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校园体操的一体化推进

2023-05-30 10:48李明菊周侃石新乐
教育家 2023年15期
关键词:体教体操校园

李明菊 周侃 石新乐

体操能够培养学生平衡、柔韧、力量与灵敏等基本运动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作为湖北省体操传统项目学校和“体教融合”示范校,武汉市光谷第六小学以体操为特色,基于体教融合背景和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特色鲜明地一体化推进校园体操项目,以提高体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园体操课程化

校本课程

学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设计开发了“快乐体操”校本课程——在一、二、三年级开设体操必修课,每周一节;组建快乐体操社团,面向一至六年级学生开设选修课,学生可自主选择。此外,专职体操教师还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体设计,关注体育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推进“五育”课程一体化。

与德育融合,开设“冠军课程”。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会邀请体操冠军进校园,为学生上开学第一课,让学生学习拼搏奋进、迎难而上的冠军精神。此外,学校依托校外教练——奥运体操冠军杨威以及校友——奥运跳水冠军王宗源等丰富的校本体育资源,弘扬体育文化,建设体育文化的“一廊一园一馆”(冠军文化长廊、冠军园、快乐体操馆),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与美育融合,提升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举办“快乐体操”绘画比赛,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和巩固技术动作,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结合日常体操教学故事,创作演出话剧《垫上人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张扬青春的舞台,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和精神世界。

与实践课程融合,打破课堂边界。学校积极开展体操主题实践,如组织学生参观军运会体操场馆、现场观看体操赛事、做小志愿者等,让学生感受体育魅力的同时增长见识、锻炼才干、涵养品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此外,学校还将体操特色与语文、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融合,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如体操主题英语演讲、情景剧表演、制作体操回放视频等,以点带面撬动学生对体育的热爱,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助力核心素养落地。

专项课程

为了更好地普及体操课程,提升课程质量,学校设计并实施了体操专项课程。在体操校本课程的基础上,构建由体操单个项目转为面向全体学生的体操一体化结构课程。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校组织专职体操教师和体育组教师共同研讨设计,创编了两套具有特色的团体体操——“咖喱咖喱”和“一起向未来”,在大课间进行推广实施。设立班级体操冠军达标榜,对每周学习的体操专项技巧动作进行达标评比,并在全校开展班级、年级的团体体操专项评比。

学校快乐体操馆开馆至今,一共迎来了杨威、程菲、郑李辉、李大双、李小双、王冠寅、王雨寒、敖金平、刘蕙瑕9位世界冠军,学生们不仅向冠军们学习了高水平的体操技术动作,更深切体会了奥运精神和体育精神,培养了学习兴趣。

竞技课程

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和各年级的学习内容,定期组织开展“校园体操节”。体操节的项目由班级团体操和个人单项组成,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同时注重个性发展。评委和裁判由奥运冠军、专职体操教师和体育教师共同担任,让学生收获专业的学习指导,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体操竞技课程的开展,学校选拔出了一批优秀的体操后备人才,组建了体操校队,并鼓励学生报名参加各级快乐体操比赛和青少年竞技体操比赛,提升体育技能、開阔眼界。

校园体操生活化

学校通过开展亲子系列、亲伙伴系列、亲集体系列的多级校园体操活动,积极推进“学”“练”“赛”“评”一体化发展。

亲子系列活动

2021年,学校全力推进湖北省“体教融合”示范校建设,着力打造“体教融合”示范性品牌。在寒暑假和周末,通过校园公众号、班级群等不定时推送学校自主研发的亲子体育锻炼教程,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优化,相继开发设计了亲子运动版健体操以及“扬我国威”亲子运动课程。同时,学校还通过布置体操家庭作业,密切家校合作,增加亲子互动,带领学生和家长一起强健体魄。

亲伙伴系列活动

2021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100余名少先队员受邀参加“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启动仪式,表演了我校原创团体体操“咖喱咖喱”,展示出我校学子高水平的体育素质。学校不断依托体操特色开展丰富活动,例如组织师生创编校园体操话剧、在学校周边的商场举办“快闪秀”等,让学生们在娱乐中锻炼、在活动中提升综合素质,让体操成为学校闪亮的名片。

亲集体系列活动

作为湖北省体操传统项目特色学校、湖北省第一所“体教融合”示范校,学校不仅在日常体操课程中贯彻落实“快乐体操”课程理念,还重视课外的“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增强集体荣誉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2019年10月,学校组织学生现场观看军运会体操单项决赛和团体决赛,看到为国家荣誉而拼搏的运动员,学生们真切感受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个国人的责任,内心深受触动。

校园体操数字化

学校以家、校、社、政的四方联动盘活校内外资源,采用大数据平台(家校社联盟青少年健康监测与防控系统)“区块链”式跟踪监测每个学生的健康体质数据,并进行体操校本化干预,以数据支撑评价,以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微评价体系

学校开发的“六微评价体系”包括学习、运动、文明、环保、生活、安全六方面。就“运动”而言,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对学生每天、每周、每月的体操学习成效进行监测和跟踪分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家长、学生可以多方互动,随时随地进行反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校园体操课程的实效性。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综合性评价,学校将体育教师、其他学科教师、家长都纳入校园体操教育教学,制定了明确、具体、可操作的学业质量标准,帮助学生实现“立体式”成长。

“区块链”式监测体系

学校不断丰富家、校、社、政四方联动的合作方式,整合学校周边的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研究机构、专业场馆、实践基地、社区等资源优势,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体育学院提供的相关信息技术支持,将学生健康数据融入区块链技术,设计了“家校社联盟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与防控系统”。每学期开学,学校会对全体师生进行健康数据样本采集,并进行匹配分析,形成健康预警机制。监测防控系统每月、每周会基于数据分析,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其精准推送运动处方,形成个性化体育家庭作业。

2022年,学校被省体育局、省教育厅确定为“湖北省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试点学校”,依据监测平台的大数据支撑和数理分析,学校积极开展运动干预,统一组织学生开展主题式体育活动,充分利用大课间、体育课和课后服务时间开展体育锻炼。保证学生每周至少接受120分钟的运动干预,保障学生的体质健康。

通过近六年校园体操的实践探索,学校目前已经形成校园体操校本课程、体操兴趣社团、体操专项培养的梯队模式,选拔和发现了一大批优秀体操苗子,培养了一批国家队、省队后备人才,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体教融合”之路。近三年来,学校在各级各类体操赛事中屡获名次,学生肥胖率明显下降、体育素养不断提升。未来,学校将继续沿着“一体化”思路推进校园体操,提高学生体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竞技体操人才,以实现体育强国梦为目标全面推进体育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曹霁

猜你喜欢
体教体操校园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体操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头脑体操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体教结合的完美典范——英国拉夫堡大学
浅谈体教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