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自信与现代企业财务精神

2023-04-23 22:31杨珊华
管理会计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阴阳企业财务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定文化自信,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很多重要元素:(1)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2)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3)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4)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5)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6)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7)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

文化自信必须融入中国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设中。2022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要求,发布了《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这份意见明确以“规范、精益、集约、稳健、高效、智慧”为标准,并要求“立足实际、守正创新、开放协同、精益求精、技术赋能和坚守底线”等理念变革,构建新型的央企财务管理体系。很明显,这些标准和理念隐含了现代企业财务基本精神。

但是,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文化自信和中国传统文化的7个重要元素,我国企业财务体系的文化内涵需要持续深度挖掘与提炼。本文认为,只有立足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波澜壮阔的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构建中全面践行中国的历史主张、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本文强调以下六个方面。

一、现代企业财务精神中的阴阳相倚观

毫无疑问,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最精华的主张。它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演进与社会发展原动力的基本描述,是奠定中华文明逻辑思维的核心要素。阴阳相倚观拥有阴阳互体、阴阳化育、阴阳对立、阴阳同根四对关系。

财务核算中的“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本质上就是阴阳相倚观的具体体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应该秉信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虚实不紊和浓淡有致。财务经营上的进退显隐,财务报表中的成本与收入、收益与风险,财务关系中的善与恶、真诚与欺诈、合作与竞争,财务结果上的胜与败、荣与辱,财务业绩上的成功宝典和失败殷鉴,都是财务管理全过程的基本格局。

当下的企业财务如何去践行阴阳相倚观呢?我认为就是要保持自然洒然、坦然荡然且安然怡然的襟怀,立足敬畏历史、尊重现实和负责未来,在各项财务决策与评价中恪守“三衡”,即权衡、均衡、平衡。

二、现代企业财务精神中的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观是崇尚体验人和自然的融合,追求人和外界的同频共振,考察生命的轮回,研究自然的法则。季羡林先生曾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天不可违”“道不可废”;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倡导交通成和,反对隔绝闭塞;倡导共生并进,反对强人从己;倡导保合太和,反对丛林法则。

现代企业财务上践行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我认为重点在四个方面。一是构建和谐共生的企业财务文化。当下的企业财务管理不仅要致力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竞合和和平,还要践行ESG,谋划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现代财务管理制度要凸显以人为本。财务不能局限于会计要素和财务资源,要在管理过程中更加重视人力资本,充分发挥全体干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三是财务要顺应自然规律,因势利导。要秉承“无为而治”的管理原则,以求“无不治”的管理效果。四是财务要坚守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原则。古语有言:“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人在做、天在看。财务管理中任何昧着良心、缺德、做假账、以次充好、坑蒙拐骗、瞒天过海的陋行,有时可以瞒过世人的耳目,却逃不过天理的法眼。

三、现代企业财务精神中的知行知止观

企业是人的集合体,容易与人一样想要很多,为此古人在造字时,把“企”构成“上人下止”的结构,意思是人要知止。茹古涵今,知行知止,淡泊寡欲,平满安流。明智的人对富有顺其自然,能让欲望的潮水有涨有落,从不越位。

企业财务决策必须克服任性和野性,铭记每个企业都是有经营边界的,不能无所不包,不能贪大求全。企业的投资规模都是有财务边际的,超出边际就会适得其反,投入产出很不配比。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发展速度都是有极限的,超过极限,就会欲速则不达,陷入破坏性增长和陷阱之中。

四、现代企业财务精神中的革故鼎新观

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是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的交织。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明变,则缘乎事而生,不可遗弃时代和世界;知常,则不可因变幻不定的时局扰乱心志,丧失本性与初心。

这种文化特质就决定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必须拥有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拥抱变革的精神,尤其要直面当下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革命的挑战。在我看来,财务管理者当有儒者的担当:革故,就是要摒弃过时的财务流程、决策模式和管理制度;鼎新,就是要拥抱变革、驾驭创新,格物穷理。尤其是在当下全球单边主义盛行、经济下行加剧的商业环境中,财务管理要坚守应变而求变的精神,在不断打造确定性财务规划中应对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

五、现代企业财务精神中的厚德载物观

《周易·象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从字面意思上分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应该像大地一样,增厚美德,容载万物。生命没有高低贵贱,懿行善举不论明暗大小,只要你心怀善念、真情付出,行小善便是积大德,良心安宁就是最大的福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从现代企业财务关系而言,要在企业之间、董监高与员工之间永葆信任德和尊重德。

财务上厚德载物,最重要的是企业义利观。“财者,为国之命”,可见财务的使命是为国家。孔子五十学易赞出了“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中的 “以义取利”的财务义利观。《大学》之道中有“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这些都是财务上的道德观。

六、现代企业财务精神中的多元一体观

中华文化一直拥有大一统、协同一体的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聚集归核的统一性和整体观。这种文化精神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向外包容”。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的文化情感。二是“向内凝聚”。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人类历史。

就现代企业财务而言,“向外包容”强调企业与外部的财务关系,要在财务运作中构建互利互惠、合作共赢、风险共担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向内凝聚”强调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尤其财务资源的统一管控与集中配置。比如国务院国资委要求通过司库体系建设确保各央企总部对全集团的资金“看得见、管得住、调得动、用得好”的制度要求,就是多元一体观念的要求。

总之,我们必须扎根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土壤里,构建和践行中国特色的财务管理体系,实现文化自信与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的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阴阳企业财务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关于企业财务分析的探讨
服药先分阴阳
Yin and Yang: Finding Balance and Understa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