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油价高涨对我国石油安全的影响研究

2023-05-13 13:24张跃军
关键词:油价供应原油

张跃军, 张 晗

(1. 湖南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2. 湖南大学 资源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082)

一、 引言

自2022 年2 月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全球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欧美等西方国家持续对俄罗斯石油出口实施制裁,导致油价飞速上涨,并引发全球能源危机。[1]国际原油基准价格短期内突破100 美元/桶,涨幅创近七年新高,并在高位持续震荡。虽然2022 年下半年美联储强势加息、全球经济形势衰退等因素使油价有所回落,但目前原油市场的供需紧平衡状态和复杂的地缘政治局面仍较难改变,短期内国际油价仍呈上涨态势。一方面,美西方制裁将严重削弱俄罗斯油气的出口、投资和生产能力,“OPEC+”产油国增产乏力,叠加亚洲“成功”重启经济的因素,全球原油供应或将面临断层风险。另一方面,经过多轮美联储加息,美国呈现通胀放缓迹象,数据显示,2022 年12 月其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5%,环比下降0.1%,①综述:美国通胀回落刺激美元指数大幅下跌.https://m.gmw.cn/baijia/2023⁃01/13/1303253764.html.美元汇率将有所回落,进而推动国际油价上涨。

目前,大量研究指出俄乌冲突对能源市场、全球经济、粮食供应等存在潜在影响。例如,Zakeri 等从上游燃料供应、可再生能源投资、能源服务需求以及能源公平等方面分析了俄乌冲突对整个能源系统的影响,研究指出俄乌冲突将催化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并对全球能源安全格局带来冲击。[2]Guan等指出,俄乌冲突导致全球能源危机加剧,并证明过度依赖化石燃料会加剧战争期间的能源安全风险。[3]同时,现有研究也表明油价上涨对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影响,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抑制经济增长,加大全世界对能源供应安全的担忧。[4-7]例如,Iqbal 等指出,石油进口国面临的石油供应风险通常包括油价变化和供应中断,且油价上涨造成的经济影响大于油价下跌造成的影响。[8]Zhao 和Chen 指出,油价波动可能会扰乱或损害国家正常的经济活动,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对于能源密集型国家而言。[9]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净进口国,目前对外依存度超过70%,俄乌冲突背景下的国际油价高涨必将更加深刻地影响我国石油安全,进一步加剧我国油气行业全产业链供应安全威胁、转型升级压力、供需矛盾突出等关键问题。[10-11]

综上所述,油价高涨是影响我国石油安全甚至经济安全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关于俄乌冲突背景下油价高涨对我国石油安全的影响及启示的剖析并不深入。因此,本文将全面评估此轮油价高涨的原因,以及我国石油安全可能面临的影响和挑战,进而为政府部门、有关企业和投资机构等科学制定政策、生产投资和买卖交易提供参考,同时最大程度地规避未来油价高涨可能带来的石油安全风险。

二、 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1. 俄乌冲突加剧全球石油供需失衡

俄乌冲突背景下全球石油供需失衡是此轮油价上涨的基本原因。俄罗斯目前是世界第三大原油生产国,其原油产量约占世界原油产量的10%,原油供应约占欧洲原油需求的25%。①国际原油飙14年以来新高 涨势暂难消退?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uture/agri/2022⁃03⁃11/doc⁃imcwipih7830208.shtml.2022 年上半年,俄乌冲突导致俄罗斯受到欧美多轮制裁,5 月底,欧盟宣布将对俄罗斯实施石油禁运,并在年底前禁止俄罗斯大部分石油运输,导致石油市场供应大幅减少。[12-14]然而,随着全球疫情逐步稳定,世界经济复苏,人们出行持续增加,石油需求整体处于上升态势。[15-16]因此,在全球石油低库存和闲置产能下降的大环境下,俄乌冲突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石油供需失衡,石油供应难以与需求恢复保持节奏同步,进而支撑油价持续上涨。

2. 俄乌冲突影响全球石油供应稳定性

俄乌关系恶化对石油供应稳定性的影响是此轮油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乌克兰是俄罗斯油气资源输出的重要途径国,但俄乌冲突的爆发,导致德鲁日巴输油管道发生泄漏、俄罗斯油气运输基础设施难以启用,全球石油供应稳定性受到影响。此外,随着欧美国家对俄制裁措施落地,国际能源企业不得不采取措施满足合规要求,纷纷从俄罗斯撤资或中断项目合作,如英国石油公司、壳牌、埃克森美孚等先后宣布退出与俄罗斯相关能源企业的合作关系。以上因素均导致全球石油供应链出现较大混乱,给能源市场造成石油供应不确定性增大的预期,进一步促使油价维持高位。[17]

3. 俄乌冲突抬升石油期货风险溢价

俄乌冲突抬升石油期货风险溢价是导致此轮油价上涨的关键原因。石油作为金融产品具有一定的风险溢价效应,供需基本面紧平衡叠加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交易者对石油市场的供给短缺预期不断加剧,导致油价在投机资金的炒作行为中持续获得风险溢价。从消息面上看,短期油价上涨主要原因是俄乌冲突事件导致的供给风险溢价。此外,俄乌冲突进一步加剧全球通货膨胀[18],例如,2022 年5 月份,欧元区和美国CPI 分别同比上升8.1%和8.6%。②5 月全球通货膨胀数据:土耳其爆表,欧美加剧,中国控制最好.https://www.sohu.com/a/557925968_121388095.叠加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主要国家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意味着有更多热钱可进入新能源市场投资,进而导致全球化石能源投资占比下降,市场弹性明显不足,出现供给下降快于需求的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油价上涨。[19]

三、 未来国际石油市场形势研判

1. 短期油价将主要呈上涨态势,但仍面临一定下行风险

在俄乌冲突持续以及美联储转向鸽派的背景下,油价将在短期内呈现上涨态势,但全球经济衰退导致石油需求前景悲观,促使油价同时面临一定的下行风险,短期内将维持宽幅震荡。首先,俄乌冲突引发的一系列地缘政治事件促使油价呈现上涨态势。例如,2022 年10 月“OPEC+”会议上决议石油大幅减产200 万桶/日③OPEC石油每日减产200万桶!全球油价将大幅飙升!23年经济大衰退!https://business.sohu.com/a/590920565_121207966.;2022 年12 月5 日G7 等国家对俄罗斯出口石油价格设限④下半年石油市场供应缩水,俄原油出口“水涨船高”.https://www.sohu.com/a/712315362_121119389.;2023 年2月5 日,欧盟对俄罗斯的成品油出口禁令生效,原油生产国产量下降或出口能力进一步受限,原油市场供应端仍将维持偏紧态势⑤成品油:2023 年汽油基本面——供应偏紧需求回暖.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3⁃03⁃06/doc⁃imyiwxfy3863191.shtml.。其次,美联储加息放缓,美元汇率大幅下跌,导致油价短期内将再次上行。2022 年12 月美国CPI 同比上涨6.5%⑥综述:美国通胀回落刺激美元指数大幅下跌.https://m.gmw.cn/baijia/2023⁃01/13/1303253764.html.,标志着自2021 年12 月以来实现最小增幅,美联储缩减加息规模的可能性增加,从而抑制美元汇率持续上涨。同时,美元汇率下跌将提振以美元计价的原油期货市场信心,推动国际油价上涨。[20]最后,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忧虑加深,2023 年世界经济将继续承压,市场对石油需求前景感到担忧,导致油价短期内亦面临下行风险。2022 年6 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2023 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至2.8%。[21]2022 年12 月份月报中,OPEC、EIA、IEA 三大国际能源机构对2023 年原油需求预测均相对保守①生意社:宏观压力&供需博弈 2022 年原油大涨大跌.https://www.sohu.com/a/622035989_99958438.,尤其是EIA,相较于11月份预测下调约16 万桶/日②EIA 将2023 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下调16 万桶/日至100 万桶/日.https://gov.sohu.com/a/614516393_121400326.。

2. 中长期油价有望回落,但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中长期原油市场供需趋于稳定,未来支撑油价持续上涨的动力不足,长期油价将有所回落,但技术进步、长期国际政治格局不确定等因素导致油价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首先,“OPEC+”产油国尚有较大增产能力,总体上不存在持续产能不足的问题,供需压力将逐步缓解。从供给侧看,非常规石油资源潜力巨大、技术进步显著、生产能力持续增加,且“OPEC+”将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原油产量,中长期原油市场供需趋于稳定,国际油价或将回归理性。其次,能源转型与技术进步将进一步削弱原油需求,绿色低碳发展进程成为油价长期上涨的关键制约因素。世界各国为应对能源危机与气候风险,将加速新能源技术发展,以寻求原油的替代能源。[22]同时,随着世界各国持续推进碳中和,各国也将加速能源转型,交通运输行业将逐渐远离化石燃料。[23]IEA 预测,全球化石燃料需求量将在21 世纪30 年代中期达到峰值并逐渐下降。[24]最后,地缘政治与经济形势等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原油市场将继续承压。俄乌冲突引发的多轮制裁使俄罗斯原油出口不确定性陡增,叠加碳中和背景,油气投资意愿将不断降低,从而促使石油供应更加紧绷。同时,如果美欧经济持续下滑,原油市场走势不确定性将不断增加,国际油价可能陷入新一轮下降周期,且下跌幅度与经济走势密切相关。

四、 油价高涨对我国石油安全的影响分析

1. 我国石油市场风险敞口加大,经济发展将面临多重风险挑战

一方面,油价高涨加大我国石油市场风险敞口,致使我国经济遭受新一轮冲击。俄乌冲突及其引发的“能源危机”“货币信用危机”等使能源交易方式、计价结算信用体系等发生质的变化,石油市场风险敞口进一步加大,进而影响我国石油经济安全。同时,油价高涨会推动能源危机效应释放,前期积聚的通胀压力将被放大。牛津经济研究院指出,国际油价每持续上升10 美元/桶,会使整体通胀率同比增加0.3%。③俄乌冲突对全球能源格局影响及我国的应对建议.https://www.sohu.com/a/552932057_121123915.天风证券研报显示,综合投资、消费、净出口的影响,油价上涨1%将拖累中国实际GDP 增速约0.03%。④高油价对经济增长和行业利润的影响有多大?http://k.sina.com.cn/article_5115326071_130e5ae7702001mer9.html.

另一方面,高油价使我国中低收入家庭面临较大石油消费压力和经济风险,加剧我国能源贫困和能源不公平现象。俄乌冲突背景下油价高涨会增加我国石油进口成本和国内生产成本,并通过生产链传导至下游消费端,导致成品油零售价上涨,居民能源消费支出增加。[25]据测算,2022 年我国全年成品油零售端汽、柴油累计分别上调550 元/吨和530 元/吨⑤成品油价格“三连跌”收官,2023 年成品油价格怎么“走”?https://business.sohu.com/a/619090231_120530806.,而成品油价格每上涨1 个百分点,将影响居民交通通讯与服务价格上涨0.1 个百分点⑥原油价格上涨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ture/fmnews/2022⁃02⁃28/doc-imcwiwss3379696.shtml.。同时,通胀水平不断走高,或将激化社会矛盾,其外溢效应将持续加剧地缘政治动荡,进一步增加我国中低收入家庭陷入能源贫困的可能性,拉大我国贫富差距。

2. 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和应急储备不足问题凸显,油气投资将持续增加以保证供应安全

一方面,油价高涨导致我国能源外部环境趋于复杂,叠加石油进口成本增大、运输通道受阻等问题,我国石油供应安全面临较大冲击。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等有关部门的数据,2021 年我国原油进口量由降转增,占国内原油总消耗量的比重达到72.05%①2021 年主要能源生产稳步增长,天然气增速放缓.https://m.163.com/dy/article/GTTTA0VJ05199NPP.html.,与此同时,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在俄乌冲突刺激下,2022 年我国原油进口数量同比下降0.9%,但进口金额同比增加41.4%。②沙特单方面减产,未能提振石油价格.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1684012053/645ffc1501901cgmn.此外,如果西方国家因中俄合作而对我国一并采取制裁措施,且随着美国“印太战略”持续推进,亚太地区地缘政治环境更趋于复杂,油气供应通道的安全性或将面临更大挑战。[26]

另一方面,高油价会影响我国油气行业上游投资预期,改变石油企业相关生产、投资决策等。俄乌冲突背景下,俄罗斯石油出口受到制裁,且由于陆上油气开采成本上升,我国深海远海勘探开采活动将显著增加。同时,高油价及地缘政治因素导致油气企业盈利空间被压缩,油气供应链不稳定、能源效率低下等问题凸显,促使我国上游石油企业加大勘探开发投资,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以降低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的传导压力和叠加风险。

3. 我国能源转型进程被加速,石油产业链将加快推进绿色高效发展

一方面,油价高涨将促使新能源行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我国能源转型升级刻不容缓。俄乌冲突背景下石油价格飞速上涨,导致以石油为主要生产原料的传统产业生产成本难以保持,行业竞争力明显下降,成本更低、竞争力更强的新能源被大规模开发利用,从客观上加速推进能源迭代,加剧能源体系向新能源转型升级压力。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2 年我国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达到1.25 亿千瓦,连续三年突破1 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③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 年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并介绍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有关工作进展等情况.https://www.gov.cn/xinwen/2023⁃02/14/content_5741481.htm.

另一方面,能源转型将影响我国石油供需和贸易格局,并推动我国石油产业链绿色发展。随着俄乌冲突及其引发的地缘政治格局演变趋于明朗,短期效应的叠加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共识将加速推动世界能源格局重塑,我国石油供需、贸易格局也会随之调整。[27]同时,俄罗斯等能源生产国与我国新兴经济体的深化合作,以及中美在碳减排、可再生能源产业链领域的竞争博弈,也会进一步推动我国石油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构建自主保障、绿色高效的石油供应格局。

五、 提升我国石油安全状况的对策建议

1. 着力提高我国能源效率,充分保障石油经济安全

一是通过绿色发展提高我国能效水平,缓解油价高涨带来的能源贫困和不公平现象。建议各级政府和能源企业完善健全能源法规和标准体系,将能效提高作为重要考核或约束指标;同时,建议各级政府重视落后地区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布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提高能效水平,从供应端缓解能源贫困等问题。二是完善现有税制和石油定价体系,缓解油价高涨带来的经济冲击。建议各级政府鼓励成品油市场充分竞争,逐步形成金融要素市场,提升我国石油定价权与话语权;建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完善成品油税价调节机制,通过设定不同税率、降低燃油消费税等方式,调节实际消费价格,减轻能源成本以应对经济冲击。

2. 扩大战略储备石油规模,优化石油储备体系

一是构建多元化石油储备体系,加快推进储备扩大进程。建议各级政府与民营油企充分协调,共同建立统一调度、协调配合、多元化的储备管理体系,共同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二是开辟直接融资渠道,支持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建议中央政府通过发行国债,将融资资金投入石油储备工程,或用于充实专项储备基金,缓解石油储备体系建设作为一项资产重型化、资本密集型工程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三是修订相关能源法律法规,树牢油气应急保障理念。建议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门修改完善《国家石油储备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等法律法规,并以此为契机配套实施相关油气储备建设方案,进一步健全油气应急保障顶层设计。

3. 全面提升石油外交能力,加快解决石油供应问题

一是全面开拓石油进口市场,保证多方位石油供应。建议国家能源局深化同中亚、俄罗斯、非洲以及中东地区等传统石油市场的合作关系,积极开拓北美、南美等新型石油市场,密切跟踪研判“一带一路”沿线油气资源国的形势,加强石油供应体系的多元化建设。二是加紧构建能源战略联盟,促进能源领域多方面合作。建议外交部以跨国输油输气管道、国家间电力互联互通为桥梁,着力打造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的全球能源战略合作联盟,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在能源领域构筑起长期稳定、相互依存的良好合作关系,形成更加坚实的命运共同体。

4. 加快建设绿色油气田,促进我国油气产业绿色发展

一是扩大油气勘探领域,建设绿色油气田。建议油气勘探开采企业加大国内非常规天然气和海上油气的勘探开发,夯实储量资源基础,确保国内产量发挥“压舱石”作用;建议油气企业相关技术部门突破油气勘探开发系列关键技术,通过提升装备水平和数字化平台建设提效节能,全力推进油气开采绿色发展。二是推广替代能源,加速油气产业低碳转型。建议石油产业链中下游企业围绕太阳能、风能以及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展开攻关和推广应用,坚持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路线;建议政府加速构建油气产业低碳转型推进机制,促进绿色投资,推动油气供应持续向更为高效、清洁的方向发展。

5. 加强石油企业技术创新,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

一是发挥石油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建议重点石油企业加强与科技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开展常规油气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输运和炼化领域相关核心技术攻关,开展石油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打破技术瓶颈。二是加大对石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对石油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力度和共性技术能力供给,重点支持解决石油领域技术设备“卡脖子”问题,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在提高我国能源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三是加快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应用。建议重点石油企业依托产业集群或产业集聚区,促进前瞻性、颠覆性能源技术快速推广应用,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猜你喜欢
油价供应原油
油价下半年还得涨
氮肥供应充足 春耕生产有保障
下半年油价还涨吗
油价涨了谁高兴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2019年上半年豆油价低
放开我国原油进口权的思考
初探原油二元期权
“1吨原油等于7.33桶”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