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氏伤科医护患协作模式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模式初探

2023-05-05 02:24乔琼王辉昊蔡雨卫陈元川杨光月石瑛詹红生
颈腰痛杂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伤科医护全程

乔琼,王辉昊,2,蔡雨卫,陈元川,杨光月,石瑛,詹红生,2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石氏伤科医学中心,上海 201203;2.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上海 201203)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痹证"范畴,临床多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针对这一发病机制的不同阶段,上海石氏伤科根据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具有鲜明的中医药特色[1]。“医护患”协作模式作为一种全程式、一体化新模式,是“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创新和发展,一方面,将医护关系由“主动-从属”向“并列-互补”转变;另一方面,增加患者在整个过程中的参与度,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知晓后期自我锻炼和养护方法,建立信心,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和预防。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采用“医护患”的协作模式具体由主任医师、主治医生、住院医生、康复治疗师、主管护士组成医护共同体负责患者诊疗、康复的全过程。现将上海石氏伤科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医护患”全程式一体化协作治疗方案简介如下。

1 “医护患协作”全程式一体化诊疗新模式

1.1 护理主动参与治疗过程

患者住院后,医护共同体围绕其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过程、症状特点以及身体其他病情变化进行讨论,在进基础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护理和康复方案。每日晨交班时,由住院医师汇报该患者病情以及症状改善情况,责任护士汇报护理操作,医护共同查房,讨论该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诊疗和护理操作方案,从而保证制定的治疗方案的正确、全面和及时、有效。在此过程中,医护共同体尤其注重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调节患者的心情,树立信心,有利于疾病的尽早康复。

1.2 中医药特色的健康宣教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过程中,医生确定疾病诊断、治疗和康复方案的制定实施,指导治疗师进行康复治疗,石氏伤科针对不同的症状和体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硬膜外麻醉下椎间盘臭氧消融术和手法松解术[2]、单穴电针深刺疗法[3]、手法治疗[4]、中药治疗[5-7]、强筋功法[8-9]、健康宣教与心理疏导[10]等。住院治疗期间和出院之前,本科成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心理健康宣教小组,负责监督和引导患者的情绪变化,让患者正确面对该病情的发生发展。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发病过程中,较多患者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反应,严重影响着自身的康复。健康宣教小组由临床医师、护士、研究生组成,对住院患者定期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影像学表现、主要症状、治疗方法、日常生活习惯、中医导引练功锻炼等的专题讲座,让患者充分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知识、自我管理方法等。主管护士进行床边一对一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调整患者的心态,消除其紧张和疑虑,树立康复的信心;患者出院后, 护理人员通过电话、网络等方法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督促患者锻炼及消除紧张感,并及时回复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

2 住院满意度调查

该方案实施后,本团队随机对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的120名住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通过SAS PROC PLAN过程产生随机分配序列,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人口学基本资料采用t检验,满意度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显示,两组的基本资料符合正态分布(P>0.05,表1);采用该方案的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未采用该方案的对照组患者(P<0.05,表2)。

表1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满意度调查比较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因其发病机制复杂、病程长且容易反复发作等特点,往往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认知和心理障碍。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医护患三方的共同参与,但目前对医护患全程式一体化的协作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最主要仍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双重需要。

上海石氏伤科是国内知名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临床特色和优势[11],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注重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时效与长效相结合,生理病理反应与心理调摄相结合。上海石氏伤科通过中医药特色的“医护患协作”全程式诊疗新模式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医生和护士紧密协同工作,建立了医生、护士和患者责任共同体,初步构成了中医骨伤科全程式医疗服务模式的基本单元,实现了多人、多面、全程和共同负责的,具备中医药特色和现代康复理念的诊治新模式。本次研究显示,该诊疗模式可使住院患者的整体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证实了该诊疗模式的应用优势。

上海石氏伤科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过程中,重点强调护士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参与性,在整个过程中,医护患三方共同学习、相互信任、共同监督,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其中,护士扮有重要的角色[12],该诊疗模式鼓励护理人员的全程参与,护士可以在主动学习和共同查房时,逐步了解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明确疾病的观察重点,掌握该病的中医特色的康复锻炼方法,可以更好地指导患者,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良好的沟通过程。医生可以从护士那里获得患者的心理情况和及时的病情反馈等细节,提高治疗效果。护士除了和医生一起查房、常规护理、及时反馈患者病情外,更重要的是进行心理健康宣教和相关中医药知识普及、中医导引功法康复锻炼的指导,在出院后进行及时回访,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监督其功能锻炼和保持正确的生活习惯,促进其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伤科医护全程
严蔚冰“中医导引学”之伤科学术思想撮要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HPLC同时测定伤科黄水中6个生物碱的含量
伤科黄水制备工艺的优化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手工制鞋全程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