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规模及管理水平对澳洲坚果产量的影响

2023-06-20 12:27聂艳丽李翠萍王丽吴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种植园坚果澳洲

聂艳丽李翠萍王 丽吴 霞

(1.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总站,云南 昆明 650224;2.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云南 昆明 650200)

澳洲坚果(Macadamiaspp.)为山龙眼科(Proteaceae)澳洲坚果属(Macadamia)常绿乔木果树,是世界公认的名贵食用干果和木本油料。原产澳大利亚,又称夏威夷果、临沧坚果、云南坚果,属热带、亚热带树种[1]。80 年代末,云南开始引种试验,经过30 多年的努力,借助云南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种植面积已超过全球其他国家的总和,副产物应用日益广泛[2-3],成为颇具特色的云南高原特色产业[4-5]。我省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备规模化种植澳洲坚果的地区,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无台风侵扰,使得澳洲坚果规模化发展在云南最具有独特性、唯一性和具有不可替代性。云南省按照“适地适种适法”的原则进行布局,以德宏州、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保山市5 个州市为重点区域,主要种植在低纬度高海拔山区,昼夜温差大,果实营养物质积累多、不饱和脂肪含量占80.4%,高于原产地3%~5%,品质更优良、香气更浓郁,口感更酥脆,其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十分契合广大消费者对健康营养绿色食品的需求,是其他产区不可比拟的[6]。云南省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澳洲坚果种植和生产地区,具备了未来引领和主导世界澳洲坚果种植、加工与市场的坚实基础[7-8]。

然而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虽然云南省的澳洲坚果种植面积占世界的50%以上,但产量仅占世界产量的20%左右[9]。随着树龄的增加,澳洲坚果优质高效生产中许多技术问题逐渐显现,建立绿色优质高效产业技术体系显得极为重要。目前澳洲坚果树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鼠害防治等技术的运用不充分,老百姓认为澳洲坚果树是“懒人树”,重栽植轻管护,造成果树发育不良、有花无实、坐果率低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产量[10-12]。本文通过对主产国、国内、云南省的澳洲坚果种植规模、产量以及基地管理水平等深入研究,提出澳洲坚果绿色优质高产的关键限制因素及其解决途径,以期为澳洲坚果基地提质增效提供科技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区域

调查区域为云南省德宏州、临沧市、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保山市5 个重点州市,涉及永德县、镇康县、云县、盈江县、芒市、昌宁县、隆阳区、景洪市、勐海县、孟连县、江城县、思茅区共12 个澳洲坚果重点县(市、区)。研究区域内的澳洲坚果基地多处于海拔800~1 300 m,阵性大风小于8 级;年平均气温18~22℃,年降雨量≥1 000 mm;品 种 以HAES344、O.C、A16、A4、HAES246 等品种为主。

1.2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主要为云南省澳洲坚果主产区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基地、种植大户、林农合作组织及种植散户等。

1.3 调查方法

2020 年6—12 月在云南5 个重点州市采用田间调查、面对面交流和会议座谈的方法开展澳洲坚果绿色优质高效生产限制因素调查。

1)文献综述法:澳洲坚果主产国的产业数字采取文献综述法,来源于国际坚果与干果理事会(INC)、南非澳洲坚果协会(SAMAC)、澳大利亚澳洲坚果协会(AMS)、美国农业部(USDA)、农业农村部农恳总局等公布的数字;国内产主省份的产业数字来源于农业农村部农恳总局行业数据;云南省主产区的数字来源于田间调查、行业主管部门及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领导小组等公布的数字。

2)田间调查法:在云南省每个重点州市随机选取6 个澳洲坚果种植基地进行田间调查。

3)面对面交流法:与种植基地的管护人员、技术人员、工人等进行面对面交流,从不同角度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澳洲坚果种植技术、生产情况。

4)会议座谈法:主要是针对各级林草部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进行的会议座谈。

1.4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澳洲坚果品种、树龄、壳果产量(壳果含水率10%)、青皮果产量、施肥结构、施肥次数、施肥量、整形和修剪、病害发生率、坏果率、病虫害预防方法,以及行业数据等。

1.5 分析方法

数据统计采用Excel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澳洲坚果种植规模与产量分析

2.1.1 世界澳洲坚果种植规模与产量分析

近年来世界澳洲坚果种植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据据国际坚果与干果理事会、南非澳洲坚果协会、澳大利亚澳洲坚果协会、美国农业部和中国农业农村部农垦局等不完全统计,2019 年世界澳洲坚果的种植规模达405 000 hm2,同比增长8.81%,世界主产国2019 年澳洲坚果种植面积、壳果产量(壳果含水量10%)情况见图1。从图1可知,中国澳洲坚果的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一,种植规模达245 000 hm2,南非44 800 hm2、肯尼亚28 900 hm2、澳大利亚28 000 hm2和越南16 000 hm2,分别占世界总面积的60.49%、11.05%、7.13%、6.91%和3.95%。2019 年全世界澳大利亚壳果产量共计26.9 万t,其中南非5.34 万t,位居产量最高的国家;美国5.28 万t,中国4.94 万t,肯尼亚4.64 万t。

图 1 世界主产国2019 年澳洲坚果种植面积及壳果产量Fig. 1 Macadamiaplanting area and nut in shell yield of main producing countries in 2019

2.1.2 我国澳洲坚果种植规模与产量分析

据农业农村部农垦局统计,2019 年我国澳洲坚果种植面积245 000 hm2、收获面积62 500 hm2,同比分别增长3.00%和50.83%,我国主产区澳洲坚果种植面积、收获面积与产量情况见图2。从图2 可知,云南省澳洲坚果种植面积22 000 hm2、收获面积58 800 hm2,分别占全国的89.80%和94.03%;广 西 种植 面积24 400 hm2、收 获 面 积4 200 hm2,分别占全国的11.09%和6.35%;贵州种植面积600 hm2,占全国总面积的2.46 %。2019年我国澳洲坚果壳果总产量4.94 万t,较2010 年的1 789.70 吨增长了27.58 倍,年均增长44.57%;较上年度增长11.43%。其中,云南产量4.68 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94.70%;广西2615t,占5.30%。

图 2 2019 年我国主产区澳洲坚果种植面积、收获面积及壳果产量情况Fig. 2 Macadamiaplanting area, harvest area and nut inshell yield of main producing province in China, 2019

2.1.3 云南澳洲坚果种植规模与产量分析

从图3 可知,长期以来云南省澳洲坚果种植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2017 年到2018 年剧增666 700 hm2,到2020 年云南澳洲坚果的种植面积达235 300 hm2。近年来,随着澳洲坚果逐步进入结果期,收获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到2020 年收获面积达63 300 hm2,壳果产量达7.48 万t。由种植面积的线性方程预测,云南省澳洲坚果的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21 年,种植面积将达到253 300 hm2。

图 3 近年来云南省澳洲坚果种植面积、收获面积、壳果产量变化情况Fig. 3 Changes of Macadamiaplanting area, harvest area and nut in shell yield in Yunnan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

2.1.4 不同主产国的壳果单产比较分析

据INC、中国行业数据,2015—2019 年美国澳洲坚果壳果单产为2 238~3 090 kg/hm2,澳大利亚壳果单产为2 752.5~2 669 kg/hm2,其中2019 年主产国及我国主产区壳果单产水平见图4。从图4可知,2019 年美国壳果单产为2 238 kg/hm2,澳大利亚壳果产量为2 752.5 kg/hm2,中国壳果产量单产为790.5 kg/hm2,云南省壳果单产为796.5 kg/hm2,广西壮族自治区壳果单产为706.5 kg/hm2。云南行业数据分析显示,云南2020 年收获面积63 333 hm2,总产量7.48 万t,产值38.26 亿元,澳洲坚果每公顷均效益60 405 元,壳果单产约为1 180.5 kg/hm2。我省的澳洲坚果种植面积占世界的54.3%,但产量仅占世界产量的17.4%,这与73%的澳洲坚果尚未进入结实期有着重要关系。

图 4 主产国及我国主产区2019 年澳洲坚果壳果单产水平Fig. 4 Compare Macadamianut in shell yield per hectare between the main harvest countries and main provinces of China in 2019

2.2 栽培管理水平对澳洲坚果产量的影响

2.2.1 施肥管理对澳洲坚果产量的影响

本研究对澳洲坚果的施肥次数、施肥结构进行系统的调查,统计析结果显示,我省主产区澳洲坚果种植散户年均施肥次数为1.6 次,变异系数为31.3%;龙头企业基地施肥次数平均为2.5 次,变异系数为17.4%。可见种植散户由于缺乏统一标准肥料投入变异很大,农户往往依靠习惯或肥料销售商推荐来确定施用种类和施用量,而肥料销售商也欠缺科学施肥知识,因此往往导致施肥不合理,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13]。调查结果表明:我省澳洲坚果主产区养分投入以化学肥料为主,辅施有机肥,少数辅以钙镁磷肥,其中氮肥投入方式以复合肥为主,尿素为辅;磷肥投入方式以复合肥为主,有些种植园不施磷肥、或施低磷的复合肥;而钾肥的投入完全依靠复合肥,这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一致[14-15]。施肥次数对澳洲坚果青皮果产量的影响见图5。从图5 可知,不施肥青皮果产量明显低于其他施肥处理,以全年4 次施肥的青皮果产量最高,达8 490 kg/hm2,明显高于施肥3 次及3次以下的处理,施肥多次青皮果产量低于施肥3 次、4 次,这可能是与撒施有关,肥料蒸发浪费较多。施肥结构对澳洲坚果青皮果产量的影响见图6。从图6 可知,全年既施用化肥又施用有机肥的处理,其青皮果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不施化肥或只施有机肥的处理,其青皮果产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化肥和有机肥是保证澳洲坚果养分补充的必要方式,不能只施用有机肥或只施用化肥。

图 6 施肥结构对澳洲坚果青皮果产量的影响Fig. 6 Effect of fertilization structure on Macadamianut in shell yield

2.2.2 整形修剪对澳洲坚果产量的影响

由图7 可知,不加任何整形和修剪的放任树,进入结果期其产量显著低于经过整形和修剪的情况;经过整形和逐年修剪的果树其壳果产量最高,达1 183.5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对比情况;在生产中存在幼树未加整形的情况,或者幼树定干整形后未加修剪的情况,进入结果期后这两种情况下的壳果产量有差异,但不显著。经过整形修剪进入结果期其产量较放任树提高246%;经过幼树整形,但后期未加修剪的果树其产量较放任树提高130%;经过幼树整形,后期修剪与否对量有着巨大影响,修剪的果树较未修剪的产量提高50%;后期均进行修剪,但前期整形与否对产量也有较大的影响,经过整形果树较未整形的产量提高24%。可见整形和修剪均对澳洲坚果产量有显著性影响,修剪较幼树整形对产量的贡献率更大,是绿色优质高效生产的关键限制因素。

图 7 整形修剪对澳洲坚果壳果产量的影响Fig. 7 Effect of shaping and pruning on Macadamianut in shell yield

2.2.3 病虫害对澳洲坚果产量的影响

由于澳洲坚果种植户对澳洲坚果树修枝、施肥的措施等技术的应用不重视,重栽植轻管护,造成果树枝条过密、发育不良、有花无实、坐果率低等现象,并且病虫害日益加重,如蓟马、果锈病、蝽类、渐衰病等危害亦日益严重,导致减产和减收。病虫害对澳洲坚果壳果产量的影响见图8,澳洲坚果病虫害危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在雨量过于集中的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种植园高温高湿,造成黑果病严重,青皮果变黑,从树上脱落或在树上残留,黑果病可以造成单株平均减产达60%,严重的造成种植园绝收。虫害以蓟马危害最为普遍,也是导致果锈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果实品相,果实犹如“龙眼”,影响果实表面进行光合作用,造成单果重减轻,果实品质下降;蓟马也会危害嫩梢嫩叶,使嫩稍变细、枯黄、滞长、扭曲;对照以“预防为主”的种植园,蓟马发生的种植园产量降低21.3%。蝽类为危害是造成坏果的最主要原因,各种植园的坏果率在0~12.3%,平均坏果率为4.68%,变异系数为57.34%,表明各种植园管护水平不一;蝽象类危害亦日益严重,造成幼果脱落或成熟果仁果斑缺陷,导致减产18%。澳洲坚果渐衰病随着树势衰弱,叶片逐渐转为黄色和淡褐色,随着褪色叶片的数量增多,6~9 个月全部叶片变褐色,以至植株死亡,可以造成单株减产达96%。随着我省澳洲坚果逐步进入结果期,蛀果螟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人们只有打开壳果才能发现果仁已经受到蛀果螟的侵害,这是由于蛀果螟在果壳尚未完全硬化时蛀入果实内,造成落果,减产达27.4%。

图 8 病虫害对澳洲坚果壳果产量的影响Fig. 8 Effect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nMacadamianut in shell yield

3 结论与讨论

3.1 讨论

3.1.1 施肥管理水平影响澳洲坚果产量和品质

为达到绿色优质高效的生产目的,有效提高坐果率,林农应重视施肥管理,进行科学施肥和土壤管理。施肥是种植园绿色优质高效生产的关键限制因素,规范使用肥料,确保肥料质量,确定合理的施肥量、施肥结构则是重中之重。目前还有种植园不施肥和乱施肥的现象,出现大小年现象明显,甚至树衰现象。短期来看,增加施肥可显著提高种植园产量,但是施肥量并不是投入越多越好,盲目施肥不仅不会提高产量和品质,还会造成收益减少、土壤酸化与土壤板结、引起缺素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种植园的可持续性发展,这与董倩倩等[16]对澳洲坚果的研究一致。氮素对澳洲坚果植株代谢活动、生长及产量均有很大影响[17];Steiger 等[18]、植金丽等[19]通过分析澳洲坚果产量遗传参数,一致认为壳果产量与栽培品种、土壤类型均和施肥均相关;谭秋锦等人认为澳洲坚果优质高效生产与施肥水平息息相关,影响果仁脂肪酸含量的土壤养分因子分别为 pH、全氮、全钾[19];袁婷婷等[20]认为施肥影响壳果品质,这些研究结果均说明施肥水平对澳洲坚果产量和品质有着显著的影响,与本文的研究结果一致,这为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提供了一定的科技支撑。坡度过陡的种植园应禁止行间种植短期农作物,倡导绿肥覆盖,提高地力,防止水土流失。种植园覆盖则可降低土壤水分蒸发,改善园地土壤墒情,适宜的土壤养分和水分条件,有益于种植园的植株生长,并可提高产量和质量[21-23]。禁止草甘膦等毁灭性除草剂的使用,防止不合格的肥料流入种植园。因此澳洲坚果施肥管理是澳洲坚果可持续经营、绿色优质高效生产、助推产业发展的关键限制因素,应根据澳洲坚果树生长发育特征、果仁品质,开展科学的施肥高效管理,才可达到绿色优质高产的生产目的,这与Byfordy 等[21]观点一致。

3.1.2 树体管理水平影响澳洲坚果产量和品质

澳洲坚果前期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育种性状、良种选育、产品加工技术等方面[19,24-25],今后应提升澳洲坚果的树体管理水平,尤其是结果树的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是澳洲坚果树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这一技术措施,不仅可以保果减少落果,促进稳产、高产,而且可以减少病虫危害。澳洲坚果树的结果部位是随树龄增长而由内向外和由低向高推移的,故结果初期应注意保留树冠内膛和低部位的结果枝,不能盲目修剪。随着树龄增大,树冠逐渐郁闭,此时将会加重病虫危害和影响产量。为了增加果园内光照,必须对果树进行修剪,主要修除病虫枝、枯枝、交叉重叠枝、徒长枝和落果后的果柄等。对生长茂盛,直立生长或树冠密集的果树,可在树冠顶部截顶,即开“天窗”,以抑制高生长和让树冠横向扩展,树高一般不得超过6 m,行道间留出1~2 m 的间距以保证阳光能够照射进来;对已封行交叉的树,进行适当侧枝缩减和疏枝;对树下部的弱枝等下垂枝进行修除,这与马忠海等关于整形修剪的重要性的报道一致[26-27]。目前林草系统虽然已经建立起省、市、县、乡技术推广体系,也开展了大量的技术培训工作,然而分级培训制度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大部分培训班时间短、人数多,既懂理论,又会实操的技术人员太少,实地操作机会少,学员难以在短时间内真正掌握澳洲坚果栽培技术。虽然各层级的澳洲坚果栽培技术规程已经制定发布,但宣传贯彻得不够,效果有限。据不完全统计,各级政府、行业协会、科研及推广部门的技术培训覆盖面仅有30%,有近50%的种植林农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广大林农基本上不掌握澳洲坚果管护技术,或掌握得不全面;政府组织的正规培训引导不足,一些澳洲坚果重点县的技术推广部门对澳洲坚果的栽培技术不掌握,无法有效组织技术培训,培训方式单一,多数只有课堂讲解,没有实操培训,林农学技术难的问题仍然存在。

病虫害会对澳洲坚果的产量以及品质造成影响,蝽象类害虫以成虫、若虫刺吸嫩枝、花穗、幼果的汁液,果实的伤口不明显,往往不受重视,导致落花落果,严重影响品质和产量,个别果园受害达40%以上。澳洲坚果规模化发展,给蝽象类害虫繁衍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导致其危害越来越严重[28]。本研究中蝽象类害虫严重的果园,坏果率最高达12.3%,严重影响果仁品质和商品价值。做好病虫害预防,应在主产区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做到科学防控,在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严把种植园农药质量关。

3.1.3 澳洲坚果绿色优质高效生产的解决途径

长期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澳洲坚果产业发展,已把澳洲坚果产业列入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之一,把澳洲坚果产业作为云南地方特色的一张靓丽名片来打造,着力推进全省澳洲坚果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组织化、市场化协调发展,使澳洲坚果产业成为了促进产业兴旺、生活富裕,让“青山”变“金山”的重要产业。针对澳洲坚果绿色优质高效生产的限制因素,提出4 条解决途径。首先要在种植环节夯实产业基础,加强对澳洲坚果的科技引导,提高林农科学意识,加强澳洲坚种植园施肥管理、整形修剪管理、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有效提高澳洲坚果单产水平,做好提质增效。资金投入方向亦应围绕种植园进行提质增效,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二是应围绕澳洲坚果绿色优质高效生产进行科技创新,加强澳洲坚果的科技支撑,建立国际一流的集种植、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等为一体的世界级澳洲坚果创新平台[29],攻克澳洲坚果绿色优质高效生产的技术难题,实现澳洲坚果产业发展从数量到质量的提升。重点建立高标准绿色优质高效生产示范基地,构建绿色优质高效管理模式[29],力求取得实效,以点带面,带动林农种植水平的大幅提高。鼓励有水源条件的种植园,建设灌溉系统,确保旱涝保收;没有水源条件的种植基地,建议推广澳洲坚果抗旱保墒技术,缓解干旱对种植园产量的影响。三是坚持适度发展的原则,放慢种植面积扩张速度,仅在我省澳洲坚果最适宜区再适当扩大规模,其他地区的重心应全面转入种植园的提质增效上来。四是提高组织化程度,紧密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果农加入专业合作社,统一种植技术,统一农资采购,统一产品销售。鼓励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要成立技术服务队,为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督促合作社社员开展种植园规范化管理,生产高质量果品,能够有效限制“抢青”、无序竞争等行为,实现澳洲坚果丰产、稳产和果品均质化;龙头企业要与专业合作社签订长期的果品收购协议,确保按市场价收购果品,解决合作社销路问题;鼓励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按股份制原则共同建立加工厂,让社员也能分享到加工和市场环节的利润,同时也满足龙头企业有充足的原料提供。引导各级经营主体抱团合作发展,形成高效协调、紧密合作的关系。

3.2 结论

综上所述,影响澳洲坚果绿色优质高产的关键限制因素主要为施肥管理、整形修剪及病虫害防治。施肥次数及施肥结构对澳洲坚果青皮果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全年施肥4 次的澳洲坚果青皮果产量最高,达8 490 kg/hm2,不施肥处理其产量显著低于其他施肥情况,同时施用化肥和有机肥的种植园其青皮果产量显著高于只施化肥或只施有机肥的处理,不施肥及只施用有机肥的处理其青皮果产量差异不显著,化肥和有机肥是保证澳洲坚果养分供应的必要方式,不能只施用有机肥或只施用化肥,多次施肥有利于提高产量。整形与修剪对澳洲坚果产量有显著性影响,经过整形和修剪的果树较放任树产量提高246%;经过幼树整形,后期修剪与否对产量有着较大影响,修剪的果树较未修剪的产量提高50%。蓟马会导致种植园减产21.3%,蝽象类导致减产18.2%,蛀果螟导致减产27.4%,而黑果病和速衰病可导致减产60%和96%。建议广大林农加强澳洲坚种植园施肥管理、整形修剪管理、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有效提高澳洲坚果单产水平。加强澳洲坚果的科技引导,建立高标准绿色优质高效生产示范基地,构建绿色优质高效管理模式;坚持适度发展,做好基地提质增效,夯实产业基础;提高组织化程度,紧密林农、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

猜你喜欢
种植园坚果澳洲
摇一摇坚果罐
某花卉种植园区天然气管道在建工程造价争议的司法鉴定
美国:种植园安全举措事关食源性疾病
坚果也分高低脂,肝炎患者要分清
小种植园里的劳动故事
享誉海内外的澳洲奶酪
澳洲动物
爱吃坚果的小松鼠
A Glance at Woolworths and Co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