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栓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观察

2023-05-11 22:59林荣明李杰辉
天津药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达拉氧化应激胶囊

林荣明,高 敏,黎 琴,李杰辉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 510095)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脑部血供障碍,继发出现脑组织缺氧、缺血性坏死,而导致相应神经功能缺损[1-2]。临床调查显示,脑梗死患病率不断增长,且急性期具有较高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3]。因此,探索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方法是脑血管病学重要研究课题[4]。依达拉奉是用于急性脑梗死常见治疗药物,具有减少神经功能损伤的作用,但单纯应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5-6]。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脑栓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和氧化应激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自2019 年3 月—2021 年9 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 例,按1∶1 比较随机分为两组,各60 例。联合组中,男性24 例,女性36例;年龄60~81 岁,平均(72.31±6.52)岁;发病至入院3~45 h,平均(23.14±4.25)h;体质指数(22.74±1.89)kg/m2。对照组中,男性22 例,女性38 例;年龄61~83岁,平均(71.74±5.65)岁;发病至入院3~47 h,平均(24.05±3.87)h;体质指数(22.81±1.92)kg/m2。两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组及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①依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7]关于脑梗死诊断标准;②均为首次发病;③年龄≥60 岁;④发病至入院72 h内;⑤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脑肿瘤、脑出血及其他脑血管疾病者;②免疫系统疾病者;③严重精神疾病者;④恶性肿瘤者;⑤过敏体质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采取脑保护、抗凝、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30 mg,加入到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中,静脉滴注,2 次/d;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脑栓通胶囊,3 粒/次,3 次/d。两组治疗周期14 d。

1.4 疗效标准 以患者NIHSS 评分降低90%及以上为基本治愈;以患者NIHSS 评分降低45%及以上且低于90%为显效;以患者NIHSS 评分降低18%及以上且低于45%为有效;以患者NIHSS 评分降低不足18%为无效。

1.5 指标评价 ①观察两组脑梗死患者Barthel 指数(BI)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变化,其中BI评分0~100 分,评分越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NIHSS 评分0~42 分,评分越高神经缺损越严重。②观察两组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变化,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③观察两组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测定血清中D 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④观察两组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变化,测定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

1.6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5.0 处理,计量资料以x±s 表示,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χ2检验。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联合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80.00%(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BI 评分和NIHSS 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BI 评分和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 d BI 评分高于治疗前,而NIHSS 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14 d BI 评分高于对照组,而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TNF-α、IL-6 和hs-CR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 d 血清TNF-α、IL-6 和hs-CRP 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14 d血清TNF-α、IL-6 和hs-CRP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前D-D PT 和APT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 d D-D 水平低于治疗前,而PT 和APTT 长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14 d D-D 水平低于对照组,而PT 和APTT 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比较 两组治疗前MDA、GSH-Px 和SOD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 d MDA 水平低于治疗前,而GSH-Px 和SOD 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14 d MDA 水平低于对照组,而GSH-Px 和SOD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I 评分和NIHSS 评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I 评分和NIHSS 评分比较(±s) 分

与治疗前同组比较,#P<0.05;与治疗14 d 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BI 评分 NIHSS 评分治疗前 治疗14 d 治疗前 治疗14 d联合组 60 40.32±6.51 65.42±7.28#* 15.41±3.27 7.43±1.82#*对照组 60 42.13±7.86 54.67±5.57# 15.82±3.45 10.92±2.26#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s)

与治疗前同组比较,#P<0.05;与治疗14 d 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TNF-α(μg/ml)治疗前 治疗14 d 治疗14 d IL-6(ng/L)治疗前 治疗14 d hs-CRP(mg/L)治疗前联合组 60 37.87±4.25 12.32±3.28#* 9.43±1.46#*72.18±13.24 27.48±8.09#* 16.52±3.42对照组 60 38.29±3.44 19.94±4.63# 70.93±16.52 43.52±12.37# 16.80±3.71 12.03±1.89#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s)

与治疗前同组比较,#P<0.05;与治疗14 d 对照组比较,*P<0.05

D-D(mg/L)治疗前 治疗14 d 治疗14 d PT(s)治疗前 治疗14 d APTT(s)治疗前联合组 60 3.36±0.51 1.38±0.32#* 34.21±0.95#*9.86±1.17 14.25±1.72#* 29.94±1.32对照组 60 3.42±0.65 2.29±0.54# 9.74±1.35 12.03±1.54# 29.65±1.28 32.04±1.57#组别 例数

表5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比较(±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比较(±s)

与治疗前同组比较,#P<0.05;与治疗14 d 对照组比较,*P<0.05

MDA(nmol/ml)治疗前 治疗14 d 治疗14 d GSH-Px(U/L)治疗前 治疗14 d SOD(U/ml)治疗前联合组 60 13.76±2.89 5.89±1.74#* 284.61±30.41#*48.59±10.42 107.42±15.82#* 154.25±24.27组别 例数对照组 60 13.25±3.35 8.79±2.31# 50.31±14.35 75.62±17.47# 152.38±28.89 207.34±23.63#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其治疗常按照不同发病时间、疾病类型及病因等确定综合治疗手段,进行个性化治疗,通常在吸氧、降血压和降血糖等内科治疗基础上进行降颅压、脑保护等方法,以改善患者症状和预后[8-9]。但关于何种治疗方案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安全性高、效果更佳等目前尚未达成统一意见。

依达拉奉作为新型的一种活性氧化剂,具有较高脂溶性,很容易达到脑组织,具有很强的脑缺血缺氧保护作用[10-11]。依达拉奉作用机制主要为清除血管和细胞内自由基,抑制脑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脑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以此减轻脑缺血造成的损伤和组织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12]。脑栓通胶囊主要是由生蒲黄、郁金、漏芦、赤芍、天麻组成的一种中成药,具有祛风化痰、活血通络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脑栓通胶囊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栓形成、抗炎、减轻脂质过氧化、保护缺血性氧化应激引起的脑组织损伤、改善血流变指标等作用[13]。本研究发现,联合组脑梗死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脑栓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取得显著疗效;联合组治疗14 d 脑梗死患者BI 评分高于对照组而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脑栓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不仅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并且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炎症反应与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当机体出现在组织损伤或炎症时,CRP 水平会迅速升高,且巨噬细胞和NK 细胞被激活,释放TNF-α、IL-6等炎症因子[14]。研究报道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IL-6 和CRP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15]。本研究发现,联合组治疗14 d 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IL-6 和hs-CRP 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脑栓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可减轻炎症反应。急性脑梗死发生后导致机体凝血功能出现改变。D-D、PT 和APTT 是重要凝血功能指标,对评估血液高凝状态具有重要意义[16-17]。本研究发现,联合组治疗14 d 脑梗死患者D-D 水平低于对照组而PT 和APTT 长于对照组,提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脑栓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氧化应激与脑梗死发生发展中具有促进作用,MDA、GSH-Px 和SOD 是评价氧化应激的重要指标[18-19]。本研究发现,联合组治疗14 d 脑梗死患者MDA 水平低于对照组而GSH-Px 和SOD 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脑栓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改善患者氧化应激水平。

综上所述,脑栓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疗效显著,且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氧化应激。

猜你喜欢
达拉氧化应激胶囊
Shugan Jieyu capsule (舒肝解郁胶囊) improve sleep and emotional disorder i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nvalescence patients: 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trial
Shumian capsule(舒眠胶囊)improves symptoms of sleep mood disorder in convalescent patient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氧化应激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沉潜迷醉达拉湾
槲皮素及其代谢物抑制氧化应激与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