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祭祀的伦理审思

2023-05-11 14:25陈绪新王紫瑜
关键词:仪式伦理情感

陈绪新,王紫瑜

(江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

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文化纽带和文明脐血。作为古往今来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慎终追远的最主要形式,祭祀不仅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礼仪文化,更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记忆和精神纽带。在儒家文化中,祭祀是实现“天人合一”“家国一体”的重要环节。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1]12《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2]974祭祀活动除了具有传统的祭祖习俗元素之外,还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事件。因此,祭祀活动所涉及的不仅是私人领域中的人际关系,还延伸至公共生活领域内的交往关系。人们通过纷繁复杂、庄严肃穆的祭祀仪式表达对逝者的怀恋和思远,以这样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仪式活动来表现对家族家风家训的认同、对民族精神的维系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们在祭祀仪式中清晰地体察到主体间浓厚的血缘之情、精神基因和民族情怀,这种无形的认同是人们通过参与各种祭祀活动而酿成的社会观,并长期在人们心中孕育出根深蒂固的“家国”观念。这种被加深放大的情感使传统祭祀文化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

传统祭祀形式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甚至是人们的现世实存状态的变化与变迁而不断呈现出新形式和新内容。网络祭祀是在网络信息时代,人类生产和生活出现相较于传统生活方式而言的脱域化现象的背景下,人们表达对过世亲人的一种无限哀思与纪念,并具有广覆盖性、超时空性和高度数字化特征的祭祀方式。目前,学界对于“网络祭祀”的研究大多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关于网络祭祀现代性优势的研究。陈安妮[3]认为,网络祭祀相较于传统祭祀方式更具便捷、经济、安全等现代性特征。其次,关于网络祭祀缺陷分析的研究。廖建国等[4]认为,网络祭祀存在优势的同时亦有缺乏实在感和神圣性等缺陷,并面临着发展机会和风险并存的现状。第三,关于网络祭祀对祭祀文化影响的研究。赵渊文[5]认为,网络祭祀更新了人们的祭祀形式和祭祀观念,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综上所述,现阶段学界对于“网络祭祀”的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但鲜有学者从伦理学角度对网络祭祀中的道德松弛现象以及如何进行伦理规约进行分析。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祭祀活动在虚拟化发展中涌现出诸多网络伦理困境,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当前,厘清网络祭祀的伦理意义、阐释新形式中的人文情怀和伦理观念、重塑网络祭祀的伦理价值,对网络祭祀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祭祀的伦理合理性

祭祀作为传承祭拜文化的文化表征,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网络祭祀的出现不仅赋予传统祭祀方式新的时代内涵,更是改变了传统祭祀模式的活动空间。相较于传统的祭扫活动,包括“云祭祀”在内的网络祭祀活动,更具绿色、更加便捷、更趋广泛、更为耐久。

(一)网络祭祀推动伦理文化的传统与现代“有机镶嵌”

“伦理型文化”是伦理道德在现代中国文化体系内部所达到的文化自觉,包括文化反思意识的自觉和文化创新意识的自觉。这要求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进程中把握文化传统的内核,尤其是伦理道德这一核心地位不能变,并在文化创新中注意对文化传统进行取舍以适应时代需要。中国文化基于这一价值内核,随着时代变迁在内生性演化的过程中,以其深厚底蕴和旺盛生命力顺时应势、固本开新,深深地渗入民族的精神、心理和性格之中,致使中国文化拥有了绵延的再生能力,为我们把握伦理文化的现代性转型提供了根本遵循。因而,伦理文化的现代化应该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过程。唯有现代化,才能延续民族性;反之,只有实现真正的民族活力与情感意识,才能重现深层传统伦理精神的现代化价值。

“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6]149虚拟数字时空以“技术叠加性、虚实交融性、具身沉浸性与实时交互性”[7]等特征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亦变革了古老的祭祀活动,为传统伦理文化的倡扬提供了新载体。网络空间的发展已然呈现了可供传统伦理创新性发展的远景。网络祭祀应用了科技资源优势,实现技术和文化产品的结合,在信息产业联动中不断完善文化体系建设,推进了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除了网络技术这一外部因素外,网络祭祀的内部因素也在推动着自身的沿革。祭祀文化由一代人向下一代人传递的过程中,祭祀传承的主体作为现实的行动者,在其交往环境中对祭祀这一客体做出合乎社会发展的改变与创造。在此种意义上,网络祭祀即人的技术性活动的产物。人们以新的思想理念和技术形态变革了文化的发展样式。除此以外,网络祭祀与年轻人对网络平台充满好奇心的心理相吻合,使用此种数字公民乐于接受的现代化祭祀方式,不仅促进了传统祭祀文化的回归与传承,也在一定程度上复兴了数智时代下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的感召力。

“伦理型文化”的现代自觉,不是将伦理道德只当作社会文明体系尤其是人的精神世界中的一个结构,而应当确立其作为文化核心和精神世界的深层构造的地位。真正具有伦理实践自觉的现代性文化是在定位伦理精神这一核心元素基础上坚持批判继承和综合创新尔后建构起来的。网络祭祀将传统伦理文化、公共社会和现代文明三种因素融合为一,给予中国优秀伦理文化以生生不息的力量,“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8]网络祭祀看似是将传统祭祀和互联网进行简单的相加拼接,但场域的变换并未改变祭祀的核心文化要素和文化传承意义,而是向伦理文化中注入了诸多现代性元素,强调了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致性,反映出当代社会对伦理文化的继承和接续观念。网络祭祀的产生有其自身特有的社会情境与文化背景,在各种情境的交互作用和新旧形式的相互交织下,为文化的推陈出新开辟了路径和技术平台,“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8]文明进步的动力源泉是包容和开放,吸纳包容新要素、破解抛弃旧要素以适应新的时代。在现代技术世界中确立中国伦理文化精神是一种促进文化自身进步的方式,伦理文化绝不应是一种保守性囿围,而应成为文化现代性转型的积极推动力。因此,网络祭祀的兴起不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它的普及与推行更是延续传统伦理文化的需要。

(二)网络祭祀打破伦理表达的时间与空间“场域限制”

祭祀仪式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引发了人们对于生命价值和生命形态的思考,规定了人们置身于仪式中应有的情感与行径。仪式过程中的情感通过主体内心信念的外化的言行表达出来。但是,在传统的祭祀活动中,人们的这种伦理表达方式往往受到时间地点的制约。尽管如今交通便利,但人们祭奠时仍要受地域的影响和被其他因素所束缚。例如,在清明节等重大节日来临之际,人流量的增多限制了传统祭祀活动的展开;人口的增长导致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天价”墓地带来的经济压力使人无法负担等。

网络祭祀使情感的外化能够超越时空的阻隔,打破了时空有限性的传统模式。网祭空间与传统陵园皆是人们寄托哀思的空间载体。与传统祭祀方式相比,网络祭祀的优势更符合现代人的活动特征。对于长期生活在外以及在祭拜时间不便回乡的人们来说,网络祭祀是一种承载内心敬意的数字化的情感表达。网络祭祀平台通过对祭祀场景的再现和祭拜物品的技术优化,利用虚拟平台弥补当代人因为工作等各种原因造成的不在场遗憾,使人们在虚拟空间中实现尊祖崇祖的表达。“在这一新的场域中空间与在场的分离弥合了在场与不在场的界限。”[9]祭祀者为逝者创建独立的纪念馆,将逝者的历史照片、声像资料和生平信息放置在网络虚拟的纪念馆陵园中,网络祭祀平台还设计了繁复多样的祭祀符号为前来祭祀的人们提供便利,使得任何人都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束缚,轻点屏幕就能够完成一次追悼。

虽然网络祭祀借助的是虚拟平台,但其中所表达的伦理意义和生命价值内核并没有被网络的虚拟性所削弱,只是在变异空间中被重新构建起来。[10]数字媒介在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变中,祭祀作为一种文化信仰范式在变异的空间中被逐步流传。从线下至线上的时空转变层面来说,网络祭祀这一新型祭奠方式的独特语境虽然表现出对现实物理环境的极大消解,但以特殊的仪式平台和设计作为媒介,网络祭祀中的伦理表达目的仍在于促进人与逝者之间的情感沟通。此外,网络祭祀在满足物理空间自由化表达的过程中,也拓宽了人际间的交流,实现了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联通。

(三)网络祭祀强化不同主体间伦理交往的“情感共鸣”

不同类型的祭祀活动表达的情感以及表达方式不尽相同。传统私人祭祀活动带有深厚的血缘性质,与公祭的弘扬民族精神和实现情感认同的效用有所区别。人们在传统祭祀场景中悼念逝者、表达自身情感时,更多的是以情感纾解为主要手段,以维护现有的亲朋关系以及教化传承家族观念为主要意旨,将情感汇集于当下,并通过记忆和内省再现往昔。群体的构成不是个人的简单相加,是具有有效性、规范性和规律性的集合体,群体活动中的相互影响会对其他人产生激励作用,并根据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形成群体活动。定期举行的祭祀活动作为一种“情感言语”,依托情感外化的行为举止以实现主体间的情绪共振。这种特殊的“语言”在仪式过程中交互融合,使得人们对先祖的依赖以及参与者彼此间的认同感愈发强烈。其中,“情”是中国人际关系的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机理。这种情感上的交往,既有对人际间的共鸣,也有今人对故人的共鸣。但是,实现感情的相互交融的同时,祭祀者也极易陷入悲痛的境遇无法释怀,且祭祀者的交流范围狭窄,只限定在亲朋之间,很难与陌生人进行交流。

然而,网络祭祀平台则提供了一个可供人们交往互动和彼此鼓励的空间场所。它不仅突破了祭祀活动的时空局限,还拓宽了人们的交往领域,改变了传统祭祀活动的交往形式。网络祭祀将祭祀活动的主体延伸至除亲属以外的其他祭祀者,拓宽私人交往渠道的同时,也为陌生人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园地。例如,中国祭祀网、中国陵园等祭祀平台增设了“大众陵园”“公益陵园”和对始祖先贤的追思板块,借由此类设置以获得集体性认同。网络祭祀平台除了设置各种可供祭奠的“陵园”之外,还增添了互动留言等功能。在虚拟的陵园中,来自四面八方的祭祀者们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吊唁陌生人。这种与他人交流互动的形式已经超越了留言本身的怀念功能,给予祭祀者们一个自由交流的广阔天地,因此具有了情感互通的价值意义。对于逝者亲属来说,这样的纪念空间不仅具有互相缅怀的意义,且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祭祀者们对逝去亲人的一种共同追思。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死之间的关系,从而坦然面对人生中的种种挑战,这份纪念价值也使人们得以更加珍爱生命。

在对逝者信息的描述板块中,逝者的信息记录从逝去的那一刻一直扩展到生前,它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记忆的留存和一种生命的延续,它是个人生命历程中的独特时空。逝者在生命中的种种体验与感悟在这里被描绘,亲朋对逝者的追思与回忆在这里被释放。随着访问者的浏览和点击,进入到这个“世界”中,逝者的音容笑貌呈现在眼前,形象越来越完整。访问者在浏览的同时不仅重塑着对死亡的认识,更获得了对生命的领悟与启迪。作为一位生者,会从他人的生活里感受到他人经历与自身情感产生的共鸣,类似的经历让彼此得以共情,引发彼此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因此,适应新时代的网络祭祀的价值指归应着重于引导人们看待祭祀的积极方面,鼓励生者乐观对待生活,这才是不枉先人期冀的理性之举。

二、网络祭祀的伦理之隐忧

生活变迁中技术元素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期性突出表征为人性的“迷惘”与“失控”,使人们在对科学技术的附魅之外又存在着某些“技术禁区”。此种局限性是对血缘情感被功利所利用的忧虑、对道德意识淡薄的畏惧以及对传统伦理文化被割弃的担忧。尽管网络祭祀的现代性优势获得了受众的认可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但网祭在发展的同时也催生出了衍生性的伦理问题,这些问题正在消解着人们对网络祭祀发展的信心。

(一)网络祭祀的场域割裂性致使传统祭奠伦理被虚掷

“空间不仅为道德行动和伦理关系提供了客观环境,而且空间的范围和结构可以规制并维系特定社会的伦理关系,空间范围的扩展和延伸将逐渐瓦解传统伦理关系结构、重构新的伦理关系,时空压缩更是通过削弱身体与空间的联系造成人际关系的疏离。”[11]传统祭祀活动注重祭祀者在特定的时间与地点亲身到场,使其肉体与精神都能够靠近祭祀的对象。然而网络祭祀厘革了这一模式,祭祀者不必墨守于严格的物理在场限制,在任何时间与空间下皆能表达其哀思之情。虽然传统祭祀与网络祭祀都是依靠人们的想象活动来建立一个现实中本不存在的虚拟世界,但传统祭祀活动是依靠物质实体来承托的。祭祀者同属于一个交往环境,要求参与的祭祀者意识到、体悟到某些行为是合宜的,同时意识到与我交往的其他人,也有做出这些合宜行为的意识。在现实空间中,由于合宜的行为被共同意识、共同理解,祭祀者的交往关系变得频密,进而直观地感悟到缅怀之情,更能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可以抒发悲伤的庄严环境之中。

但是,虚拟空间借由一方屏幕中所展现的象征符号以传达祭祀者对逝者的眷念,冲淡了祭祀的实在感,使原本缥缈的幻想世界变得更加虚幻。“作为人类文明的符号表征,礼仪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纯粹形式问题,而是负载了人类文明深层的意象。”[12]网络空间作为现实的一部分无法完全替代现实存在,其虚拟性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实在的沉浸体验,将现场的追忆变成了人与机器的对话。因而,弥补网络祭祀中的“人情味”,是使传统文化“跟上潮流”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部分祭祀网站过度注重敷张扬厉的符号形象,而忽略了其中的文化记忆。虽然网络祭祀的仪式程序和情景设置已然变得真切,但是部分祭祀网站将注意力仅停留在外观的设计上,而忽略了人文价值内核。无论程序设计的再完备、仿真度再高,祭祀网站都难以真正地满足用户的情感归属。虽然当今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发生诸多现代性变化,但伦理道德在文化传统和文明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没有变,伦理型文化的传统或文明形态没有变。网站的运营是建立在使用者的需求之上的,重现祭祀传统中的文化精髓与生命价值,抓住祭祀网站的文化灵魂,弘扬祭祀传统中的人文情怀,以伦理意蕴带动人们的感情沟通,进而满足祭祀者的精神寄托,这才是祭祀文化新样态存在的核心价值。

(二)网络祭祀的伦理表达真实性与疏离感矛盾难规避

在传统祭祀活动中,结构化和标准化的程序始终贯穿仪式的各个环节。这些程序结构和呈现时空的选择均蕴含着深厚的意义凝聚性。尽管这些仪式有时裹缠在复杂的重复性行为中,然而正是这些规则性、重复性和一致化的力量在塑造着人们的认知轨迹、引导着祭祀者的情绪流动以及呈现着文化的信心信念。祭祀活动作为极具感染意义的仪式实践,为祭祀者提供了一条聊表哀思的情感通道。祭祀者通过一系列的膜拜行为,如焚香、点烛和跪拜等,将昔日的情感投射至自身的内在世界。祭祀者会在仪式中强化情感链接,让日常的思念在那一刻尽数迸发,并随着祭品一同燃为灰烬,化作一缕袅袅青烟飘向另一个空间。仪式中承载的悲伤,涵盖了祭祀者对生命的自我认知与咀嚼反思,囊括了彼此间共同回忆的认同,这是强化亲缘关系链接和促进社会关系发展的积极情意。在赤色火光的摇曳中人们恍惚间看到的是逝者的笑靥,在焚香过程中燃起的青烟是人们心中积压已久的无尽思念与遗憾,在哭泣与悲乐下的互相安慰是对当下的珍惜与对天地的敬畏。此外,祭祀仪式自古以来就给人们留下真实性和震慑性的文化印象。“仪式是由一些特殊的象征构成的,这些象征能够将世界如何建构的观念具象化。同时,通过使人们投身到规则化的也常常是高度情感化的社会行动中,仪式彰显出这些象征的意义并深化与这些象征之间的密切关系。”[13]59祭祀者通过考察陵园、精心挑选贡品以及举行各种繁复的仪式来缅怀逝者,以实现心灵上的慰藉。

网络的出现为人们带来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由数字要素构建起的网络祭祀平台使致祭者表达思念的方式从原来的物质载体转变为虚拟符号。如今祭者利用现代技术就可以把仪式的承办和情境的渲染移情到网络中,完成现实与虚拟的交互。然而,虚拟空间本质上除了具有客观的虚拟属性外,还是一种具有主观感受的存在空间。尽管祭祀网站的设计已经把原先传统祭祀空间中的各种元素复制到网络之上,但符号活动难以完美再现传统祭祀之礼。因为致祭者与逝者之间的连接不仅是虚拟的符号,还要通过想象映射在真实空间来建构彼此的身份认同。人们力图用规律性和规范性的仪式强化生者与故人、先祖与后嗣间生死相依的纽带,借由仪式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敬意与思想,以此来铭记过去、期冀未来、传承伦理之礼。祭祀网站通过媒介解码人们的符号想象,模糊了祭祀活动的真实性,给祭祀主体带来一种疏离感和非真实感。因此,相较于程序简化后的网络祭祀,传统的祭祀活动才更能使人们的虔诚之心得以安放寄托。

(三)网络祭祀的道德虚拟化与情感被消费化双重叠加

网络祭祀在发展中除了传统观念的阻碍之外,还出现了某些人情淡漠、操作失范和情感被消费化等伦理价值问题。网络祭祀作为一种仪式变革的开关,一端连接的是个人的内在情感,另一段是外在的道德约束。当人们的情感无法被合理纾解时,这种情感就缺少了道德的属性。从客观原因上看,互联网为人们带来一种虚拟的存在环境,并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由于人们的交流在虚拟生存下与情感交往过程中以匿名状态进行,现实世界的伦理原则与道德规范往往难以约束人们的行为,这也为网络世界诸多伦理道德问题的产生提供了间接条件。网络中对个人真实信息的隐匿本是为人们提供一个不受现实压力的栖息之地,方便人们在网络空间中进行交互沟通,但信息隐蔽的同时也致使道德变得淡薄和冷漠。从主观上看,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异质性和非确定性等特征,网络祭祀的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究其深层原因仍是人的道德感的丧失。网络行为主体在滞后的网络道德建设情况下,将现实生活中的伦理要求与虚拟环境中的伦理要求相分离,以为网络中的行径不用受到现实伦理标准的制约。这就致使一些肆意妄为之人在网络上做出妄加评论中伤他人、破坏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却不以为然的行为。这些漠视道德与法律的举动不仅会给当事人带来情感上的伤害和名誉上的玷污,亦造成人们对网络祭祀的发展信心不足,阻碍了网络祭祀的发展步伐,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序良俗,亵渎了传统习俗。

网络祭祀引发的伦理问题不单纯表现在道德虚拟化方面,也表现在人们的情感被消费化方面。传统的祭祀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纸钱、香火和鞭炮等贡品,甚至出现了iPhone、茅台和高档女包等“潮”祭品,不仅对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浪费,更扭曲、玷污了传统祭祀文化。网络祭祀本可以通过供奉虚拟贡品实现绿色文明的祭扫方式,但实际中违背文明初衷的现象不仅没有减缓,反而愈发嚣张。例如,设置“香火排行榜”用以捆绑消费谋取私利,以此掀起了“打榜”攀比的不良风气。道德规约只能对特定情况下的道德行为进行规范。但由于网络空间的规范具有滞后性,已经习惯被道德规制的个人一旦进入到规范体系不完备的网络中,就会立即迷失自己。一些现有的网络祭祀平台面临着受经济利益驱使的隐忧。它们利用祭祀者缅怀先人的迫切情感,消耗、滥用人们的孝敬之心,为获取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有损祭祀庄严肃穆的文化情境。如部分祭祀者在平台商家的操作下跌进了资本陷阱竞相攀比,这使得原本严肃恭敬的祭祀活动变成了一场铜臭熏天的“氪金游戏”。但此祭祀活动攀比的不是孝心,而是企图用孝心掩盖的虚荣心。部分祭祀者在网络屏幕前流下的是虚假的眼泪,是在用金钱换取着短暂的自我感动式的安宁与孝义。

三、网络祭祀的伦理规约

网络这一虚拟场域已然成为真实世界的一部分,人与科技的交互融合推动着各个领域的变革,形成了多元而富有活力的文化景观,为传统伦理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如何规避网络祭祀合理性之中的伦理隐忧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各方主体面对文化萎缩、文化传承商业化和泛娱乐主义的行径,需要进行实践纠治,从而以价值理性厘正工具理性中的道德争论,推动传统祭祀文化和现代网络发展之间的有序互动。

(一)传承发展传统伦理文化以重拾祭祀之“敬”

“敬”字最早出现于西周早期。“呜呼!尔有唯小子,亡视于公氏,有髯于天,彻命,敬享哉!”[14]在中国远古社会的祭祀仪式中,“敬”以一种浓厚的宗教属性,在祭祀天地仪式中用以表达致祭者敬天地、敬鬼神的生存态度和肃敬之意。在后世,“敬”成为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和普世性的伦理原则。孔子将宗教仪式形式转化为对人类道德规范的追求,并不断发展完善从而塑造了一个道德世界,为祭礼的道德性和功能性给予了思考与回答,赋予其一种特殊的人文内涵,自觉凸显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在此种意义上,儒家所倡导的祭礼既搁置了对鬼神的崇拜,亦非为了祈求福祉惠及后世,而是彰显出了人文情愫。

中华传统伦理文化基因深深扎根于国人的内心深处,形塑了中国人民优良的精神品格和崇高的价值追求,蕴藏着深厚的为人处世的哲理、修身治国的智慧和经验,并潜移默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思想行为方式。伦理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道德理念和人文精神等都为人们理解和推动社会发展提供积极借鉴。恭敬之心作为伦理道德的人性和心理的基础,形成了中华儿女独有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规定了中国人独特的生活韵律,对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一种以民族情感为核心的民族认同和伦理价值观念。“敬”基于“情”而又诉诸“理”,可以把外在的祭祀伦理要求内化为伦理信念,帮助祭祀者形成祭祀精神形态,再把这种精神信念外化为活动方式。无论是在现实空间亦或是虚拟空间,藏匿于祭祀形式背后的是人们在慎终追远过程中对历史、生命和文化的价值体悟。因此,探寻和建构传统伦理文化和网络祭祀的契合性是有必要的。因为人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按照本分或职责去做,并通过表现自身美德来实现自身健全,从而实现一个完整的社会。敬意的实现依靠的是内心的孝敬与虔诚,而不是靠“刷礼物”式的竞争。

在传统祭祖方式的现代性转变中,我们要深刻把握传统文化的突出特性和人文价值,根植于文化沃土传承伦理价值、筑牢文化主体性、打开创新空间,做好中华文化的承继者,而不应使网络祭祀成为商业化的附庸。在新时代新语境下,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归亟须立足于更广阔的空间,在传承中顺势发展,加快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创新化表达。例如中国国家版本馆就以技术赋能高度传承文化精华,构建起立体多元的收藏保护与数字创新系统,推动了文化的繁荣,生动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瑰丽。借此,祭祀网站及致祭者理应在文化传承的新空间中,坚持以人文情感、道德规范、伦理价值为内容和标尺,让璀璨文明中的精华养分屹立于世。

(二)创新发展国家公祭仪式以重铸祭祀之“魂”

民族精神作为祭祀之“魂”,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内在气质和精神品格,它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精神支撑。由于生活环境、生活生产方式以及信仰的不同,中国不同地区的祭祀仪式发展存在不平衡性。虽然各个地区有其自身特色的祭祀仪式,但都具有一定的共同之处,这些仪式中都包含着孝老爱亲、看淡生死和无悔人生的处世态度,而这些也都是国家公祭仪式中蕴含的重要精神形态。

国家公祭仪式作为一种理性有序的群体活动,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结晶与身份标识,铸造着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是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的承载体和宣泄渠道,强调着个人、家庭和国家之间的共生关系,对于提高民族责任心和国家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15]165各地区更应创新发展国家公祭仪式,注重实现在内容设置和宣传方式上的革新,以提高仪式活动与公众反映的交互效应,使其成为连接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纽带,以重塑中华民族群体意识。为了有效发挥国家公祭仪式的辐射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可从以下方面推动其创新发展。

第一,坚持数字赋能,设置线上国家公祭仪式的沉浸场景。为帮助用户深刻理解中华文明史和中国共产党史的光辉历程和演进主线,线上国家公祭平台可以史实的非凡历程为内容媒介,在做好历史典籍收藏工作的基础上在线搭建历史照片主题展,尤其要将文化价值、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统一于一体的精品放置于醒目位置以强化视觉感受。让纪念馆里的史实文字和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生动复现在大众眼前,利用沉浸影像和虚拟现实技术最大化凸显民族精神。

第二,强化家国观念,以坚守中华文化为初心促进情感认同。祭祀是连接“家”与“国”的仪式性环节和同构“家”与“国”必要条件,“家国情怀”与孝道、仁爱、爱国等精神相互连接。家国观念与马克思主义反对将人看作孤立个体的观念相合,这就使国家公祭仪式的内在意蕴从纯粹的哀悼亡灵变成了一种集体的精神升华和价值认同。“仪式必须保证信仰不能从记忆中抹去,必须使集体意识最本质的要素得到复苏。”[16]498国家公祭的仪式表达除了要传承孝道义理的精神,亦要立足于赓续中华文化。在新时代新语境中,国家公祭不断夯实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情怀,将民族历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弘扬承负社会责任的道德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第三,探寻更适合人民大众的表达路径,打造展示中国精神的新窗口。国家公祭要发挥爱国精神和时代精神启迪后人的旨趣,要构建起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对话口。开设线上文化交流活动,施展网络媒介沟通交流便捷的优势来丰富公众记忆,使其成为接受程度高和可持续化发展的精神对话之窗。此外,要把握公众对节日的重视心理,借助节日为公众深刻理解民族文化提供学习契机,让公众从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广博和深厚。只有从各方面创新发展公祭仪式的作用,才能使参与者切实领略仪式所包含的深层意蕴,才能铸就更完整、更具价值感的民族认同和民族记忆。

(三)完善网络祭祀的规约建构以确保祭祀之“实”

建设网上思想文化阵地是建设网络强国、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网络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当前,网络空间安全是各国都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和挑战。应对网络祭祀中出现的缺乏真实性和道德松弛感的发展障碍,需加强规约确保网络祭祀的真实感,恢复祭祀中的文化基因。

首先,明确制度的清晰度和治理的执行度,提升制度效能。网络祭祀中出现的部分不良行为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因此,相关部门需明确网络祭祀的法律边界,加强法规制度的完善以限制网络主体,科学指引平台用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明观、历史观。2023年3月31日,民政部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祭祀秩序 倡导文明新风尚的通知》,要求针对服务费高昂、恶搞他人、诋毁英烈等不良行径和行业乱象做出工作规范。但仅靠政策支持的力量仍不能填补网络祭祀发展期中的现实困难,需严施制度为文化生长创造有序环境,提高政府的数字治理能力。

其次,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祭祀平台,提升政府扶持力度,加强国家数据服务平台建设。运用数字技术打造功能全面、凸显特色和稳定安全的国家官方祭祀网站和资源总库,长期保存逝者信息的数字化记录,提供公益性的资源服务。政府及时开展调研工作,吸纳公众对祭祀网站服务的建议与要求,对网站的质量问题进行修正。在不断改进过程中,使网站建设既能体现现代化特征,又能呈现传统伦理意蕴,提升其中的情感承载力,为人民营造一个逼真亲和的网络“清明”之地,以此获得用户认可,促进网络祭祀有序发展。

最后,建立健全科学的网络协调联动管理机制,以规制不良行为。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是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主体的管理机制是确保网络祭祀运转的必要条件,各主体间的联动效果也影响着网站的发展。在理念层面,网络空间的主体应共同提升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维护祭祀者的合法权益。网络中的伦理失范问题是现实道德滑坡在虚拟空间的蔓延。应对祭祀网站留言或发帖中的不文明行为,需要完善网络诚信评估机制。各主体要以数字赋能为导向,实现查摆问题和切实整改常态化,对于高频违规用户进行管控治理,将多主体协调机制作为推动祭祀网站稳健运行的立足点。

结语

网络祭祀的传统性来源于它的文化基因,而它的时代性则归向了社会行进中出现的新形态。网络祭祀不仅要尽量重现传统祭祀的情景,还应不断复苏重构祭祀文化的真实感和人们的文化想象力,在文化立场上以人为本,在文化内容上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在文化形式上实现现代转化。科技革命驱策下的社会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由此而形塑的社会基本结构范式的转型或变化都会导致传统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的社会实践力量出现式微现象。于此,怎样点燃这转瞬即逝的生命中的不灭之火,怎样给予传统文化以浓烈的意义,怎样在现代化转变中延续传承中国伦理精神的重要品格,这才是我们应当寻求的精神指向。

猜你喜欢
仪式伦理情感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十岁成长仪式
失落的情感
仪式感重要吗?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Talking strategies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