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甲骨文动物形象深入开展小学美术教育的探索

2023-07-04 05:16沈世颖
考试与评价 2023年6期
关键词:甲骨文汉字文字

沈世颖

中国汉字举世无双,甲骨文作为汉字发展初期的形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同时它也是如今能找到的我国王朝时期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类成熟文字。也有人将甲骨文叫作“契文”或“甲骨卜辞”,还有人将其唤作“殷墟文字”,而“龟甲兽骨文”这一称呼更能揭示出此种文字形式的本质和特征。一开始人们在河南安阳一带的殷墟中发现了甲骨文的存在。人们经过研究认为,甲骨文是一种上古汉语,殷商甲骨文大概起源于九千多年以前,到了商代中期以及后期阶段,这种文字形式也被人们应用在占卜活动中。到了今天,甲骨文的艺术价值也不断被人们发现,甲骨文中很大一部分属于象形文字,而中国汉字所具有的独特美术价值就来源于甲骨文这种特殊象形文字的魅力。另一方面,甲骨文所具有的独特艺术价值对艺术领域以及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带来了重要的契机:在目前学科素养培育的背景下,要充分挖掘甲骨文的艺术价值,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结合甲骨文形象深入开展课堂活动,有望实现良好的育人效果。

一、甲骨文动物形象潜在的艺术价值

如前所述,很多甲骨文属于象形文字,实际上,世界上各民族的人们所使用的文字都有过“象形文字”的发展历史,然而甲骨文所包含的象形文字尤其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让我国的汉字得以在发展过程中解决两个关键的问题,同时也让中国汉字别具特色:一方面,甲骨文象形具有高度概括性,这样可以保证满足人们越来越多的实际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它实现了“语”同“文”之间的分离,在这种情况下,图形识别有机会在我国文字中作“中流砥柱”,而声音的作用成为辅助性的、间接性的。有人提出,相当一部分甲骨文乃是古人概括物象独特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象形文字,这些文字生动地揭示出古代人们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甲骨文中的各种动物形象更让人感到眼前一亮,感受到别样的艺术情趣和魅力。这些动物类甲骨文是在对动物的特征进行精准概括的基础上所获得的,以“牛”为例,牛身上的“角”就是牛这种动物最为突出的特征,而甲骨文中的“牛”看上去就是一个带有“牛角”的牛头。

二、甲骨文动物形象的思想教育价值

甲骨文作为我国的古老文字价值自不待言,人们普遍将其视为现代汉字最早的形态,它也被人们视作是汉字的一类书体,而且是至今为止人们发现的我国最成熟的古代文字。之所以叫作“甲骨文”,乃是因为一开始相关人员是在动物骨头上找到的这些文字内容,它们除了在天文学领域、考古学领域以及文字学领域具有及其重要的价值(是宝贵的文献纪录)之外,同样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在美术教育领域,甲骨文动物形象的艺术价值有助于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而与此同时,这些形象所代表的动物本身的精神内涵还能够实现思想教育的效果。不同的动物有自己独特的形象和性格,可以展示不同的精神风貌,例如在我国文化中,狗代表忠诚、大象代表勤劳、春蚕代表无私奉献,鹊代表吉祥好运等等。实际上,我国古人已经开始使用动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传递思想价值。被誉为“唐宋八大家”的唐朝伟大文学家柳宗元就在其所创作的作品中使用了动物形象,这些动物形象在实现其艺术价值的同时也具有思想性,被文学家用来批评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体现出对美好人间的追求,同时也表达出对自然的关心和对生命的尊重。将甲骨文中动物背后的精神思想内涵同这些文字的艺术性结合,尤其适合运用到小学生的教育活动中去。年龄较小的学生往往对于动物形象非常敏感,通过曾经读过的一些童话故事等内容,他们脑海中的动物已经是人物化的,是有思想的,所以这类学生更容易接受动物身上所代表的一些品质。甲骨文中的“牛”通常具有任劳任怨等思想品质,在开展小学美术教育的时候,挖掘甲骨文的“牛”的形象,以达到“美育”“思想教育”的双重教育效果,就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小学美术教育结合甲骨文开展教学的思路——借“牛”年契机开展的小学甲骨文学习项目为例

(一)多角度了解甲骨文形象

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实施结合甲骨文动物形象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一个基本的思路是带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甲骨文所代表的动物形象在不同领域中的情况进行了解和探索,以形成对相关动物形象全面的认识,从而达到“知晓”的效果,建立起对这个动物的具体而综合性的印象。在这方面,首先可以从每个人关系最为密切的“生活”入手,因为生活是任何人都要参与其中的內容,而且也是能让他们对各种事物形成最为深刻、具体的感知的方面,当然,校园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动物形象也是生活的延伸,从民俗的角度来考察相关动物形象,亦是从生活的角度对其进行观察了解的重要方面;其次可以从文学作品以及艺术领域的角度来探索相关的动物形象——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对相关形象升华、抽象之后的结果,也是人们借以形成对世界更加深刻的认识、提高自身精神思想境界的最主要和丰富的素材;还可以从人们是如何看待该动物形象这一角度入手,透过大众和他人的眼光来了解它等等。例如,在借“牛”年契机开展的小学甲骨文学习项目活动中,通过欣赏古代的人们所打造的牛形塑品来走近“牛”的形象,就是从艺术领域对“牛”进行了解的一种形式,让学生透过那些艺术化了的别具特色的“牛”来在脑海中形成对这一动物与其形象的理解和具体认识;以“赏名画”为内容开展教学,组织学生欣赏唐朝画家所创作的“国宝级”经典绘画作品《五牛图》,也是从艺术角度对“牛”进行了解的方法。

(二)带领学生认识甲骨文及进一步了解相关形象

在结合甲骨文动物形象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时候,在学生对相关的动物形象形成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可以利用一些方法引导他们逐步走入甲骨文的世界,将甲骨文文字形象渗透给他们,与此同时通过进一步的活动让他们更加深入地感知相关动物形象。例如,在借“牛”年契机开展的小学甲骨文学习项目活动中,为学生介绍甲骨文中的“牛”是怎样的,以及应该如何写,包括让他们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学写甲骨文。通过为学生展现甲骨文中“牛”的形象,让他们形成甲骨文象形特征的直观感受。另外,让学生基于相关的教学资源探索在我国的历史中“牛”这一形象的存在发展情况,以及这种动物都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在生活中如何为人服务等),还有牛代表了怎样的一种精神等。如带领学生学习在我国古代,“牛”所承担的作用和对人的价值,它们不仅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给人带来重要的帮助,而且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美味又营养的食材,并且能够入药医治疾病,还可以用来祭祀祖灵等。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内容,学生不仅对甲骨文的“牛”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更加深入地认识了“牛”这一动物及其形象。

(三)学生参与实践展示甲骨文形象

學生在对甲骨文动物形象建立起较为完整而系统的认识的过程中,也可以让他们尝试自己围绕这一形象进行创作实践活动。前文所提到的学写甲骨文文字就是其中的一种,除此之外,也可以拓展性地引导学生参与更加丰富的实践活动。例如,在借“牛”年契机开展的小学甲骨文学习项目中,当学生完成了《五牛图》作品的欣赏之后,为他们布置了制作五牛图手抄报或剪贴报的任务,给他们自己进行总结、实践的机会;另外,还在项目中组织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捏制“泥塑”作品等。让学生能在自己体悟的过程中,感受中国文字的历史及演变过程,并激发其对古文字的兴趣及探索精神,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究,也为甲骨文字的传承工作增添力量。

(四)升华教学活动实现德育效果

为了充分发挥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价值,在结合甲骨文动物形象实施教学的时候, 应当以当前的全面发展以及素质教育为导向,将教学活动在美术之外的其他方面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发挥出来,其中一个重要的探索方向就是通过美术教育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就甲骨文动物形象结合的教学而言,应当努力挖掘相关教学资源的德育内涵,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以及健康的性格与人格,更好地促进他们自身的成长发展,同时从育人的角度为国家的良好发展打下基础。在借“牛”年契机开展小学甲骨文学习项目的时候,就做了这方面的一些尝试,例如在通过故事学习关于“牛”的科普知识的时候,对牛这种动物形象所代表的精神以及故事中其他一些正面角色所展现的思想内涵的进行挖掘,首先从“牛”的本身出发,探究“牛”厉害的地方,例如:牛有哪些种类?它是如何被人类驯化的?牛的演变过程是什么样的?牛为什么会有四个胃?牛的消化系统是怎么工作的?为什么夸人要称“你真牛!”?为什么有那么多关于“牛”的成语?“牛”有哪些精神值得学习?……抛出这些问题后,让学生通过课余时间借助书本或是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制作任务单,并能够在项目课时向大家介绍自己了解的方面,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合能力、语文写作能力等,充分体现了学校STEAM课程及美术课程标准中学科融合的宗旨。其中《牛肚子里的旅行》一课中,“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心甘情愿为大众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都具有影响学生精神世界的积极力量,并借机开展了一次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甲骨文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汉字的伟大和其耀眼的发展史,在小学美术教育活动中挖掘甲骨文动物形象的教育价值,不仅是对过去这段辉煌历史的回顾和其自身在汉字、文字以及艺术等方面的重要价值的挖掘,更是在当今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具有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小学美术教学领域,以“牛”年契机开展的小学甲骨文学习项目是结合甲骨文动物形象深入开展小学美术教育的一次创新探索,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将甲骨文动物形象或是其他方面同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的实践,这种实践亦是保护和传承古老而优秀的甲骨文汉字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猜你喜欢
甲骨文汉字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甲骨文“祸”字新证
三千年甲骨文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最“萌”甲骨文——心
甲骨文“ね”字应释为“書”字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