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黄河文化价值引领力研究

2023-04-23 07:20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黄河中华民族

翟 欣

(河南开放大学 人文与设计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6)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华夏文明诞生于此,商业文化兴起于此,在黄河流域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留下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拼搏奋斗的故事,创造了光辉璀璨的历史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黄河文化依旧在这片土地上延续,弘扬黄河文化,解读黄河文化的传统意义,挖掘黄河文化现实价值,提升黄河文化在当前文化语境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仅是实现黄河流域文化生产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更是为积极探索黄河文化的传播方式,提升黄河文化引领力,努力实现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提供了智力支撑。

一、黄河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须重视文化的传承。黄河文化从黄河流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沉淀、形成而来,它与黄河流域的地域特点、自然环境密不可分,最初只是一个区域性的文化。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的迁徙,中国进入了以“长安—洛阳—开封”为东西轴线的中国大古都的“黄河时代”,黄土—黄河—黄种人,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黄河文明[1]。然而黄河文化不应仅强调其地域性,更应该充分考虑黄河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共性,重视其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力量,中华民族自黄河流域发源,与各地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广袤、深厚的中华文化体系。现在,中华儿女遍布全球,走向世界各地,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和主干,深藏在各种社会活动和人们行为举止的背后,成为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探究其背后的缘由,是因为黄河文化具有厚重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内涵,这种传承和内涵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根和魂。

(一)竭诚为民、无私奉献的思想

由于黄河水的滋养,加之温和的气候和较为平缓的地势,自古以来黄河两岸就适宜人类繁衍生息,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在黄河流域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见证了黄河文化悠久的历史。黄河流域是中国农耕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数千年的农耕文化,养成了人们敬天爱土、家国同构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形成了儒道互补的中华文脉,涵养了尊老爱幼、敬业乐群、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从历史上看,无论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传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儒家观点,还是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不畏牺牲、抵御外敌、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所取得的成就,都反映了竭诚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核心,是黄河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在这样的文化内涵的引导下现代社会中为服务人民、服务祖国、奉献社会的精神也得到了传承。

(二)顺应自然、协调发展的精神

追溯历史,黄河文化伴随黄河流域最早的人类活动兴起,由农耕文化延伸而来,而农耕文化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先民在长期利用自然、发展自我的过程中总结而来的,是在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模式中所形成的。我国古代先民在农耕生活中总结出了经验,提出了“天时地利人和”观念,形成了勤俭节约、变废为宝的观点,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进一步形成了热爱劳动、吃苦耐劳、自力更生、尊老爱幼、励志勤学的中华传统美德。这种天地人和的自然伦理正是黄河流域自古以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精神理念。

(三)同根同源、民族团结的观念

黄河文化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共同体,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它由古老的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区域性文化,融合多民族、多地域,吸收多种因素,衍生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既具有黄河流域文化底蕴,又有其他文化的样式,具有很强的文化包容精神。从历史上看,不同朝代的兴替,华夏儿女生产、生活、贸易足迹的变迁,都让黄河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接触,比如长江流域的荆楚文化、南方的吴越文化、北方的游牧文化、“丝绸之路”传来的西亚文化等,这些文化不仅没有削弱黄河文化,反而被黄河文化所吸收,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中华大地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黄河文化兼容并包的内核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民产生出民族团结、文化统一、和谐相生的观念,产生了对于国家、对于中国文化的高度认同感。

二、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一)黄河文化永葆顽强生命力

黄河文化具有深刻的内涵以及宽广的外延,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在历史上诞生了极为绚烂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尤其在古代长期领先于世界科技和文化发展水平。同时黄河文化还通过交流、贸易等方式将丝绸、瓷器、茶叶等代表先进技术和文化的产品输出至全世界,从而对全世界的经济、文化发展产生影响,这种交流和贸易随着“丝绸之路”的重建延续至今。黄河文化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造性地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完善,增加了爱国主义、生态文明等新的内容,涵盖了当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当代中华文化的核心,呈现出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二)黄河文化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纵观历史,黄河曾多次改道,并拥有多条支流,黄河文化不但影响了黄河干流流经的区域,还深刻影响了其支流流经的区域。历史上,黄河流域人口也曾多次迁徙,黄河文化随着人口的流动传播到我国大部分地区,因此黄河文化辐射到了全国各地。正是这种影响,孕育了我国多民族融合发展的文化样态,也缔造了“万姓同根,万宗同源”的民族文化认同和崇尚“大一统”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彰显出中华民族“和为贵”“求大同”的独特精神标识[2],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黄河文化推动产业科技创新

黄河文化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能够为黄河流域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源泉。黄河文化可以带动生态产业、文化产业的有效发展,以保护、发展黄河文化为契机带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为区域经济的提升提供助力。比如,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正在有效推进,河南作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建设区势必会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充分结合,历史与现代充分联系,合理设计,有效发挥项目的教育功能与娱乐功能,一方面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结合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同样,在黄河未来的治理过程中,黄河流域未来的产业调整、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规划中,黄河文化都将作为重要的精神力量起到智力支撑作用。

三、提升黄河文化价值引领力的重大意义

(一)传播黄河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奠定基础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所呈现出的文化状态光辉灿烂,唐朝时期的西安,宋朝时期的开封,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遗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对于后世产生了漫长而又深远的影响。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满足,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较高的需求,尤其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产品的需求。传播黄河文化能够有效唤起国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比如近年来汉服、国风的兴盛,能够帮助国人进一步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热爱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民族文化与生产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有效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传播黄河文化,能进一步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为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奠定基础。

(二)传播黄河文化为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推动力量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同时也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高、治理难度最大的河流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生态保护治理”[3]。黄河文化所遵循的顺应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内涵以及“天人合一”“天地人和”的文化理念与当下黄河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十分契合。合理传播黄河文化,借助其蕴含的文化观念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促进黄河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效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三)传播黄河文化为连接民族情感提供文化支撑

“黄河文化中所蕴含的炎黄始祖传说、百家思想、宗教信仰及伦理观念,均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它诞生于黄河流域,镌刻于民族心理,使之产生了极具独特魅力的身份认同。”[4]这种“同根同源”“文化一统”主流意识形态的黄河文化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而言,都是对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文化基础,从根本上缔造了炎黄子孙对于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身份感,推动了各个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对华夏文化的文化认同感,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柱,尤其在当前国际环境纷繁复杂的形势下,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兼容并包,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不断发展的生命力,为连接民族情感,增强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合理高效地传播黄河文化为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的长治久安、繁荣富强,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构想提供了助力。

四、提升传播黄河文化价值引领力的形式

(一)讲好黄河故事,使黄河文化生动鲜活

在数据传播的背景下,我们要学会使用网络思维,结合新媒体技术讲好黄河故事,让黄河文化生动鲜活,提高黄河文化的影响力。近年来,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头条、B站、知乎等网络平台发展势头迅猛,积累了一批年轻用户,成为互联网的文化传播阵地,很多传统文化借助这些平台使用短视频、图文等方式,引发话题,一改传统文化严肃沉稳的风格,引起了网上讨论的热潮,吸引了年轻用户,进而引发了“国潮热”。黄河文化的传播也应该借助互联网的“东风”,使用短视频、图片、文字、H5等技术手段,将黄河流域传统文化和网络传统有机结合,讲好黄河故事,用生动的方式让更多人接受和喜欢,从而扩大黄河文化的受众群体,让黄河文化更富有时代生命力。

(二)进行黄河文化转化,扩大黄河文化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5]传统文化的价值转换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推动黄河文化进行创新性产品的转化,是扩大黄河文化影响力的有效手段。以河南博物院推出的一系列文创产品为例,以黄河文化为底蕴,经过创新手段进行创意转换,引发消费者的市场共鸣,不仅实现了经济价值还让消费者了解了文创产品背后的故事,产生了文化传播效果。因此,应充分推动黄河文化创意成功转化,从而带动黄河流域文创、文旅相关项目,不仅产生文化价值,还能产生品牌价值,从整体上,从根本上提高黄河文化的影响力。

(三)推动黄河文化教育,促进黄河文化普及

黄河流域是黄河文化的发源地,沿黄地区如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在黄河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都占据重要地位,流域内留存下来的历史文化资源不胜枚举。黄河上游的河湟文化区、中游的中原文化区和下游的海岱文化区,地域十分广阔,并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些地区都十分重视黄河文化教育,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他们的校园文化建设都注重融入带有地域性特点的传统文化元素。地域性的传统节日、习俗、小吃、非遗产品、文旅项目等都是对于黄河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的地区以黄河文化为基础深入展开各项合作,建立了“黄河文化保护研究院”,提高了学界对于黄河文化研究和弘扬的信心和动力,从学界到民间共同促进了黄河文化的普及。

五、提升黄河文化价值引领力的路径创新

(一)加强理论研究与制度建设,建立文化传播保障体系

挖掘黄河文化内涵,延续其历史脉络,发掘其时代价值,是提升黄河文化引领力的重要内容。这些都离不开理论研究,需要从理论角度对黄河文化进行阐释和传播。黄河文化博大精深,涵盖历史、哲学、文化、艺术、科学、政治、经济等领域,只有深入理论研究才能充分理解黄河文化,才能挖掘其时代价值,为实现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文明复兴作出贡献。此外,还应加强制度建设,将传播黄河文化作为重大国家战略。2022年河南“十大战略”中明确提出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从制度层面保证了黄河文化的传播体系,为黄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保障。

(二)多途径深入挖掘,实现黄河文化现代转化效果最大化

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对黄河文化进行充分、深入的挖掘,对于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文化现象进行有效鉴别,对于精华要合理保存,对于糟粕要敢于舍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我们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6]在互联网传播格局下,我们要将新的传播样式如短视频、H5、动画等形式与优秀黄河文化相结合,利用全媒体技术手段,借助融媒体发展的浪潮,充分尊重受众的接收习惯,实现黄河文化传播效果的最优化。要重视黄河文化的转化,将黄河文化中的核心内容进行创意设计转化,以文化节目、文创产品、文旅项目等方式进行转化,以实现黄河文化现代转化的最佳效果。

(三)全面调研科学设计,打造黄河文化品牌

黄河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品牌的打造,只有品牌的确立才能让文化内涵与消费者的情感有效结合,才能具体实现消费者由关注到喜欢到购买的具体行为的转化,才能够实现黄河文化传播的经济价值,才能使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共鸣。品牌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需要以黄河文化作为文化背景引发消费者对于文化的共鸣,同时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特性,经过充分的创意、设计的转换,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设计运用不同创意转化,引发受众对于创意的共鸣,最终才能产生文化价值,收获市场共鸣以及品牌影响力。为形成黄河文化特有品牌,需要在黄河流域进行充分挖掘和全面调研,找出黄河文化适合转化的文化内容,展现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念,确立文化品牌的普适性,经过系统、科学的设计,强化黄河文化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进行现代化阐释和传播,打造黄河文化品牌。

六、结语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不仅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新时代背景下还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焕发出勃勃生机,显示出极高的时代价值。我国目前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生态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与中华民族的共同意识密不可分,黄河文化就是民族共同意识的根基和来源。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加努力,通过科技手段,深入理论研究,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文化转化,让黄河文化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黄河中华民族
生态环境部启动新一年度黄河流域“清废行动”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