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水稻种子生产现状及政策建议

2023-05-28 13:44宋琳琼郑华斌张海清贺记外唐启源王慰亲
作物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高标准制种杂交

宋琳琼,郑华斌,张海清,贺记外,唐启源,王慰亲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年均稻谷产量和消费量均占世界近三成,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1]。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种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2]。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种子生产经历了从群众化选育推广到专业化改良普及,再到产业化发展转型及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种业发展之路,经历了“户户留种”、“四自一辅”、“四化一供”、“种业产业化发展”及“种业现代化发展”五个阶段[3]。近年来,在市场需求和政策引导双轮驱动下,我国水稻制种结构不断优化,制种数量有所下降[4]。2022 年中国杂交水稻制种面积为9.2 万hm2,比10 年前减少了20%左右,作为杂交水稻制种大省的湖南省在2014—2015 年以来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降低(表1)。为此,笔者开展了湖南省水稻种子生产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造成水稻种子生产面积下降的原因,并对如何促进制种产业的发展、提高制种的经济效益提出对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表1 全国及湖南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Table 1 Area of hybrid rice seed production in China and Hunan Province ×104 hm2

1 调查方法

为了摸清湖南省近3 年杂交水稻制种生产情况,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各个制种区的代表性制种人员,包括长期从事制种生产的农户、制种大户、农民合作社等进行调查。其次,以现场座谈、专家咨询的方法对区域内的龙头种子公司制种管理人员和政府相关人员进行调查。此次调查共收集到136 份问卷,剔除4 份无效问卷后得到132 份有效问卷,采用Excel 整理数据,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0 软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

2 湖南省水稻种子生产现状

2.1 生产现状

湖南省水稻制种区域多分布于湘南和湘西地区,主要以6 个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绥宁县、武冈市、靖州市、溆浦县、攸县和永州市零陵区)为核心并向周边辐射。调查发现,2021 年总的制种面积维持在1.69 万hm2。从收集到的数据上来看,近几年,除了被袁隆平院士称作“中华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县”的绥宁县保持比较稳定的水平之外,武冈市、攸县、靖州市、零陵区和溆浦县的杂交水稻制种面积都不同程度地缩小(表2)。

表2 湖南省6 个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制种面积Table 2 Seed production area of 6 national hybrid rice seed production bases in Hunan Province hm2

2.2 生产基础

绥宁县、武冈市、靖州市、溆浦县、攸县和永州市零陵区这6 个地区的水资源丰沛,为制种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水库和河流是制种者首选的灌溉水源,灌溉方式多以自流灌溉为主,抽水灌溉为辅。生产的种子类型主要包括两系杂交种(58.8%)、三系杂交种(29.4%)、亲本种子(5.9%)、常规种(4.4%)及其他类型种子(1.5%)。水育秧是种子公司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首选,其次是拱棚育秧,工厂化育秧则很少使用。调查发现,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用于制种的土地大多没有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多数受访者称种子生产过程中遭受过洪涝灾害。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土壤肥沃、集中连片、旱涝保收、持续高产稳产且具有化肥减量效应,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划定为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耕地[5-7]。此次调查发现,较低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占比从侧面反映出湖南省绥宁县、武冈市、靖州市、溆浦县、攸县和零陵区这6 个地区的制种产业距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2.3 生产水平

从水稻种子生产机械化程度来看(表3),77.21%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但仍然有20.59%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采用人工田间作业。89.71%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受访者在父本种植上多数采用人工移栽,机械化移栽比例非常低,仅占8.82%。在母本种植方式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受访者采用机械化移栽率相对于父本种植而言较高,为43.38%,采用人工移栽的占49.26%。人工抛秧和人工撒播技术在制种生产上采用的较少,且随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青壮劳动力的转移,其在生产上推广和使用将会继续减少。采用飞机喷施“920”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为51.47%,采用人工喷施的为43.38%,机械化程度不高。在收获方式上,机收率达到94.12%,机器收割已经基本上代替了传统水稻收割方式,可以节省劳动力,节约成本。整体来看,杂交水稻制种除了耕收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外,在种管上主要还是以人工为主,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

表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水稻种子生产机械化程度Table 3 Mechanization degree of rice seed production of new agricultural operators/farmers %

2.4 生产效益

据调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近3 年的平均土地流转价格为3 514.5 元/hm2,平均工价为160 元/d,水稻种子生产投入成本平均为20 092.5 元/hm2,制种产量最高为4 125 kg/hm2,最低仅2 250 kg/hm2,水稻种子售卖价格最高和最低相差了77 元,平均售卖价格为13.8 元/kg,制种最高和最低收益相差也比较大,平均27 900 元/hm2(表4)。

表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近3 年生产效益统计Table 4 Production benefits of new agricultural operators/farmers in recent three years

3 湖南省水稻种子生产存在的问题

3.1 高标准农田占比低

高标准农田对于洪涝灾害有较好的抵御能力,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洪涝灾害带来的危害。湖南省6 个国家级水稻制种区域内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比例仅占22.8%,非高标准建设农田占77.2%。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8]。由于高标准农田比例偏低,制约了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的规模化和耕种管收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严重影响了杂交水稻制种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3.2 全程机械化水平低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之一,可以说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9]。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是指在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从播种、育秧、移栽到田间管理、收获、加工等环节全部或部分实现机械化操作,并根据不同地形、不同作物、不同环节,研发实用高效农机[10-11]。目前,湖南省6个主要制种基地在耕作和收获上机械化平均水平为85.0%左右,但是在种植和管理上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平均机械化水平仅26.47%,其中父本种植方式和授粉方式机械化水平仅10%左右。由此可见,制种基地的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也逐渐普及,依靠人工的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与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并制约了湖南省6 个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区水稻种业持续健康发展。

3.3 水稻制种比较效益低

杂交水稻生产成本过高既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比较收益水平总体不高的主要原因,也是湖南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提升的瓶颈所在。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和种子公司进行水稻制种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效益问题,水稻生产效益的高低日益成为影响农民生产决策的关键因素[12]。与种子公司和政府人员等相关人员的座谈也印证了,高成本低效益是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进行杂交水稻制种生产的现状,水稻制种比较效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进行水稻制种生产的积极性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是近几年湖南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有所下降的原因之一。

4 提升湖南省水稻种子生产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4.1 以“三个专业化”推进全程机械化

积极引导、大力支持农田高标准建设,加大力度推进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专业化、制种企业专业化、制种服务专业化。首先是制种基地专业化。政府管理部门应以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为契机,做好服务工作,积极推进制种企业与基地县开展“县企合作”,签订县企共建协议,积极整合项目和社会资金,加强项目实施,加强基地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排沟渠、路网电网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设施设备管护,打造集中连片、旱能灌、涝能排、有效隔离、稳产高产的制种基地,持续提升基地田间基础设施标准化水平[13]。第二,制种企业专业化。目前种子企业均不直接负责种子生产,而是与合作社和制种大户签订“代制”协议,而合作社和制种大户往往设施设备不配套,管理不规范,规模化程度低,比较效益差。因此,各制种大县应扶植一批具备资质的专业化制种企业,开展制种机械化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加强先进制种机械装备研发与应用,加快提高“耕、种、管、收、加”作业质量与效率,持续提升制种全程机械化水平和种子加工自动化水平。第三,制种服务专业化。种子生产过程环节多,技术要求高,特别是机械化生产条件下,要求生产者既懂农机又懂农艺,因此必须加快培育种子生产各环节专业化服务主体,有效提供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统防统治、代繁代制、收储加工及金融保险等服务,持续提升种子生产服务社会化水平,做到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人来做。

4.2 以全程机械化制种驱动“五化”建设

我国杂交稻制种长期以来主要靠传统的人力方式。但近几年来,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农业就业人员减少,劳动力短缺,且劳动力成本也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水稻生产越来越重视轻简化、机械化栽培,用种量大幅增加,这直接导致了用种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地制约了杂交水稻的发展[14-15]。因此,建议各制种区应整合财政专项资金,有计划、有目的地推进和落实制种基地规模化建设。同时,在高标准制种基地建设过程中,应以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为出发点,着重落实和建设适应于规模化、机械化和集约化的设施设备,包括机械化育插秧设备、轻简化“920”喷施和赶粉设施设备、种子收获干燥设施设备等,推动机耕、栽插、喷药、授粉、分收、烘干、加工等环节的机械化,有步骤、分阶段扎实推进制种基地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第一阶段)、标准化、信息化(第二阶段)的“五化”建设。

4.3 制种产业融入乡村振兴战略

建议绥宁县、武冈市、靖州市、溆浦县、攸县和永州市零陵区这6 个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以及洪江、资兴、会同等重要制种基地应围绕制种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增强创新带动能力。一方面,应对有技术、有劳动力的贫困户采用经纪能人带动帮扶模式,与企业和经纪能人直接签订合同,由其组织和带动贫困户制种,通过让利和帮扶,一般年份可获得约60 000 元/hm2产值,制种贫困户可获纯利约15 000元/hm2[16]。另一方面,全面扶持隆平种业、金健种业、袁创种业等本地杂交稻制种龙头企业以及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等新型主体,推进“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大户)”的生产模式,进一步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经济效益,留住农村“新农人”。同时,有条件的基地县要建设现代种业产业园,推动科技研发、加工、物流、营销服务等市场主体向园区集中,资本、科技、人才等要素向园区集聚,打造以制种产业为核心、相关产业为补充,链条完整、产业融合、现代化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种业发展新业态[13]。

猜你喜欢
高标准制种杂交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高标准高质量转入“三年行动”
新疆兵团制种玉米获丰收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6年生杂交桉无性系对比试验
关于玉米制种自交率的原因及对策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杂交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