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绿化后期技术保障工作浅析

2023-05-11 17:49杜金屏
山西林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林木成活率树种

杜金屏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巴林林业局,内蒙古 巴林 022183)

造林绿化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升森林覆盖率的重要途径,已经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的重视。造林绿化前期工作有一系列规程、标准作为制约手段和保障措施,一般完成的都会达到应有的标准,但造林绿化工作重要的是“三分造、七分管”,造林绿化后期的养护和管护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后续管理工作,不仅会影响到造林成活率,还会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必须在造林绿化完成后做好后续跟踪管理工作,持续关注林木生长情况、成活率以及保存率,确保林木有效生长,提升森林覆盖率。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1 当前造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1.1 前期设计不合理

造林绿化是一项对专业性、系统性要求都非常强的工作。只有做好前期的规划设计,才能保障后期的绿化效果,因此在展开前需要合理地设计造林方案,才能使得造林绿化取得理想效果。在我国的实际造林绿化过程中,受到基层林业站技术的限制,一些基层林业人员对于造林绿化的认识程度不足,从而导致造林绿化前期规划工作难以落实,即使开展了调查研究也无法进行有效规划。长期以来,有些林业单位秉持着边造林边规划的原则,根据造林情况不断调整造林规划,造林过程中面对的变量较多,使得造林设计中容易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偏远山区的造林工作来说,如果不能在造林前进行实地考察,很容易导致造林方案与实际需求不相符合,影响到造林绿化效果。

1.2 立地条件普遍较差

在常规造林绿化工作中,主要依照先易后难的工作原则展开。但近年来,随着造林绿化步伐的加快,立地条件好的林业工程已经基本覆盖完成,这就导致绿化工程的建设难度加大。剩余的造林地立地普遍较为恶劣,人为实施造林绿化的难度较大。在一些造林环境中,由于受到周边城镇的影响,导致生态环境遭到较大污染,生活垃圾乱排乱放,导致自然环境受到进一步侵害,土壤污染严重,不利于造林绿化工作展开。如果不能及时对土质恶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进行改善,会导致造林后林木的存活率下降,树木生长条件差而引起生长不良、病虫害发生几率直线上升,因此必须对立地条件加以重视。

1.3 林种选择欠妥

当前,我国在造林绿化中对树种的选择较为单一,以大面积的纯林为主,导致区域内林木生长差异较大,林分质量不一。在造林绿化展开过程中,如果树种选择不当,会导致林木成活保存率受到影响,后果是造成资源浪费。一些侥幸存活下来的林木与其他树木相比生长较慢,难以成才。其次造林工作的发展要依靠科学规律,而不是单纯为了完成绿化任务。如果树种选择不当,会使得林木的生存能力较弱,对于不良环球境侵害的抵抗力较差,最终使得区域内病虫害的发生几率显著提升。当前,许多林业部门对于造林树种选择重视不足,选择的树种质量不一,一些外调苗木在引进中没有经过检疫,使得其中夹带疫苗,引起林木的传染性病虫害发生。

1.4 后续抚育管理缺乏

在人工造林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造林技术不当的问题,例如在栽植过程中定植深度过深,培土过浅而引起根系暴露等等,都会导致林木在生长过程中根系无法实现纵深生长,根系与土壤之间的接触面积不足,从而形成低产林,也为各种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造林绿化工作,在营造了大量的人工林后,却不重视后续抚育管理,使得一些新栽植幼树容易受到病虫害为害,特别是蛀干性害虫。通过加强造林绿化后的抚育管理工作,能够有效保证林木存活率和后续生长,如果放任不管会导致各种杂草生长,会与林木生长争夺营养,最终使得林木生长所需养份不够,造成林木衰弱死亡。除此之外,林区砍伐、放牧等行为也会对区域土壤结构造成影响,不利于树木生长。

2 造林绿化技术保障

要想提高造林绿化的成活率和保存率,造林绿化前期以及后期技术保障工作必不可少。主要保障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2.1 提高苗木质量

造林绿化的第一步是栽植,要想提高成活率,就要首先保证造林苗木质量。育苗过程中要对幼苗生长的各项指标做到及时观测与记录,了解幼苗的各项指标,从而预估苗木生长情况,以加强苗木质量。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所选用的苗木进行择优淘劣,对生长势不好的苗木进行清除,保证造林用苗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

2.2 调节种植构造

为了切实提高造林绿化后树种的存活率,需要对树种的种植结构进行调整。造林绿化后容易出现林木生长异常等情况,尤其是对于园林绿化而言,主要是因为花草树木老化和病害等引起的。目前,对于这类问题的处理主要以调节树种结构为主,通过选择性地使用乡土树种,能够调节树种类型,促进整体林业结构的优化。

2.3 优化树种结构

在完成造林栽植任务后,技术人员要根据区域造林实际情况,对树种结构进行分析,以便实现配置优化。如果区域内的树种结构较为单一,那么一旦发生林木病虫害将会危及到整个造林区域,使得危害程度加深,严重时会破坏森林生态平衡,影响到后续森林生态环境发展。通过对造林树种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能够最大程度地丰富森林树种资源,保障造林过程中的植物多样性,促进树种的合理布局。多样化的树种结构能够满足不同情况下的环境需要,起到保护森林系统稳定性的作用。其次造林质量也是关系到苗木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在造林绿化过程中,要加强对环境、苗木等多方面因素的研究,对于造林选择的一些质量不佳的苗木,要根据树种特性和自然生长规律进行改造,促进树种结构稳定。在后续的抚育工作中,林业技术人员要注重对绿色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对林业技术工作的管理,适时采取补种栽种措施,确保造林作业质量。

2.4 加强科学管理

造林绿化前期结束后,要定期对林木进行基本养护工作,包括松土、施肥、除草等,使得种植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树木修剪作为后续管理的重要工序,要秉持科学的原则进行修剪,确保尽可能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树木生长时需要根据不同类型林木之间的生长特性,并结合区域立地环境进行分析,科学选择对应的技术管理手段,才能在不损害林木的基础上实现林木的有效生长。要提高对森林病虫害重视程度,做好预防和处理措施,降低病虫害对森林树木的影响。针对一些恶劣自然环境也要制定对应的预防措施,减少自然因素对树种的影响,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才能实现对森林树种的动态监管,保障林区生态安全。

3 结语

在当前造林绿化工作中,由于对林业技术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在造林绿化中容易出现立地选择不当、造林设计不合理、树木品种选择不当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造林绿化工作质量。造林绿化任务完成之后,如果对于后续管理工作不重视,也会使造林绿化实际效果受到影响,因此必须注重对造林绿化后期的管理工作,并要制定具体措施。

猜你喜欢
林木成活率树种
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的饲养管理要点
提高酸枣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如何抓好羔羊的疾病预防和提高成活率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只顾眼前你就输了
一个树种的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