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中疼痛护理效果分析

2023-04-20 11:22闫爱慈
健康之家 2023年5期
关键词:疼痛护理新生儿护理

闫爱慈

摘要:目的 分析疼痛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患儿80例,均为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疼痛控制有效率、治疗疼痛评分,以及护理刺激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等相关指标。结果 对照组的疼痛控制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治疗时、治疗10 min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刺激后生命体征波动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新生儿护理中引入疼痛护理,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新生儿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有效控制其生命体征的波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疼痛护理

新生儿疼痛在临床中比较普遍,多由早产或疾病所引起,会对患儿造成一定影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能够为新生儿提供生命支持,同时还应做好疼痛护理干预,对改善患儿症状,提高护理效果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探究了因疼痛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患儿疼痛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患儿80例,均为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月龄0.1~2个月,平均(0.87±0.22)个月;体质量2850~7159 g,平均(4187±668)g;疾病类型:新生儿肺炎15例,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14例,其他11例。观察组:男18例,女16例;月龄0.1~2个月,平均(0.88±0.20)个月;体质量2861~7165 g,平均(4175±679) g;疾病类型:新生儿肺炎17例,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14例,其他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排标准:入选新生儿监测结果显示,各项生命体征状态稳定,出生时体质量均在2500 g以上;家长知情下签署研究同意书;排除消化道畸形、严重感染、颅内出血的患儿。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结合患儿实际情况,根据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各项护理操作要求,护士遵医嘱为患儿做好各项护理干预工作。

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疼痛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 疼痛评估

护士在新生儿进入重症监护室后,对其疼痛情况进行准确评估,掌握引发疼痛的具体原因;观察并记录患儿疼痛状况、疼痛持续时间;加强自身对新生儿疼痛管理的操作技能,动作轻柔、快速,避免因操作失误加重患儿疼痛感。

1.2.2 加强巡视

对NICU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对新生儿疼痛的护理意识和技能;确保病房的温湿度适宜,调整室内光线柔和,尽量降低环境对患儿的影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帮助患儿取最佳体位,如为减轻疼痛感,可调整为屈曲体位;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加强巡视,实时掌握患儿状况;必要时,抚触患儿肢体,使其迷走神经张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1.2.3 鸟巢式护理

(1)鸟巢制作:选择柔软的绒面布为新生儿制作鸟巢式垫护,以新生儿枕骨为长轴,肩骨为短轴围拢绒面布,接口聚于新生儿头肩部,中段围住下肢,中段高出10 cm,接口处留高10 cm,让新生儿四肢能够自由伸展。调整暖箱光线,确保明亮、柔和,灯光不直射新生儿眼睛。(2)体位护理:取侧卧位,新生儿背、臀紧贴绒面布,适时调整接口处的松紧,保证新生儿活动舒适。(3)抗感染护理:每日观察新生儿皮肤、呼吸道有无感染,对身体皱褶处用润肤乳擦拭。(4)喂养护理:对产妇健康宣教,喂奶后可让新生儿伏在肩上,轻拍背部防止吐奶。喂奶后,注意清洁口腔,避免新生儿呼吸道堵塞;也可以给新生儿喂食蔗糖水,通过对感官进行刺激,产生甜味,起到镇痛作用。

1.2.4 感染护理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新生儿感染防控规章制度,包括暖箱等设备消毒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抗生素使用制度等,并在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持续完善。(2)循证分析。通过“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等国内外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结合既往临床新生儿感染病例信息资料,明确导致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如环境污染、皮肤状态差、脐部感染、滥用抗生素等,针对性制定并实施预防护理措施。(3)加强院内感染管理。护士长组织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和儿科医生开展小组讨论,基于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和主要原因,加强护理薄弱环节的管理,落实管理措施。(4)环境护理。维持病房温度22℃~25℃,湿度55%~60%;定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个病房配备一套消毒设备,定时使用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对空气消毒[1]。(5)沐浴护理:每日哺乳完成30~60 min后对新生儿进行沐浴。沐浴前,护理人员先进行个人手部消毒,并修剪指甲,水温控制在38℃~39℃;沐浴过程中,做好脐带防护护理,在新生儿肚脐部位粘贴防水脐贴,避免接触水。(6)皮肤护理。每日对新生儿皮肤进行擦浴,操作时观察腹股沟、腋下或臀部等皮肤褶皱部位是否存在脓点或破损;及时更换尿片,保障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发生臀部红肿。(7)脐部护理。使用濃度80%的乙醇对新生儿脐部消毒,擦拭时以脐带为中心向外擦拭,禁止来回反复擦拭。在消毒部位皮肤完全干燥后,使用无菌纱布包扎。湿尿布和湿衣物不可覆盖在新生儿肚脐上,若日常脐部存在少量渗液或潮湿,可使用浓度75%的乙醇重新消毒;若出现肉芽或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告知医师进行针对性治疗。(8)合理使用抗生素。若需使用抗生素,则需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最佳抗生素,并严格控制药物使用剂量,尽量采用单一用药,避免联合治疗药物种类增多发生多重感染。对于需联合用药的患儿,应密切掌握用药指征,做好抗生素用药管理,确保用药安全,避免发生医源性感染。

1.2.5 无菌操作

根据新生儿情况,将病房分为感染区和非感染区,防止出现交叉感染。(1)避免外源性感染:加强陪护管理,严格控制新生儿的探视次数和探视时间,禁止患有传染病史的人员进入探视;做好与新生儿家长的沟通,取得其理解与配合。(2)无菌操作细节化:护理人员在对新生儿进行任何操作前后,严格执行手部卫生或六步洗手法;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手部细菌培养,检查手部消毒情况;对于一次性医疗用品严格规范处理,遵守一用一换的原则;口罩佩戴时,应当紧贴住鼻子周围,避免松脱;规范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吸痰管及手套,即每次更换后,把一次性手套翻转,手套内面朝外将吸痰管包住,放入带盖污物桶内。

1.3 观察指标

(1)疼痛控制总有效率。显效:治疗期间未出现应激反应,未影响治疗;有效:治疗期间有轻微应激反应,但未影响治疗;无效:治疗期间有严重应激反应,对治疗产生影响。疼痛控制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根据VAS疼痛评估量表,对两组新生儿在治疗时、治疗10 min后疼痛评分進行评价。0~10分,得分高表示疼痛严重。(3)护理刺激前后统计两组新生儿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包括心率、平均动脉压与血氧饱和度。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疼痛控制有效率

观察组疼痛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疼痛评估指标

观察组各项疼痛评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两组新生儿家长满意度比较

新生儿家长满意度调查显示,研究组总满意度为97.50%,显著高于对比组的85.00%(P<0.05)。见表3。

3结论

伴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和医疗模式的改变,医院感染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医院患者集中,容易存在多种病原微生物,大大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而新生儿的器官功能没有发育完全,无法适应新的环境,且抵抗力和免疫力相对较差,更容易发生院内感染。新生儿一旦出现感染,就会迅速发病,致死率也相当高。

传统理念认为,新生儿对疼痛的感知力比较差,主要原因是机体功能尚未发育完善。通过长期医学实践证实,不仅是新生儿,胎儿时就具备疼痛感知能力,且疼痛持续时间越长,对疼痛刺激的反应越强烈。在为疼痛新生儿开展重症监护时,不仅要关注疼痛症状,还要注意避免操作不当引起患儿疼痛加剧[2]。在对新生儿开展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疼痛护理意识和护理技巧,可提升新生儿的护理体验。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在受到疼痛刺激时,不一定会发生严重的哭闹现象。因此,护理人员要结合其面部表情以及肢体动作等进行观察,评估新生儿疼痛程度。保持治疗环境舒适,避免光线和噪音对新生儿的刺激,可降低新生儿紧张、不安等情绪,保证新生儿休息和睡眠质量,使其保持能量,缓解其疼痛感。同时,需要给予新生儿舒适的体位。通过研究发现,给予患儿舒适的体位可以有效减轻的疼痛感,提高新生儿配合各项操作的程度;护理人员可以把双手放在新生儿的头部以及双脚,使身体成为屈曲体位,这种体位有利于减轻新生儿的疼痛感。

疼痛护理强调以患儿为中心,通过优化重症监护护理工作流程,完善护理操作,能最大程度帮助患儿缓解疼痛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疼痛护理干预能够缩短症状改善时间、疼痛控制时间、重症监护时间[3]。

综上所述,对入住NICU的新生儿实施疼痛护理,可缓解其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文锦香,韩春红,周家凤.疼痛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干预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33(21):3658-3659.

[2] 邓可.新生儿护理中疼痛护理干预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5):173-174.

[3] 刘琼瑶.新生儿疼痛的精准护理指南[J].家庭生活指南,2021,37(08):174-175.

猜你喜欢
疼痛护理新生儿护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疼痛护理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应用效果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施行意义评价
骶神经阻滞复合全麻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后疼痛护理体会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疼痛护理管理在肛肠科病房应用后的效果研究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