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实施现状研究
——以沙棘为例

2023-05-11 17:49王海英
山西林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忻州市经济林沙棘

王海英

(山西省忻州市林草事务中心,山西 忻州034000)

忻州市地处山西省北中部,国土面积2.50 万km2,辖14 个县(市、区),是山西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近年来,全市围绕“精神与精品同在,增绿与增收互促,生态与生计共赢”的主题,坚持“生态强市、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依托国家、省、市林业重点工程,绿化彩化财化同步发力、增绿增收增效统筹推进,在推进脱贫攻坚中不断探索具有忻州特色的经济林产业发展路径,积极培植贫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的致富产业,实现了增绿增收互促双赢的目标。

1 干果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

1.1 确定了以沙棘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发展路径

全市组建了市级专家组和专家团队,经过省、市专家论证,研究确定了在生态脆弱区大力发展以沙棘为主的特色林产业的总体思路,将沙棘产业作为生态建设助推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并制定出台了《忻州市沙棘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在汾河流域、朱家川河流域、偏关河流域等生态脆弱区和生态源头保护区,重点实施沙棘经济林基地建设。据统计,目前全市沙棘林面积发展到9.44 万hm2,其中天然沙棘林面积5.99 万hm2、人工沙棘林面积4.166 万hm2。

1.2 培育以沙棘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发展基地

2017 年以来,重点在岢岚、静乐、五寨、保德、偏关等县依托退耕还林等工程、“一县一策”和“蚂蚁森林”等项目,建设特色沙棘林基地5.333 万hm2,改建新建334hm2以上集中连片沙棘林基地30 余处。岢岚、偏关、保德、五寨等县还利用植被恢复资金建立沙棘育苗示范基地,保证了本地沙棘良种壮苗供应。

1.3 促进了以主体带动为主的果品转化利用

按照“一县一业一园区”“一村一品一主体”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推动干果经济林和特色经济林果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积极引导和扶持特色林产业龙头企业。岢岚县政府积极创优营商环境,充分利用现有沙棘3.266 万hm2的优势,在原有山西山地阳光食品有限公司、山西山阳药业有限公司、山西岢岚芦峰食品有限公司的基础上,积极招商引资,引进鸿泰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投资1 000 万元建成山西宋家沟沙棘产业园,新上沙棘口服液、沙棘叶粉等8 条生产线,生产沙棘六味复合浓缩浆、沙棘保健食品等,年消化沙棘果、沙棘叶5 000 余t,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采集采收沙棘增收的积极性。

1.4 提升了以提质增效增收为目标的产业效益

依托山西省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的实施,忻州市从2017 年起把老旧人工沙棘林和天然沙棘林改造作为特色经济林产业增收的重要措施,通过开道、去雄、除萌等手段,提高现有沙棘林产量,据统计,2017、2020、2021 年全市改造沙棘林3.44 万hm2。

2 主要做法

2.1 加强组织领导,有序高效推进

为加强项目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各项目县每年根据省、市林草部门下达的年度任务计划成立了项目管理机构,建立了领导包片、技术人员包村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和技术质量负责制,对项目组织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管。并相应成立了技术指导组和施工管理组。技术指导组负责项目申报和实施方案编制,与山西林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承担单位落实项目实施任务,订立项目实施合同;施工管理组负责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技术培训,监督施工单位组建技术服务队伍,落实技术承包责任等。做到了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形成了有力的领导机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实现了事有人管、责有人担、活有人干,使项目建设高效推进。

2.2 落实落细政策,摸清摸准底数

各地重点从政策宣传着手,让项目区种植户明白项目实施政策,从思想认识上了解项目、认同项目、支持项目实施,并在生产管理中,同施工的合作社达成共识,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同时,要优化区域布局,分树种、分树龄、分类别统计经济林面积,摸清底数、了解民心,做到适地适策,按照不同种植规模和经营类型进行分类指导。实行户填报、户认定、户签字,村审核、村公示、村汇总的流程,将符合项目扶持的经济林面积以户登记造册,分年度任务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

2.3 夯实技术服务,培养基层队伍

为保障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取得实效,各项目县依托技术能手、乡土专家,吸收具有劳动技能的贫困人口参与,组建了技术服务团队;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制定项目实施技术方案,分组深入重点乡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入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实现技术管理全覆盖,提升经济林科学管理水平。技术服务队重点开展整形修剪、高接换种、有害生物防治、施肥等综合管理,并配以发放肥料、农药,指导和促进种植户科学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

2.4 健全各项制度,保障规范运作

忻州市结合自身特点,出台了《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管理办法》《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议标办法》《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管理办法》《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检查验收方案》等,严格实行议标制、合同制、监督制、报账制、检查验收制等工程管理办法,对项目进度、资金兑现进行全程监督,使项目实施更加具有操作性,切实保障了项目的规范运作。

2.5 严格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整形修剪、购置肥料农药、生产工具、聘请专家和技术培训等支出。为了确保项目建设资金花好、用好,项目任务重点向规模大、积极性高的地方倾斜,实行整村推进。严格报账制度,督促施工合作社做好清单化管理,建立施工台账;劳务费造册登记附有工资表,实行劳务费领取人签字;整形修剪要有影像资料,购买所需工具要有正规发票,具体操作流程严格按照实施方案执行。

2.6 注重示范引领,推动持续实施

通过项目实施,培养了一批参与积极性高、自身能动力强的示范户,建立了一批高标准改造、高质量管理的示范园,让广大群众深刻感受到科学技术推广和精细化管理在经济林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对周边经济林种植区域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提升了种植户的管理技术水平,形成了集约经营的生产理念。通过专家培训、技术指导、技术服务,为当地培养了一批管理技术骨干和乡土专家,有力地推动了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的可持续实施。

3 发展建议

3.1 争取财政资金支持

要围绕产业建设基地化、基地建设标准化的模式,积极争取上级和当地政府财政支持,加大干果经济林发展资金投入,引进适合本地栽植的新品种,改造现有经济林园区,做到新建和改造并重,确保经济林扩容增量。

3.2 提供技术服务

县级技术服务团队应总结往年综合管理和改造中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强化培训力度和深度,给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参与人员和广大果农提供一流的技术服务和指导,让他们真正掌握经济林栽植和管理技术,以保证今后工程建设和园区管理成效。

3.3 龙头企业引领带动

政府部门要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认真落实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特色林业产业龙头企业,促进产品加工产业链的延伸。同时,鼓励企业进行名牌产品开发,培育一批以山西山地阳光等为主的品牌企业,提高全市特色经济林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提高沙棘资源的利用率和综合附加值。

猜你喜欢
忻州市经济林沙棘
沙棘种植让日子甜滋滋
沙棘颂
忻州市沙棘育苗技术
美丽乡村行——走进忻州市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县:坐在家里能养鸡
沙棘在西藏的发展前景探讨
经济林新资源食品的种类及前景
沙棘产业的直销之路
经济林栽植密度与营造方式
厚朴经济林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