡村生活、远离乡村;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乡村文化认同面对城市发展时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让他们感觉缺少根基,无法与乡村生活产生良性互动。这些都对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将产生负面的影响,不利于乡村孩子的发展。

二、乡村音乐教师回归之路——走向传承

1.挖掘乡土音乐品种,做乡土音乐文化的传承者

乡村音乐教师发展的独特性,就在于促进地方性音乐知识的发展。乡村音乐教师地方性音乐知识的发展状况是其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是由乡土音乐知识对乡村音乐教师的独特意义所决定的。乡土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优秀的乡土音乐文化集中体现为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以湖南衡阳地区为例,在这些古老的山乡村寨之中有衡州花鼓戏、永州祁剧、衡阳渔鼓、祁东渔鼓、西乡田歌,衡山影子戏、岳北山歌、花鼓灯、耒阳民歌、祁东渔鼓、衡东民歌等一大批音乐非遗,也有县级、市级甚至还有国家级的非遗项目。它们都土生土长在衡阳这片土地上,是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宝贵音乐文化。曾几何时,它们出现在乡村走街串巷的演出中,充实了乡村音乐生活、提高了乡民的审美意识、发挥了极大的民俗教育作用。乡村戏台上的登场亮相、乡民劳作之余眼中的热切期盼,都反映出了这些乡土音乐是何等深入人心。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影电视的普及,很多乡土音乐悄悄隐没了,连同特有的乡土文化也在逐渐消失。作为乡村音乐教师,有义务将这些乡土气息浓厚的音乐文化融入乡村音乐教育之中,并将这些与乡村有着紧密联系的乡村文化重拾于乡村生活之中。还有作为乡村音乐教师,首先,要学习这些音乐文化,参与当地的乡土音乐活动,熟悉当地的乡土音乐文化;其次,收集逐渐消失的乡土音乐的相关资料,以乐谱、录音、录像、小视频等形式,汇编成当地乡村音乐教学校本教材,进行音乐课堂和课后服务的教唱、表演,并经过排演后将成品在校园、乡镇舞台上进行表演。这样坚持下来,既能使乡村孩子接触、熟悉当地的乡土音乐文化,又能让古老的乡土音乐焕发出新的光彩,让乡村孩子与乡土文化产生良好的互动。音乐教师通过这些活动拓展了自己的民间音乐知识,提升了组织和开展活动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自己在当地的知名度,获得存在感和社会价值认同。目前已有一些做得比较好的例子,如衡山县文化活动中心将岳北山歌引入学校中进行传唱与传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只是推广的范围还局限在县城学校,对岳北山歌的发源地——白果镇以及其他地区的乡村学校宣传力度不够,这就有待我们乡村音乐教师的积极配合和推广。

2.聚焦乡村教师特质,做乡村教育的传承者

陶行知先生早在20 世纪初就曾强调:“乡村教育政策是要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笔者认为乡村音乐教师的特质首先是乡村教师,其次才是音乐教师。一定要心系乡村,与乡村建立千丝万缕的联系,关注本地乡村的经济文化发展、关心本地村民的社会文化生活、关怀乡村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当今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立足乡村、定位音乐教育,干出一番事业。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乡村音乐教师的道德准则。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要珍惜教师这个称号,真正在学生和广大村民心目中树立起乡村教师的光荣形象,重拾乡村知识权威、生活顾问的身份。

“勤能补拙,刻苦钻研”是乡村音乐教师的行为准则。“一分辛劳一分收获”,但凡有成就的教师无一不从“勤”字上得益而受用终身。乡村音乐教师要时刻保持勤奋学习的习惯,学习钻研现代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学习钻研地方乡土音乐知识和表现,学习钻研教育管理经验和成果、学习钻研先进的新媒体传播和信息技术,使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和方法能保持时代性和先进性。

“不断努力,争创佳绩”是乡村音乐教师的目标准则。在教学工作中如果太平常心,则容易失去前进的动力和成功的滋养。乡村音乐教师在工作中要抓住每一次机会,参加各级音乐教学比赛、学生会演比赛,带领学生共同迎接挑战,向优秀者学习、靠拢,不断地向新的高峰攀登。这样不但能促进自己专业技能的发展、音乐教学业务能力的提升,还能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带领他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随着乡村的变化发展,出现了乡村学龄人口减少、小规模学校长期存在、撤校并校等现象,乡村音乐教师要主动适应环境,加强各科知识的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在以音乐教学为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以音乐人文关怀为主的全科教师发展模式。笔者在此提出的全科教师除了指有能力担任音乐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教学的教师,还特指能从教学活动、课后服务、课外生活等方面全方位地给予学生人文关怀的教师。针对乡村留守儿童的情况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利用合唱社团、舞蹈社团、话剧社团、地方剧社团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与乡村孩子进行充分接触,了解他们的思想、充实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品位等,利用乡村大舞台来展示孩子们的才艺,表现乡村生活中的美好,成为乡村孩子信赖的人。

3.健全乡村学生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纽带

乡村音乐教师的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当好乡村学生与城市文明的桥梁和纽带。乡村学生处在他们一生中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树立的重要时期。音乐教师作为城市文明文化的代表往往在他们心目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音乐教师应该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将优秀的城市音乐文化介绍给学生,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树立乡土音乐文化自信的观念,让学生既能跟上时代发展,又能热爱乡土音乐、表现乡土音乐、创新乡土音乐,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留住人才。

乡村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音乐教育的理念、形式来表现当地的乡土音乐文化,如将渔鼓、花鼓戏、山歌、田歌的元素融入合唱、舞蹈作品之中,创作散发强烈泥土芬芳的艺术作品。用这样的作品来参加比赛(如每年的建班制合唱比赛等),会因其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而引人注目,焕发出独特的光彩。学生在排练演出中既能感受到现代文明,又能更了解自己身边的文化,学会欣赏身边的乡土文化,并逐渐建立起对乡土文化的自信,更热爱自己的家乡。

乡村音乐教师要利用当地的乡土音乐规划来开设校本课程,在常规音乐课堂上、课后服务、音乐课外活动中有计划地学习本地乡土音乐,联系当地民间歌手、非遗传承人、文化活动中心的工作人员,共同打造乡土音乐校本课程。并且音乐教师通过这些活动,逐渐成为当地乡土音乐的权威人士。

乡村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如小视频、抖音、微信等将优秀的音乐介绍给乡村学生,同时也要将乡土音乐、乡村学生的音乐表演、乡村音乐生活等传播给社会,使乡村音乐教育与现代生活产生一个良好的互动,能更好地激发乡村孩子的音乐学习热情。

猜你喜欢
乡村音乐乡土音乐
西方乡村音乐与中国乡村音乐发展谫论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美国乡村音乐文化探析
浅谈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及其演变
音乐
芬芳乡土行
边疆行( 之三):拉祜族原生乡村音乐的新生
读《乡土中国》后感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