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老年远程教育资源的现状、问题及策略*

2023-05-15 10:38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老年人资源课程

姜 楠

(广东开放大学,广东 广州 510091)

一、老年远程教育的基本情况

多地老年远程教育探索“互联网+老年教育”的路径,构筑起普惠全体老年人的学习共同体,满足更多老年人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各地开展远程老年教育所使用的终端类型多样,包括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数字电视、手机、电脑等。近年来,老年远程教育借助第五代移动通信(5G)建设,产出了一些优质的老年远程教育资源,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远程教育逐渐成为老年群体的新时尚。浙江省一半以上的老年大学通过各种形式开展远程老年教育。四川省50%的县(市、区)可通过远程教育开展老年教育工作。国家级老年大学线上共享平台——“网上老年大学”提供了优质的线上课程资源,每日在线学习人数超过41万人。全国各地老年大学纷纷利用特色资源优势,通过自建、联建、合作等方式开展老年远程教育,引导老年人了解新事物、体验新科技、积极融入数字社会。

二、老年远程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老年远程教育的发展主要依靠老年远程教育平台,老年远程教育平台是发展老年远程教育最重要的力量,而老年远程教育资源又依托老年远程教育平台的发展,三者相互影响。

(一)老年远程教育平台的主要现状

1 运营主体和运营方式

这十大平台(见表1)代表了目前国内主流老年远程教育学习平台,其运营主体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以上海老年人学习网、天津老年远程学习网、湖北省老年大学远程教育网、山东老年大学远程教育网等为代表的依托自身老年大学建立的远程教育学习网站;二是以上海老年教育慕课平台、广东老年大学等为代表的依托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学习网站;三是像老年大学协会远程教育网这样由协会主办,与高校联盟的远程教育网站;四是具有社会性质的幸福养老大课堂助老工程和在线教育公司联合建设的老年远程教育网站。这四种类型或是具有老年大学背景,或是依托开放大学办学,或是协会与高校联盟,或是与互联网教育公司联合,可见,运营主体的不同导致其运营方式也有所区别。老年远程教育本就是银发教育,是全民终身教育的最后阶段,所以非营利性质、公益性质的学习平台占据了90%,只有少数与在线教育公司联盟合作的平台上有通过限时收费、打折收费或是积分观看课程的形式,这两种运营方式各有侧重,体验感也有所不同。

表1 老年远程教育平台资源总体情况

2 资源总体情况

(1)从课程资源的数量上看,老年大学协会远程教育网、上海老年人学习网、湖北省老年大学远程教育网的课程资源数量较多,种类也较丰富,这与他们的合作单位不无关系——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上海老年大学的老年远程教育发展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网站维护及课程开发、课程共享等方面都做得比较好。其他老年远程教育网的课程资源数量虽然也不少,但其中有一些交叉、重复的课程,或是合作开发、共建共享的课程。

(2)从课程资源类别上看,几乎所有的老年远程教育平台都离不开银发教育的一些必备类别,如人文历史、中医养生、书法绘画、声乐舞蹈、科技应用等受老年人喜爱的课程,有的远程教育平台还提供了这些课程的电子书和有声资源。

(3)从课程资源形式上看,大部分课程资源都是以视频为主,有一些则是采用视频、音频都有的方式,毕竟老年人通过观看视频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粗略统计,每节课的时长一般在20分钟左右,即便有些课程内容较多,也会分成几个板块和大纲来讲,让老年人在学习时感到愉悦轻松。尤其是设有公众号和小程序的老年远程教育平台,它们的视音频时长基本在10分钟以内甚至更短,适应了当下短视频的特点。

(4)从课程资源收费形式上看,以免费课程为主,即使有一些收费视频也是限时打折收费,过一段时间则变为免费课程。

3 功能布局情况

(1)从平台形式上看,调研中发现大部分老年远程教育平台均设置了通过公众号扫码访问,老年人可以在公众号同步看到自己的学习进度;而通过小程序进行同步只有老年大学协会远程教育网和上海老年教育慕课平台可以实现(见表2)。无论是公众号、APP还是小程序,都符合当下5G互联网的最新趋势,让老年人随时随地学习和体验。

表2 老年远程教育平台功能布局情况

(2)从平台界面设计上看,调研的老年远程教育平台基本都遵循了适老化的五个基本要素:看得清、分得开、听得见、点得准、读得懂,简洁、清爽是第一标准,提高了老年用户的体验性和互动性。

(3)从平台登录形式上看,调研中有四个老年远程教育平台是可以用手机直接登录的,登录方式包括微信扫一扫和手机号码验证;还有四个平台是需要网站注册登录的,无形中给老年人学习增添了一些麻烦;另外还有些平台则无需登录,直接跳转网页即可观看相关课程视频。

(4)从平台板块分布上看,有四家平台并未设置新闻资讯板块。老年教育更多是寓教于乐,老年人更期待体验丰富的资讯内容,所以很多平台需要增加相关的资讯板块。而在功能板块里,即使有些平台设置了网友回复、专家咨询、线上答疑或是互动交流等功能模块,基本上也是形同虚设,并没有真正实现互动,缺少相应的监督应答机制。

(5)除了上述功能,各平台设计还有些共同之处,例如,都把内容模块放在最醒目的位置或是第一栏,将“课程资源”作为关键词凸显或是围绕课程资源展开其余模块。

4 课程资源特色

(1)教学视频是远程学习最重要的资源,几大平台的教学视频均体现了简短和模块化的特征(见表3),大部分视频长度在5——15分钟,充分满足了用户碎片化学习的需要。部分课程视频还在重要知识点处嵌入交互式问题,用户答题后方能继续观看。这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赏课”性质,即提供优质的公开课程资源供老年群体免费观看学习。

(2)在课堂组织上,几个平台的线上课堂教学流程基本相同,均是平台定时发布教学视频或音频,学生自主观看视频,但存在资源更新不及时、视频内容老旧的情况。

(3)在运行情况上,几大平台均未发布官方的访问人数、注册人数、访问频率等数据,这反映出国内老年远程教育平台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还存在自成一体的特点,为老年远程教育的深入研究带来不便。

(4)在申请证书情况上,目前有些平台还未完全实现学习成果转换,有些则是完全没有开放这项功能。老年教育是全民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对接考核目标是未来老年远程教育的一个实施重点。

(二)老年远程教育的主要问题

1 老年远程教育资源供给不足

一是优质的老年远程教育课程资源供给不足。优质的老年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并不多,现有的资源不仅老旧,而且大多数课程资源偏重养生、健康、娱乐等,综合类素养课程较少,通史类课程也不多,导致老年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不够。二是可推广的老年远程教育资源平台供给不足。根据调研发现,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的专门针对老年远程教育的学习平台屈指可数,并且不能一键搜索到,需要搜索“老年学习”“老年大学”才可以看到一些资源平台。同时,这些平台也缺乏宣传和普及,造成老年远程教育学习平台发展动力不够。

2 老年远程教育平台智能化不高

一是老年远程教育平台互动性不强。通过调研发现,几家大型的老年远程教育平台都是采用简单的网页布局,其中的功能仅限于浏览视频资源、新闻板块等,很少有扫码功能或是交互功能,更没有提供如VR、XR等注重体验功能的智能化服务。二是老年远程教育平台自适应性不足。多数老年远程教育平台的网页不能一键转化为“大字”界面或是内容单一清楚的查询界面,网页和平台自动化、自适应水平不高,造成平台访问量不高、点击率不高等情况。

3 老年远程教育地域发展不均衡

相对城市而言,老年教育在农村的普及和供给较欠缺,加上农村老年人大多不太会使用电脑和手机APP等,导致老年远程教育资源多集中在城市。城市的老年大学、教育机构等设施齐全、场所众多、师资丰富、宣传到位,这些也都有利于老年教育资源在城市得到快速发展。另外,由于长者受教育的年限不同,他们的学习愿望和动机也有所差异;受教育年限越高,参与老年教育学习程度越高。高中学历以上的老年人上网学习时间较多,而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大多数只有初高中学历甚至小学文化水平,他们的学习热情较低,导致农村和城市的老年远程教育发展程度产生了断层。

三、老年远程教育资源的发展策略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深,老年远程教育的需求也将迎来新的高峰。针对上述老年远程教育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各资源供应方、服务方、保障方应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应对策略,全社会应营造支持老年远程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以老年人学习需求为中心,加强老年远程教育资源供给、老年远程教育信息化服务、老年远程教育多元协同保障,让新模式、新机制、新技术带动老年远程教育的转变和升级,不断拓宽老年远程教育资源的广度和深度。

(一)加强资源供给

1 学校供给

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拥有较为丰富和集中的教育资源,在教育理念、师资队伍、专业与课程体系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开设了养老服务、养生保健、文化艺术、信息技术、家政服务、医疗护理、园艺花卉、传统工艺等专业的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可以将上述专业课堂采用直播或录播的方式提供给老年大学或社区中心,开展高校课堂进社区、进老年大学等合作和服务,结合老年人需求,提供适合老年人的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共享优质老年远程教育资源。例如,福建省教育厅积极推动本科高校、成人高校和高职院校提供老年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上海部分高校也与老年大学积极合作,开展老年远程教育资源共享。

2 网络供给

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符合终身教育、在线教育的特点。众多互联网在线教育平台可为老年远程教育提供优质资源,例如中国大学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学堂在线、网易公开课等主流在线学习平台,还有像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上海学习网、福建终身学习等终身学习平台都可以提供网络链接和入网端口给老年大学,或是开设专题专栏为老年远程教育提供课程资源服务。同时,也可以探索多种形式的老年远程教育,例如可以结合老年健康节目、益智节目或直播等播出流量大、互动强、资源丰富的平台优势拓展老年网络直播、短视频开发等,开发养教结合等丰富的老年远程教育资源,畅通学习渠道,有效扩大老年远程教育的互联网供给。自疫情以来,平台将很多线下老年课程搬到了线上,直播大课堂成为老年人远程教育的趋势,看直播、刷礼物、互动分享课程已成为常态。例如,广州市番禺区在搭建数字化平台上走在前列,为老年人通过网络形式参与老年教育提供了更好的路径。

3 社区供给

通过“社区嵌入”在社区中设立学习点,借助社区志愿者到家、社区专门小组等形式组织老年人群加入到老年远程教育中来,实现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精准对接社区老年人学习需求。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现线上教学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通过在社区内进行大量的询问调查,为老年人提供一键可触的网络课堂,不仅提高了空巢老人的手机应用能力,也促进了老年远程教育的发展。在2020年疫情期间,广西老年大学和社区共同开展老年远程教育课程,共组织50余名教师参与“空中课堂”直播、录播课教学工作,为社区老年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课堂体验。

4 社会供给

社会力量是老年远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涵盖的企业类型丰富多样。例如,房地产行业利用自身优势打造集养老、休闲娱乐与教育于一体的VR、XR线上体验课程和参观浏览活动,通过5G、VR技术呈现文化养老的理念,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体验新式的养老模式。养老型企业则主要采用“教游医养”的模式将养老和医疗结合起来,例如疫情期间,青岛西海岸新区老年大学中康颐养分校在老年远程教育中开展文化游学、课程游学、养生游学等活动,通过线上平台提供养老旅居服务。

5 自主供给

虽然我国区域间老年教育发展状况差异较大,但各地区域特色明显,可以通过组建老年教育联盟(集团)等方式,鼓励老年教育起步较早的学校分享经验,输送老年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取长补短、互利共赢。例如,云南老年大学先后和湖北老年大学、山东潍坊老年大学等单位结成战略合作伙伴,签署校际战略合作协议,发挥各自地缘优势,将民族课程和特色课程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共谋发展。上海则做实做强老年教育联盟,逐步形成“1+20”的上海老年大学教育联盟,通过联盟内部扩大资源共享与经验推广的方式,探索老年教育集团化合作模式。河北省14所省市县老年大学组建成河北省老年大学联盟,共同探索老年大学发展新路径。这些自主联盟、自给自足的发展模式为进一步扩大老年远程教育资源提供了强大的后盾,充分调动了各个老年大学的积极性。

(二)加强教育信息化服务

1 智能化的监督管理

利用信息技术与大数据分析研究老年人学习现状与教育需求,提升老年教育智能化水平,推动老年教育向“智能型教育”转变,例如智能匹配老年人在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习平台的学习数据,为老年人精准推送符合其年龄、兴趣的学习课程,通过对老年学习情境的挖掘和感知形成个人学习画像,精准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满足老年群体智能化学习的需求[1]。

2 规范化的教学资源

制定老年远程教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标准[2],完善老年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从目前来看,老年远程教育资源质量参差不齐,有的课程资源过于老旧,跟不上时代变化潮流[3];有的课程资源知识点太多,不符合老年群体线上学习的要求;有的课程资源从知识内容到讲课风格都不适合老年学者,不符合老年群体观看的习惯。因此,需要制定统一的老年远程教育资源制作标准和规范以及统一的审核体制机制,这样才能充分体现老年学习群体的需求和价值引领[4]。

3 沉浸式的教学模式

信息化时代下的教学模式需要人工智能的支持[5],交互式、沉浸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终身教育(学习)的发展前景。老年远程教育资源同样需要创新思维、发散思维,需要5G+VR/XR等5G智慧教育。例如,通过智慧课堂、互动性课堂的建设,用大数据构建高效课堂,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从行、色、音等多方面满足老年群体学习需求,让老年学习突破老年远程教育时空分离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增强线上教学带来的人机互动感,有效进行合作学习,开启老年远程教育的沉浸式体验。

4 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形成老年人线上学习画像,借助老年人兴趣爱好以及点击页面、搜索页面等行为形成大数据,为老年线上学习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采集老年学员的学习轨迹和全样本数据,如上课时间、日常上课方式习惯、上课的不同阶段(初学还是提升)等,全面记录老年远程学习资源的教育规律,根据老年学生的不同年龄、喜好、认知水平和行为习惯择优、自动匹配不同的学习方式,让老年远程教育成为新风尚[6]。

(三)加强多元协同保障

1 政策保障

政策支持是老年大学系统发展的重要指向,目前该领域政策欠缺,顶层设计不清晰,缺少配套政策文件,办学主体缺乏建设指导,理论探索多为个体行为,各平台系统缺乏链接的纽带,无法形成合力。特别是针对老年教育各类数据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统计没有设立相关的标准,统计口径不一导致信息不对称,资源共享存在条块分割等阻碍。研究制定不同类型的老年教育机构指导性建设要求将有利于推进老年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为老年教育发展保驾护航。

2 经济保障

经费问题已经成为老年远程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的一大原因。为促进老年远程教育资源共享,建设老年远程教育资源平台,各地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制定专项经济政策和措施,将老年教育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积极宣传老年远程教育办学,保证城乡老年远程教育的普及率协调发展,引导社会和企业关注老年远程教育,通过企业捐赠、税收减免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弥补老年远程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的问题[7]。

3 组织保障

要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规范平台办学模式,加强老年教育工作统筹协调领导机构建设,由教育部门牵头,统筹运作日常事务,整合教育资源。研究制定老年远程教育发展的实施细则,明晰办学主体、职责要求、编制体制、教学制度,重点解决老年教育由谁来办、经费由谁来出、教材由谁来编写、人财物由谁来管、师资由何处来等问题,推广优秀的办学范式,逐步建立起老年远程教育行业标准规范,健全科学的管理机制,为老年远程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性保障。

4 监管保障

监督评估工作是对教育活动的督促、检查、指导和评价,这对老年教育同样适用。针对老年远程教育的时空特点,采取定时考核、调查问卷等形式对老年远程教育平台及其资源建设进行指导、检查、考核,同时让老年学员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对评估结果予以推送或公示,将考核结果作为拨发经费的重要依据,以此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推动常态化长效治理。

猜你喜欢
老年人资源课程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资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