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文言文之美落到实处

2023-06-07 08:37梁三真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李太白老妇人李白

梁三真

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学科必学的内容之一,也是对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对教师而言不容易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内容之一。很多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往往因不得要领而产生沮丧甚至畏难心理。不断优化文言文教学,持续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正确把握小古文与白话文的关系,掌握学习方法,对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至关重要。本文以《铁杵成针》为例,分析了以诵读文章、梳理结构、贯通文意、拓展延伸为路径提升文言文教学质量的策略,力求在实现文字与文意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一、反复诵读全文,将文字落到实处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诵读,是帮助学生强化记忆、深化理解、感知其意的重要方式。尤其是文言文,其文体与词句用法均与现代不同,想要理解其意思,掌握其知识,诵读更是必不可少。但诵读并不是漫无目的、机械重复地读,而要咬字清晰、准确读,细读、精读要有节奏、有情感,用心读好每一个句子,用心体会每一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也是保障文言文教学质量的基础。

在《铁杵成针》一文中,教师可首先引导学生对全文进行泛读。即先通篇朗读全文,能读下来即可。然后鼓励学生大声读、自由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同桌之间互读,互相检查朗读情况。之后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融入感情读。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在其进行自主诵读时,教师应寻机予以指导。

如“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一句,其教学重点是为后半句断句。如“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词句的后半句都是极短句,要引导学生对前半句断句为“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断句之后,长句变为短句,学生就能在朗读和诵读的过程中,根据字面意思揣测其字意。同时,断句之后的句子变短,读起来节奏感会更强,语气表达也更有力量。此外,在读的过程中,可让学生将自己完全不懂的、理解不透彻的字词标注出来,待朗读结束进入诵读阶段后,组织学生进行互相交流提问,即将自己不懂的字词拿出来请其他懂的学生给予解答。如此,在诵读的过程中,可大概了解文章意思,并做到熟练朗读、诵读,从而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做铺垫。

二、精心梳理结构,让文意凝练于心

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即自主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其基础建立在教师帮助学生精心梳理文章结构之上。通过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和讲解,让学生弄清楚一件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了解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掌握构成事件发展要素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等,从而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和作者表达的中心思想、生活哲理等,以达到“让文意凝练于心”的目的。

如《铁杵成针》一文教学片段

如下:

师:刚才同学们诵读的课文非常简短,其整体意思也较简单。《铁杵成针》的故事在书本上,老师现在想把它送到黑板上。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故事发生的地点在何处?

生:磨针溪。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铁杵成针的故事发生在磨针溪。磨针溪在什么地方呢?

生:在象耳山下。

师:对了,磨针溪位于象耳

山下。(板书:地点 磨针溪)

师:那么,磨针溪下的故事发生在谁身上呢?

生:“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应该是李太白。

师:你回答得很好。那老师还想问,李太白又是谁呢?

生:诗人李白。

师:老师为你鼓掌!对句子的意思理解得非常准确。(板书:人物 李太白)

师:李太白读书时发生了什

么事?

生:“读书山中,未成,弃去。”“未成”和“弃去”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我表达不太清楚,但我觉得应该是说李白读书不用功,没有完成学业,就准备放弃学习,离开了。

师:对!这位同学对自己不懂的两个词语表述得特别好!这是事情的起因,因为李白没有完成学业想放弃。然后他离开经过磨针溪时,遇到了——

生:一老媪。

师:对,他在即将离开时,路过磨针溪,遇到一个老媪。老媪是什么意思呢?

生:老妇人。

师:对,注释里有。老妇人在干什么呢?这是不是事情的经过?

生:磨铁杵。

师:为什么要磨铁杵呢?

生:欲作针。

师:哦,原来老妇人想将铁杵磨成针。因此,故事中涉及的人物不只李白,还有这位磨针的老妇人。(板书:老妇人)

师:由此,我们现在可以总结出来,故事的起因是李白没有完成学业想放弃,经过是李白路过磨针溪,遇到一个磨铁杵的老妇人。李白很好奇,就问老妇人磨铁杵干什么,老妇人说要将其磨成针。最后,李白被老妇人的意志感动了,主动回去完成了学业。同学们,李白受启发后完成学业,是故事的什么?

生:结果。

师:我们可以将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板书在黑板上。

当教师的板书完成后,学生通过板书,既能回忆故事的细节,又能更清晰地理解文章重点字词的意思,体悟文中的道理,也能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如此,学生学起来就不会感觉艰涩,反而会有一种拨云见日、深受启发的感觉。

三、引导学生赏析,促领略古文之美

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遗留于世的经典智慧结晶,更是彰显中华文学之美富有神韵的媒介,亦是引领中华文学享誉世界的重要旗帜。从一篇篇内容不一、形式各异的文言文中,我们既能通过赏析文字感受到古人的开明睿智、豁达情怀、豪情壮志和儿女情长,为自身或细腻或温情或澎湃的情感找到心灵归属,又能剖析内容领略生活哲理,受到思想和智慧的启迪,从而提高文化修养和人生境界。因而,学习文言文、学好文言文是语文教育必须重视的内容之一,亦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所在。教师唯有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懂得赏析、學会赏析,才能在领略古文之美中增强感悟,让学生从内心由衷地对文言文产生兴趣,潜移默化地提升其对古典文化的认同感。

《铁杵成针》属短小精悍之作,其字数虽然较少,但文中出现的汉字却有平、上、去、入不同发音。因而,其文字之美首先表现在古文特有的语言平仄上。如“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一句中,即体现出“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的语言节奏变化。学生初读可能会觉得拗口,细读又能朗朗上口,这正是文言文语言之美的表现。但四年级小学生接触文言文的时间不长,并不懂得平仄发音知识,对文言文的语言之美也缺乏深刻的感受,因此特别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抓取每一个教育时机,由浅入深,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之美到底美在何处。

其次,《铁杵成针》一文,作者仅用寥寥数语便将李白求学途中想半途而废却恰遇老妇人正磨铁杵成针,遂深受启发,勤奋好学,终有所成的故事讲述得清楚、明白,又使人读来深感贴切,无不折射出古人凝练深厚的语言智慧和灵巧心思。这与我们现在通用的白话文截然不同。对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引导学生基于平仄知识感受文言文语言的凝练美、简约美。

再者,该篇文言文虽篇幅短小却既有意境呈现又有哲理教育,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语言中感受其塑造意境的方法,从身临其境的意境中领悟生活道理,从而感受文言文的内涵美和思想美。同时,使文中道理与生活建立联系,吸引学生主动思考和感受。如“磨针溪,在象耳山下”八字,很形象地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青山绿水交相辉映的山水风光图。教师在讲解此句时,可引导学生翻译句意,描绘其意境,助推学生感悟李白逃学和铁杵成针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李白感其意,还卒业”则阐明了李白在看到老妇人欲磨铁杵成针后的心理变化和感悟到故事的哲理后所采取的行动。此时,教师并不一定非要以“铁杵成针”为例,可以以日常学习中接触到的典型故事,如 “水滴石穿”“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等,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探寻生命的真谛,从而使其明白只要坚持不懈,终能有所收获的道理。由此,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和内涵之美都充分地呈现出来,学生就更容易在感受美的过程中形成文化认同,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提升审美品位和文化感知力。

四、科学拓展延伸,助思维融会贯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再多,都不如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别是对文言文教学,如果仅以死记硬背让学生掌握知識,其掌握的也只是有限的知识,很难做到思维上的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一旦遇到同样的字词在另一篇文言文中出现,学生立刻就犯难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以适度的拓展延伸训练,助力学生实现思维的融会贯通,助其找到更适合自身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以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一字多意的典型代表“之”字来举例,帮助学生在拓展延伸出来的知识中,助其举一反三,找到难点所在。如“炎帝之少女”中的“之”字,就相当于今天白话文中的“的”;而“光持石击瓮破之”中的“之”字,则是“缸”的意思。当“之”字出现在不同的文言文中,其虽用字相同,却很有可能其意不同。那么,回归到今日所学《铁杵成针》一文,文中出现的“之”则是指“她”,也就是老妇人。由此,学生对一字多用的理解更清楚,对文章整体意思的理解也更准确,同时也在无形中锻炼了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思维和能力。

拓展延伸之余,教师还应多多引导学生懂得古典文学之美在于其内涵丰富、哲理深刻。正如《铁杵成针》,它所讲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故事,而是生活中常用的道理:只要有毅力,有恒心,肯下功夫,再难的事都能成功。随后,教师可将其引入到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如此,一篇生动形象、逻辑清晰的文言文讲授即可完成,古典文学之美也由此翩然呈现。

(作者单位:广东信宜市思贺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李太白老妇人李白
神韵李太白
坦然接受他人的好意
8月经典读书会推荐书目《李太白全集》
老妇人与店员
老妇人与店员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山中与幽人对酌
倒下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