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汇路上的抗日爱国侨领庄世平

2023-05-30 10:48陆俊菊曾庆芳张爵才
文史春秋 2023年1期
关键词:东兴商行柳州

陆俊菊 曾庆芳 张爵才

1994年11月18日,香港地区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团一行32人到广西东兴考察,视察团团长、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侨联副主席庄世平说:“抗战时期,为了支持祖国抗日,我和几个爱国侨胞在老挝成立合盛商行,在东兴设有分支机构泰东商行,东兴是我抗战时期从国外投进祖国怀抱的第一站,因而对东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错失赴苏机会后前往东南亚教书

1911年初春,庄世平出生于广东汕头普宁县果陇村一个专门经营侨批业务的侨批世家“协裕批馆”。广东潮汕方言和福建南部方言把信件叫作批,由海外华人寄回国内的家信和汇款银信合一的家书称作侨批,批管则相当于邮局。1930年秋,庄世平考入中国大学经济系,亲身经历了“九一八”事变,受身边中共地下党员的影响,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1934年夏天毕业前夕,庄世平就通过同学寻找秘密赴苏联留学的道路,并做好了周密的安排:7月15日,参加毕业考试;20日,参加毕业典礼;25日,在青岛登上一艘邮轮和另外19名同学秘密前往苏联留学。但毕业考试还没结束,一场疾病令庄世平在床上躺了十几天,錯过了赴苏的邮轮。毕业后,庄世平在北平、上海、广州、汕头找不到适合的工作。1934年冬,庄世平不愿接受父亲介绍的待遇优厚的工作,也不愿拿父亲给的本钱去做小生意,一心只想当个教书匠,于是乘轮船到泰国谋生。1934年至1937年,庄世平先后在泰国曼谷的崇实中学、新民学校、中华中学担任教员、副校长、代理校长等职务。教书育人之余,他与在泰国的华人、华侨参与并组织各种抗日救国活动,崇实中学、新民学校的一大批学生在他的启发和鼓励下,毅然回国参加抗日。

1936年,庄世平担任半公开的泰国华侨抗日联合会常委。白天,他是一个诲人不倦的教师;晚上,主持抗日联合会内商、学、青等方面的抗日爱国活动,他的组织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发挥。华侨捐赠的抗日资金和物资,通过他和泰国华侨抗日联合会内各位同事的努力,源源不断地送往国内抗日前线。在款项物资的捐助分配上,国内曾有由国民党政府统一分配的规定,但庄世平力主也要捐赠给中共领导的抗日队伍,他说:“从主张到言行,共产党的新四军、八路军不失为一支真正的抗日队伍,理该有他们应得的一份。”庄世平的正确主张得到泰国华侨抗日联合会内绝大多数人的赞同。中共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1943年12月,扩编成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获得的很多物资和经费,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泰国华侨抗日联合会,均经过庄世平之手操办。

1937年底,庄世平在泰国曼谷《中原日报》担任记者,用手中的笔撰文鼓励华侨踊跃参加抗日,还参与陈嘉庚和林连登等著名侨领领导的抗日救国活动,遭到泰国日伪反动势力的追捕,处境十分危急,只好逃亡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两地。半年之后,泰国有关方面解除对庄世平的追捕,泰国华侨抗日联合会便安排庄世平以曼谷《中原日报》记者的身份去考察正在修建的滇缅公路,为支援祖国抗战的物资寻求新的渠道。经过半年的跋山涉水、风餐露宿,1938年初冬,庄世平考察了滇缅公路后回到曼谷,在《中原日报》上发表《滇缅公路考察报告》《中国得道多助抗战必胜》等多篇数万字的抗日爱国文章,以此鼓舞和坚定广大华侨对抗日战争的信心。

1941年底,日军侵略泰国,庄世平遭到泰国日伪反动势力的通缉和搜捕,经地下组织的安排,庄世平和抗日救国知名人士许子奇等人前往老挝他曲开展抗日爱国活动。在老挝他曲,由庄世平和许子奇提议和策划,在当地爱国侨领佘金记、林德长的帮助下,曾经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赫赫有名的华侨“他曲公学”复办,免费招收当地学生,也为逃难而来的中国难民子女提供就学机会。他曲公学不仅在学生中传播中华文化,还适时地开展各种抗日爱国活动,从物质供给和培养后备军力量上大力支持祖国的抗日救国运动。

心系家乡开设商行支持抗日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很快,中国香港以及东南亚半岛相继沦陷,致使中国广东、福建与东南亚的海上侨汇线路中断,各种贸易也停顿,广大东南亚华侨为国内侨眷的生存担忧。出生于广东潮汕侨批世家的庄世平心中清楚,故乡潮汕上百万侨眷一向倚赖海外华侨的侨批信汇接济赡家。“潮汕沦陷期间,由于侨汇中断,侨乡哀鸿遍野,嫁妻卖子,骨肉离散者居多。”故乡的噩耗不断传来,庄世平忧心如焚,千法百计设法探索新的海上侨汇线路。此时,他曲公学已步入正轨,庄世平和许子奇找到佘金记、林德长,经过一番商量,决定在华侨中招股集资,成立“合盛”商行,经营侨汇兑换和各种贸易,把海上侨批信汇线路和贸易线路改成由东南亚经中国东兴向内地辐射的陆地线路。家国情怀使庄世平不顾个人安危,许多事情亲力亲为。这条由庄世平及许多东南亚潮汕侨批业者开辟的由东南亚经中国东兴、柳州等地再到广东潮汕、福建南部的侨批传递路线被称为侨批“东兴汇路”。含有庄世平等人创办的合盛商行及遍布东南亚和中国东兴、柳州的分支机构传送的侨批,以及许多海内外侨批业者传送的侨批,共同组成的广东、福建17万份侨批构成的中国侨批档案,于2013年6月19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指符合世界意义、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确认而纳入的文献遗产项目)。

由东南亚经中国东兴的侨批汇路和贸易通道打通之后,从祖国传来的音讯频增,合盛商行逐渐声名大振,获得华侨信赖。随着业务的扩大发展,仅3个多月,合盛商行的分支机构就遍及泰国曼谷,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河内、海防和中国东兴、柳州、潮汕、贵阳,直达中国战时的大后方重庆。这些分支机构又使经贸活动大为得益。战争年代,日常生活用品十分缺乏,通货膨胀十分严重,庄世平和许子奇利用在东南亚各地的渠道多方采购,互补各地有无,生意一时间十分红火。积少成多,合盛商行获得的利润十分可观,这些利润都通过已经建立的渠道送达国内抗日进步组织。庄世平将每一笔来之不易的资金,除了购买国内急需的抗战专用药品物资之外,大部分都兑换成方便携带的黄金。

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地的黄金价格比祖国便宜许多,使所获取的利润资金能最大化地发挥其价值作用,便于灵活经营获利。因此,庄世平每隔十天半个月,就要派出专人,穿上可藏金条的特制衣服,把黄金从老挝转运至越南河内、中国东兴,再由东兴转往柳州,送达国内抗战所需之地。

庄世平等人开辟的由东南亚经中国东兴往内地的侨批汇路和贸易通道,不但运送了大量侨批,参与拯救了在战乱和天灾中挣扎的逾百万潮汕侨眷,把商品和抗战物资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国内,有力地支援了中国的抗日战争,而且还成为掩护和接送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到东南亚开展抗日救国的一条秘密通道。

帮助国内爱国青年赴东南亚抗日

1942年初春,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国内许多进步人士如王亚夫、马从云、詹益庆等人,就是通过中国东兴进入一河之隔的越南芒街到老挝他曲镇而前往东南亚各地开展抗日工作的。为了使这些人食宿有靠,便于隐蔽,庄世平又以集资方式,在他曲镇办起大型的养鸡场。

1942年初夏,国内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杨世瑞、丘秉经、姚木天、姚娟、王质如、曾冰、吴刚等人到达桂林,打算参加新四军。但此时新四军已撤退,他们进退两难,工作难以展开,眼看生活难以维持,周恩来便指示全部人员前往泰国,在华侨中恢复和发展抗日爱国组织、开展救亡活动。于是,一群热血青年由桂林去往东兴镇,找到合盛商行的分支机构东兴泰东商行的业务负责人翁向东夫妇,再由翁向东带领他们到达老挝他曲镇。在他曲镇,庄世平将他们分别安排到养鸡场和学校安顿下来,使他们得到休整,向他们介绍泰国曼谷的情况后,为他们制定去泰国的路线图。一个月后,这些爱国青年即将出发去泰国,庄世平又为他们筹集了一笔足以在泰国安度两个月的生活费用。

庄世平等人创办的合盛商行极大地促进了老挝他曲镇的经济发展,不仅让他曲镇迅速成为中国内地沟通东南亚各国华侨的必经之地,更让他曲镇成为中共党人和抗日进步力量赴东南亚开展救亡活动休整聚集的枢纽。

离开他曲来到柳州在战乱中奔波

1942年初秋,日军逼近的风声越来越紧,老挝他曲镇笼罩在战云密布的气氛中,一些形迹可疑的人经常出现在街头巷尾,日伪军队也频频出现。一天清晨,汪精卫的汉奸部队召见了林德长、佘金记两位侨领,拿出一叠照片,要其辨认。照片上有庄世平、许子奇、翁向东等人,林、佘两人佯装不认识,回家后急忙派出伙计偷偷将情况告知庄世平。庄世平得到消息后,马上派人通知有关人员火速转移,嘱咐他们先分散到中国东兴镇集合,再确定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完毕,庄世平也急忙离开他曲镇。

庄世平在破旧的货车上颠簸了近两个昼夜,到达越南海防。这时,越南海防已遍布日本侵略者,形势十分险恶,庄世平只好乘船转移到芒街,趁黑夜再乘船渡过界河北仑河,来到中国东兴镇。庄世平向合盛商行在东兴的分支机构泰东商行的负责人翁向东等人部署了下一步工作后,就匆匆地赶往柳州。

柳州是侨批东兴汇路的重要节点。到了柳州,庄世平住进合盛商行在柳州的分支机构德泰公司,以商人的身份出现,继续指挥各地贸易网点的工作和支持抗日工作。当庄世平在柳州找到中共南方局华南工作委员会联络站时,得知该站负责人徐扬早在几天前就离开柳州前往重庆。庄世平和徐扬曾是汕头礐石中学的同学,也曾一同前往福建厦门求学,两人有着深切的友谊。

徐扬不在,联络站的王岷灿热情地接待了庄世平,并向庄世平介绍柳州的情况。庄世平也因此认识徐扬的叔父徐冠英。徐冠英曾组织和参加过广州起义和南昌起義,当时表面上是柳州国民党军统别动队第三纵队司令官,实则是中共党员。庄世平当时并不了解徐冠英地下党员的真实身份。

庄世平到来之后,柳州的商贸工作终于开展起来了,几宗杂货生意顺利做成,几批同志顺利完成接送转移。局势刚刚有了好转,一天深夜,王岷灿敲开庄世平的房门,告诉庄世平,徐扬来电转达由于中共南方局工作委员会出现叛徒,中共南方局的组织和一切与中共南方局有联系的进步人士和爱国人士,必须火速转移,庄世平也在名单中,必须连夜转移。

由于德泰公司还有部分未销出的存货,庄世平马上租来两辆货车,装上货物连夜离开柳州。庄世平在撤离柳州的路途中,不仅面临着风餐露宿、颠簸不堪、忍饥受冻的困境,还经常遭受日机轰炸、土匪横行的威胁,几经周折,途经河池、都匀、贵阳,历时半个多月,终于辗转抵达重庆,找到潮汕老乡、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经济组组长许涤新。当庄世平和许涤新相会在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时,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庄世平在战乱中经过长时间的辗转跋涉之后,有了两年多的平静日子。1945年夏的一天上午,许涤新和杨少任来到庄世平的房间,严肃地对庄世平说:“日本侵略者彻底投降的日子已不再遥远,苏联朋友曾经希望通过我们在东南亚各国以及港澳地区的渠道,为他们影片的放映发行,以及化工、轻工、医药、食品等商品的经销提供帮助。我们认为,这对我们在东南亚各地开展经济工作,团结广大华侨,是很有好处的。经研究,我们决定由你和少任同志来共同完成这个任务。”

为了不暴露庄世平的身份,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派杨少任前去签订协议。不久,在苏联驻重庆代表处,以杨少任为中方代表与苏联贸易代表共同签订了苏联影片放映权在东南亚的总代理和苏联轻工、化工、医药、食品等商品在东南亚的总经销两份协议。随后,庄世平接受了任务,购买了一辆小轿车,带上5部苏联电影胶片,入贵阳,过广西,出东兴,赴越南,又开始了他的东南亚新征途。

未出发前,庄世平专程去拜访了国民党军统别动队第三纵队司令官徐冠英,说明自己将前往东南亚办公司搞贸易,希望得到他的帮助和保护。徐冠英是资深的地下党员,立即答应下来。自此,庄世平办公司所需的物资,不论运往国外或是运往内地,在广西都得到徐冠英暗中指派别动队给予保护,一直畅通无阻,安全稳妥。

出色的金融才干与深深的爱国情怀

1947年至1949年,庄世平移居香港,在中共华南分局负责人方方的领导下,在香港开展了一系列商贸工作:参与南方人民银行的创办,发行南方券,设立地下钱庄沟通侨汇;支援大军南下运输大米到海口,参与接管国民党在香港的金融、航空等有关机构和业务;协助掩护进步民主人士北上;筹办香港南洋商业银行、澳门南通银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庄世平作为钱庄和侨批业世家经营者,凭借出众的智慧、金融实业家的丰富经验和过人胆识,为保护中国在境外的民族资产,发展我国金融事业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受到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赞扬。周恩来总理曾评价他说:“潮汕为中国革命贡献了两个经济人才,一个是理论的许涤新,一个是实践的庄世平。”

1949年12月14日,庄世平在香港创办了南洋商业银行。开业这一天,在他的领导和主持下,南洋商业银行升起全港第一面五星红旗,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拥护新中国的立场。在当时还处于英国殖民管辖下的香港,国外敌对势力仍然很大,庄世平这样的行为是冒着极大生命危险的,但爱国的热血使他早已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南洋商业银行经过庄世平36年的苦心经营,由创办时仅18名员工和1万美元的资金,发展成为拥有50家分行、员工2000多人、总资产达733亿港元的实力雄厚的现代化商业银行。

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庄世平的爱国情怀是分不开的。他一手创办的南洋商业银行,为新中国的金融经济恢复和对外形象宣传作出了重大贡献。1986年,76岁高龄的庄世平光荣退休。此时南洋商业银行总资产已超过220亿港元;他一手创办并领导的澳门南通银行也已发展到总资产约100亿澳元的规模,但直到退休,他从未在创办的银行谋取过任何私利。从改革开放至逝世前(2007年),庄世平无偿组织华侨捐资给内地卫生、教育事业超过30亿元。最令人敬佩、让人吃惊的是,他退休后居然不带任何附加条件,将自己名下的银行无偿完整地捐献给国家。

庄世平身担多个职务,是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九、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会议主席团成员,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大紫荆勋章获得者。

2004年7月,在第七届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上,94岁的庄世平第5次当选为全国侨联副主席。2007年6月2日,庄世平因病与世长辞,享年97岁。文

猜你喜欢
东兴商行柳州
13家上市农商行谁能笑傲江湖?
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
盂县农商行“整村授信”工程启动
介休农商行全力推进整企授信
柳州老年大学校歌
江阳农商银行:“农商行”杯全健排舞大赛拔头筹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