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3-04-22 04:00朱航正黄延敏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文献选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设

朱航正,黄延敏

(1.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2.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48)

一、引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相适配的概念。新文化运动时期,毛泽东就阐发了“精神”与“文明”的关系,指出青年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年,第60 页。。之后瞿秋白使“文明”同“社会主义”产生关联,他认为:通过社会革命能够改造人与人的关系,以此提升技术手段,最终“技术的发展当然能成为各方面的,无所偏倚的;——精神文明自然也能真正改善”②《瞿秋白文集 政治理论编》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第278—279 页。。延安整风期间,凯丰在肃清党八股时表示“精神上物质上都不能容许党八股继续存在”①《毛泽东凯丰两同志论肃清党八股》,《新华日报》1942 年3 月29 日,第4 版。。潘梓年《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一文辨别了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对精神的不同认识:“唯心主义者以能有美妙的理想为满足,把它挂在天上叫人去膜拜,把它安放在明天作为一种希望;唯物主义者则不以只有美妙的理想为满足,而还要求得理想能够见之于实际,要把它从天上拉到地下来,要把它从明天的变成今天的。”②潘梓年:《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群众》第8 卷第4 期(1943 年2 月16 日),第101 页。新中国成立后,精神文明同文化建设密切相关,毛泽东认为,在立足本国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突出人民性是精神文明领域的主要特征,如“艺术离不了人民的习惯、感情以至语言,离不了民族的历史发展……特别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应该‘标新立异’,但是,应该是为群众所欢迎的标新立异”③《毛泽东文集》第7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第77—80 页。。可以说,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已经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有所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升至政策层面,成为与经济建设相关的重要概念。目前学界关于党领导的精神文明建设历程已有研究。如谢春涛、刘芮杉考察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思想的形成过程,指出1979—1986 年实现了由“共产主义理想”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再到具体培养“四有”公民的转变。④谢春涛、刘芮杉:《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思想与根本任务的调整(1979—1986)》,《上海党史与党建》2020 年第7 期,第27—34 页。杨凤城指出,从改革开放初期至十七届六中全会,党的文化战略实现了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认知演进。⑤杨凤城:《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战略思想的与时俱进》,《高校理论战线》2012 年第3 期,第18—23 页。朱敏彦认为,党的十二大和十二届六中全会是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关键,之后则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⑥朱敏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 年第2 期,第17—23 页。詹小美、骆红旭将“精神文明”视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先进社会文化形态,并以此为线索回顾百年党史历程中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脉络。⑦詹小美、骆红旭:《中国共产党精神文明建设百年实践与价值图示》,《青海社会科学》2022 年第2 期,第2—9 页。另外,台湾的林祐斳以罗杰斯(Everett M.Rogers)的创新分布理论(Diffusion of Innovations)为框架,将精神文明建设分为观念因素、宣传机构与管道、传播过程三个部分,认为邓小平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偏向“思想建设层面”,而后邓小平时期则是“思想建设”与“文化建设”平行发展。⑧林祐斳:《创新与持续:论中共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宣传机制》,《展望与探索》2014 年第3 期,第54—75 页。

以上为该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学术基础。但相关成果或在时间上限于特定历史时期,或在内涵上将精神文明视作较宽泛的概念,或仅从官方意识形态建构层面进行分析。实际上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其具体要求在“党员”与“群众”之间有所区别,本身的意义也随概念所指而不断转变。本文旨在回顾党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针的提出与发展,兼及时代条件下社会文化发展动向,梳理党对精神文明建设概念认知的变迁过程。

二、党的十二大前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从思想到准则:党的十二大报告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

现有资料显示,“精神文明建设”的最早提出者是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李昌。①史义军:《李昌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炎黄春秋》2005 年第8 期,第46 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社会上出现一些错误的思想倾向。②程中原:《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二)——理论工作务虚会始末》,《党史文汇》2008 年第10 期,第14 页。针对这一现象,邓小平表示理论工作的主导思想是向前看,“理论要为政治服务”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年,第500 页。。1979 年李昌向胡耀邦提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自此,“精神文明”概念写入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的讲稿中。

1980 年底,李昌在党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致信邓小平,建议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他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分为实体部分和意识形态部分,前者指所有行业各司其职,后者则依靠全社会共同推进,“说某人专,就是说他肯钻研专业并有一定的水平;说某人红,现在是否可以理解为:他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奋斗,而且本身也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④李昌:《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李昌同志给中央领导同志的信》,《半月谈》1981 年第3 期,第4 页。。邓小平此前在1979 年3 月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社会主义社会能拥有共同的道德标准⑤《邓小平文选》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167 页。,所以接到信后于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讲话表示,精神文明就是科教文化及“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⑥同上书,第367 页。。李昌所言阐释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紧密联系,这也是形而上层面的精神文明能够被“建设”的原因。

共产主义思想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完整关系则在党的十二大上正式立论。党的十二大报告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了系统论述: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此基础上,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且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第22—23 页。胡乔木对此论断予以阐释,在他看来,作为思想的共产主义能够影响人们当下的社会实践,“如果离开了共产主义的思想、共产主义的道德,那么我们怎么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呢?”⑧《胡乔木文集》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年,第456 页。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赵守一也认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迄今为止的一个最高的阶段。它的核心,是共产主义精神”⑨赵守一:《建设两个文明的关键》,《红旗杂志》1982 年第1 期,第14 页。。共产主义思想是为实现共产主义制度而存在的信念,这也意味着尽管共产主义作为社会形态是一种对未来的期许,但共产主义思想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便已萌芽,并贯通过去、当下及未来。⑩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23 页。

党的十二大报告认为共产主义并不渺茫,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要素寓于党内党外英雄模范奋不顾身的现实事迹之中⑪同上。,拥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一切先进分子”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24 页。;但又承认拥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并非所有人,与之相对的是不具备共产主义理想的其余分子,两者共同构成全体国民的子集。同时,报告将精神文明建设分为文化建设与思想建设,后者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型社会关系。②同上书,第25—26 页。这表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现实与其所指对象之间还未达成一致。

中央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将注意力集中于干部队伍建设,以政治性为首要标准。共产主义精神寓于先进分子中,党员尤其干部是促使精神文明与群众相联结的重要纽带。正如胡乔木所言:“我们一直按照共产主义的准则来建立我们的党组织,要求我们每个党员。”③《胡乔木文集》第2 卷,第450 页。时任全国政协常委的吴黎平也表示:“共产党人正是由于用共产主义思想武装了自己,所以才能具有革命的坚定性,在曲折、复杂和艰巨的革命斗争中毫不动摇。”④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主编:《共产主义思想与实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年,第5 页。赵守一表达了提高党员干部思想觉悟的首要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不能自发地产生社会主义觉悟……它需要从外面灌输进去。这就决定了用马克思主义教育人,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过去,我们靠宣传马克思主义来启发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取得了夺取政权的胜利,现在,要进行两个文明的建设,仍然要做这个灌输工作。当前,首先要使全国两千万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受到比较充分的马克思主义教育。”⑤赵守一:《建设两个文明的关键》,《红旗杂志》1982 年第1 期,第14 页。党的十二大提出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要求,并将用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大众、领导人民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写进党章。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42、59 页。“革命化”居于“四化”之首,在胡乔木看来,“革命”即“继续用革命精神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目的而进行革命斗争。这是革命由质变阶段转入量变阶段,也可以说是革命的转义”⑦《胡乔木文集》第2 卷,第155 页。。这表明革命精神与共产主义精神是同义语,干部队伍革命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直接相关。

(二)全社会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与此同时,党面向大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由全国总工会牵头,1981 年2 月发表的《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指出要“通过‘五讲’达到‘四美’的要求”⑧中央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办公室:《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文件选编》,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 年,第16 页。。随后《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通知》发表。⑨《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卫生部和公安部联合发出通知 支持九单位倡议开展“五讲”“四美”活动 在当前要着重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人民日报》1981 年3 月3 日,第1 版。翌年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宣部《关于深入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报告》,要以此改观城乡社会风气,并确定每年3 月为全民文明礼貌月。①《中央办公厅根据书记处指示转发中宣部关于深入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报告 每年三月为“全民文明礼貌月” 中央书记处要求全体党员、团员、国家干部要做全国人民的表率,使党风和干部作风有一个显著转变》,《人民日报》1982 年2 月28日,第1 版。至此,“五讲四美”与“全民文明礼貌月”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部分。在北京首届“全民文明礼貌月”表彰大会上,市委书记刘导生表示:“今天的大会,既是总结经验、巩固成果的大会,又是深入持久地开展‘五讲四美’活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动员大会。”②《总结经验 巩固成果 深入持久地开展“五讲四美”活动 首都举行“全民文明礼貌月”总结表彰大会 万里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到会祝贺并讲话,刘导生作总结报告》,《人民日报》1982 年4 月9 日,第1 版。中央书记处书记王任重也表示全民文明礼貌月与“五讲四美”是一体两翼的关系,本质是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关键在思想教育:“‘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开展以来,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要把经验认真总结一下。总结经验,是为了坚持下去。从各地情况来看,要使‘五讲四美’活动经常化、制度化,首先要抓思想教育。共产党就是要提倡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③《抓思想教育 抓具体措施 “五讲四美”活动要经常化制度化 中宣部约请有关单位同志座谈,交流“文明礼貌月”活动情况,部署下一步工作》,《人民日报》1982 年3 月26 日,第1 版。之后,“五讲四美”活动与“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同时开展。1983 年1 月,第六个五年计划报告于“五讲四美”外加入“三热爱”内容④本报评论员:《把“五讲四美”同“三热爱”统一起来》,《人民日报》1983 年1 月6 日,第4 版。 参见中央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办公室编:《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文件选编》,第113—137 页。。

在“五讲四美三热爱”的要求下,精神文明建设在地方开展。一些介绍“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中模范案例的小册子出版,如黄冈地委宣传部1982 年编写的《精神文明之花——黄冈地区出席湖北省“五讲四美”积极分子、先进单位代表会代表事迹介绍》、益都县委宣传部1983 年编印的《文明之花(一)》、黔西南州委宣传部1986 年编写的《初绽的文明之花》等。一些地方经验被视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典范推广至全国,如邯郸市关于开展工农共建精神文明的经验、北京市开展综合包户服务的经验、天津市开展共建文明街的经验、黑龙江省创建文明村文明单位的经验被中央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转发。④本报评论员:《把“五讲四美”同“三热爱”统一起来》,《人民日报》1983 年1 月6 日,第4 版。 参见中央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办公室编:《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文件选编》,第113—137 页。之后,邓小平表示要在“五讲四美三热爱”基础上“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⑤杨武敏:《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着重指出 一靠理想 二靠纪律 才能团结起来 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人民日报》1985 年3 月9 日,第1 版。。这一要求在1986 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正式明确,即党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第123 页。

虽然选拔干部的硬性标准与针对非党员的要求和期盼并不相同,但就结果来看,精神文明建设确实囊括了全社会的党员及群众。时任天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的石坚表示:“居民区干部努力宣传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广大居民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新道德,使每个家庭、院落成为风气好、治安好的健康细胞。”⑦中共天津市和平区委员会、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文明之花》,1986 年,“代序”第2 页。而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其所指代的范围呈现出由全民向党员收缩的态势。

三、党的十三大至十五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一)党的十三大: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党员、群众不同要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由理论探讨上升为政治问题,可追溯至1983 年周扬和胡乔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争论,双方分歧源自“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周扬认为一些腐化现象最终可能导致偏离社会主义,只有通过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一系列改革才能克服异化;“异化的根源并不在社会主义制度,而在我们体制上和其他方面的问题”①《周扬文集》第5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475 页。。其《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发言在《人民日报》发表并在国内外引起反响后②参见卢之超:《80 年代那场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争论》,《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 年4 期,第19—35 页。,理论问题自此引发了政治思考。胡乔木强调,“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长期的过程”③邓力群:《十二个春秋(一九七五——一九八七)》,香港:博智出版社,2005 年,第264 页。,“异化”则是反映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暂时性词语④胡乔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57 页。。邓小平表明了与胡乔木一致的态度⑤邓力群:《十二个春秋(一九七五——一九八七)》,第272 页。,从理论层面认为党的十二大报告中的共产主义“理想”应贴近现实,将其宣传为全体人民的行为规范并不合适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年,第1139 页。。他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针对思想界情况发表讲话,认为“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现阶段不能抽象地谈论人道主义⑦《邓小平文选》第3 卷,第39—41 页。,此观点得到陈云的支持⑧《陈云文选》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332 页。。由于中央宣布对理论界和文艺界保持宽松融洽的方针,讲话被限定在中央文献选编及邓小平文选的范围内发表⑨《胡乔木传》编写组编:《胡乔木书信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年,第584 页。。与之相伴随的是,1983 年11 月,《人民日报》发表《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文章,标志着现实层面的“清除精神污染”结束。⑩《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污染须清除 生活要美化》,《人民日报》1983 年11 月17 日,第4 版。

这场争论影响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政策。“要求全国不同的阶层和人群都用共产主义思想对待精神文明,事实上办不到。”⑪龚育之:《回忆:在耀邦主持下起草精神文明决议》,龚育之:《党史札记末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139 页。1986 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将“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调整为“马克思主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指明党员干部和群众均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⑫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第133 页。而当邓小平表示要将政治体制改革提上日程之后⑬《邓小平文选》第3 卷,第160 页。,理论界争论及相关社会问题的出现,反映出党的十二大报告关于精神文明建设论述的不足。

与精神文明建设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影响到党的十三大报告的内容。党的十三大报告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定位当前发展现状⑭吴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来龙去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年,第8—11 页。,强调“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年,第11 页。,同时也指出“必须破除离开生产力来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②同上书,第48 页。,这表明抽象谈论“异化”问题脱离了社会主义社会基于生产力的物质文明发展前提。报告亦承认理论工作有所欠缺,即“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状况,同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相比,是很不相称的”③同上书,第51 页。,并表明现阶段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很高的要求④同上书,第13 页。,为之后的体制改革与理论调适提供了空间。

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精神文明建设对认知主体的思想要求也与先前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首先应当是“全党同志特别是高中级干部”⑤同上书,第51 页。,将党的基本路线归于党的思想建设的范畴;而面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则讲求切实有效,并承认“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那种封闭状态,禁止人们接触形形色色的思潮”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41—42 页。。党员和非党员程度有别,这与党的十二大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定位有所差异。

(二)“文化热”与“优秀思想文化传统”

从社会思潮着眼,1980 年代进入后期,与之相伴随的还有思想界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变化,主要是“文化热”讨论的结束与保守思潮的萌芽。在陈来看来,“文化热”讨论核心问题是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大致可归纳为三种观点:“走向未来丛书”编委基于西方科学主义的批判;“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基于西方人文传统的扬弃;中国文化书院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⑦甘阳主编:《中国当代文化意识》,香港:三联书店,1989 年,第584 页。甘阳1987 年的《古今中西之争》一文认为,“文化热”讨论的关键问题是“文化之争”,实质是将“现代化”等同于“西化”,一些学者有着反传统的单极化倾向。⑧同上书,第16 页。他认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无法摆脱的文化传统,惟有继往而开来,于1988 年发表《儒学与现代——兼论儒学与当代中国》,在思想上肯定儒学及本国文化。⑨甘阳:《古今中西之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年,第10 页。也有人表示:“把一切责任都推到‘老祖宗’身上,归咎于传统文化,则是反映出一种‘倒霉看反面’、‘一穷就气短’的失衡心态。”⑩钟华民等:《重评〈河殇〉》,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89 年,第14 页。海内外亦有一些学者以保守姿态发声,如林毓生关于五四运动的著作——《中国意识的危机(增订本)》在大陆问世,海外新儒家杜维明、傅伟勋等产生一定影响,虽然短期内应者不多,却是与西化之声相反的主张,亦是文化保守主义于90 年代兴起的滥觞。

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继承传统,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法绕开的话题。与民间启蒙阵营内部对中国传统蓦然回首相应的是官方对中西文化问题的立场。江泽民《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部分指出:“要特别注意反对那种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媚外思想。”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第74—75 页。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范围也基于强化中国本位而相应扩大,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之外,还包括中华文明优秀思想文化传统及优良社会公德。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年,第428—429 页。

90 年代的到来使传统被重新审视。1992 年新一届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由匡亚明接替李一氓担任组长③杨牧之:《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回顾与展望》,《中国出版史研究》2018 年第1 期,第10 页。,并于次年主办《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期刊,发刊词表示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优良传统,“集中外古今之长,创造出先进的精神文明”④《发刊词》,《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 年第1 期,第5—6 页。。官方话语亦提出了复兴民族文化的目标。早在1990 年,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李瑞环就表示要“把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事来抓”⑤李瑞环:《关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若干问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290 页。。党的十四大报告表示,建设精神文明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思想文化传统。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28 页。

(三)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党委明责与先进文化

1989 年9 月新任总书记江泽民提出“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将精神文明定义为内容上坚持马克思主义,范围上面向党员、共青团员、先进分子及全国人民的思想教育。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74—75 页。精神文明涵盖的主体范围再次回到党的十二大报告中的要求。但这并非仅对之予以重申,因为党的十二大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随着物质文明发展,精神文明亦会同步提升⑧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22 页。;此时则承认思想建设的特殊性,“要深刻吸取近几年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教训,在努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626 页。。

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党中央从实际出发服务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并在新闻、出版、教育等方面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⑩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第27 页。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要求“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第146 页。,建立起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的基础上由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体制机制⑫同上书,第139、第150 页。。《决议》增加了对党员的思想监督,并要求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党性党风教育,党中央成立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地方也成立相应机构⑬同上书,第152 页。,以达到从严治党、搞好党风的效果。

党的十五大报告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总括式的宏观概念,进而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想,在培育“四有”公民的基础上增添新要求,即“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第16 页。。此时的精神文明建设在承认各类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基础上面向群众,彰显国家的正统意识形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第347 页。。时任中宣部部长的丁关根表示:“要在群众的火热生活中汲取营养、总结经验,在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中改进工作、促进繁荣。无论是进行宣传教育还是创建精神文明,都要贴近群众实际,得民心顺民意,办实事办好事,反对形式主义。”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665 页。江泽民直接表达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精神文明的有机联系:“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④《江泽民文选》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276 页。

四、世纪之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文明论与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1990年代至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社会思潮的另一显著特征是“文明”的政治化。1980年代“文明”更多是指“五讲四美三热爱”中的“讲文明”,是品德层面的文化教养之意,各地宣传部门出版的“文明之花”丛书即为例证。90 年代的“文明”则指的是全球视野下的不同文明形态(civilization)。1993 年10 月香港《二十一世纪》期刊发表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的文章——《文明的冲突?》,提出未来世界格局取决于八大文明的相互作用。围绕这一观点的讨论就此展开,80 年代的文化问题转变为全球视野下的文明讨论,尤其是“东亚四小龙”的成功经验使人们看到超越西方现代性的另一种可能⑤当时基于儒学与东亚的经济崛起问题形成了“儒家资本主义”说。相关研究参见林同华:《东方:儒家资本主义经济文化观论述》,《学术季刊》1990 年第4 期,第168—177 页;罗荣渠:《东亚跨世纪的变革与重新崛起——深入探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经验》,《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 年第1 期,第4—19 页;曹青:《东亚经济腾飞中的儒学文化作用》,《发展论坛》1995 年第11 期,第46—48 页;张焱宇:《儒家文化在新加坡现代化中的作用》,《现代国际关系》1996 年第3 期,第33—38 页。。

“文化热”在世纪之交转向了“国学热”。张岱年、季羡林等人先后发表文章,借鉴中国哲学传统及萨义德(Edward W.Said)“东方学”等概念,对西方现代性进行反思⑥《综旧典而开新风——访学者张岱年》,《人民日报》1998 年7 月17 日,第12 版;秦维宪:《“21 世纪:东方文化必将全面复兴”——季羡林对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思考》,《学术界》2007 年第3 期,第118—123 页;方克立:《批判继承,综合创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 年第3 期,第3—6 页;陈晓明等:《东方主义与后殖民主义》,《钟山》1994 年第1 期,第126—148 页。,形成了与文化激进主义相反的态度。更有部分学者开始思考“多元现代性”命题——中国在与西方历史、文化差异巨大的前提下,怎样方能走出自己的现代化之路?⑦相关探讨文章如刘禾:《理论与历史•东方与西方》,《读书》1996 年第8 期,第3—11 页;汪丁丁:《试说现代性》,《读书》1997 年第6 期,第3—10 页;吴承明:《中西历史比较研究的新思维》,《读书》1998 年第12 期,第78—82 页。整体范围上看,现代性反思基本囊括了当时整个中国思想界,各家讨论均与中国的改革方向及全球化问题有着密切联系,“古今中西之争”并未隐匿。

与“国学热”及现代性反思相应,对传统思想资源的弘扬继续在党内展开。1995 年江泽民在北京视察工作时表示:党员干部除了讲学习、讲政治,还要“讲正气”,所谓正气就是“古语所说的‘吾养吾浩然之气’,‘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等等”。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第536 页。1998 年开始在县级以上干部队伍中开展“三讲教育”活动,至2000 年底结束。2001 年1 月江泽民将儒家文化中的德治传统加以继承和发展,提出国家治理层面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②《江泽民文选》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200 页。

迈向新世纪,继“国学热”之后产生的思想动向基本可分为:按空间分布来看,主要有民族主义论争、后殖民文化问题、“新左派”话语的生成;以时间纵深观之,主要是人文精神讨论、后现代主义问题、自由主义对改革方向的看法。③可参见许纪霖、罗岗等:《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 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7 年。前者主要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重新确认中国本位,后者则要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审视西方价值观及其现代性。其中,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论争更切近中国应如何转型这一“元问题”:前者认为问题的关键是将改革引向深入、西方的自由主义值得借鉴,但或多或少忽视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后者做到了对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缺陷、资本市场的批判,而对改革的未来方向却无借鉴模型。“文化热”中基于中西道路的政治命题经过现代化的棱镜再次显现,文明谱系中激进与保守的价值选择接替了中西文化之争。只不过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争论局限于书斋之中。同时,“全盘西化”的声音已衰微,借鉴西方理论切入中国现象成为新的趋势。而保守之声亦影响到了史学界,一些学者对近代以来的渐进改良予以重新评价。④郑大华、贾小叶:《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研究述评》,《近代史研究》2015 年第4 期,第289—314 页。

党的十六大之后,中华文化的凝聚力要求由党内走向党外。境外分裂势力从未停止针对我国的分裂活动,并通过各类信息传播手段对我国领土安全产生不利影响。⑤王继雨:《新时期新疆稳定问题实证研究》,《科学社会主义》2006 年第4 期,第86—89 页。如1990 年代末至21 世纪初西方汉学界的“新清史四书”质疑传统清史研究,其学术背后无法摆脱西方对中国崛起的隐忧、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误读⑥徐泓:《“新清史”论争:从何炳棣、罗友枝论战说起》,《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6 年第1 期,第1—13 页。。对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旨归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年,第27 页。,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由党内思想教育转变为各民族、两岸同胞及海外侨胞共有的精神纽带⑧参见欧阳雪梅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1949—2019)》,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9 年,第374—378 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包括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两方面。李长春指出:“《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考虑到,我国是文明古国,是文化资源大国,但还算不上文化强国,迫切需要加快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第537 页。这表明,新的历史条件下本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愈发显著,弘扬中华文明问题亟需重视。

(二)文化产业化与精神文明建设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资本与文化相结合的新问题。正如研究者所说:“供市场消费的市场文化多为一次性,它以新奇、刺激、欲望作为主要特征。它的生产方式也与‘大众化’的文化作品极不相同。后者主要依据主流意识形态的教化要求,它有明确的‘计划性’。”①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年,第5 页。文化市场的多元化氛围开始逐步形成。有人将之分为“主流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和“市场文化”(或称大众文化、流行文化)②隋岩:《当代中国文化形态的划分和嬗变——对三种文化形态的哲学思考》,《北京大学学报》2002 年第4 期,第47—52 页;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第10 页。,三者之间交融与冲突并存,市场效益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促使文化事业进入产业化阶段。在新形势下,随着文化消费主体独立性、差异性的逐渐加强以及全球化背景下文明问题的再次凸显,更为系统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以生成。

文化产业化政策的实施是新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特征。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第509 页。,在市场化前提下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建立针对文化产业的管理、生产及经营机制。至2002 年初,全国共组建70 多家文化产业集团,实现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四川等省市的地域覆盖以及报业、出版、发行、广电、电影的业务覆盖。④韩永进:《中国文化体制改革35 年历史叙事与理论反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41 页。党的十六大报告表明要“根据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年,第32 页。。这意味着文化事业发展也要尊重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以文化繁荣助力经济发展。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高书生对此予以回顾后表示,文化体制改革从提出到试点仅半年时间,与之相匹配的政策迅速出台,实现了从破题到立规的同步施行,并以实践为导向,不断使改革走向深入,基本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⑥高书生:《感悟文化改革发展》,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年,第7 页。在文化市场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广大群众面对文化产品时拥有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文化产业化的直接影响和突出体现就是文化问题同经济发展挂钩,并与政治之间形成较为宽松的互动环境。2004 年美国前国防部长助理、哈佛大学政治学院院长小约瑟夫•奈(Joseph S.Nye Jr.)的《软实力》(SoftPower)一书问世⑦该书中译本最早名为《软力量》,2005 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基于文化的话语权竞争开始受到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作为可量化数值,自然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时任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的李长春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问题更加凸显。”⑧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174 页。当时我国相关研究成果也将注意力放在文化产业较为发达的美、日、韩等国,以此来关切自身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⑨参见陈忱主编:《影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报告》,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年。市场化导向下的投资融资、产品出口及消费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文化问题也不再由于价值导向而与现实政治产生直接冲突。与此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益性文化事业也开始成为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十一五’时期前4 年,全国文化事业费总计超过900 亿元,年均增幅25.28%。仅2009 年,中央财政对地方各项文化工程投入总量就多达30 亿元。”①《构建科学发展体制机制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纪实》,《光明日报》2010 年8 月13 日,第1 版。截至2009 年底,全国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随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党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新命题,即在支持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同时,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关键价值。2004 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第285 页。,并将之定性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这一概念加以丰富,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要“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第661 页。

党的十六大之后的文化体制改革包含了市场性文化产业发展及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两方面,在实践过程中对官方主导的文化事业同以民间为主体的文化产业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2010年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④任仲文编:《大跨越——文化体制改革迈出关键步伐》,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年,第4 页。

五、新时代:文化主体性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中西文明比较中,不可固守传统,亦不能丧失主体意识。党的十八大以前精神文明建设可以说是浅滩已涉、关山初度,党的十八大以后随着文明交流互鉴日益频繁,提高文化自觉、明确中国文化主体地位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

(一)主体性凸显:从文化自信到人类文明新形态

只有明确自身的文化属性,才能在区分自我和他者的基础上更好地求同存异、凝聚共识。2014 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欧洲期间提出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⑤周培青:《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人民日报》2014 年10 月16 日,第7 版。2015 年11 月《人民日报》理论版特辟“文化何以自信”专栏,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源泉。⑥《中国文化何以自信》,《人民日报》2015 年11 月29 日,第6 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的来源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⑦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年,第126 页。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①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第40—41 页。,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进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作用②同上书,第41—42 页。。这既在理论构成上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部分,又在时空纵深上显示出传统与革命的关系并非相互否定,而是继承发展。正如1990 年代参与起草精神文明建设决议的姜义华所言:“有效地应对挑战应该是‘向前看’,将过去的文化和精神成果作为面向未来时可借鉴的资源。”③姜义华:《中华文明三论:中华文明的经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 年,第44 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在理论上做到“两个结合”,“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④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第15 页。。

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再次成为与物质文明相对应的整体概念时,要在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突出社会主义实践的中国特色。2014 年10 月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首要问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昌盛”⑤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年,第2 页。。进入新时代后国内思想界普遍承认,中国自身的现代化历程既非亦步亦趋,也不故步自封。⑥如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时,有学者在回顾先前历史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国独有的四条发展经验: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将保障人权与集中国家权力统一起来,在工业化阶段将协商民主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来逐渐扩大人民权利,改革过程中采取问题推动和试点推进的战略。(房宁、张茜:《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与逻辑》,《文化纵横》2017 年第6 期,第32—36 页)还有学者在回顾中国现代化历程后表示,中国式现代化路径探索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效法欧美”到“走俄国人的路”再到“走自己的路”。(于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时代价值与世界历史意义》,《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 年第5 期,第67 页)另外,现代性日益呈现多元特征,“冲击—反应”论与“传统—现代”论均注重西方文明的介入,对中国原有传统在容受西方冲击过程中的吐故纳新未能予以重视。(许纪霖:《从自身的历史脉络理解中国现代化》,《近代史研究》2023 年第1 期,第24—30 页)在强调多样性、互鉴性与包容性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将革命、建设、改革历程总结为“走自己的路”,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命题,不仅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程,也明确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时代坐标。⑦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第13—14 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再单纯是“共产主义理想”,也并非限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特指概念,而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组成部分。

(二)文化体制改革:从“发展产业”到“传承价值”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六个专项小组,其中包括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刘奇葆任组长,刘延东任副组长。2014 年2 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编制《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同年3 月,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文化体制改革要处理好“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⑧《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展望——访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http: //cpc.people.com.cn/n/2014/0311/c64102—24606100.html。这表明,新的改革规划不仅包含了文化产业在实然层面的效益,而且更加注重应然层面的价值导向。2022年8 月,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答记者问表示,要“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①《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答记者问》,https: //www.gov.cn/zhengce/2022—08/17/content_5705624.html。。在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下,文化主体性凸显下的“古今”之议不再成为社会思潮的争论,而是新时代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切实问题。

(三)赓续薪火:在“两个结合”中体现中国文化的时代价值

除民族性和党性外,时代性亦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回顾百年党史基础上指出,我们党在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始终一以贯之。②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年,第220 页。改革开放后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源于彼时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以思想变迁的视角看待精神文明,必须直面与之相应的社会思潮,即从“文化热”到“国学热”、从现代化到反思现代性的“古今中西之争”,诸理论均对中国发展方向进行“破题”,但与以“中国”方式实现“立”的结果还有距离,由此引发思想界之分化。若不囿于改革开放四十年,将视野贯通百年党史,党的理论探索本就是融会古今中西的过程,主线就是“两个结合”。用中西之别、激进与保守之分来看待中国的近现当代思想虽有其合理性,却忽视了孕育思想的社会土壤及思想演变过程中的多重面向。中国共产党人既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身,其理论资源的复杂性更是难以通过二元对立之间的单项选择给出答案。整体而言,党的百年奋斗史实现对封建社会的“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立”,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深化改革决策使文化体制改革成为改革事业的有机组成;文化也不再是与教育、科学、卫生相并列的“小文化”,“而是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相匹配的‘大文化’”③高书生:《感悟文化改革发展》,第3 页。,文明道路的理论探索与文化事业的实际发展不再是“平行线”,而是形成了“交汇点”。党的十六大之后“精神文明建设”概念的使用频次逐渐降低,而精神文明这一与物质文明相匹配的概念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受到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④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22—23 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我国传统及现实相结合,从而具备了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中国视野。

猜你喜欢
文献选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清代西藏地方档案文献选编》出版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为领导干部荐书
为领导干部荐书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
《朝鲜通信使文献选编》
邓小平传:1904~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