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及其质量控制

2023-06-08 15:26张晓攀
婚育与健康 2023年9期
关键词:质量控制

张晓攀

【摘要】目的:探究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90例颅脑磁共振波谱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疑似颅脑占位性病变。对所有患者行颅脑磁共振波谱检查,分析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对疾病的诊断效能,并观察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质量,了解检查失败原因与产生成像质量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质量控制策略。结果:在90例颅脑磁共振波谱检查患者中有83例患者的配合度良好,并且定位准确,参数调整合理,处理过程规范,得到的谱线平稳。其余7例患者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检查失败。结论:颅脑磁共振波谱技术的诊断效能较佳,在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检查中需要做好完善的准备,保证患者良好的配合度,并定位规范准确,参数调整合理,保证主磁场良好的均匀度,从而提升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质量,值得推广实施。

【关键词】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质量控制

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imaging technology and its quality control

ZHANG Xiaopan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Baiyin, Baiyin, Gansu 7309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technology of 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imaging and its quality control effect. Methods:Ninety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21 to May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all patients were suspected of craniocerebral space-occupying lesions.Craniocerebral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was performed in all patients,and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craniocerebral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imaging technology for diseases was analyzed,the imaging quality of craniocerebral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was observed,and the causes of examination failure and imaging quality problems were understood,and the quality control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 Results:Among 90 patients with 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83 patients had good coordination, accurate positioning, reasonable parameter adjustment, standardized processing process and stable spectral lines.The other 7 patients failed to be examin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Conclusion: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technique has better diagnostic efficiency,in the 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imaging examination need to be prepared for a perfect,to ensure good cooperation degree of the patients, and accurate positioning specification,parameter adjustment is reasonable,ensure good evenness of main magnetic field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um imaging technology,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Craniocerebral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Imaging technology; The quality control

磁共振波譜分析是一种新型检测方法,可以对人体中的化学成分以及代谢产物等进行检查分析,并且安全性很高,不会对人们产生创伤,易被广大患者接受。该技术是当前唯一可以实现活体化学代谢产物检测的技术,由于很多患者在出现疾病时最先改变的是代谢情况,其次才会出现病理形态变化,因此,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可以针对代谢改变进行检测,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为早期病变患者进行准确检查,利于患者尽早治疗。在实际检查过程中,该技术可以通过获取的图像呈现出人体代谢情况,并表现出相关信息,实现机体中病灶组织代谢的动态观察,从而进行疾病诊断。该技术在脑部疾病中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对于一些脑血管疾病来说能进行有效鉴别。且检查方式十分简单,需要保证患者不存在检查禁忌症,并做好检查准备后即可进行相关检查,是一种快速、安全的技术[1-2]。但是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的质量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了解其中的质量影响因素,并制定有效的改善措施进行干预,提升患者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质量。本文研究以90例颅脑磁共振波谱检查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意在分析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效果,报告下述。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颅脑磁共振波谱检查患者共90例,研究时间为2021年5月—2022年5月。其中男性60例,女性30例,年龄15~79岁,平均年龄(47.58±1.58)岁。纳入标准:①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认为疑似颅脑占位性病变的患者;②患者未进行手术、放化疗或其他干预治疗;③符合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检查标准;④所有患者检查结束后1~2周内接受手术治疗,并获取病变病理结果。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标准;参与此次研究患者满足知情同意原则。排除标准:①病变最小径<8mm;②合并存在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检查禁忌症者。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行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检查,选择检查仪器型号为西门子Avanto1.5T,保证患者仰卧体位,并保证头部先进,将患者的头部固定良好,并保证激光定位在患者双眉中间,通过颅脑核磁共振成像的技术对患者的颅脑部位进行连续扫描。矢状位T2WI-3D序列:扫描参数重复时间=3200ms;回波时间=400ms;视野范围=250mm×250mm;层厚=1.0mm;层间距=0mm;层数=176层;矩阵=256×256;激励次数=1,将患者病灶区域轴重新建立,并位于冠状位图像,对后期颅脑核磁共振成像扫描进行定位。颅脑常规序列扫描中,轴位弥散加权成像、轴位T1WI、轴位液体衰减反转恢复为颅脑常规扫描选择的序列。在实际扫描前使用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选取多体素3D化学位移成像技术。调整扫描参数:TR=1700ms,TE=135ms,保证每种检查实施3次取得平均值,在实际的检查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病灶的实际情况进行体素大小的选择与调整。并在扫描过程中避开脂肪、血管、坏死组织、空气、脑脊液等位置。为FOV值=VOI的2~3倍,并在VOI六个方向添加预饱和带,保证磁场扫描采取手动匀场的方式,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检查扫描的半高宽需在<20Hz方向。

1.3 观察指标

了解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效能及成像质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效能

在90例患者中有83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认为颅脑占位性病变,占比92.22%。而有82例患者经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确诊,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见表1与表2。

2.2 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质量

在90例颅脑磁共振波谱检查患者中有83例患者的配合度良好,并且定位准确,参数调整合理,处理过程规范,得到的谱线平稳,成像质量较高,占比92.22%。见表3。

临床上,脑梗死患者逐渐年轻化。往往因为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高血压、高血糖与高血脂,对自身身体健康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为患者及时进行疾病检查与诊断,帮助患者明确病情发展,并有利于患者尽早进行疾病治疗与疾病预防[3-4]。

在临床中可通过多种检查方式了解患者疾病发展情况,其中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具有诸多的应用优势,并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可满足患者多方面的检查条件,并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与损伤,是一种在无创条件下即可观察患者的组织代谢情况,并且可详细了解患者颅脑占位性病变实际情况。该检查方式具有极高的疾病检出率。根据相關研究报道表明,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结合了结构成像技术,并产生良好的检查效果,其灵敏度、特异度与诊断准确率均超过90%,但是在实际的磁共振波谱扫描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产生成像质量问题,并且对患者检查结果造成较大影响,不利于患者的疾病诊断,因此,为了得到高质量的成像技术图像,需要明确各步骤的操作方法,并了解相应的影响因素,从而找到应对措施进行改善,提升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的质量。结合此次实验研究,以90例颅脑磁共振波谱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有82例患者经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确诊,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59%、85.71%及96.67%。该结果证实了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在此过程中有7例患者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检查失败,有3例患者的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质量不佳,其主要原因为抑脂、抑水效果不佳使得谱线杂乱且噪声大,2例患者由于检查配合度较差产生谱线形态差,2例患者由于匀场效果不佳使得谱线杂乱[5-6]。因此,在实际的检查过程中,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准备与质量控制,在检查前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沟通,提高患者配合度,需要为患者详细讲解检查过程以及该检查项目的优势与意义,并为患者提供一定的心理干预,使患者紧张、担忧等心理情绪得到缓解,并做好充分的检查准备,同时告知患者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从而提升检查效果。而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检查者来说,对其配合度要求较高,为了使儿童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可对其提供水合氯醛进行镇静,并保证较高的扫描成功率。同时,在扫描过程中应当注意相关参数的设置,需要将TE时间选择恰当,通常情况下,TE值可设置在30~270MS范围内,并在颅脑MRS检查时,设置在135~145MS范围内,可以将患者组织代谢物清晰呈现,并控制图像噪音比。在此期间,诊断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病灶大小对体素大小进行合理调整,并避免超过病灶范围。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手动调节,保证主磁场均匀度,在实际MRS扫描过程中保持主磁场均匀度是十分重要的,可先利用手动调节磁场均匀性并进入手动匀场,最后将频率、射频幅度、水抑制、交互匀场进行依次调节,保证半高全宽 ≤ 20Hz,再行MRS扫描[7]。

综上所述,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颅脑磁共振波谱检查对疾病诊断效果良好,在实际检查中需保证患者良好的配合度,定位规范准确,参数调整合理,保证主磁场良好的均匀度,提升成像技术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力,张也乐.探析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要点及质控措施[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21):97-98.

[2] 付丽媛,梁永刚,钟群,等.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及其质量控制[J].中国医学装备,2020,17(5):49-52.

[3] 黎洪芳,代江.磁共振波谱成像对颅脑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7):68-69.

[4] 杨婷,王敬春,朱奇文,等.慢性肾病3~5期颅脑MRI检查的初步分析[J].甘肃医药,2020,39(5):440-442,444.

[5] 孙铭泽,刘世同,王宁.胎儿颅脑MR成像技术新进展[J].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57(3):467-469.

[6] 李彦军,党进军,杨建民,等.胎儿颅脑磁共振成像序列的临床应用价值[J].保健文汇,2021,22(24):79-80.

[7] 韩英.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及其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7):70-72.

猜你喜欢
质量控制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探究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关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以及质量控制的思考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