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文化渊源与实现路径

2023-04-19 09:21曹均学杜文君
济宁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精神生活

曹均学 杜文君

(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提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命题,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党的二十大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2]22这充分表明,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关注点之一。阐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探究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渊源及实现路径,对于实现共同富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以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为基础的对人的精神层面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隐含着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的重要支撑,是解决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是文化自信的内在动力和逻辑起点。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要求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相对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另一维度,是在人的精神世界理性共鸣基础上的情感向往。马克思认为,人“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现实中的人存在精神特质,且这种精神具有相对独立性[3]57。对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从两个层面进行理解:一是侧重于“富裕”,指一些国家或地区精神文化与物质生活同步,抑或是个人精神生活自身的提高;二是侧重于“共同”,即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不同个体对社会的重大问题存在共识,避免精神层面出现两级分化[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现代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可以说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另一映射,对应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人只有摆脱了对“人的依赖关系”和“物的依赖关系”,在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式中,“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5]299。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原则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和精神都要富裕的社会形式,使人们摆脱了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的人身依赖关系、资本主义社会对“物的依赖关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内在要求。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解决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

新中国历经沧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总体上实现了全面小康,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制约人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限制因素不再是贫瘠的物质生活,而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强调:“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美好生活不仅意味着对物质生活有更高层次、更多样化的要求,还意味着精神生活的富足,包括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参与感等的大幅度提升。由此可见,美好生活也分美好物质生活和美好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富裕与美好精神生活在总体目标上是一致的。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从建国伊始就紧抓经济建设,虽然扭转了“落后的社会生产”,创造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但在其他领域供给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尤其在关乎人民精神生活发展的领域仍存在短板和弱项。因此,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代表了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的精神层次的情感需求,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整体目标。

(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文化自信自强的内在动力和逻辑起点

从其内在逻辑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一个国家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自强,并以此创造精神文化产品使精神文化成果惠及全民。精神生活可以是丰富多彩的,但一定要基于群体约定俗成的精神共识,在中国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旦脱离于群体默认的主流价值思想,精神的多元化会造成不良思想的泛滥,导致精神生活的两级分化。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归根到底是要实现文化自信自强。文化建设作为实现精神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应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生活需求为基础,以缩小区域、城乡以及个体之间的精神生活差距为考核标准,以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最终目的。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既是精神生活的存在方式和外在表现,又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6],从国家战略层面肯定了文化建设与人民精神生活发展的辩证统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指标,指导着国家文化建设,推动文化自信自强;文化自信自强反过来又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两者相辅相成。因此,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是文化自信自强的内在动力,推动着文化繁荣发展;又是文化自信的逻辑起点,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渊源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面,是党和国家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经过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高级文明形态,其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为公”,萌芽于革命文化的“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此外,中华文化还博采众长,始终坚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不断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滋养。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根”与“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传承发展的历史见证,凝聚着中华儿女几千年来的共同精神追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简单照搬照抄,而是厚植于中国文化土壤,深耕于中华民族血脉基因中,能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到“根”与“魂”的价值诉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孕育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基础。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描述的“天下大同”蕴含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雏形。早在先秦时期,古圣先贤就对大同社会进行了构想,《礼记·礼运》中描写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体现了古人对大同社会的美好设想,为当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提出埋下了伏笔。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们对公平的渴求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共通性。“均贫富”“等贵贱”等思想观念体现了人们对公平的向往,“人皆可以为尧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又彰显了人们追求公平的奋勇精神。这些都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依据,是深入骨髓的思想根源。第三,积极向善的义利观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不论是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还是荀子的“义与利者,人之皆两有也”,都佐证了中华文化中先义后利的主流思想。第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思想支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民本思想高度重视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活动,对于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着重要意义。很显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天下大同、公平正义、重义轻利、民为邦本等思想都是阐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文化自信的根基。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红色基因: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带领人民颠覆旧社会,推翻压迫人民的三座大山,成立新中国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斗争的意志品质,是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中坚力量。

1840年之后,外族入侵,中华文明风雨飘摇。落后的旧中国从沉睡到苏醒,中间无数仁人志士以身献祭,为抵抗外来入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民族力量。中华儿女为实现救亡图存,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现实路径,在西方的坚船利炮、制度体制等的冲击下,从“学技术”到“改制度”,再到“变思想”。中国人民也曾历尽迷茫,片面地以洋为师、以洋为尊,甚至有些激进人士将中华儿女引以为傲的中华文化贬低得一文不值,使我们的文化自信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从文化迷茫到文化批判,再到文化自信,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逐步意识到思想文化才是改变民族兴衰、撼动民族命运的关键。这不仅是民族意识的觉醒,也是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醒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2]16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成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因此,厘清革命文化作为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依据,首要的就是要认识到其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底色。注入马克思主义底色的革命文化不仅天然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人民性,还扬弃了中华传统文化,以“君子自强不息”的姿态破除历史周期率。其强大的生命力将世代流传,不断给予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以新的滋养。革命文化犹如一道利剑,惊醒了全体中华儿女,使中国人民获得了意识的主动权,逐渐从迷信盲从中走出来,认清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本质,积极抗争,顽强拼搏,取得了建立新中国的伟大胜利。这一过程亦伴随着人民精神层面的探求,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丰富的精神依据。

(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向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党中央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解决主要矛盾的有力抓手,逐步放在国家发展的更重要位置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的产物:一方面,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一脉相承,既包含了中华民族千年来传承的家国情怀、君子品德、以和为贵等优秀品质,又包含了革命年代逐步涵养形成的民族凝聚力及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等精神;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弥补人民精神世界缺失、引领美好精神生活、推动精神共同富裕的文化支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于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精神文化,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为人民服务的文化,具有其他任何社会形态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其服务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而多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却崇尚面向精英阶级、小众的文化,将独属精英阶级的审美情趣奉为圭臬,忽视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根植于中国人民的血脉基因之中,抛弃糟粕,汲取营养,是经过千百年历史和实践检验了的优秀文化。“文化”是属人的概念,即文化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之一。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任何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具有民族特征的文化[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将中国特色置于重要位置,其目的不仅是将社会主义文化真正融入中国以为我所用,更重要的是将社会主义文化贴上中国标签,烙上独属中国的印记。这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范式。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天然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和开放性。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民对精神生活的品质有了更高层次、更多形式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不断为人民精神生活注入更多活力,是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对照:外来优秀文化

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推手。文化的多样性是精神富裕的基本条件,单一的文化只会让思想陷入枯竭,那么人民的精神需求就难以得到满足。显然,文化只有在交流与碰撞中才能熠熠生辉,单一化的文化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相互对立。只有不断吸取外来优秀文化,让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激荡,形成多样化的文化空间,才能使人们的精神生活真正丰富起来。

外来优秀文化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重谋略轻器物、重学识轻技术是中国古代在军事和工业方面发展停滞的重要原因,也造成了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面前的弱小无力。西方的入侵将先进的军事装备、工业器物等带入中国,随之而来的还有西方的思想文化。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东西方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使得中国在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上逐步走向民主和科学,彻底抛弃了顽固守旧的封建思想,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姿态奋起直追,主张向西方学习,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为精神富裕奠定了物质基础。

外来优秀文化的冲击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注入了新活力。没有文化的交流互鉴,一种文化长期盛行则容易陷入僵化,走向极端。例如,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其过分地强调三纲五常、封建等级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人性。到了宋明时期,程朱理学的兴起使人受到更严重的束缚,这一点在女性身上表现地更明显。近代以来,随着国门被打开,西方文化中的平等、自由、法制等观念成为了中国人民反抗人身束缚、追求自由的思想突破口,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注入了新活力。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儒家思想既包括“君子以厚德载物”和“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等积极的部分,也包含“存天理、灭人欲”等消极的部分。类似“打倒孔家店”这样的言论,是在文化交流与碰撞中片面看待问题的结果。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是国家和人民认识自身文化优势和劣势的重要机会,是激发本土文化活力、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契机。只有在多样化的文化空间中坚定文化自信,从容不迫地吸取外来优秀文化并实现创造性转化,才能实现文化自强、文化共享,从而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最重要的是坚定文化自信,使人民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归属感,并在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实现文化的扬弃,以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推动文化成果人人共享。

(一)牢筑文化自信之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认同构建和谐家园

坚定文化自信要引导人民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正视历史,帮助人民厘清历史演变过程,把握历史脉络,认清历史走向,探寻历史背后蕴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决抵抗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识和运用。”[8]22一方面,要不断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契合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和思想精髓,将传统文化的精华化古为今,为文化自信提供支持。文化认同既是构建本民族精神家园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而优秀文化的传承则是推进文化认同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充分关注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内容。例如,国家应大力宣扬中华传统美德,诸如仁爱孝悌、谦和好礼、笃实宽厚等;组织学校开展国学学习活动,以美好品德塑造时代新人。另一方面,要认真正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破除封建迷信思想,使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服务。全国各地应积极开展“破迷信,除陋习,树新风”的实践活动,将科学、理性的意识送入千家万户,尤其要加强农村地区的科学宣传活动,降低低俗化、封建化文化的影响,弥补城乡间、区域间的文化差距,努力提升全社会的科学文化素养及思想道德修养。

(二)厚植文化自信之证:弘扬革命文化,用好文化资源,引领向上精神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要加强革命文化建设,用好革命文化资源。革命文化不仅以中国革命蜿蜒曲折的历史故事为民族凝聚力筑魂,还见证了国人对本国文化的迷茫、反思、批判、重拾自信等多重演变。正确认识革命文化,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貌,能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第一,积极学习中国革命的历史,以中华民族在抗击外敌入侵的艰难历史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塑造人,以革命先辈的榜样力量带动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弘扬革命文化要充分认识党的初心使命,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追求。正是这种追求使得党坚韧不屈,百折不挠,最终取得建立新中国的伟大胜利。不断深挖革命时期的历史故事、英雄人物等一系列具有教育意义的革命文化资源,有利于引导人民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比如,“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勇往直前、无坚不催”的长征精神等,都是宝贵的革命文化资源,是引导社会增强凝聚力的重要思想。第二,盘活红色资源,打造革命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实践基地。政府应保护革命遗址和文物,运用新兴技术复原革命旧址,建立革命文化博物馆,展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并开设红色旅游线路,定期组织高校及事业单位等进行红色游学活动。实践基地要积极运用全息投影技术,将复原的革命场景影像投射到现实中,并制作精美的革命文化周边产品,以物的形式传播红色精神,丰富人们的观览体验。

(三)引领文化自信之靶: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文化创造性转化推进精神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主,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根本力量。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借助新时代新技术新媒体,不断推进精神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第一,坚定人民立场,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文艺创作等应让人民充分参与进来,让人民有更多的话语权、评判权,实现市场和需求的有效对接,使文化产品能更好地反映人民的精神世界,更准确地回应人民的心理诉求,更大程度地给予人民审美的满足。社会应拒绝低俗化、浅显化、过度娱乐化的文化产品供给,不断挖掘更深层次、更有意义的思想倾向,推动精神文化积极健康发展。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清朗环境。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加强抖音、微博、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的审核力度,肃清不良言论,营造和谐有序的文化环境。第三,坚持同步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原则上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文化发展策略。政府需先修路、通网,逐步提高硬件设施并引导高素质人才进行支教,加强落后地区教育建设,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逐步平衡城乡文化资源,从而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第四,加强文化创新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语境下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文化工作者应立足实践,从社会发展的难点、痛点中探寻文化创新的内容出口,并不断创新文化表现形式,努力将时代发展融入文化作品,实现文化内容和形式的革新,从而推动精神生活更好发展。

(四)强化文化自信之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以文化共享激扬中华文明

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魄对待外来优秀文化,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心态面对文化的交流和互鉴,这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第一,对外来文化要不卑不亢,以包容、开放的心态主动接收。没有一种文化是突然生成的,文化的根源是物质基础。在接收外来文化时,我们要厘清别国文化的物质基础,探究其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保持客观的态度,以理性的视角分析其文化的优势及不足,并提炼出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及生成逻辑。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在文化的对比中审视自身文化的优势与不足,不断优化本民族文明。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华文化应坚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原则,这对新时代文化交流互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9]20。第二,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仔细鉴别外来文化的恶意冲击,警惕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人民的腐蚀和渗透,尤其是对青年一代的影响。只有吸纳各国文明之长、补齐自身文化之短,将外来优秀文化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转换,才能不断提高国家软实力。第三,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大国担当。国家需加强国际话语体系建设,努力将中华文化输送到全世界,增强海内外中国人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为世界文化繁荣发展增光添彩,为世界文明贡献中国力量,从而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结语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代表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支撑。新时代,只有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加强文化建设,才能以丰厚的文化资源加快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和现实不断证明:文化自信是实现精神富足的根基,是人民大众面对外来文化挺直腰杆的精神底气,是增强国家话语权的文化支撑。因此,中华文化要不断“去粗取精”,与时俱进,培育社会和人民的文化自豪感,以文化的力量引领精神生活的富足。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
虎虎生威见精神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