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在高中思政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2023-06-09 21:04晁守耀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3年6期
关键词:临颍县思政历史

晁守耀

本土历史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当地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宝贵遗产,至今仍发挥着教化育人的作用。把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政教育,是构建大思政教育的必然要求。它不仅大大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容,还创新了思政教育方式,对于克服高中思政教育短板、提高思政教育效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高中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运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高中思政教学,不仅可以将课内、课外知识无缝衔接,提升教学效果,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学生在感受本土历史文化魅力的同时领悟其精神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激发学生的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把实现个人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中,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每一个教育人不懈的追求。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开发利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的能力

教师要将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就需要对当地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并提炼出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中有价值的思想融进教材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和家国情怀培育有效衔接,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深度加工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熟悉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将其转化成家国情怀培育的内容,并且借此构建新的课程意义。

二、临颍县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一)拥有多处历史文化遗址

临颍县有汉魏政权交替的历史见证“受禅台”“三绝碑”,有抗金名将杨再兴陵园,有比赵州桥还要早的“天下第一桥”——隋代石拱桥小商桥,有隋朝修建的文庙大成殿……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文化遗址,让学生在现场感受历史的变迁,感受临颍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创造的辉煌历史,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自豪感。

(二)人才辈出,涌现出一批批仁人志士

临颍人民有着铮铮铁骨和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这里有老百姓衷心爱戴的临颍籍父母官——首任台北知府陈星聚,他主政台北12年,把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和精力都奉献给了台湾人民;他忠于职守,勤政爱民,不仅留下了斐然的政绩,还留下了一座英雄的台北城;在抗击侵略者的危机时刻,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其气节与精神镌刻在抗法保台战争胜利的纪念碑上,也铭刻在台湾人民的心中。这里有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李海欣,他忠于人民忠于党,报效祖国,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指挥战士浴血奋战,身负重伤,在牺牲前对9班长杨国跃说:“别管我,我不行了,阵地交给你们了,告诉全体同志,就是剩一个人也要守住阵地,决不可为祖国丢脸!”1984年,李海欣被授予全国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三)有红色教育基地——南街村

南街村不但是临颍、漯河的一张亮丽名片,更是河南甚至中国的骄傲。南街村之所以名扬海内外,主要在于南街村坚持用毛泽东思想育人,坚持走集体共同富裕道路,以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为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享誉全国的文明村、中国十大名村、第一雷锋村。

这些底蕴深厚的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为高中思政教育提供了大量素材。

三、临颍历史文化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一)利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道德根基探寻

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临颍本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内涵,如临颍人民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尊老爱幼、扶危救困、见义勇为、忠于家国等品质,是开展思政教育永不枯竭的资源。在教学中,我们积极挖掘临颍历史文化的道德资源,开展一系列主题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根基探寻。例如,我校成立了豫颍春秋历史社团,联合校团委开展高中生研学活动,通过实地看、听老人讲、自己谈,进而形成考察报告,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修身立德,打好道德根基。

(二)利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文化艺术熏陶

临颍悠久的文化历史酝酿出了独特、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例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南街村双人旱船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心意六合拳、肘胳、二夹弦等17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临颍县古乐社、大铜器、王小兵牵正膏药等23项,这些传统文化艺术是临颍人民经过长期的传承和积淀形成的丰厚遗产。在思政课教学中,我们以临颍这些历史文化艺术为依托,通过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艺术,感悟临颍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慨临颍人民的伟大智慧。我们还通过座谈会、报告会、文化沙龙等形式,认真挖掘这些文化艺术资源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对学生进行真善美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利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廉政文化教育

临颍人杰地灵,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清官、廉吏。众多的本土清官、廉吏,犹如璀璨群星闪耀在颍川大地的天空,他们“廉迹彰于一朝,盛名流芳千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东汉祭遵、明朝贾咏、清朝陈星聚等,他们知仁知义、知廉知耻、保境安民、廉洁高义、刚正不阿、出仕为民,堪称为人、为官的典范。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临颍建有多个教育基地,如临颍县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小商桥廉政教育基地、南街村红色教育基地、龙堂家风家训馆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临颍县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分为序厅、清廉本色、优良作风、清风廉影、党纪国法、警钟长鸣、心灵启迪七个展区。清风廉影展区展示了临颍历史上清官、廉吏的典型代表,不仅彰显了临颍廉的历史,还成为我们今天学习的榜样。临颍县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和龙堂家风家训馆是我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在思政课教学中,我们每年组织学生参观县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和龙堂家风家训馆,使学生接受良好的廉政文化教育和家风家训教育,增强学生的廉洁自律意识、诚信意识,让廉文化进入校园,让廉的观念入脑入心。

(四)利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临颍是一个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无数临颍人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英勇奋斗,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这里涌现出了像临颍首位县委书记谷迁乔、抗日英雄李鼎新、抗美援朝“特等功臣”葛洪臣、对越自卫“全国一级战斗英雄”李海欣等239名烈士,他们用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民族的独立和祖国的繁荣富强。这些生动的事例、榜样,对于教育学生继承革命传统、培育爱国主义情操、厚植红色基因,具有亲切而直观的教育价值。每年清明节,学校开展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临颍县烈士陵园、南街村红色教育基地,慰问老红军、抗美援朝英雄等。这些活动的开展,陶冶了学生的爱国情操,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增进了学生勤奋学习、報效祖国的动力。

要把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与家国情怀培育进行有效衔接,教师是关键。教师要对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并把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中所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炼出来,凡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都可以融入高中思政课。思政教师要以活动为载体,以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为内容,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从校情、学情出发,不断尝试思政教育新路径,以提高思政教育的时效性。

(本文系2022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一般性课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政教育的实践研究”的主要成果。项目编号:JCJYC2211110201)

(责编 马孟贤)

猜你喜欢
临颍县思政历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临颍县辣椒大田病害调查及主要病害的病原鉴定
临颍县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临颍县固厢墓地M15及出土文物
临颍县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