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蔡官镇露天大葱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023-06-07 09:03潘甚宏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3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潘甚宏

摘 要 大葱是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已在当地广泛种植。露天大葱高产栽培技术具有节种、节膜、不与其他粮食作物种植时间冲突的特点,方便农户合理调配生产要素。为了更好地开展露天大葱栽培,提高蔡官镇大葱的产量及品质,现从地块选择、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采收加工与销售等方面介绍露天大葱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大葱;露天种植;高产栽培技术;贵州省安顺市蔡官镇

中图分类号:S633.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6.013

大葱(Allium fistulosum L. var. giganteum Makion)

属百合科葱属二年生草本植物,又称菜伯、和事草等。大葱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大葱食用部分是其肥大的假茎(葱白)和嫩叶,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以及磷、铁等矿物质,尤其富含辛香风味的硫化丙烯,有杀菌、预防風湿及防治心血管病等功效[1]。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种植大葱已有10余年,种植规模达100 hm2,年产量5 250 t,产值达

1 575万元,全镇6万人,人均262.5元。蔡官镇通过规模种植露天大葱,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促使农业经济迈上一个新台阶。大葱生产周期短,适应性强,需求量大,技术易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探讨其高产栽培技术十分必要。

1 地块选择

种植大葱时,应选择土层质地疏松、可耕层深厚、有机质较好、肥力肥沃的地块,同时要求排灌方便、不易受涝。低洼易涝田块及易干易缺水田块不适合种植大葱。大葱最适宜在中性土壤环境、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2.5%以上、肥力水平中等以上的田块中生长。大葱选地最忌连作,如在已经种植过葱蒜类蔬菜的下茬进行大葱育苗或栽培,都会造成大葱生长弱、产量低、病虫害发生严重等不良影响。大葱应与瓜类、豆类、叶菜类或粮油作物进行2?3年间隔期的轮作[2]。

2 育苗

2.1 大葱品种选择

适合蔡官镇种植的大葱品种较多,主要包括天光一本、元藏、东京夏黑、中华葱王、章丘大葱、寿光大葱等,同时与巴比伦、白竹、八叶齐等交替使用[3]。

2.2 播种时间

蔡官镇气候较为温暖,冻害时段较为短暂,适宜根茎类作物生长。大葱以秋播为主,较少进行春播育苗。蔡官镇露天大葱多采用单沟双行的播种方式,春播一般在2月上旬至3月上旬播种,4月上旬至5月下旬移栽,5月上旬至6月下旬定植,7月上旬至8月下旬收获;秋播一般在9月播种,10月移栽,11月定植,次年2月上旬至3月下旬收获。

秋播时,秧苗需露地越冬。如果秧苗过大,受低温影响通过春化阶段,会导致来年早春抽薹。一般秋播在9月中旬播种,越冬前幼苗有2~3片叶、株高10 cm左右、假茎基部0.5 cm时,植株在越冬时既可不遭冻害,又不会发生未熟抽薹的情况。

2.3 播种

2.3.1 播前处理

播种前,选取肥沃、疏松地块作苗床,翻耕整地除草,每667 m2施入1 500~2 500 kg腐熟的农家肥和10~20 kg氮磷钾复合肥作底肥,耙匀并开沟,适量浇水待用。

2.3.2 用种量

选取当年优质大葱种子,每667 m2播种量3~4 kg,

葱苗长成后,可供给栽植0.40~0.53 hm2的土地。按此比例购取所需用种量。

2.3.3 种子处理

大葱一般采取干籽播种,播种前进行浸种和消毒,能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且浸种后可提前1~2 d出苗。将种子在清水中浸泡搅拌10 min,捞出秕籽杂质,再将种子放入约65 ℃温水中烫种20~30 min,并不断

搅动;或在0.2%高锰酸钾溶液中浸种20~30 min,再用清水漂净,以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

2.3.4 播种方法

播种方法有撒播和条播。撒播是先在播种畦里起出一层土,过筛作覆土用。撒播分为水播法和干播法。播种畦中灌足底水,上底土后,均匀播种,再将取出的过筛土撒种子上,此法称作水播法。先播种,再盖土、踩实、浇水,称作干播法。覆土厚度一般为2 cm左右。条播是在畦内按15 cm行距开1.5~2.0 cm的浅沟,种子播在沟内,搂严畦面;踩实、浇水,或先洇地,待畦面略干,再搂平、开沟、播种、盖土。

2.3.5 浇水追肥

大葱是拱形出土,顶土能力弱,只有保持土壤湿润才能保证秧苗正常出土。出苗后要间苗、中耕、控水、蹲苗12~15 d。蹲苗后葱秧进入旺盛生长期,此阶段要进行2~3次浇水追肥。追肥时将有机肥和化肥交替使用,其中可随水施1次人粪尿,每667 m2施用500~600 kg,或每667 m2施用尿素20~30 kg。

3 移栽定植

3.1 起苗

根据苗床的墒情起苗,如果苗床过干时不利于起苗,要在定植前1~2 d浇1次水,等到湿度合适时起苗。起苗时,用手握住葱的根茎部,然后用叉子或铁锨等轻轻起苗。在起苗过程中要用力适当,以免伤根、断根。起苗后抖掉根部的泥土,摘除枯枝败叶,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植株,将葱苗成把按顺序摆放[4]。

3.2 分级

苗床的葱苗一般会有大小不等、长短不一的现象,根据大小长短进行分级,一般可分为一级和二级。如果种苗充足,可选用一级种苗进行移栽;如果种苗不充足,可根据分级等次进行分批移栽,以利于后期的田间管理。

3.3 切叶定植

在定植前切叶,可减少葱叶的蒸腾作用,加快缓苗,提高产量。切叶的方法是将葱苗根部对齐后捆扎,切除上部叶片,只保留假茎和10 cm左右的葱叶,切叶后应立即移送大田定植,当天栽完,切忌过夜。

3.4 药剂处理

用磷酸二氢钾200 g+乐斯本乳油200 g兑水20 L,边蘸根边定植,提前预防葱蝇、葱蛆等地下害虫。

3.5 定植方法

3.5.1 插栽法

根据土壤情况,插栽法分为湿插法和干插法。1)湿插法。插栽前如果土壤较为干旱,在做好的垄沟浇水,等水下渗后,以种植沟的中线为基准,按株距将苗的根部放在沟底,用葱叉抵住根须部位插入土中,然后再提起葱叉,插完后在葱的两侧培土7~10 cm,并用脚适度踩紧。2)干插法。如果土壤湿度适中,可采用干插法,操作步骤和湿插法相同,只是在插完葱苗后要进行1次浇水定根。

3.5.2 摆栽法

摆栽法是按照株距,将葱苗在定植沟的一侧一字排开。为避免日光曝晒,一般垄为南北走向的,葱苗摆放在西侧;垄为东西方向的,葱苗摆放在南侧,然后取沟内底土覆盖7~10 cm。摆栽后立即浇定根水,定根水要慢浇轻浇,以免冲倒小苗,浇水后需覆土保墒。

插栽法的优点是后期葱的直立性好;摆栽法的优点是定植速度快,但后期蔥茎基部易弯曲,影响商品性。选择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定植后3~5 d,可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浇1次缓苗水,然后中耕蹲苗。

3.5.3 栽植密度

蔡官镇长白葱每667 m2种植1.6万~2.0万株,行距60~80 cm,株距5~7 cm,土质肥沃行株距宜稀,反之宜密,产量在4~6 t;短白葱每667 m2种植

2.0万~2.5万株,行距50~60 cm,株距3~5 cm,土质肥沃行株距宜稀,反之宜密,产量在3~5 t。

4 田间管理

4.1 及时施肥浇水

立秋后植株生长加快,追施攻叶肥,促进叶部增长。白露后进入葱白生长盛期,此时是大葱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应结合浇水追施攻棵肥2次,并配合喷施地果壮蒂灵,提升植株吸水吸肥能力,提升产量和质量。浇水以垄上及沟内土壤湿润为原则,一般2~3次即可。

4.2 及时培土

根据“前期浅培、后期高培,不埋葱心、不伤边叶”的原则,结合大田追肥进行多次培土。第1次培土可结合中耕少量覆土,逐渐把沟脊土壤培于沟内,通常在立秋后的雨后晴天或阴天进行。第2次培土要破垄平沟,在第1次培土后15 d左右进行。第3次培土在第2次培土后10 d左右进行,为露天大葱全生育期培土促产的重要阶段。培土深度以土壤不淹没心叶为宜,深25~30 cm。培土后需连浇透水2次,以促进葱白生长。9月下旬是大葱葱白积累营养的关键时期,此时需根据大葱的实际生长高度开展第4次培土作业,培土高度在30 cm左右。培土时尽量避免伤及大葱叶片,培土后充分踩匀踏实,以防止大葱植株晚期倒伏。

4.3 预防病虫害

大葱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黑霉病、软腐病、紫斑病、线虫病、葱蓟马、潜叶蝇、根蛆等。为预防大葱种植过程中出现这些常见的病虫害,蔡官镇除使用针对性强的药剂配合新高脂膜进行防治外,常采用以下4点措施进行绿色防控。1)选用抗病或轻病品种。假茎紫红、叶管细、蜡粉厚的大葱品种发病较轻。2)发病地避免连作,与非百合科蔬菜轮作2~3年。保持田间整洁,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及时深耕。3)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方便的肥沃土做苗床和栽种地。雨后及时排水,在土壤湿度高时,浅中耕散墒。4)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定植时淘汰病苗,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带出田外焚烧。

5 采收与销售

5.1 保护好假茎

大葱假茎(葱秆)破损甚至折断,会使其商品性严重下降,商品价格下跌,因此采收时要保护好假茎。在采收时,应适当增加土壤下挖的深度,等露出15 cm以上葱白时向上轻提,抖落根部的泥土。土壤下挖深度不足或葱杆露出的比例太小,会导致收葱时因用力过大造成葱秆受损或断裂。此外,抖土时需控制力度,以免用力过大导致葱秆断裂。为防止采摘过程中出现此类情况,在采收前应减少灌水量,保持土壤适度干爽。

5.2 保护好叶片

采收后将外围干枯的叶片剥除,保留绿色或黄绿的叶片。这部分叶片可在采收离土后持续为假茎输送水分和养分,防止假茎过早失水造成中空而降低商品品质。

5.3 掌握好收获时间

在大葱中部及外部叶片开始变黄绿时采收。蔡官镇一般在7—8月采收,此时大葱生长基本停止,产量接近最大。若采收过早,大葱产量偏低且葱秆中的有机营养积累不够充实,耐储能力下降易发生空秆。采收过晚则葱秆发生老化,纤维化程度增强,导致食用品质下降。

5.4 捆扎得当

捆扎用的绳子以较宽的绳带或草绳为宜,捆扎前从根部对齐,然后分别在底部、中间和叶片中上部各捆扎一道。捆扎力度不宜太大,以无叶片漏捆、不散捆、不勒伤大葱为宜。每捆大葱以5~10 kg为宜,否则过重会导致搬运与捆扎不方便,易造成散捆或滑落[5]。

5.5 码放运输得当

捆扎后的大葱在储藏或运输过程中大葱根部应朝下竖直并排放置,以最大限度提高大葱的耐储性。侧放或堆放易造成叶片或葱秆的折断或损伤,导致品相降低、品质下降,严重时甚至出现大葱腐烂现象。

6 结语

种植户在掌握露天大葱种植流程后,通过种植优良品种、选择通风向阳易于排灌平整的砂壤土、适时的育苗起苗移栽及合理密植、充足的水肥田间管理、精准的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规范的采收捆扎码放运输,又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劳秀荣.葱姜蒜高产栽培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

[2] 张彦萍,刘海河.洋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问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

[3] 祝海燕,王海峰,郭洁,等.大葱洋葱高效栽培技术[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4] 徐元章,刘丽娥,王青松.58种蔬菜病虫草害防治[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5] 蒋启东.大葱采收处理和储藏技术[J].中国果菜,2007(3):46.

(责任编辑:刘宁宁)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技术
高原无公害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浅议脱毒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
浅析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施肥管理
杂交中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中早3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