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蜜蜂之“抱团取暖”

2023-04-23 16:46张大利
中国蜂业 2023年11期
关键词:蜂团巢内养蜂人

张大利│文

“抱团取暖”是我们蜜蜂家族生存的秘诀,您想我们蜜蜂家族的每一个个体都非常微小,但我们能经历亿万年生存到今天,都是靠我们的团结。据说我们的起源比人类还早!在自然状态下,没人为我们遮风挡雨,只能自己面对严寒酷暑,我们没有火炉也没有空调,就自己当自己的火炉和空调。

在繁殖季节,我们育子的温度需要保持在34.4℃~34.8℃之间。如果巢内温度高了,蜂子就会提前出生,也就是早产儿;如果低于这个温度,那么蜂子就会推迟出生,造成发育不良。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蜂儿夭折,我们就得想方设法采取措施,以确保“蜂子”正常出生。

近些年,气候反常,夏季时常持续高温,弄得我们苦不堪言,有时气温比我们蜂巢内育子的温度都高,怎么办?我们就会分散开来,各自寻找凉快的地方歇息,有的爬到箱壁上、有的爬到箱顶上、有的下到底部、还有的跑到箱外歇息,以降低巢内的温度。如果这样还不足以降温,蜜蜂就要冒着酷暑去采水,然后将水涂在蜂脾或蜂箱内壁,靠水分的蒸发来散热;有时我们会也在巢内和巢门口进行扇风,通过空气的流通来降温。有的养蜂人知道我们夏天的日子难过,就会给我们的蜂箱上面用柴草遮阴,也有的会把我们放到树荫下,这样我们的日子就会好过一些。可也有养蜂人什么都不懂,为了自己方便,就把我们放到阳光下暴晒,他也不想想,他自己都怕热,却让我们在太阳晒着,我们能受得了么?

夏天难过,冬天也不好受,当冬季来临,外界气温下降到6℃~8℃时(不同品种有一定差异),我们就无法外出了,为了抵御寒冷,蜜蜂就会离开边脾,大家都集中在蜂巢中心,形成一个外紧内松的蜂团,也就是所说的“抱团取暖”。

抱团就抱团,为什么还要外紧内松呢?因为内部的蜜蜂要吃蜂蜜来产生热量,一般蜂团中心的温度在14℃~24℃之间,这样蜜蜂才不会冻僵或冻死,内部产生的热量不断向外传导。而在蜂团外部的蜜蜂会紧紧勾连在一起,形成一个由3~4 层蜜蜂组成的保温“外壳”,外面比较紧就是能为了能更好保温。呆在里面的当然很舒服了,有得吃还不冷,可外面的蜂不行啊,又冷又饿。不过我们蜜蜂可没那么自私,我们也会轮换位置。当外部的蜜蜂需要吃蜜时,就会与内部的蜜蜂互换位置,大家轮流站岗值班,将我们的女王围在中心最温暖的位置,这样我们就能安全生存下去。如果外部的蜜蜂不能及时获取足够的热量,便逐渐死去,而被内层蜜蜂替代,形成新的保温“外壳”,而蜂团外部的温度一般维持在6℃~10℃。

我们虽然抱团取暖,但形成蜂团的位置并不固定,而是随着饲料的消耗而缓慢移动,先是从蜂箱的前下部接近巢门处,缓慢地向后上方移动,靠吸食蜂蜜,通过新陈代谢来产生热量。只要蜂巢里有足够的食物,家里的成员足够多,我们蜜蜂便可以安全过冬。但是有好多养蜂人不了解我们的越冬生活,总是怕我们冻着。他们给我们盖上厚厚的包装,把我们捂起来,结果弄得我们喘气都费劲,呼出的气体排不出去,在箱壁上凝结成了水哗哗往下趟,弄得我们蜂巢里又潮又闷又热。闷热还会导致巢内的饲料发酸发霉,有的姐妹吃了就拉肚子。我们蜜蜂非常讲究卫生,不能拉在家里,大家只能冒着严寒去排泄。飞远了就被冻死在外面,聪明一点的出了巢门就拉,结果都拉到我们的房子上了。有时您看我们房子前面满是稀便,就是小伙伴们拉肚子造成的。

我们虽然会取水降温、抱团取暖,尽量依靠自身调节蜂巢内部的温度,但如果一切都靠我们自己,生活依然很困难,其实我们也需要养蜂人帮忙寻找适宜的地点,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调节温度。所以,养蜂人可千万要先学习,了解我们的习性后再养我们。

好了朋友们,外面有点冷,我得回家了,今天咱就聊到这,我们下期见。

猜你喜欢
蜂团巢内养蜂人
打滑
巧收偶遇的分蜂团
养蜂人用上养蜂专用车
养蜂人和他的蜂
都晓蜜蜂勤作苦 谁知背后养蜂人
蜜蜂养殖:蜜脾的调温原理
养蜂人
蜜蜂越冬期间蜂团移动规律
保蜂越冬五原则
蜜蜂越冬期间蜂团移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