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的挑战与策略

2023-06-09 07:11龚雪霜
新教育·综合 2023年6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双减挑战

龚雪霜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和家庭应扭转教育价值取向、确立“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观,厘清家校双方权责边界、促进家校共育走向深度融合,建设学习赋能的家校共同体、致力于提升家校教育水平,由此实现高质量的家校共育,以助力“双减”有效实施,重塑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生态。

【关键词】“双减”政策;家校共育;挑战;策略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 。“双减”政策提出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双减”政策也指出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提升支撑保障能力。作为对个体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两大教育场域,家庭和学校不仅要深刻理解“双减”内涵,更需发挥教育合力应对当下的严峻挑战。202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标志着我国家校共育的教育实践进入了新时期。“双减”背景下,厘清家校共育的新挑战,探索家校共育的新策略,切实让家校共育发挥“合金”效力,对推进“双减”有效实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着重要意义。

一、家校共育:“双减”的必然要求

家庭和学校是儿童生活学习的主要领域,家庭与学校之间高质量的合作对儿童的成长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更能在宏观意义上改善教育生态环境 。

20世纪以来,家校共育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和发展重要趋势,各国为实现高質量的家校共育进行着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如澳大利亚政府制定《家校合作框架》并开发了家校合作评估工具,评估家校合作的发展阶段和有效性,推动家校互动的完善和改进;美国Epstein教授的研究团队“以研究为基础(research-based)”制定了州、学区、学校各个层面的家校合作组织架构和行动指南。我国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家校共育指明方向。据统计,1999年至2019年,我国共颁布家校合作相关政策文件37份,其中《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首次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角度提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则明确提出“推进家庭学校共同育人”,将家校合作视为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政策的推动下,各个学校积极进行家校共育的教育实践,探索如何将家校共育落到实处。

二、家校共育的新挑战

虽然家校共育早已成为共识,并在基础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双减”政策落地后,家校共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教育价值取向亟待转变

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教育价值取向则决定了教育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唯分数论”的教育价值取向是把分数这一教育工具而非人的健康成长当作教育目的来追求,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负面影响。长期以来,在“唯分数论”的教育价值取向之下,分数成为单一标准,学校“唯分数”选才而非育人,家庭“唯分数”挤向升学独木桥。

为了追求“分数”,打通“升学”之路,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已发展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严重破坏了教育生态的良性发展。自1955年教育部发布第一个“减负令”—《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中国教育的减负之路已历经66年,但在“唯分数论”的教育价值取向之下,学生不仅未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身心健康还受到损害;而家庭则在实现社会跃层的焦虑与校外教育培训资本化发展的双重裹挟中,消耗着大量的家庭资本。

通过校内校外双管齐下,“双减”力图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一顽疾,同时,“双减”也明确要求“考试成绩呈现实行等级制,坚决克服唯分数的倾向”。可见,破除“唯分数论”,扭转教育价值取向,是落实“双减”政策的第一步。

2.家校权责边界存在争议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必然存在交集,教师会走进家庭,家长也会迈进学校,这是家校共育中的常见现象。家校共育其实是一种跨界行动,家校之间持续的、高质量的跨界行动可使多方获益。但在实践中,家校双方因跨界行动而产生的权责边界问题却存在争议。

第一,学校主导之下的家校共育模式,主要是利用家长资源为学校服务,家庭教育逐渐沦为学校教育的附庸:家长把家庭教育的目标等同于学校教育的目标,家庭教育活动则成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延伸。第二,家校共育也存在越位现象:学校和老师将部分工作转嫁给家庭,使得家长负担过重,无法发挥家庭教育的独特价值;家长过度干涉学校管理与教学工作,引发家校矛盾,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第三,家校共育还存在阶层差异,弱势阶层家长很少有机会参与学校场域的教育,而优势阶层家长却积极参与甚至干涉学校场域的教育,不同阶层的家长在家校共育中参与机会并不平等。

事实上,家校共育真正取得实效有赖于厘清家校双方跨界限度和权责边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只有各司其职并相互配合,才能形成最强教育合力。

3.家长教养压力有增无减

我国基础教育界的学业焦虑早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分数”与“升学”面前,家长身不由己陷入集体焦虑。据调查,2021年,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感到焦虑的家长比例高达87%。在普遍的教育焦虑背后,是家长无法缓解的教养压力。有的家长因为自身文化水平较低造成家庭教育缺失,无法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职责;有的家长望子成龙、违背教育规律导致家庭教育过度;还有一些心中无良策还害怕落伍的家长只能拿别人家的做法当自家做法,在教学方法交织的迷宫里失去方向。

“双减”政策实施后,家长面临的教养压力有增无减。首先,学生在家庭中的时间增加了,需要家长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陪伴和教育孩子,与学校共同履行教育孩子的责任,这对家长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其次,“双减”政策之下原有的教育培训资源剧减,但升学焦虑依旧处于高位,“高端家政”和“众筹私教”等悄然出现,而当“双减”政策与“普职比”并行时,家长又担心孩子过早被分流和职业定位,由此产生对教育机会和教育结果的焦虑扩散蔓延。由此,家长投入到教育中的家庭资本并不会消减,家长的压力也未得到实质性的缓解。

三、家校共育的新策略

高质量的家校共育不仅能营造优质的育人环境,还能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双减”背景下,亟需探寻家校共育新方略,促进家校共育发挥实效,以应对新挑战。

1.扭转“唯分数”的教育价值取向

“双减”政策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生为本。学校和家庭须真正做到“去功利化”,彻底扭转“唯分数”的教育价值取向,确立“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观。

(1)回归教育出发点。“双减”政策提出“坚持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就是明确要求回归教育的出发点。教育以人为出发点,学校和家长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历史、具体的教育条件,进行个性化的教育。首先,家长要把眼光从“别人家的孩子”移到自家孩子身上,正视自己的孩子在学习能力、智力特征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鼓励孩子在优势智能上发挥自身潜能;其次,家长应以积极的心态,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水平,主动地学习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等专业知识,遵循教育规律,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并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养成教育、品德教育、闲暇教育等方面的优势。

(2)改革教育评价。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首先,教育评价势必破除“唯分数论”,“确立‘立德树人’在教育活动中的中心地位,以‘立德树人’的成效来评价学校各方面工作,各级政府和学校必须不折不扣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不断完善教育体系评价治理体系,营造更加良好的教育价值生态。”其次,改革考试和命题方式是当务之急。2022年3月25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中考命题的几大变革性任务,不仅积极回应了“双减”政策关于“降低考试压力,改进考试方法,坚持以学定考”的相关要求,还明确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2.走向深度融合的家校共育

“双减”背景下,明晰家校权责边界,不是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分道扬镳,而是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各司其职并走向融合共生,切实发挥教育合力。

(1)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司其职。“双减”政策聚焦学校主阵地,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的核心作用。首先,学校和教师要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实现课堂提质增效,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并聚焦完善课后服务,开展丰富的课后育人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别化、实践性的学习和发展需求,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其次,家长是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为孩子打好人生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重视家风建设,形成家风纯正的家庭育人文化生态,是家庭教育的关键;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社会生活能力等,为学校的知识学习提供生活经验;“双减”实施后孩子的自由时间增加,家庭教育还需聚焦组织家庭学习活动,尽可能让自由时间成为开展教育活动、取得教育成效的新空间。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共生。“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既需厘清权责边界,也要摒弃各自为营,努力走向融合共生。学校不仅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实现家长全方位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更要实现所有家长全纳性地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一方面,学校应敞开门窗为所有阶层家长提供平等的参与机会,并广开言路及时了解家长的困惑,积极听取家长的建议,如组织家长、学生、教师三者面对面交流会;学校和教师还应把家长真正视为教育的“合伙人”,避免“为维护专业自主权而忽视家长意见”和“为了规避风险,一味满足家长意见”两个极端。这需要家校双方从他者的视角,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教育追求,承担共同的伦理责任,采取一致的教育行动。另一方面,学校应意识到家长是教育改革的参与者,也是学校潜在及现实的治理者,是主动的“行动者”。学校在坚守教育主阵地、力求“应教尽教”的同时,要积极面向家长寻求高质量的合作支持,尽可能挖掘优秀的家长资源,邀请家长中的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的课程研发和课后服务,充分利用集体智慧,把更丰富优质的资源带进学校、融进课堂。

3.建设学习赋能的家校共同体

事务性的家校共育和“边缘性参与”的家校共育,已不能适应时代所需。“双减”政策提出:“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协同方式,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通过建设学习赋能的家校共同体以提升家校教育水平,有助于推进“双减”政策有效实施。

(1)构建“双线”家校课堂。现有的家校共育方式主要是较为传统的线下方式,主要包括家长会、专家讲座等。智能教育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家校共育提供了更多可能,结合疫情反复的现状,可积极推行“云端+线下”的“双线”家校课堂,促进家长参与学习。首先,利用网络平台可以丰富共育内容。如在学校公众号推送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和主题教育内容,让家长实时了解学校动态并学习相关内容;在学校公众号定期开设“家长讲坛”,邀请家长分享有關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方面的心得与智慧,或结合自身职业特点,举办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特点的系列活动。其次,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可以拓宽沟通交流渠道。如约定“云端家校时光”,搭建答疑解惑、分享学习的平台,增进教师、家长的互动交流。

(2)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为家长赋能。“双减”政策和《家庭教育法》都指出了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首先,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主导作用。学校可以系统构建家长成长体系,开设儿童心理学、婚姻家庭治疗、亲子沟通等系统性课程提升家庭教育水平;通过“家长沙龙”的方式开设选修课满足家长个性化学习需求。其次,提升教师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能力。家长和教师的关系最为密切,教师时常会凭借自身经验为家长“指点迷津”,但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教师迫切需要专业支撑。一方面各地政府应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面向老师展开培训支持,通过顶层设计、梯次推进,从培训的机会、方式和内容等方面实现有效供给。另一方面,学校要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体系,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培养家庭教育指导师资队伍,将家庭教育作为教师职前与职中的重要学习内容,让教师兼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重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塌下来。“双减”背景下,迫切需要家庭和学校双方确立“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观,厘清权责边界促进家校共育走向深度融合,建设学习赋能的家校共同体致力于提升家校教育水平,以此实现高质量的家校共育,发挥最强教育合力,共同推进“双减”政策有效实施,重塑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生态。

【参考文献】

[1]边玉芳,周欣然.我国70年家校合作:政策视角下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J].中国教育学刊,2021(3).

[2]梁丽婵,马海燕,张馨宇.我国中小学家校合作状况的十年变化及影响因素剖析[J].中国教育学刊,2020(12).

[3]毕诚.家庭教育与家风建设[J].基础教育参考,2022(1).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双减挑战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