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森林病虫害防治价值和策略

2023-05-13 20:37赵昌彬张雨鉴
森林防火 2023年3期
关键词:林木病虫害森林

赵昌彬 张雨鉴

(1.云阳县国有四十八槽林场,重庆 404500;2.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北京 100083)

病虫害问题是威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主要灾害之一,不仅导致林木非正常死亡,还严重破坏生态平衡[1-2]。基于此,本文结合众学者理论和实践经验,从森林病虫害防治价值、防治难点和防治策略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对病虫害防控,林木健康生长,森林资源保护等方面提供借鉴。

1 森林病虫害防治价值

1.1 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

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病虫害严重干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会直接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降低其产量和质量,严重时导致林木大面积死亡。如有松树“癌症”之称的松材线虫,是重大外来有害生物,给我国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损失,如不采取有效措施,3~5年即可造成整片松林死亡,对森林生态造成毁灭性破坏[3]。另一方面,森林是一个复杂、有机整体,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通过生物链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病虫害对林木造成的影响会反馈传递给其它生物,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林木死亡后,一些不能适应强烈光环境的喜阴灌木物种或依附于林木生长的藤本植物也随之消亡[4]。因此,高效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对增强森林的自我调节、防御能力,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建设良性发展至关重要。

1.2 提高森林资源综合效益

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能提高森林的三大效益。一是经济效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森林资源是林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林产品,加强病虫害防治能提高幼苗成活率,保护林木健康生长,提升林木产量和品质,带动经济发展。比如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树皮可造纸;可可树(Theobromacacao)种子可制成可可粉、巧克力等食物;榕树(Ficusmicrocarpa)和油桐(Verniciafordii)的种子富含油脂,前者是制作油漆和肥皂的优质原料,后者是重要工业油植物;红豆杉(Taxuswallichianavar.chinensis)树皮能够提取抗癌药物紫杉醇;橡胶树(Heveabrasiliensis)分泌的橡胶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二是生态效益。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遏制土地沙漠化、净化空气、减缓温室效应等重要功能。病虫害防治能减少有害生物对森林生态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三是社会效益。森林可以作为开展旅游、康养活动的场地,除了能提供物质资料、生活场所外还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4-6]。

2 森林病虫害防治难点

2.1 病虫害防治难度大

森林病虫害防治难度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病虫害发生种类多。我国森林资源面积广、林木种类丰富,病虫害类型较多。据统计,全国森林病虫害种类多达8 000种,其中,经常造成危害约200种,并且通常伴随多种病虫害交叉感染,导致对症下药难。二是病虫害传播力强。借助交通运输、国际贸易或引种,一些我国没有的植物有害生物传入我国,成为外来入侵物种,严重破坏当地生态平衡,如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非洲大蜗牛(Lissachatina fulica)、巴西红耳龟(Trachemysscripta)、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等。除此之外,种实的采收、贮藏、调种、木材运输等人类活动,风媒、水体流动或昆虫、鸟类迁徙等自然活动,也使得林业病虫害传播到自身所难以到达的地方,扩大为害面积[7]。

2.2 规划管理不足

我国是全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多的国家,人工林面积7 954万hm2(根据2014—2018年的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个别地区造林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人造林规划不合理。与天然林相比,人造林树木品种、空间配置、生物种类单一,一旦感病,就会在同种个体间迅速传播蔓延,传染性极强[8]。其次,人工苗木来源广,携带有害性生物风险高[9]。二是植树造林“重造轻管”。目前,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防治措施、理念落后,森林管护力度不足,配套设施设备不完善,数字化监测预警体系未建立,科技化、信息化水平较低,林业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等[10]。上述问题为开展病虫害防控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

2.3 人为因素

森林病虫害防治难点的人为因素有以下两点。一是滥用农药。一些林农在病虫害防控过程中,长期大剂量使用某种单一化学药物,这种过度依赖农药的传统防治模式,促进了植物病虫害演变、产生抗药性,使得产品寿命缩短,防治效果不佳。同时,对防治区域内其他有益微生物、昆虫、鸟类等生物产生毒害,破坏生态环境。二是乱砍滥伐。过渡采伐、开垦、建设等人类活动会严重破坏生物栖息地,降低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和对有害生物的防御力[11-12]。

3 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

3.1 严格植物检疫

严格植物检疫的方法有以下两点。一是加强出入境检疫,防止植物危险性病原细菌、真菌、病毒、昆虫等其它有害生物传入、传出我国,对国外引进种子、苗木等繁殖材料应开展风险评估、严格检疫、消毒、隔离试种,在运输至目的地后,当地的植物检疫机构要进行复检,确保其不存在任何问题后方可大面积栽种。二是加强对境内跨区域调运种子、苗木、花卉等繁殖材料和木材及其制品的检疫工作,规范繁育单位、销售单位、运输单位生产经营活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调运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等行为,力争从源头堵住传播渠道,保护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13]。

3.2 强化科技支撑

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控中的建设和应用,打造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森林植物生长发育信息化数据库”和“林业有害生物信息化数据库”为一体的森林病虫害防控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对林木生长情况全周期监测预警[14]。当林区发生病虫害后,能实时动态监测病虫害发生范围,智能分析发病类型、发病程度,预测病虫害发生趋势,帮助工作人员及时、精准、高效开展防控工作,将病虫害扼杀在发生初期,防止大规模爆发流行。

3.3 加强森林经营管理

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科学规划。加强林区气候环境、土壤特点等基本情况的调查,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造林原则,精心制定每个阶段的育林建设规划,科学搭配树种、优化空间配置、合理密植,提倡营造针阔叶树混交林,增强植被丰富度。二是加强苗期管理。注重幼苗生长全阶段的病虫害防控,在播种前对种子消毒,清理土壤中的病原菌和虫卵,减少传播源;载种后定期松土作业、水肥管理、清除杂草及枯枝落叶,提高育苗存活率[15]。三是强化林业生产管理。严厉禁止开荒、砍柴、放牧和刀耕火种,利用森林自我更新功能修复森林植被。适时进行抚育管理,清除感病植株。及时伐除受害严重的过火林木,清理火烧迹地[16]。

3.4 科学使用农药

科学用药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症下药。每种农药的性能、特效范围不同,应针对不同防治对象,选用合适的药剂。二是适时施药。病虫害的发生往往有迹可循,结合其发生发展规律,有利于在发生初期的薄弱环节或对林木危害的关键时期进行精准防控,同时,应尽量避开在天敌出现的高峰期施药。三是合理轮用混用。将多种不同类型的农药轮换交替使用,能够阻止病原微生物和害虫产生耐药性;混合喷洒具有不同毒理作用的药剂,不仅可以同时防治几种病虫害,还能扩大防治范围、增强药效、节省成本、减少毒性。四是安全用药。防止人、畜中毒,尽量选择高效、低毒、低残毒农药,减少环境污染和毒害天敌[12]。

3.5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是利用某种生物来抑制或消灭另一种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其优点是对环境污染小、保护天敌、防控效果持续稳定,但也存在防治速度较慢等问题,尤其是在病虫害已经严重发生的情况下,无法迅速起到防控作用。生物防控技术主要包括三种,一是利用微生物防治。如白僵菌类(Beauveria)真菌防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杀螟杆菌(Bacilluscereus)和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等细菌对大多数鳞翅目(Lepidoptera)幼虫具有胃毒作用,死亡虫体破裂后,还可感染其他害虫;微孢子门(Microsporidia)等寄生虫(原生动物)防治舞毒蛾(Lymantriadispar)等的幼虫等。二是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如花角蚜小蜂(Thyscusfulvus)防治松突圆蚧(Hemiberlesiapitysophila);赤眼蜂属(Trichogrammatid)昆虫寄生在鳞翅目害虫的卵内进行繁殖,将害虫消灭在产卵期;寄蝇科(Tachinidae)昆虫寄生在鳞翅目和叶蜂科(Tenthredinidae)昆虫的幼虫内;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guani)、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防治天牛科(Cerambycidae)幼虫。三是捕食性天敌防治。许多鸟类和昆虫捕食害虫的不同虫态作为食物,鸟类有树麻雀(Passermontanus)、喜鹊(Picapica)、啄木鸟科(Picidae)鸟类、布谷鸟(杜鹃科(Cuculidae)鸟类)等;昆虫有瓢虫科(Coccinellidae)小型昆虫类、螳螂类(Mantodea)、蜘蛛类(Araneae)、蚂蚁类(Formicidae)等[17-19]。

4 结语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一环,开展防控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为辅”,控制经济成本;二是坚持科技引领,不断创新病虫害防治技术,完善数字化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实现早发现早防治;三是坚持统筹兼顾,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防控技术,建立病虫害防控长效机制;四是坚持治理理念创新,立足长远,维护森林生态环境安全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猜你喜欢
林木病虫害森林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哈Q森林
哈Q森林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