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荀三重境地之礼初探

2023-04-19 09:21
济宁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礼义人情德性

徐 玲

(山东大学 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00)

礼作为孔子、孟子、荀子的核心思想之一,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但在传统观念里,多从礼仪制度的角度来理解礼,这种拘礼于文的观念,未能透显出儒家之礼的真正内涵,而儒家所言之礼,博大精深,上至宇宙万物,下至修齐治平,礼可谓无所不至,无所不含。而关于礼的内涵,孔子、孟子、荀子,都有极其精深的论断,笔者在此暂且将礼分作三层境地,分别从经验境地的“礼之仪”,道德境地的“礼之义”,天地境地的“礼之理”,对孔子、荀子、孟子所言之礼的深刻内涵作出探析。

一、三重境地之礼

何谓三重境地之礼?首先我们要知道三重境地之礼的大概内涵。第一层境地即经验境地之礼,也就是我们一般而言的“礼之仪”,亦即是经验世界中的礼仪规范、国家制度、行为准则、人伦秩序等等。此经验境地之礼,非一朝之发明,而是古已有之。如“三礼”中的种种论述和孔子、孟子、荀子常常称引的《礼》经。此礼,古礼书皆有记载,存在于当时的社会形态之中,存在于庶民百姓,天子诸侯的人伦日用之中。《诗经》曰:“人而无仪,不死何为?”[1]205孔子言:“不学礼,无以立。”[2]229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3]23此层境地之礼,乃圣王所作,然人皆可为之,虽有损益,但又一以贯之。

第二层境地是道德境地之礼。道德境地之礼超越了经验世界的种种制度、规范、准则,而成为人的德性之一,不是一种外在的规定,而是自我生发的一种评判,内在于自我的德性之中。此时之礼,已经超越经验境地中的“礼之仪”,而达至“礼之义”。不再是简单的仪式,而是内在的德性。不是机械地规定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作什么,而是重在礼背后的本质,即“礼之义”。故大舜有不告而取,孟子有嫂溺援之以手,孔子有要盟不听。虽似不合于“礼之仪”,而实合于“礼之义”,故儒者取之。故宰我欲弃三年之丧,而孔子问其“汝安”与否?又如孔子阐释“礼之本”曰:“礼与其奢也,宁简;丧与其易也,宁戚”[2]28。与其取“礼之仪”,不若取“礼之义”。而道德境地之礼实发端于人本真之情感,所谓礼本乎人情,此人情何也?非人欲之谓。以儒者言之,乃所谓仁爱之情也。此道德境地之礼,内也,非外也,在己也,非在人也。非他人强使之,而实自有之。故滕文公纠结于三年之丧,孟子曰:“不可以他求者也”[4]131,所谓“是诚在我”也。[4]133总而言之,此两种境地之礼,皆以人事明之。

第三层境地为天地境地之礼,也就是“天地之礼”,乃所谓“礼之理”。此种之礼,超越经验境地与道德境地,而又内含在经验境地与道德境地之中。它是万物之根本,天地之大源。倘若无此种之礼,则天地不生,日月不行,寒暑不往。它是天地之所以为天地,万物之所以为万物,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源性存在。它给出了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本,万物得之则生,失之则死。此天地境地之礼内涵于天地万物之中,内涵于人之天性之中。而圣人之所以能制礼作乐,所谓仰观俯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创造经验境地之礼,生发道德境地之礼,皆因为对天地境地之礼的体悟。荀子有言:“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然圣人之伪,人事之则亦必有所本”,此本即是“天地之礼”。《礼记·礼运》篇言:“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5]706,这个“大一”便是天地境地的“礼之理”。

经验境地与道德境地之礼,可由人的智识而体证,由人情而感悟。而天地境地之礼,非人德性之修养达到极高之境地,非觉解通达而与天地万物为一,则极难体证。非《易》之所谓与天地合德,日月合明的“大人”,非荀卿之“仁知且不蔽”的圣人,则不能为之。然而万事万物,皆未尝须臾离也。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6]269-270,天地须臾不可离。

二、经验境地之礼

经验境地之礼,如珠玉散地,随见经籍。如荀子曰:“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3]178表现为上下长幼,贫富贵贱各有其等的一种社会人伦秩序。故天子有天子之礼,诸侯有诸侯之礼,大夫有大夫之礼,士庶人有士庶人之礼。此经验境地之礼所建构的社会人伦秩序不容僭越。故“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2]28而其目的莫非即是要形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4]146的和谐社会人伦秩序。

此经验境地之礼从人伦秩序延伸,而扩之为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相交往的操守、仪范、准则,乃至人与人相处的规范约守。或者说此经验境地之礼,建构的是整个社会国家制度,整个社会秩序,人从生至死,自庶民至天子,皆在此礼的架构之下。故生则有生礼,《礼记·内则》曰:“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5]786及长有“冠礼”,婚配有“昏礼”,死丧有“丧礼”“祭礼”。与人交有“士相见礼”,朋友宴乐有“投壶礼”,乡党有“乡饮酒礼”……这些礼可以说是已广及社会各个层面。乃至成为人言行举止之规范,如孔子“立不中门,行不屡阈”“吉月必朝服而朝”“齐必变食,居必迁坐”“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2]140。如荀子言:“遇友则修礼节”[3]100“其行有礼”“大儒之稽。”[3]138故小至百姓日用,大至国家存亡,皆莫不在此“礼”的架构之中。人君者“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3]153。“礼者,人主之所以为群臣存尺寻丈检式也”[3]146。乃至“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而归之卿相士大夫”[3]148-149。礼是为政天下,贤达取士的度量衡。乃至国之治乱皆在礼,故荀子曰:“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3]209故此经验境地之礼,可谓无所不包,人伦社会无不在其架构之下,而得以生生不息。

此层境地之礼,荀子所论甚详。荀子曰:“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3]209此经验境地之礼,是圣王所作,且延续前圣先王的礼义之统而有所损益。故《礼记·乐记》曰:“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5]1089,故周公有制礼作乐之说,孔子有述而不作之言。荀子所谓“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3]435。此礼生于圣人之伪,是“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3]436。此经验境地之礼源自于人生而有欲,此欲倘若无礼义以制之,则争乱起,以至于伤身害性,与禽兽无异。故圣人为之起,而制礼义。此礼虽由圣人所作,然人皆可为之。虽非人性所有,然人思之可得,学可知之,为可成之。荀子曰:“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3]437而人人都有“知”“能”,所谓“凡以知,人之性”[3]406,人皆有可以知之质,有可以能之具,故人能知礼,能为礼。然而此礼重在人能学之,故荀子言“学恶乎始,恶乎终”,曰:“终乎读礼”[3]11。在经验世界中,礼建构了整个人伦社会的秩序、规则、制度。人之所行符合礼则为善,倘若违背礼则为不善。故荀子有言:“纵情性,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3]435“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2]28

此经验境地之礼接续圣王之统类,然而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有所损益,故孔子云:“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2]23故荀子虽尊先王然亦有法后王之说,商子有“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7]19之言。然此经验境地之“礼之仪”虽有所损益,纵先王所未作,而可以“义起”[5]709,其中必有一以贯之的要领。故林放问礼之本,孔子答之曰:“礼与其奢也,宁简。丧,与其易也,宁戚。”[2]30所以“礼仪”之本何在?经验境地之“礼之仪”虽有繁简奢易,然其哀戚恭敬之情,不为之变易。但“礼之仪”的根源何在?如此思考,循渐至道德境地之礼。

三、道德境地之礼

道德境地之礼超越经验境地,是一种内在的德性之礼,不再是外在的礼仪、规范、制度,而是一种内在的德性。此即孟子所谓“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4]300。朱子注曰:“仁义礼智,性也。”[8]239礼成为内在的德性之一,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因素之一。

孟子曰:“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4]300

又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4]94

孟子此处之礼,以恭敬辞让之心言之,礼作为人之四端之一,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源所在,此时之礼是一种德性,是人本性所有,构成人之所以为人的因素之一。人无此德性之礼,则人不足以称之为人。而荀子亦有人若无礼则非人之说。

荀子言:“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杨倞注:“辨,别也。”[3]78礼以别异也,“礼别异”[3]382“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3]79,人之所以为人,不同于禽兽,因为人有“辨”,辨者别也,而别莫大于“礼”,故礼者,是人之为人之根本,人无礼义,则与禽兽无异。荀子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3]164人之所以为天下贵者,在于人有“义”,《荀子·大略》中说:“行义以礼,然后义也。”[3]492故义重在礼。而《礼记·曲礼上》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5]14-15故钱逊先生说:“人有礼义,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也是人所以‘最为天下贵’的根本。”[9]148而荀孟此处所言的礼,已然是人的内在德性,不是外在的礼仪规范,是构成人之为人的根本,也就是笔者所谓道德境地之礼。而在孔子那里亦是如此。

孔子有答颜渊问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2]157

此处颜渊问仁,夫子答之以礼,似乎答问不相及。然而细究之,此处也许正是子贡不可得而闻的性与天道,大概只有美质若颜回,方能体悟夫子于此所言之礼,实则为仁性耳。此复礼不是复殷商三代之礼,而是复礼之性,将礼回复到人的德性中去,而礼也正因为从人之德性中自然生发出来,是内在的自我规定,故方能做到非礼勿视听言动。如是,此道德境地之礼已然超越外在的规则、秩序、制度,而成为人内在的德性,成为人之为人的根本要素之一,且能给出经验世界中的种种礼仪、制度、规则、人伦秩序。孟荀心知之,故能发明之。故荀子曰:“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3]12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4]223以其有仁义礼智也。

此道德境地之礼重在“礼之义”,而非外在的“礼之仪”,即并非经验世界之礼表现出的具体的规范、准则、秩序,而是礼之本,其构成人内在德性的礼的本质。礼之根本,或谓之“敬”。范氏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亦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8]54然而此敬实发端乎人之情,故此德性之礼,依乎人之情,与人之情有莫大之因缘。我们可以从孔孟荀论述三年之丧而知之。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2]202

这是说孔子弟子宰我因为三年之丧过长,三年不为礼乐,则礼坏乐崩,故欲不行,以问孔子。孔子只问之“于女安乎?”子生三年,方能免于父母之怀,父母生之养之,何其劳苦。三年之丧,乃人情之必然,是人子对于父母自然而然所流露的感情。此丧礼,实是人德性之礼,而非“三年不为礼,礼必坏”的经验境地的“礼之仪”。孔子一句“于女安乎?”表明了此德性之礼实是人本真情感之自然显现,是每个人先天具有的自然而然的情感的流露,此礼应人情之自然而生,是人之德性的内在显现,而此情非性情之情,非人欲之情,而是仁爱之情。故孔子谓宰我之不仁,因其不知三年丧礼,实仁爱之情的内在显现。

孟子亦论说三年之丧:

滕定公薨。世子谓然友曰:“昔者……今也不幸至于大故,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然友之邹,问于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听于宰;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是在世子。”然友反命。世子曰:“然。是诚在我。”……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4]130

滕文公问孟子而欲行三年之丧,百官不许,而孟子谓“不可以他求者也”[4]131,而世子知“是诚在我”,及葬,吊者大悦。三年之丧,天子庶人,三代共之,后世不行,而忽见行者,哭泣之哀,情之本然,观礼者莫不因之感动。此戚,此哀,乃真情之自然,故依乎此情而有三年丧礼。此道德之礼,此本乎人情之丧礼,发自于人情之本然,而始能通达人心,故观礼者,见滕文公能有此真情,故大悦。因发乎真情之使然,德性之礼发乎幽微而光明之,故能感人心若此。而此发乎情的道德之礼,实乃自为之,不可以他求,依人情而发,乃人情本有,孟子所谓“不可以他求者也”,而实人人皆有之,人人皆可为之,所谓“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荀子亦论三年之丧:“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3]372皆因情而生发之道德之礼,依乎情而内于己也。

《礼记·问丧》亦载人何以有种种丧礼之仪节,其皆源于人情之自然也。故曰:“此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实也,礼义之经也,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人情而已矣”[5]1537。故可知道德境地之礼实本于人情而已矣,此情非后世情欲之情而实仁爱之情,且依乎此情而内涵于性的道德境地之礼,给出了经验境地之“礼之仪”。

此道德境地之礼也正是因为内化成人的德性之一,而具有道德价值。其之所以能对人的行为进行道德评判,亦在于此德性之礼。也正是因为这个内在德性之礼的“礼之义”,而使人们对世间现存一切法则、秩序、准则而能够进行衡量、判断,给人对是非善恶评判的方圆与规矩,让人乃至能对经验世界的礼,做出超越意义上的反思与颠覆。故在孔子以仁说“礼之义”,且以为无此道德境地之礼,则经验境地之礼乐不足以言道。故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2]30仁是道德境地之礼的核心,无此仁,经验境地之礼乐不足以成其礼乐。故言道德境地之“礼之义”,给出了经验境地之“礼之仪”,是经验境地之礼存在的依据,如张子云“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无一事而非仁也”[9]308,经验境地之礼实皆道德境地之礼的外化彰显。而道德境地之礼与经验境地之礼,常常二而为一,不容分离,但终究是道德境地之礼给出了经验境地之礼,经验境地之礼显现道德境地之礼。然而道德境地之礼,人皆有之,源于人情之自然。而经验境地之礼,由“礼之义”而出,乃圣王所作。

四、天地境地之礼

天地境地之礼,是一种天地万物之礼,是超越于人类社会的一种本源之礼。不可名,不可闻,姑且谓之天地之大法则,亦即是“礼之理”。它是天地之所以为天地,宇宙之所以为宇宙,人之所以为人背后的本源性的存在,是日月运行,寒往暑来,四时相推,生灭盛谢背后之根源。它是经验道德境地之礼,存在的依据,而又内涵于经验与道德境地之中。

此天地境地之礼,文献可能无明文表述,但细推之,便可明之。上述经验境地之礼,是圣人所作,但是圣人又是如何能作礼的呢?礼存在根据是什么呢?或者说圣人为什么知道礼是如此作的呢?或问之,是圣人人性本有,然而荀子明说非生于人之性。或问之,礼起于社会人情,时势现实,然而此依社会人情之礼,又如何合理呢?荀子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3]349《说文》曰:“木下曰本。”[10]180本者,源也。故此处说明了礼之源有三,天地、先祖、君师。世俗经验境地之礼,得力于先祖君师,而其根本源自于天地。所以可知形下的“礼之仪”,必有一个形上的渊源所在,而圣人制礼作乐,仰观俯察,莫不是效法天地而依天地境地之礼而定世间礼乐。故《易》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6]257“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6]259人伦社会之秩序,岂不是效天地而作乎?故经验境地之礼的由来,必有所根据,而此根据来自于天地,且此根据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先,自然万物早已依此根据运行数亿千万载,笔者将此依据姑且名之为“天地之礼”。

《礼记·乐记》曰:“礼者,天地之序也。”[5]1090“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5]1039“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小大殊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也。”[5]1094-1095如唐君毅先生所言:“此天地所表现之序别而分,即天地之大礼。”[11]54而天地之所以表现这样的序别,其背后必有其道理,如《礼记·礼运》篇言:“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5]706,这个“大一”便是天地境地的“礼之理”。且此天地境地的“礼之理”固存于天地之中,且以天象地形,万物散殊,而孕化出经验境地之礼制,世间礼仪之三百,威仪之三千,莫不效法此天地之大礼而制作。此“礼之理”借天地而昭明,借日月而运行,借四时而不息,是“天地大礼”之所以然。它给出了天地之为天地,万物之为万物背后的那个道理,但又非独立而超然,羽化而物外,实内涵于天地万物之中,虽百姓日用而不知,然宇宙须臾不可离。此便是天地境地之“礼之理”,是经验境地的“礼之仪”的终极根源所在。《礼记·礼运》篇载孔子言:“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是故夫礼,必本于天。”[5]662经验境地之礼必本于天。

且上述道德境地之礼乃人性本有,而性本于天。孔子曰:“天生德于予。”[2]93人之内在德性,乃源自于天。荀子曰:“凡性者,天之就也。”[3]435“天地者,生之本”[3]349,《大戴礼记》作:“天地者,性之本。”[12]17孟子引“《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4]301民之懿德,天之所生。故德性之礼实亦自天而生,虽人性自有,然述其源头,实本自天地。故知道德境地之礼,依旧源自于天。但也许有人会问,荀子强调的是天人各有自己的职分,莫要错人而思天,但并没有割裂天人关系,且儒家学说,自始自终,未有割裂天人,且在天人架构之中,论说人间世事,其源皆始自于天,而终复本于天。礼,初用于事神敬天,后成为人间法则,终归本于天,所谓通天人之际,与天地合一也。

总而言之,孔孟荀三重境地之礼,虽似重峦叠嶂,而又生生相续。经验境地之礼涵盖了经验世界中种种仪则、制度、人伦次序,虽圣人所作,然人皆可为之,且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自生以至于死,无不在其架构之中,虽有所损益,然亦一以贯之。且实又是道德境地之礼所给出。道德境地的“礼之义”给出了经验境地的“礼之仪”,然其本身超越于经验世界之上,而实归复人之德性,乃人之德性之一,依乎人情,本于仁爱,是人德性中的自我价值评判,是诚在己,非在人也。而道德境地与经验境地之礼皆归本于天地境地之礼,此礼是天地序别背后的那个“道理”。此天地境地之“礼之理”是终极的根源,虽百姓日用而不知,然天地须臾不可离。

猜你喜欢
礼义人情德性
英文目录及摘要
论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德性与实践智慧
柳亚子书法
永远不要透支人情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荀子》文化演化思想发微——兼论礼义起源问题
不近人情是近人情
《国语·周语》“奉礼义成”辨析
麟溪水长流
不要透支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