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检测方法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2023-06-15 19:07潘晓娟
婚育与健康 2023年10期
关键词:检测方法艾滋病

潘晓娟

【摘要】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时准确的早期诊断和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遏制病毒复制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目前艾滋病诊断主要靠实验室检测,随着研究者们的不断深入,HIV实验室检测方法也越来越完善、快捷、准确。该文就HIV检测方法以及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为实验室检测提供参考及帮助。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方法;艾滋病

Current statu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HIV detection methods

PAN Xiaojuan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Sir Run Run Shaw Hospit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Hangzhou, Zhejiang 310016, China

【Abstract】AIDS is an infectious disease caused by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 HIV ), which seriously endangers human health. Timely and accurate 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initiation of antiviral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curb viral replication and improve the immune function of patients, thereby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At present, AIDS diagnosis mainly depends on laboratory testing.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searchers, HIV laboratory testing method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erfect, fast and accurate. This article reviews HIV detection methods and related research progress as follows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help for laboratory testing.

【Key Words】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Detection method; AIDS

艾滋病傳染性极强,截止到2020年底,全球目前存活的HIV患者达到3770万,2020年新感染HIV有150万,正在接收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1]的人数达到2750万人。我国艾滋病患者数量和死亡人数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因此需要早期检出HIV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HIV分为HIV-1型和HIV-2型,我国以HIV-1为主要流行株。HIV容易变异,主要原因:逆转录酶的随机变异;病毒在体内高速率复制;宿主的免疫选择压力;病毒与宿主DNA之间的基因重组;药物选择压力,其中ART的不规范以及患者依从性较差是导致耐药变异非常重要的原因[1]。耐药变异是抗HIV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在治疗过程中,应该适时进行耐药性检测,以获得较好疗效。

HIV主要存在于AIDS患者的各种体液中,经性接触(同性、异性),经血液,经母婴传播[2]。HIV-1主要通过入侵宿主的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的CD4分子来感染宿主。随着对HIV的不断深入研究,研究者们从预防感染上提供了一种新型对抗HIV-1病毒感染的方法,一种可以表达HIV-1入侵抑制剂ECLD而抑制HIV-1感染的重组腺相关病毒[3]。目前实验室检测HIV方法操作方便易于普及,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HIV实验室检测手段也越来越完善,本文就近年来关于HIV实验室检测的发展以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HIV-1/2抗体检测

HIV抗体检测包括初筛试验和抗体补充试验,筛查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法、快速试验(胶体金、胶体硒、免疫层析等),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等,补充试验包括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条带免疫试验以及免疫荧光试验等。

1.1 初筛试验

血清中检测HIV抗体适用范围广,ELISA(通过将已知抗体吸附在固相表面,使酶标记的抗体在固相表面反应,从而检测到样本中抗体)是目前进行HIV抗体筛查最有效也是最常用的检测手段,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4-5]。ELISA试剂经过不断发展,在四代试剂中已经可以检测HIV-1 p24抗原,抗原抗体联合检测缩短了“窗口期”,使得HIV感染早期发现的机会大大增加。吴忠华等对三种进口的四代试剂进行性能评价,显示其敏感性均高于三代试剂[6]。

随着社会发展需要,HIV的快速检测试验(RT)也被应用于实验室,刘福荣等[8]对RT法与ELISA法进行比较,发现RT法的假阳性率大大低于ELISA法(23.5%vs80%),说明RT法的特异性高于ELISA法。

1.2 抗体补充试验

尽管酶联免疫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是仍旧存在假阳性问题,因此需要抗体补充试验,目前实验室最常用的试验是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WB)(在电场的作用下将电泳分离的蛋白从凝胶转移至一种固相支持物,然后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从蛋白混合物中检测出目标蛋白,从而定量或定性的确定正常或实验条件下细胞或组织中目标蛋白的表达情况)。但是WB存在漏检的风险,张亚兰等[10]通过使用四代HIV试剂与WB检测比较发现,在四代阳性而三代阴性的样本中,免疫印迹法存在漏检的可能性,因此需要补充核酸试验来确证。董莉娟等[11]通过WB试验不确定样本的核酸定量检测建议此类样本需要核酸定量检测同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来判断HIV感染状态。

2 CD4+T淋巴细胞检测

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了解基线免疫状况的重要指标,主要用于HIV感染的临床分期、疾病进展监测、机会性感染的风险评估、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评价、免疫重建监测。HIV感染人体后,CD4+T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HIV病毒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数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11],CD4+/ CD8+T淋巴细胞的比值倒置,细胞的免疫功能受损。目前CD4+T淋巴细胞亚群主要的检测方法为流式细胞术,分为双平台方法(先利用血球仪计数得到淋巴细胞数量,再根据流式细胞仪得到的细胞群体百分比计算)和单平台方法(一步即可获得T细胞亚群的相对数和绝对数),双平台方法需要两种仪器,由于仪器的系统误差导致试验误差较大,同时操作步骤较复杂,单平台方法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检测误差。

3 HIV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是目前HIV检测最敏感的手段,但是由于所需的试剂、仪器成本较高,很难运用到日常检测工作中。目前常用方法有逆转录PCR(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技术(Real-time PCR)以及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NASBA)技术。目前HIV核酸检测主要作为补充试验,用于筛查试验有反应但抗体确证试验不确定或阴性样本的判定;对筛查试验有反应但抗体确证试验不确定或阴性的疑似艾滋病晚期患者需将核酸检测、临床病史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结果综合判断。对于抗体筛查试验阴性但免疫功能低下者,也可进行核酸检测,结合临床综合判断。HIV核酸检测在血站中的应用尤为重要,存在“窗口期”献血者的血液样本无法檢出HIV,如果只使用单一检测方法会造成漏检的可能性,余谨等[12]对4879例两遍ELISA法检测阴性的献血者标本使用核酸检测发现1例HIV阳性标本和6例HBV阳性标本。王丽梅等[13]对无偿献血者的344515例标本进行HIV ELISA和核酸同时检测,两种方法互补提高检出的真阳性率,HIV核酸检测对判定献血者HIV感染状态具有较高特异性,采用HIV核酸检测和ELISA联合检测能保障献血者的献血权力和血液安全。

4 HIV耐药检测

HIV耐药检测可辅助临床医生制定抗病毒治疗方案以及分析治疗失败的原因,采取一定的补救方案。目前常用的耐药检测方法有基因型和表型耐药检测。基因型耐药检测是通过检测耐药相关基因序列的改变来判断毒株的耐药情况,由于该方法花费少,简便快捷,对检测条件和人员的要求比较低而被广泛应用。但是不能有效解释多种耐药突变位点的协同、拮抗效应[14]。表型检测通过检测病毒在多种抗病毒药浓度中的生长能力来判断。李晶等[15]通过比较In-house 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方法与两种商品化的耐药检测方法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显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能有效监测感染者血液中的耐药性毒株,结果可靠准确。目前我国的艾滋病患者的呈上升趋势,耐药检测的需求也会随着治疗不断增大。

综上所述,HIV检测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不断完善中,HIV核酸检测也缩短了“窗口期”,各种方法的优劣明显,根据不同需求下结合所需要技术,降低漏检率。同时耐药检测也造福了感染者,帮助感染者提高生活质量。每一次的HIV检测技术的进步都保护了感染者和未感染者,为人类与HIV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沈银忠,李太生.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1,27(5):81-85.

[2] 孙建军,卢洪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母婴传播预防[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6,32(6):511-514.

[3]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一种可以表达HIV-1入侵抑制剂ECLD而抑制HIV-1感染的重组腺相关病毒:C N201611272379.7[P].2017-05-24.

[4] 陈伟.ELISA法检测抗HIV抗体准确度研究[J].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2021,31(3):134-136.

[5] 马丹.ELISA法在艾滋病HIV抗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2021,34(19):172-174.

[6] 吴忠华,吕沁风,郑伟,等.3种进口第四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试剂检测性能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7):4412-4414.

[7] 谌章舟,杨细凤,李仲娟,等.HIV检测方法的应用研究进展[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21,37(1):50-55.

[8] 刘福荣,贾桂芳,郑鹏,等.抗-HIV快速检测试剂质量考查[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1):52-53.

[9] 张亚兰,卫晓丽,郑海潮,等.使用四代HIV抗原抗体试剂筛查联合蛋白印迹或核酸补充实验的检测策略临床评价[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3):286-288,306.

[10] 董莉娟,陈会超,杨朝军,等.HIV-1 WB试验不确定样本的HIV-1 RNA定量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7,23(6):550-552.

[11] 张信辉,童毅,李志坚,等.HIV感染者/AIDS病人CD4+ T淋巴细胞与HIV病毒载量关联性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5,32(1):12-13.

[12] 余谨,毕昊,陆华新,等.核酸检测技术在酶联免疫吸附法漏检HIV和HBV血样筛查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8):964-965.

[13] 王丽梅,池泉,林授,等.无偿献血者HIV检测和归队情况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7,30(8):901-903.

[14] 李晶,姚均.HIV-1表型耐药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4,21(1):45-48.

[15] 李晶,蒋岩,吕超,等.三种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方法的一致性评价[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3,47(11):1050-1055.

猜你喜欢
检测方法艾滋病
世界艾滋病日
《 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宫颈内人乳头瘤病毒的研究进展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有关物质对氯苯乙酰胺检测方法的建立
粉状速凝剂氯离子含量检测方法
输血感染艾滋病 医院该担责吗?
关于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