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探究

2023-05-26 19:09马晨雨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章思维

马晨雨

摘 要:语文作为新时期教育的基础组成部分,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在初中语文课程中,阅读和写作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并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方式技巧,教师需要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本文主要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探究读写结合模式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读写综合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7.039

读写模式是一种以读写训练为主,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维度入手,对学生的阅读思维和写作能力进行锻炼的综合学习模式。不同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读写结合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断创新教学的形式、丰富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能够保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读写氛围的感染下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保持对语文学习的新鲜感,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兴趣的推动下实现语文思维的发展和人文素养的完善,形成良好的语文读写能力。

一、初中语文读写教学的现状

1.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依旧保持原有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过度依赖教学经验和专业水平,使得教师往往将知识杂糅起来灌输给学生,让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教师通过这样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降低,到了语文学习的后期会出现动力不足的问题,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和语文思维的发展。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当前初中语文文章的内容较为多元,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的技巧支持进行文章理解,使得学生在面对文章时容易出现畏难心理,从而导致学生难以维持长久的阅读兴趣,难以达成文章的深度阅读。

2.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写作教學中,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落后,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尽管有些教师已经认识到了读写教学的重要性,明确了读写教学的关键和核心,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依旧将重点投入到理论传递上,将教材作为学生阅读的主要来源,没有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阅读环境,导致学生无法从阅读中收获大量的写作素材。

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认为好的作文是在固定模式下运用新奇素材搭建起来的文章,这就使得学生的写作思维被固化到了固定模式的条条框框中去。教师在评改的过程中,也往往只停留在文章结构的正误与主题的偏离上,忽视了对学生的写作思维进行锻炼。

二、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优势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在课堂上扮演“主讲”的角色,滔滔不绝地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一股脑地传送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会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而且还会让课堂教学缺乏师生之间的必要互动,难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而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则有效地突破了这些问题的局限。在读写结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认识能力培养和思维发展,通过给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阅读空间和思考机会,有效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产生积极向上的进取心,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开展阅读、写作,久而久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读写习惯。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初中阶段的阅读和写作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学生在按照写作主题进行文章构思时,往往觉得难以入手、无话可说,因而逐渐对主题写作产生畏惧心理,丧失自信心。在读写结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给学生们创造了阅读的语境,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逐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对自己的意愿进行表达,从而让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得到写作思维的训练,逐渐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技巧。这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在遇到不同主题时,都能有话可说、言如其实,得到写作思维和写作能力上的提升。

3.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过去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更多是结合考试得分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教师仍主要以技巧教学为主,忽视了对思想表达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阅读时思维成片段化的分散结构,且缺乏语言表达的机会,使学生只能从教材中积累相关知识,限制了学生语文思维的拓展,不利于学生语文知识体系的构建。而读写教学模式的开展,让教师可以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学生阅读思维上来,能够引导学生将教材中积累到的相关写作知识进行实际运用,同时还能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引入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和知识的丰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知识积累的热情和知识糅合运用的能力,让学生的读写思维得以完善,也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双重提升。

三、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

1.设置目标,提高阅读效率

目标对于学习和教学而言都具有非常关键的指导作用。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符合学校的教学情况和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标准,不能盲目而随意地制定,否则不仅无法实现教学目标,而且还会给教学带来困扰。因此,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科学且客观地看待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避免受到教条主义的影响,结合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具体化。

比如,在学习《太空一日》时,教师需要明确文章的重点是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这一历史事件中的航天员杨利伟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行介绍。因此,教师应当首先结合课本的基本内容来进行教学信息的整合,让学生在课前导入环节能够了解到更多关于神舟五号发射的相关信息。其次,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语文基础,对文章进行分析。这篇文章主要针对的是初一下阶段的学生,此时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能够适应初中的生活和学习模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和学习能力,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文章基本的结构和主题。

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和学生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对新《课标》进行细化,让学生从结构出发梳理文章的分段含义。其次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文章,提取关键信息,深化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和主旨的理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文章中的重点句段和结构进行仿写。通过一步步分解的方式,让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更具目标性,也有利于学生针对不同的目标进行精细的分析,从而更好地对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

2.尊重差异,采取分组教学

受生活环境和思维习惯的影响,即使学生在同一课堂接受同一教师的教学,也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成果。因此,教师在进行读写教学的时候,应当首先分析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情况,对学生的阅读效率、写作水平、用词习惯、行文逻辑等进行细致的把握,然后按照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层次分组,让不同层次组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回答相应的问题,避免学生因为难度太高而对语文产生畏惧心理。

比如,在学习《背影》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文中关于“背影”的描写有哪些?父亲的“背影”在“我”的心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背影”对文章的结构编排有着怎样的作用?教师通过有意识地设置出难易程度分明的问题,然后将问题分给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在交流中解决相关问题。在学生讨论完之后,教师可以选不同能力基础的学生发言,以检验他们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没有理解到的地方进行及时的补充和纠正。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基础,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对于基础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读后续写;对于能力较为全面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从个人感悟出发,选择一个角度以个人与父母相处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进行写作,从课堂学习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去。教师通过分层布置读写任务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的语文思维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在原有基础上完成读写任务,从而让学生的基础得到巩固,让学生获得语文阅读和写作的成就感。

3.合作学习,引导读后续写

教师在进行读写训练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灵活选择阅读材料,灵活设置读写主题。初中阶段语文教材内容较为丰富,需要掌握的知识也比小学有明显的增加,学生在进行文章写作的时候难免出现排斥和抵触的负面情绪,加重学生写作的心理压力。因此,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化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写作情绪进行诱导。

比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时,教师可以开展项目式合作学习。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体现探究乐趣的学习方式,以多元化的创造活动代替传统刻板的死记硬背,以互动式的交流方式代替传统课堂教学的讲解模式,以智能化的发展代替枯燥单一的培养。教师可以引导各小组人员以分工的方式对石拱桥历史发展、石拱桥的特征等进行研究,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且全面地了解这些建筑背后的文化故事和情感内核。教师可以结合这些资料和故事,引导学生就“历史和传承”这一主题进行写作。教师通过开展项目式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在积累大量素材,并深入阅读文章内容之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资料搜集和写作,让学生在读写中化被动为主动,从跟从变自主。

4.联系生活,拓展读写空间

语文作为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一门学科,其阅读的文章大多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教师的写作教学更是以生活为依托,在生活的基础上对文章加以修饰和美化。由此可见,只有结合生活元素的文章,才是真正具有可读性的文章。然而由于学生生活阅历还处于积累的阶段,他们在对文章进行生活化润色方面的能力不足。这时候,想象力则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重要的辅助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以深化学生情景想象能力为教学目标,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发散,想象空间得到高效拓展。

比如,在学完《大自然的语言》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去阅读其他描写大自然的相关文章,同时观察生活中自然事物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去体会生活、感受自然、观察世界,从而在阅读中实现知识体系的丰富,在写作中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抒发自己对生活真实的情感。再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未来生活进行畅想的时候,教师可以以情景教学的方式给学生的想象进行发散训练,让学生通过观看与未来世界相关的电影或动画,阅读科幻类或畅想类的文章等,进行思维层面的突破。教师要引导学生探析电影和文章中所描述的未来世界和现实生活情景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实现现实生活和空间想象的链接与转化,由此锻炼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让学生的写作思路更加清晰。

5.深度阅读,高效仿写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不同的阅读技巧,如朗读、齐读、默读等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对于语言的感知和把控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如果只是进行阅读,就会一直停留在学生的口头上,所以教师要趁着学生的阅读热情,在阅读中要求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仿写活动。

比如在《邓稼先》一文中,学生通过认真品读文章感受到人物的特征和精神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结合本单元的习作《写出人物的精神》进行联系生活的有趣的任务,回忆人物的美好情感,通过这样的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过程不仅能让学生的作文有话可说,而且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阅读中能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实际,把阅读的情感投射到写作的热情中来。长期在这样的课堂培养模式中,学生养成了阅读即写作、写作中联系阅读的习惯,不仅可以提升加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而且也能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课堂深度。

6.在写作中激发阅读的欲望

初中正是处于个性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在这个时候已经形成了对于世界对于人生的独特看法,学生往往特别关注自己内心的情绪和想法,所以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进行写作,通过写作改善自己阅读和知识的片面性,以此来刺激学生进行深度的阅读,从阅读中吸取养分,深化自己的思想。

比如在《抓住细节》的习作课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对于某件事情或某个人的看法毫无保留地用文字表达出来,尽量把自己所有的感情都抒发出来。这种方式下,学生不仅可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且还可以在阅读自己的文章时回到本单元的优秀文章中,对比自己的写作内容。比如《老王》一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这样的过程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也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写作,帮助学生深化了自己的思想,也形成了独特的写作思路和思想。

总之,新时期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使得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产生了变化。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综合能力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升,教师必须要立足于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以学生为基础、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多维度、多角度地探究语文读写结合的形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价值,从而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保持自主性和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在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体系的丰富和语文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德娟《读写迁移教学在初中语文人物描写中的运用》,《文理导航》2022年第3期。

[2] 李安军《“读写结合”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课堂内外(高中版)》2022年第7期。

[3] 孙莉《柴米油鹽中的语文味儿——食育背景下初中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年第2期。

[4] 王丽娜《精读巧鉴,读写融合: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好作文》202年第2期。

[5] 许耀博《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探究》,《新一代(理论版)》2019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文章思维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