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编作品《博弈》解析

2023-05-03 04:05郭飞燕嘉兴市藤您藤器有限公司
消费导刊 2023年17期
关键词:藤条白头博弈

郭飞燕 嘉兴市藤您藤器有限公司

一、作品中龙的制作方法

(一)龙身

这条龙本来是潜伏在深海,此时正跃出海面,直飞云霄,身体是在强有力的扭动中向上的姿态。龙总长240厘米左右,最粗地方直径12厘米左右。工匠用长260厘米,直径3.2厘米的大藤,高温后做出方向不同的多个弯形,形成如同龙扭动的姿态。然后,工匠按龙的身体形状大小切割木板,中间钻孔穿在已弯成型的藤条上,方便在外面钉藤时做龙身体的支撑,使龙的身体变粗。龙的腹部最粗,略圆,靠近头部会逐渐变细,近尾部则细窄。在固定腹部的位置,按每个支撑点10厘米左右的间距逐个向两边拓展。因龙身的粗细形状不同,只有每块衬托的木板按龙的形状而进行变化,才能使其显得自然流畅。在排列支撑点时工匠要确定龙身体扭动的位置与方向,等一个个支撑点都排好后,设定龙扭动转换的方向。背上钉一条直径9.5毫米的藤条,此处也是安装龙鳍的部位。再在腹部也钉一条藤,这个位置正好是背部的对面,从而确定这条龙身体的整体走向。之后找到要安装四条腿的大致部位,用粗藤把龙衬托满,有利于固定龙的腿部。等身体部位确定后,龙尾的安装位置也就清晰了。龙的尾巴是散开的,取直径2.5厘米左右,长40~60厘米不等的九条藤,从粗到细磨出一边尖头,然后弯出形状各异并错落的与中间大藤相固定。尾巴完成后开始装龙鳍,将直径45毫米的大藤冲成8毫米厚的片状,割成弯刀形状,再磨成如刀般的风口,正反两面用微型雕刻刀刻出细微的线条,龙鳍也要随着身体部位的粗细而有所变化。由于龙是一个扭动的状态,鳍也会随着龙身体扭动而不断地变化方向。每个鳍安装的间隔距离大约在5厘米左右,两个鳍中间也要适当垫高8毫米左右。安装完鳍后把龙的身体部位用9.5毫米粗的藤条钉满。这样龙身体的基本框架完成了。

郭飞燕个人照

(二)龙腿、爪、掌

龙有四条腿,每条腿有五个爪子,其中一个爪子向后。腿由长约400毫米,粗30毫米的藤构成,将藤弯成130度,然后固定在已预留的腿部位置。龙的腿部有明显的肌肉,所以里面也要像龙身一样有所衬托。工匠用18毫米粗,300毫米长的藤,弯出一个小弯,再中间锯断。把弯的一边磨尖作为指尖,中间处再切割出两个角度,用火加温后折弯,如同手指的一个个关节。关节的中间部位要适当垫高,让手指有肌肉感。然后再把做成型的一个个爪子固定在腿部的粗藤上。龙是在扭动的状态,它的腿也不是同一方向。工匠要以它的鳍或者腹部为参考点去寻找准确位置。龙腿的弯曲部位也有鳍,比背上的鳍稍微小一点,安装时要有错落,不能排列太整齐,装完鳍后腿部再用藤条排满。龙掌似虎,比较厚重,在制作时要明显突出掌心的厚度,感觉如虎掌般的强大力量。

(三)龙头

龙头是重中之重,制作也相对复杂,用直径22毫米左右,长700毫米左右的藤条弯出上额和下额,再找出装牙齿的位置,切割凹槽,先固定獠牙的位置;然后再排列其他牙齿。龙鼻子如狮子鼻,用木头雕刻出狮子鼻的形状,再用0.6毫米宽的藤皮进行编织。龙眼似兔眼,先雕刻出形状,再安装在前额下方,眉毛紧挨着眼睛上方。两根弯曲而又细长的龙须装在鼻子的两边,鼻子的下方也布满胡须,包括下颚的周围。工匠把藤先弯好,然后切割成薄片,在薄薄的藤片上雕刻出纹路,再将薄片安装在下颚周边和鼻子的下方。鲜红的舌头弯曲的向外伸展。龙的毛发卷而且乱,有些毛发看似扭在一起。龙的毛发是通过把藤条适当磨尖,高温弯曲成s型,然后冲成薄片,取藤条的两个圆面,雕刻出一条条长长的细纹路而做成的,然后将其安装在头部的周围。龙角似鹿角,是指一条长的藤条微微弯曲,最配上两根短藤条,错开安装在长藤上而做成的。龙耳似牛耳,工匠先做一个牛耳朵模型,利用模具编织出牛耳的形状,再安装在龙角的边上。龙的腮帮子要鼓出来,前额突出,等型做好以后就可以编织头部位置。

(四)整体编织

工匠在整体编织前要按照龙的形态画出腹部,其余为鳞片部位。为了能在编织时让藤片更贴紧龙的身体,工匠把1.2毫米的藤丝对中劈开变成半片,鳞片部位用两根藤片作为经线,腹部用五根藤片作为经线,编织纬线时用挑五压五的手法绕着龙的身体编。随着龙身体角度的不同以及形状的变化,有些地方要用挑四压四,也可能要用挑三压三的编织手法。总之,工匠要不停地转换编织手法才能跟上龙身体的变化,从而出现龙身体的张弛有度。在编到腿部时,经纬线也要用挑五压五的编织法顺着编过去,编到手腕处就要用挑一压一的编织方法(鳞片就到这里为止),编到龙的指头为止。龙的指头除指甲部位,其余部分用藤皮绕满。整条龙编完后再插鳞片,1.5毫米粗的藤丝长长的绕在7毫米粗的藤条上,然后用火高温,等完全冷却后再取下,剪成一个个半圆,再把半圆对中劈开,插在龙的身上及腿部。由于编织手法的不停转换,龙的鳞片大小及疏密也会有些细微的变化,从而也更能体现龙身体的张弛度。龙的腿部由于粗细不同,鳞片大小也会比较明显。此时,龙的腹部也已清晰的体现出来,接下去就是上色,腹部与鳞片部分要区分出来。龙的腹部为淡黄色,鳞片部位橙红色,色彩上也有一种渐变的感觉。龙头也为橙红色。等龙头与身体组装在一起后,整条龙就完成了。

博弈(1)

博弈(2)

二、白头海雕的制作方法

白头海雕,身长约85厘米左右,翅膀展开时约为180厘米。白头海雕的尾部与颈部为白色,身体与翅膀及指尖均为深褐色,头部和爪子呈浅黄色。白头海雕居高临下,虎视眈眈。海雕是停在树杈上,随时准备攻击的姿势,所以它脖子伸长,翅膀微张。

用木头雕刻白头海雕身体的基本模型。二根直径25毫米粗的藤条弯成翅膀的形状,然后并排叠在一起,打磨成中间略高,两边略倾斜的形状,并分出层次。雕的翅膀呈舒展状,前面要稍微带点弧形,翅腿与身体相连。雕的腿部与龙的腿部制作方法相似。鹰有四个爪子,其中一只爪子向后。等腿部编织好后从尾部开始制作羽毛。海雕的尾羽又长又宽,把大藤分割线30毫米宽的藤片,再磨成刀锋状的薄片,确定中线后用雕刻刀斜着向两边刻线,安装时尾羽稍微散开。雕的尾羽分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羽毛向身体方向靠近时要逐渐变小变窄。尾羽为白色,身体部位羽毛为褐色,两者之间的形状也有所不同,身上的羽毛为绒毛,相对较短较细。用15毫米宽的藤片,磨薄后剪成绒毛状,然后向两边刻线,安装时要错开并层层叠加。雕颈部的羽毛更细,藤皮的宽度从8毫米开始一直减至2毫米左右,从脖子的根部向头部逐渐由宽到细,层层叠加。雕劲部刻线的方法跟其他羽毛一致。头部周围的羽毛更细,把藤皮磨薄后再剪成0.2毫米左右,然后一根根粘贴在头部周围。

博弈细节(1)

博弈细节(2)

博弈细节(3)

白头海雕飞行能力较强,其翅膀上的羽毛比较丰满,不但层次多,而且浓密。翅膀分三个部位,翅腿、翅中、翅尖。翅尖上的羽毛呈明显的刀锋状,也是最长的,翅中和翅腿上的长羽毛头上略圆、稍宽。由于雕处于准备展翅的状态,羽毛没有完全展开,许多羽毛会重叠在一起。第二、三层的羽毛较前面的要明显窄和短,翅膀的头上有一层厚厚的绒毛。雕的羽毛采用0.6毫米的藤皮挑五压五的编织法,编满整个翅膀部位,然后再把一个个半圆对中劈开,插入两条经线中间,如此类推,插满后如同绒毛厚厚的叠加在一起。

龙与鹰的姿态。白头秃鹰居高临下,虎视眈眈,蛟龙出海,一飞冲天。白头鹰停在甲骨文“美”字上面,目露凶光,好似前面发现了目标,展翅准备起飞攻击。蛟龙摆尾,掀起阵阵浪花,从海面上一跃而起,左脚踏着海浪,右脚搭上祥云,眼见前面咄咄逼人的白头鹰正不怀好意地盯着东方,蛟龙舞动身躯,展开四肢怒视海雕,准备要与其一决高下。

结语

这件作品综合考虑两种动物之间的姿势和神态,尤其是眼神和动作,既表现龙的霸气又表现了白头雕的张扬、桀骜不驯的个性,完整地呈现出两者之间激烈的较量过程。笔者从事藤编创作已多年,做得越多,越觉得作品来之不易,感觉越来越难。藤编作品写实容易,写意难;做静态的动物容易,但是动物动态的体现难;做单个的作品容易,做对比的难;做整体容易,局部细节难。藤编创作的不易,不仅是时间和空间上的,而且是思维上的和艺术造诣上的。

猜你喜欢
藤条白头博弈
藤条迷宫
来编一个收纳篮
白头鹮鹳
藤条去了哪里?
集团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研究
审计意见选择行为的博弈分析
专车行业改革必要性探究
藤条去了哪里?
青山不老,为君白头
白头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