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擦亮农村职业教育品牌

2023-05-30 10:48于杏林王喜凤
教育家 2023年15期
关键词:榆树市云龙职教

于杏林 王喜凤

“一直以来,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高,作为一所县域职业学校,我们还面临着合作企业力量弱、职教发展基础差等问题。”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长高云龙说。

面对这一困境,榆树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坚持“立德树人、创新发展、优质特色、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秉承“修德笃学、知行合一”的校训,发挥资源优势,因势利导,谋求县域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打造独具特色、持续发展的职教品牌。

干而论道,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

“干而论道,学而知道,国之工匠,家之脊梁”是榆树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开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着力让学生以所学指导实干、以实干验证所学,在验证中总结规律,在总结中领悟新知。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努力做到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流程的一比一还原,在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理论基础的过程中,尝试将其带入生产一线,让他们亲眼看到、亲自体验到一系列的技术流程,以便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需求。

“就融合实践与理论、提高职教质量而言,产教融合是更为高效的方式。”高云龙说。就此,学校与农业装备科技公司、机械制造公司、汽车销售服务公司、汽修公司、酒店等域内企业合作,建立了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酒店管理等专业社会实践基地;联合市区公办幼儿园及部分民办幼儿园建立了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基地,为学生进行实地操作、提高技术水平提供条件。

同时,学校在与企业进行教学资源共享的同时,邀请企业优秀技术人才进课堂,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与培训,既为学校培养了优秀毕业生,又为企业补充了大量优秀的技术人才。

“产教融合的质量与地方经济、企业发展状况有关。”高云龙提到学校进行产教融合的困境,“我们学校位于以农业为主的县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校企合作模式也不完善,给学生提供的条件有限”。

为此,榆树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选择“走出去”,与经济发达地区企业进行跨区域合作。

2021年,经多方努力,学校与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达成合作,选拔理工类专业学生参与该公司光电设备芯片研发制造产业实训,使其接触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见识更为完善的工业流程,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能力。同时,学校与该公司深入探索“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二元化产教融合模式,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行动导向驱动”课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学校还推动企业内训体系、真实任务、能工巧匠等进学校、进专业、进课堂,学生在进入工厂工作期间,既可提升学历,参加大专或本科学习,又可接触产业前沿,增强就业竞争力。

“目前,我们正寻求与大型企业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工业机器人、汽车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专业方面的合作,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走出去。”高云龙说。

创新培养模式,打造特色职教专业

“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很低,”高云龙说,“多数家长认为职业教育是‘末路选择,是普通高中落选后的无奈之举。”

为突破职业教育发展困境,榆树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充分利用自身发展及区域资源优势,结合经济发展新样态,建构了多元化高质量专业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优质多样的成长路径。

在与榆树音乐中等专业学校和有“豆乡师篮”美誉的榆树师范学校合并后,得益于后者在小学教育和音乐专业的优势,榆树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打造了幼儿保育特色专业。在高质量师资的引领和教学实践的磨炼下,该专业学生在“声琴舞美”“说写弹唱”“师德师表”等方面,形成了深厚的素养和出众的能力。目前,幼儿保育是榆树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就业率、就业质量最高的专业。

榆树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还结合地区发展优势,形成了冰雪训练专业特色。榆树市冰雪资源丰富,冰雪运动是该地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利用此优势,自建7000平方米滑冰场,投入80余万元购入冰雪运动设施设备,并与吉林省富越农业观光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共同建设运动训练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校还积极引进冰雪运动名师,充实师资力量,为专业建设提供充足资源;多渠道宣传冰雪运动,增加实践教学课程比重,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高质量冰雪人才,促进地区冰雪运动全面发展。目前,学校已着手与企业进行专业对接、岗位对接,真正形成了接受冰雪运动训练的学生入校是学生、入企是职工的良好局面。

作为一所县域职业院校,榆树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面临着不少教育创新问题。高云龙认为,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农村职业教育同步转型,依据产业发展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才能跟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为此,学校新增了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直播电商服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无人机操控与维护、运动训练5个专业,围绕推动农业创新发展进行新尝试,强化多元人才培养。

“我们希望,无论是成为新型农业发展者,还是成长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我们的学生能够自由选择。”高云龙说。

贯通育人通道,涵育多元人才

面对当前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低的困境,榆树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坚持上下衔接、左右联通,贯通育人通道,延展职教范畴,将职业教育的触角触及更多、更深的社会层面。

在榆树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旁边,有一所榆树高级中学,两所学校合作建设,坚持“一校两部(高中部和职教部)”普职同设的办学模式。两部教师经常进行互调,既为职教学生提供充足的文化课程,帮助其打好文化基础;又为高中部学生提供职业教育相关理念、经验,培养其职业意识、增强其职业理念,深化职普融通。

在“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术,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基本理念的引导下,学校努力让想升学的学生顺利升学,让升不了学的学生拥有一技之长。

学校还与榆树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等17所院校合作进行“3+2”“3+3”办学,办学规模涵盖35个专业。学校与对口升学院校合作制订贯通式培养方案,在为学生提供基础理论、技能教育的同时,帮助其提前了解行业发展需求、掌握前沿技术,切实提高职业竞争力。

“我们的职业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對学生的培养,”高云龙说,“我们还将职业教育的优势发挥到社会层面,强化社会人才培养,助推乡村振兴、经济发展。”

2021年,榆树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被认定为“长春市榆树社区教育学院”,逐步承担社区教育学院职能。其依托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平台,联动不同组织,逐步构建起以城带乡、统筹城乡社区教育协调发展的社区教育模式。比如,学校开展社区居民“学习超市”项目,让社区居民点餐式参加学习兴趣班,内容涵盖主题学习、文化培训、技能培训、文体活动、老年保健、青少年培训等;开展垃圾分类、线上心理健康教育、老年病预防与保健、预防网络诈骗和传销等大讲堂活动,提高居民生活技能。

为使职业教育为榆树振兴提供更多人才支撑,榆树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积极承担各类实用生产技术培训职责。比如,与市妇联、残联联合开展草艺编织、育婴师培训,与应急局联合开展电焊工、架子工、安全员培训,为退役军人事务局每年培训退役士兵近百人,为全市民办幼儿园培训从业人员1000余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多年来,学校着力培养实用人才,满足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需求,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深受广大社区居民的欢迎与赞誉,获评2022年示范性社区教育学院。

经过多年探索,榆树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辐射范围越来越大,社会认可度逐步提高,学生成长成才的途径更加多元。下一步,学校会继续立足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利用好优势资源,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探索出新的发展路径。

猜你喜欢
榆树市云龙职教
丁云龙:公益路上显大爱
苏云龙作品
周云龙教授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玉米价格下跌对榆树市农民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榆树市玉米收获机质量情况跟踪调查分析
榆树市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分析
云龙湖浮游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富了更要把家乡的孩子挂在心上”——记榆树市环城乡“五老”关爱团副团长赵洪林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