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美国公立中学与大学衔接行动的序幕:对《麦考什报告》及其争论的历史考察

2023-04-23 00:34张斌贤
现代大学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生源中学报告

杨 帆 张斌贤

与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分流的双轨制不同,美国采用的是各级学校相互衔接的单轨学制系统。公立中学与大学的衔接(下文简称中高衔接)是其中的关键一环。美国教育系统的这种自然衔接和过渡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南北战争前,公立中学并不是大学的升学预备教育机构,而是为学生就业做准备的终结性教育机构,与大学相独立而存在。南北战争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对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要求的提升,以及美国高等教育的现代转型和公立中学的迅速崛起,关于公立中学的性质和功能定位,或者说中高衔接问题,引发人们的强烈关注,成为教育界争论的焦点。韦斯利(Edgar B.Wesley)指出[1]:

南北战争后,在对公立中学问题的思考和关注中,有一个问题几乎处于支配的地位。对公立中学与大学衔接问题的考虑和讨论将经费支持、功能、课程、教学方法等问题都推到了一边。

具体而言,是否应该让公立中学承担大学升学的预备教育任务,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中高衔接?很多组织和个体,如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著名大学校长、大学教授、中学教师和教育官员等,纷纷加入关于中高衔接问题的争论和行动,并在中高衔接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873年,普林斯顿大学校长麦考什(James McCosh)在美国全国教育协会上作的《高级学校》(Upper Schools)报告(下文简称《麦考什报告》),引发与会人员的激烈争论。

《麦考什报告》以及围绕报告产生的争论,是美国公立中学与大学关系演变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关键事件,是美国教育界最早的一次规模化、组织化的关于公立中学的性质、功能定位以及中高衔接问题的争鸣和探讨,对美国中学性质和功能定位的厘清以及中学与大学关系的规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然而,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发现,学界专门对《麦考什报告》及其争论的系统研究并不多见,只有个别研究的部分内容中涉及相关的介绍和简要分析。凡诺贝克(Marc A.VanOverbeke)在《美国学校教育的标准化:连接中等和高等教育(1870—1910)》(TheStandardizationofAmericanSchooling:LinkingSecondaryandHigherEducation,1870-1910)一书中简要介绍和分析了《麦考什报告》的内容并给予较高评价,认为这是一个“相当重大的行动号召”[2]。洛克伍德(Theodore D.Lockwood)在《詹姆斯·麦考什:转型时期的教育家》一文中简要提及麦考什发表《麦考什报告》的原因,并认为《麦考什报告》引发的争论是一场“至今仍在进行的讨论”[3]132。吴婵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美国公立中学与大学关系的变迁(1870—1918年)》中对《麦考什报告》的内容进行笼统梳理,并对麦考什与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Charles W.Eliot)的争论进行了简要分析。[4]然而,围绕《麦考什报告》的争论不局限于大学校长之间或大学内部,还有教育各界代表的参与,这已经远远超出高等教育的范畴,涉及整个教育领域,而且争论的观点可以具体细化和归类为不同的主题。总之,笔者并未发现专门对《麦考什报告》及其争论开展的系统全面的研究。

综上所述,本文在较为充分占有文献史料的基础上,立足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变革的整体视野,对《麦考什报告》及其争论进行全面整体的系统研究,仔细考察报告形成的背景,详细梳理报告发表及争论的过程,细致地呈现报告及争论的具体内容,深入探究报告及争论的意义和影响,并对美国公立中学的性质和功能定位以及中高衔接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国中高教育衔接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一、《麦考什报告》的形成背景

南北战争以来,美国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促使传统学院向现代大学转型,而转型的实现需要充足的合格生源作为支撑。19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高校原有的生源预备机构拉丁文法学校(Latin Grammar School)和文实学校(Academy)等私立中学走向衰落,公立中学迅速崛起。到19世纪90年代,公立中学成为美国最主要的中等学校类型,其公共属性和生源类型也更符合现代大学发展的需要,于是引发教育界人士尤其是大学校长对公立中学功能定位以及公立中学与大学关系的重新审视和思考。19世纪后期,麦考什领导的普林斯顿大学也同样面临严峻的生源困境,迫切希望从公立中学找到解决生源问题的突破口。

(一)传统学院向现代大学转型

传统学院是美国在殖民地时期,在移植和模仿英国学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南北战争前美国最主要的高等教育机构。传统学院以本科教学为主,招生对象多为社会上层子弟,教育功能单一,教学内容侧重拉丁语、希腊语和数学等古典学科,主要目的在于培养牧师、律师、医生等社会精英。南北战争以来,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社会民主化的发展对传统学院提出新的挑战。一方面,传统学院的学术水平低下,远远落后于欧洲研究型大学;另一方面,传统学院偏重古典学科的教学,缺乏实用性,难以满足工业化发展对实用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此外,学院的精英教育属性也与社会民主化发展的诉求背道而驰。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美国高等教育发生由传统学院向现代大学转型的变革,传统学院开始朝科学化(学术性)、实用化和民主化(公共性)的方向发展:通过建立研究型大学,提升学术水平;增加实用课程和科学课程,突破古典课程的局限;打破阶层限制,向所有阶层的人开放。传统学院向现代大学的转型既是结构的调整,也是规模的扩大,迫切需要充足的合格生源作为基础。高等教育实用化与科学化的发展趋势也要求其生源具备多样化的知识背景,尤其是现代语言、物理、化学、地质、算术等实用科目和自然科学科目。

(二)公立中学成为大学理想的生源预备机构

长期以来,传统学院的生源主要来自拉丁文法学校和文实学校等私立中学或大学预科部。大学预科部主要在中西部地区的州立大学流行,是学院或大学自己开设的预备教育机构。其作为学院或大学的附属部门,由学院和大学直接管理,师资和教学设备都来源于学院和大学。南北战争以来,随着传统学院向现代大学转型的推进,大学都试图削弱预科部预备教育的功能,专注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在此背景下,大学预科部逐渐被废除,到19世纪末期退出历史舞台。进入19世纪70年代,拉丁文法学校和文实学校等大学原有的生源预备机构也走向衰落,过于偏重古典课程的教学内容难以满足高等教育实用化和科学化发展的需要,且私立中学的精英属性也与这一时期高等教育民主化发展的趋势相违背。与此同时,公立中学迅速崛起,到19世纪90年代超过私立中学,成为美国最主要的中等学校类型。从地域划分来看,1890年,美国中西部地区和新英格兰地区进入公立中学就读的学生比例分别为83%和73%,就连公共教育发展落后的南部各州的这一比例也达到43%。[5]公立中学的课程设置灵活多样,强调实用科目和自然科学的教学,因此,其生源类型更加符合大学发展的需求。作为面向大众的公共教育机构,公立中学也更能满足美国大学民主化发展的诉求,因而,成为19世纪末期实现传统学院向现代大学转型的最理想的生源预备机构。

19世纪70年代,就办学性质而言,公立中学并非学术性的,而是职业性的。自1821年美国第一所公立中学成立以来,公立中学一直是面向学生实际生活和为就业做准备的终结性教育结构,而非与大学相互衔接的升学预备机构。由于公立中学具有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属性,因此,它被某些学者称为“人民的学院”[6]。其中,“人民的”体现公立中学的公共性和民主性,“学院”则体现公立中学作为终结性教育机构的现实。

总之,长期以来,美国公立中学的主要任务并不是为学生进入大学做准备。例如,在整个威斯康星州,每所公立中学每年平均只有1名学生进入威斯康星大学,这种情况在美国并不罕见。[7]公立中学的终结性教育定位形成一种无形的障碍,阻止了大学招收充足的合格生源。这是处在转型时期的大学在寻求充足生源时必须努力解决的一个实质性问题,由此引发教育界人士,尤其是大学校长对公立中学性质和功能定位以及公立中学与大学关系的重新审视。

(三)普林斯顿大学面临的生源困境

南北战争后,和美国大多数学院一样,普林斯顿大学的发展也遭受重创。1868年,为了改变颓势,实现现代转型,普林斯顿大学董事会决定聘请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女王学院(Queen’s College,Belfast)哲学教授麦考什担任校长。19世纪70年代,普林斯顿大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源匮乏。1873年,只有1所文实学校为普林斯顿大学提供生源。而新英格兰地区的私立大学,如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则拥有数量众多的预备教育学校。此外,新大学的建立和老学院的扩张与普林斯顿大学形成激烈的生源竞争,极大地缩减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入学人数。面对普林斯顿大学的生源困境,麦考什认为,只有通过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学系统,才能持续为大学提供充足的合格生源。

1862年出台的《莫雷尔法案》(Morrill Land-Grant Act)提出了一项建议,美国联邦政府将出售土地的9,000万美元所得的全部或一半用于发展所谓的农业学院。麦考什对此表示强烈的反对和担忧。他认为,就当时美国教育的整体发展状况而言,应该用这笔钱来资助公立中学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教育系统受益。[3]132为了表达他的立场和观点,1873年8月,麦考什作为重要会员出席在纽约召开的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年会,并在大会上作了长达16页的主题报告——《高级学校》。该报告的内容十分详实,引用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数据,是麦考什在对美国中学教育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麦考什作的报告在会场上引发激烈的争论,有13位与会者参与其中,既有中学校长,也有大学教授、大学校长和教育管理人员,还有美国联邦教育专员哈里斯(William T.Harris)、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等教育界的领军人物。争论从麦考什作完报告的当晚一直持续到会议的第二天晚上,仅关于争论部分的会议记录就长达15页。[8]50在麦考什作完报告后,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敏锐地认识到该报告所提问题的重要性,立即通过决议成立一个以海斯(George P.Hays)为首的审议委员会,专门负责对麦考什的报告进行审查,并要求委员会在协会的下次年会上就建立中学与大学有效衔接的方法作出汇报。[8]35这是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历史上少有的直接在年会会议现场就某一主题成立专门调查委员会的举动,由此可见《麦考什报告》在当时引发的重要影响。

二、《麦考什报告》的主要内容及其引发的争论

麦考什是较早公开呼吁加强公立中学与大学有效衔接的大学校长。在1873年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年会上作的题为《高级学校》的报告中,麦考什建议各州和市镇使用公共税收支持公立中学的发展并加强公立中学与大学的有效衔接,旋即引发与会人员的激烈争论。下文将对《麦考什报告》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进行详细梳理,并对报告引发的争论做细致的分析和探讨。

(一)《麦考什报告》:加强公立中学与大学的有效衔接

麦考什在报告中重点阐述了他关于公立中学的性质、功能定位及加强中高衔接的期望和设想。他首先对美国高等院校学术水平的落后现状进行批判。他指出,就学术水平而言,美国大学严重落后于欧洲大学,尤其是德国大学。因此,他建议鼓励预备学校给大学输送更多的合格生源。[9]22然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面临一个十分关键的难题——大学的预备教育机构存在严重的缺陷,尤其是文实学校。[8]22-23一方面,文实学校中的绝大多数学生并未进入大学深造。即便将进入学院、科学学院和科学学校的学生都算在内,文实学校在1872年送入大学的学生总数占其学生总数的比例不到6%。[8]27-28因此,麦考什认为文实学校并没有很好地承担起为大学输送生源的任务。另一方面,在相当多的文实学校中,教师不以升学为目标。教师认为,当他们为这些学生的谋生和就业做好准备时,他们已经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而且,相当一部分文实学校是寄宿制学校,除了富裕家庭的孩子,没有人能负担得起高昂的费用。[8]29麦考什认为,不仅是文实学校,整个美国的中等学校系统在大学预备教育方面都存在很多缺陷。在很多地区包括在一些教育最发达的州,甚至没有公立中学。针对中等学校的落后状况,麦考什哀叹道[8]31:

所有这一切的结果是,这个国家失去了大量的人才。这些聪明的孩子,原本可以在更高的社会阶层工作,如文学界、科学界、政界或教会,但却不得不把一生奉献给体力劳动。

麦考什针对中等学校在大学生源预备教育方面的缺陷提出建议。首先,设法增加中等学校的数量。麦考什提出了两种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一种是私人赞助,即由富有的个人或具有公益精神的团体在各地出资建立文实学校,但麦考什并不希望采取这种方案。他认为,这会导致中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有些富裕的地方可能拥有大量的、高质量的文实学校,但是,在贫困的地方可能连一所文实学校都没有。[8]31-32另一种方案是在州或市的赞助下广泛建立公立中学。麦考什认为第二种方案更为可行。他建议将公立中学置于某种组织的管理之下,那些由私人捐赠资助的学校也可以自愿参与,并对那些隶属于城市或州的学校进行公众监督。麦考什认为,这将使中等教育获得多样性的统一,并将中等教育从较低的层次提升到较高的层次。[8]31基于此,麦考什建议政府和社会各界努力增加公立中学的数量。麦考什在报告中给出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8]23:

我们怎样让我们的年轻人向上攀登呢?我听说有这样一个人,他建造了一座漂亮的两层楼的房子,每一层都很宽敞,但问题是他忘记了在两层楼之间安装一个楼梯。在我看来,美国的大多数州都犯过类似的错误。我们需要一系列中间学校,使更多有能力的美国青年能够利用学院提供的教育优势。

麦考什在这里提到的“中间学校”主要是指公立中学。他在报告中还提出促进公立中学发展的具体措施。例如,联邦政府应按照1862年颁布的《莫雷尔法案》的要求,提供价值9,000万美元的土地捐赠资金全部或部分用于鼓励公立中学的建立和发展。他说:“我冒昧地建议把这些未拨用的土地收益用于鼓励公立中学的发展。”[8]34麦考什认为,资助公立中学发展对大学的帮助要比直接给大学拨款的作用大得多,因为大学不得不面对的巨大困难在于生源输送。只有建立强大的中学系统,才能为大学持续输送充足的优秀生源。因此,麦考什建议将9,000万美元的赠地基金用于鼓励公立中学的发展,并进行严格的监督,以防止公共资金的滥用。[8]34-35

总而言之,麦考什在报告中提出的核心理念是:承认公立中学作为大学预备教育机构的性质,并且用公共资金支持公立中学的发展;增加公立中学的数量,提高公立中学的质量,使其承担起为大学输送合格生源的任务,成为衔接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教育系统的中间环节,推动整个教育系统的协调发展。

(二)《麦考什报告》引发激烈的争论

麦考什在报告中提出的基本观点是在保留文实学校的基础上,利用公共税收大力发展公立中学,同时改变公立中学的职业性和终结性属性,使其承担起为大学输送生源的预备教育任务。该观点引发与会人员的激烈争论,有13位与会者参与其中,既有支持的观点,也有反对的观点。总的来说,支持的观点认为应该让公立中学承担大学预备教育的职责,反对的观点认为不应让公立中学承担大学预备教育的职责,应该维持其职业性和终结性的属性。无论是支持的观点,还是反对的观点,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支持的观点分为以下两种。

第一种观点是在保留和支持文实学校的同时,大力发展公立中学并使其承担升学预备教育的任务。来自马萨诸塞州的协会代表怀特(Joseph White)与麦考什的观点完全一致,即主张大力发展公立中学并使其承担升学预备教育的任务,又主张同时保留和支持文实学校的发展。他指出:“公立中学使原本没有机会进入大学的孩子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让那些没上过大学或文实学校的人也能从事实际工作。”[10]43“如果人们愿意的话,两者都应得到支持;中学靠政府资助,而文实学校靠慈善捐赠。”[10]43时任美国全国教育协会主席的诺斯罗普(Birdsey G.Northrop)也对麦考什持赞成态度,指出麦考什在公共教育制度建设方面已经作出很多成绩,在他的带领下新泽西州建立起免费的公共学校制度。[11]来自纽约的协会代表布莱克斯利(Edward D.Blakeslee)对麦考什的建议也表示支持。他认为每个年轻人都应该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呼吁高校接纳来自公立中学的学生。[12]

美国联邦教育专员哈里斯对于麦考什将公立中学作为大学预备教育机构的建议也持支持态度,并建议加强大学入学要求科目与公立中学课程的联系。哈里斯指出,阻碍公立中学与大学建立联系的症结在于课程设置的问题。长期以来,美国大学在入学要求方面只认可具有心智训练功能的古典科目,如拉丁语、希腊语、数学等,而忽略以传递信息和知识为内容的科目,如地理、历史、现代与古代文学、英语文学、自然哲学、化学和修辞学等。[13]46公立中学的课程设置广泛多样,涵盖不同类型的科目,既包括部分心智训练科目,也包括一些以传递具体信息和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科目。哈里斯认为:“如果大学能改变它的入学要求,使其包括以传递信息和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科目,那么大学系统就会适应公立学校系统的需要。”[13]46

第二种观点是彻底废除文实学校,将大学预备教育任务完全交由公立中学承担。这是一种比较激进的观点,以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威克沙姆(James P.Wickersham)为代表。威克沙姆在讨论环节中指出[14]:

与其增加文实学校的数量,不如增加公立中学的数量。就像马萨诸塞州那样,在每个城镇都建立一所公立中学,提供古典、数学和科学方面的教育。这是宾夕法尼亚州已经完成的事情。如果其他州也这样做的话,我们就可以废除文实学校。

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协会代表海斯(George P.Hays)也持此种观点,并指出宾夕法尼亚州教育委员会(Pennsylvania Board of Education)已经成立专门改建现有公立中学的实际调查委员会。[15]密苏里州立大学校长里德(Daniel Reed)也认为,如果能够建立完善的公共教育体系,那么,就不再需要私人捐赠或教派资助等其他形式的援助。[16]38

反对将公立中学作为大学预备教育机构的观点也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支持将大学预科部作为大学预备教育机构的观点;另一种是支持将文实学校作为大学预备教育机构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主张将大学预科部作为主要的升学预备机构并从大学独立出来。这种观点以俄艾俄州的塔潘(Eli T.Tappan)为代表。塔潘虽然支持建立相互衔接的教育系统,让更多的学生获得进入大学的机会,但是,他希望通过大学附属的预科部而非公立中学来实现这一愿望。塔潘主张保持公立中学的职业性,让大学预科部作为主要的生源输送机构,并建议将预科部从大学中单独分离出来。[17]

第二种观点认为高等教育的精英属性决定文实学校只能作为升学预备机构。来自马萨诸塞州的协会代表哈蒙德(Charles Hammond)指出,与公立中学的公共属性相反,高等教育应该是精英属性的,让每个孩子都能进入大学的想法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应该维持公立中学作为为学生就业服务的终结性教育机构的属性。如其所言:“公立中学不能像专门为此目的设立的学校那样为学生进入大学做准备。”[18]

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对麦考什的建议表达了最强烈的反对,并给出详细的反对意见。艾略特首先指责麦考什提供的高校生源数据是不可信的。他说:“把如此不完整的统计数据公诸于世是一件邪恶的事。”[19]43艾略特坚持认为,公立中学的性质是职业性的,而非学术性的,其功能是为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就业做准备,而非面向升学,升学应该是文实学校等私立中学的主要任务。马萨诸塞州高校的绝大多数生源并非来自公立中学,而是来自文实学校以及其他私立学校或私人家庭教育。艾略特还认为,公立学校不适合为年轻人上大学做准备,正是由于公立学校的这种缺陷,各教派才建立了自己的学校。艾略特指出[19]44:

马萨诸塞州的民众对所有人为某些人的孩子支付高等教育费用的公正性持怀疑态度。技工、铁匠、织布工会说:社区并没有给我的儿子提供锻造机或织布机,那我为什么要为律师的儿子、牧师的儿子支付专业教育的费用?我说的不是合理性,而是事实。

针对麦考什提出将原本用于资助赠地学院发展的9,000万美元公共资金用于支持公立中学发展的建议,艾略特认为这些资金不仅是微不足道的,而且这种做法也是有害的,无异于在一桶清水中加入一滴毒药。艾略特说:“它打击了我们的士气,削弱了我们自由的根基。”[19]44

(三)麦考什对反对意见的回应

在会议的论辩环节,麦考什对支持意见表示感谢,也对反对意见作了回应。针对其他反对意见,麦考什只做了简单的回应。而针对艾略特的激烈反对,麦考什做了详细的回应。

首先,麦考什反驳艾略特对自己报告中所使用数据真实性的质疑。他指出[16]49:

艾略特校长认为文实学校是高校的主要的生源输送机构,并根据所谓的官方数据指出绝大多数公立中学的学生并没有进入大学学习。然而,根据我从联邦教育局报告中得到的数据,马萨诸塞州有3,171名公立中学的学生在为上大学做准备,这一数据跟文实学校几乎相当。由此可见,艾略特校长所提供的数据也是值得怀疑的。

其次,麦考什对艾略特关于用公共资金支持公立中学发展的合理性的质疑做了回应。艾略特认为,商人们会反对为政府官员或律师的儿子的教育付费。麦考什反驳说[16]49:

但我们要说的是,你付钱开办学校,你自己的儿子可能也会去。我们所要的学校是这样的:在这个国家里,每一个贫穷的孩子在他居住地周围几英里的地方都有一所使他能够有机会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学校。

最后,麦考什认为,艾略特关于9,000万美元的公共资金对于公立中学的发展是微不足道的批评也是不客观的。第一,9,000万美元是一笔很大的数目,能够为公立中学的发展提供很长时间的经费支持。第二,麦考什强调,他并不是建议要无条件地把这笔资金分配给各州,而是有附加条件的。附加条件就是各州必须自己筹集一定数额的配套资金。这种由联邦政府引导的经济刺激计划是推动各州支持公立中学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16]49第三,麦考什重申用公共资金支持公立中学发展的合法性。早在1647年,马萨诸塞殖民地议会就率先颁布美国最早的公共教育法令——《1647 年学校教育法》(Massachusetts School Law of 1647)。该法令强制各市镇用公共税收设立免费的中小学校,对本市镇所有儿童实施普遍的义务教育。该法令被视为美国公共教育制度的源头,为美国公共教育体制的建立奠定了早期法律基础。麦考什据此指出[16]49-50:

我认为,用国家资金支持学校发展的原则是正确的。这个原则从我们的政府成立之初就得到了批准。我们有权将政府手中的土地用于这一普遍目的。

总之,麦考什认为,美国公立中学应兼具职业性和学术性两种属性,既应该是一个面向学生实际生活和就业的教育机构,同时,也应该是面向升学的高校预备教育机构,应该主动承担起为大学输送生源的任务。[8]35麦考什呼吁政府使用公共资金支持公立中学的发展,建立更多的公立中学,使其承担起衔接整个教育系统的“楼梯”的功能,让更多的人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麦考什的建议虽然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但也获得了很多支持。更为重要的是,麦考什的观点符合高等教育现代化转型和公立中学迅速发展的时代潮流,逐渐成为教育界的基本共识。

三、《麦考什报告》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19世纪70年代以来,传统学院的现代转型、公立中学迅速崛起的客观现实使得美国教育界关于加强公立中学与大学有效衔接,将公立中学作为大学升学预备机构的呼声逐渐高涨。麦考什的呼吁顺应时代潮流,成为教育界的基本共识。进入19世纪80年代,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作为现代大学奠基者的大学校长,如普林斯顿大学校长麦考什、密歇根大学校长安吉尔(James B.Angell)、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巴特勒(Nicholas M.Butler)等人,开始接受公立中学作为大学预备教育机构的观念。这些大学领导者的典型观点是,当公立中学承担起通往大学的预备教育工作时,它们履行了最高的社会义务。[20]即便是在全国教育协会年会上对麦考什提出强烈的质疑和批判的艾略特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19世纪70年代,艾略特反对让公立中学承担大学的预备教育任务。然而,进入19世纪80年代,面对哈佛大学在招生方面的现实困境以及公立中学迅速发展的客观现实,艾略特开始认可公立中学作为大学的生源预备机构的性质,并相继发表多篇关于加强中高衔接的演讲和报告,如1888年在全国教育协会督学部(the Department of Superintendence)会议上发表的题为《学校课程是否能够缩减并丰富?》的演讲、1890年发表的题为《公立学校与大学之间的鸿沟》的演讲以及1893年撰写的《中学课程十人委员会报告》等。

总的来说,麦考什是全美范围内第一批呼吁建立与大学紧密相连的、更强大的公立中学体系的大学校长。《麦考什报告》的发布揭开了美国教育界加强中高衔接行动的序幕,引发了全国教育协会对中高衔接问题的关注和系列行动的开展。

(一)揭开美国教育界加强中高衔接行动的序幕

《麦考什报告》及其引发的争论是对公立中学性质和功能定位的一次深入的辨析和厘清。麦考什在1873年全国教育协会年会现场作完报告后,全国教育协会立即成立一个专门负责对《麦考什报告》进行审查的审议委员会。审议委员会得到大会许可,要求对公立中学感兴趣的与会者回答以下问题:为了使公立中学学生为邻近大学的新生班做好准备,需要做哪些修改?需要付出多少额外费用?大学可以做些什么来让邻近公立中学的毕业生进入新生班?需要得到多少捐助,才能保证附近的文实学校长久有效?[8]35这些问题直接涉及公立中学的性质、功能定位以及公立中学与大学关系的规范。由此可见,围绕《麦考什报告》产生的争论焦点在于是否应该将公立中学作为相互衔接的教育阶梯上的中间环节,使其承担起为大学升学服务的预备教育任务。此次争论的参与人数众多,人员构成复杂,既有中学校长,也有大学教授、大学校长,还有督学、联邦教育专员等教育行政人员。全美最大的民间教育团体——全国教育协会的平台以及教育界权威人物的参与,使争论产生了广泛的传播。《麦考什报告》引领了美国教育界关于公立中学性质和功能定位及其与大学关系的争论和探讨,揭开了美国教育界加强中高衔接行动的序幕。

(二)引发全国教育协会对中高衔接问题的关注和系列行动的开展

到19世纪末期,全国教育协会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专业性教育社团,同时,也成为讨论和研究重要教育问题的全国性平台,曾多次成立针对具体教育问题的专门委员会开展全国范围的教育调查、召开教育研讨会并发布改革方案,在美国教育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享有“民间教育部”的称号。麦考什关于加强中高衔接问题的呼吁引发了全国教育协会的强烈关注。协会连续开展一系列加强公立中学与大学有效衔接的行动。在1873年年会的会议现场,协会就成立专门负责对《麦考什报告》进行审查的审议委员会,并要求其在下次年会上就建立公立中学与大学有效衔接的方法做出汇报。1892年,全国教育协会成立中学课程十人委员会(Committee of Ten on Secondary School Studies),以解决中学课程统一以及大学入学标准统一的问题。这个委员会是美国第一个关于中等学校课程改革和加强中高衔接的全国性的专业委员会,开展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范围的中等学校课程调研和改进行动。委员会的工作是为实现中学课程统一与大学入学要求统一提供建议。由于委员会共有十位成员组成,因此,被称为十人委员会,由艾略特担任主席。委员会发布的总报告——《十人委员会报告》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美国中等教育改革产生了极大影响。1895年,全国教育协会又成立大学入学要求委员会(Committee on College Entrance Requirements)以调整大学的入学要求,实现公立中学与大学的有效衔接。[21]

进入20世纪,中高衔接进入一个重要阶段。1910年,全国教育协会成立中学与大学衔接九人委员会(Committee of Nine on the Articulation of High School and College),专门解决中高衔接的问题。1918年,全国教育协会中等教育改造委员会(Commission on the Reorganization of Secondary Education)出台影响广泛的《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Cardinal Principles of Secondary Education)报告。该报告明确了公立中学的双重属性(职业性和学术性)以及面向升学和面向就业的双重功能,建议将同时包含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的综合中学作为美国中学的标准类型[22],规定了美国中学的未来发展模式,被誉为“20世纪美国中等教育的宪法”[23]。此后,关于美国公立中学性质和功能定位的争论基本告一段落。美国公立中学发扬公共学校所秉持的教育公开性和社会效用性的公共精神,同时,也为学生提供进入大学做准备的课程。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融合的综合中学成为教育阶梯的中间环节。[24]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众多教育家的呼吁和教育团体的行动,中高衔接不仅在观念上成为共识,而且在现实中也取得显著成效。美国公立中学的毕业生占大学生源的比例不断提升。1873年,也就是《麦考什报告》发表的那一年,公立中学在美国大学生源中所占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到1895年,在学院和大学录取的学生中,已经有41%是公立中学的毕业生。[25]到1909年,部分大学的公立中学生源已经超过一半,如哈佛大学为53%,麻省理工学院为71%,威斯康星大学为92%,明尼苏达大学为95%。[26]充足的生源保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高等教育的繁荣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结 语

实现中学与大学的有效衔接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和教育系统协调运行的关键,也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27]。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是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两个阶段的有效衔接是人才培养规律的要求。[28]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美国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经历重大变革的关键时期,中高衔接问题成为矛盾爆发的焦点。公立中学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而,加强中高衔接成为构建有机连续的完整教育系统的关键所在。考察《麦考什报告》及其争论、探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高衔接的发展历程,对于解决当前中国的中高教育衔接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首先,要高度重视发挥大学校长在加强中学与大学衔接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教育界加强中高衔接的行动中,许多著名的大学校长,如麦考什、艾略特、巴特勒、安吉尔等人,都积极参与其中,起到关键的呼吁和引领作用。麦考什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的呼吁引发美国教育界关于公立中学性质和功能定位及其与大学关系的争论和探讨,引起美国教育界对中高衔接问题的关注和重视。中国的大学校长目前在教育衔接中的声音还比较微弱,其工作范畴主要聚焦高等教育内部,对中等教育事务的关注程度不高,对中高衔接行动的参与度较低。然而,作为整个学校教育系统最高层级的领导者,大学校长应该树立教育整体观和系统教育观,将不同层级的学校教育视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衔接工作,承担起引领和导向的责任。

其次,要充分调动民间教育组织和团体的参与力量。由于高度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美国联邦政府对教育的管理权十分有限,因此,给予很多民间教育专业组织和社团更多的发挥空间,尤其是全国教育协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教育界加强中高衔接行动的过程中,全国教育协会起到了重要的组织和推动作用。协会不仅为衔接问题的讨论和争鸣提供平台,而且组织成立专门的调查委员会,开展一系列加强公立中学与大学有效衔接的调查和研究,成为加强中高衔接的重要推动力量。虽然中国的教育管理体制与美国存在根本性不同,属于中央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政府在教育改革和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是,也要注意调动民间教育社团的力量,使其发挥重要的配合和补充作用。

最后,教育阶段的独立性是教育衔接的基础和前提。不同教育阶段应该是相互衔接的,但也应该是相互独立的。不同教育阶段教育对象的独特性决定其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管理机制的独特性,因此,教育要适应该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独特需要。虽然麦考什主张将公立中学作为大学的预备教育机构,但是,他并不主张让公立中学完全依附于大学,或者将升学预备教育作为公立中学的主要任务。他认为,公立中学应该兼具职业性和学术性,既面向升学,也面向实际生活和就业,不仅为大学提供预备教育,而且为没有继续进入大学深造的孩子提供各学科的学习机会。正如麦考什所言[8]35:

公立中学应该包括适合每一个16岁或18岁以下的青年男女的科目,如英语写作、英语语言、历史、古典文学、现代语言和基础科学。像公立小学一样,公立中学应该对所有的孩子开放,无论他们是穷人还是富人。

总之,中学与大学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衔接。中学不应完全沦为为大学升学服务的预备教育机构,而放弃自身开展适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独特需要的教育使命。合理的衔接方式应该既能保障大学招收到充足的合格生源,同时,又不会影响中学教育阶段的独立性以及中学对自身教育改革进行独立探索的权利。□

猜你喜欢
生源中学报告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在多解中学创新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报告
报告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报告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