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3-07-04 05:16石发明
考试与评价 2023年6期
关键词:初中生学科教材

石发明

地理学科顾名思义就是以地图为核心进行学习的一门学科,如果地理课堂教学没有了地图,就不能称之为一门地理课。同时,地图也是对地理知识的一种直观表达方式,是地理学科中的一种特殊语言体现,基本上所有的地理学科知识都可以在地图中得到体现,文字和数字也只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图的一种工具,这也是地理学科的特点。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后,初中地理教学需要尽快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地理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通过地图提升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属于自己的地图三维形象,进而能够在遇到地理问题时,结合地图进行分析和判断。文章以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为核心,分别探讨了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价值作用,以及以往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随后结合以往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了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1 为教师带来教学便利

地理教学与地图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例如地理教师在教学时遇到了世界各国位置分布的课程讲解,利用文字对学生进行讲解是很难被学生所理解的,学生们便会硬性地记忆,而不是真正地理解,也就无法真正体现初中地理教学的意义,对促进学生各方面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应用地图进行地理教学之后,教师可以通过不同国家在地图中的形象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记忆。例如:意大利在地图上像一只靴子、中国在地图上像一只雄鸡等等。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体现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

1.2 激发初中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地图以图像的形式呈现能从根本上锻炼初中生的识图能力。要认识到初中生年龄较小,他们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让他们在这一阶段接触地图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时期。同时,初中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也是比較快的,若是将地图应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形成地理知识从抽象变成具象的转换,还能够更顺利轻松地学习地理知识,通过地图了解地理学科的魅力,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另外,地图教学还能让学生在学习时举一反三,把此类学习方式应用到其他科目学习中,从而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让学生主动探索、了解知识的奥秘,这对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1.3 促进学生空间感的形成

地理学科是一门文科偏于理科的学科,几乎在所有的地理知识内容教学中,都需要用到地图。在地理教学的过程当中,地图是非常必要的一种教学辅助工具,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清晰、直观地展示出教学内容,例如地球的经度纬度、各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还能帮助学生区分世界不同区域所存在的具体特点,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一个简单的地图框架,对促进初中生空间感的形成意义重大。

2. 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知识的文字内容讲解超过了地图讲解

在以往的初中地理课堂上可以发现,无论是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还是新课程改革后的地理教学方式,与地图相关知识内容的讲解都非常片面。整节地理课下来,针对地图进行讲解的时间可能还不超过5分钟。另外,教师在地理知识讲解时遇到一些学生比较难理解的概念,往往会用文字和口头的方式进行讲解,脱离了地图,导致地理知识变得抽象性极强,学生不得不在课堂上以文字的形式做记录。这种不科学的地理教学方式以及学生被动的学习过程都很难让学生真正在地理课堂上有所收获,限制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2.2 学生对地图的学习不感兴趣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可塑性的黄金期,所以在对这一阶段的学生展开地理教学时,教会学生的不仅仅是地理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掌握识别地图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自主分析能力。初中生在刚经过小升初之后,理解能力、自控能力、学习能力与初中高年级学生的区别不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所有的知识点几乎都会清楚地写在黑板上和课本上,学生只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记录,就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成绩。但是在初中阶段之后,学生必须逐渐掌握逻辑分析能力、总结能力、思考能力等。初中阶段会涉及到地理学科,但是教学深度不强,导致学生在初中时对地图完全没有概念,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忽略地图的教学作用,就难以激发初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久而久之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也会逐渐降低。

3.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3.1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地图

初中地理学科的学习需要让学生通过教材理解不同章节的重点知识内容,同时结合地图对知识内容进行深度的掌握。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可以通过一边讲解地图,一边让学生观看地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和概念进行理解和记忆。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好地理知识的第一步就是自身具有良好的地理学习意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地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并构建地图意识。例如,在人教版地理教材有关“中国地势形态特点”知识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展示我国的地形阶梯图,图中不仅包括我国的地理三大阶梯,还会对每一个阶梯包含的山脉、平原等地形地貌进行描绘。有了这一基础之后,学生在理解教材概念时,就可以结合地图进行记忆。另外,教师在向学生展示挂图时,可以选择挂图的地形纵剖面模型为辅助教学工具,虽然这种模型可能超出了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定义,但是学生可以通过这一方式感受到地图上不同阶梯的海拔高度是不同的。如果没有此类模型,教师则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来自主绘制中国地质的阶梯地图,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地图辅助学习,提升学生的空间分布感和空间结构感。

3.2 应用地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以及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为他们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地图应用技巧,构建良好的地理学习意识,形成综合学习能力,扩展思维视野,最大限度地应用地图去更深度高效地解决地理问题。另外,教师还需要结合初中阶段地理学科中的重难点内容,充分应用地图这一教学工具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补充教材中可能不够充分以及缺失的部分,用地图化解初中地理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在多元、高效的学习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地理学科素养,锻炼学习能力。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地理教学《我国铁路干线》这一部分知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和理解,在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和重要知识点之后,引导学生标注出教材中此知识点的重难点内容,为接下来结合地图的深度学习做好铺垫。另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展现出电子地图,让学生通过地图中铁路干线加粗的部分了解我国的铁路分布特点。最后,教师需要结合地图帮助学生掌握我国铁路干线的综合枢纽节点,试图引导学生理解“五纵三横枢六”的具体概念,以及我国铁路干线的具体分布优势,用地图突出教学重点的同时,不断激发初中生的地理知识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促进学生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形成。

3.3 应用地图解释教材的抽象概念

在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很多地理知识都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在理解和运用上会存在不小的难度。为此,初中地理教师要充分结合教材,把地图应用到教学中,应用地图进行注解,帮助初中生更直观便利地了解教材知识,并且能够在地图上找到教材中的知识体系,增强知识的分析能力和地图的解释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思维。另外,初中教材中的一些地理知识点往往会采用图例进行简单的标注或者说明,内容上不够具体,甚至非常模糊,难以被学生接受。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充分应用地图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地图上丰富的文字和图画的体验中,感受到应用地图进行学习的高效性和直观性,从而应用地图简化那些抽象复杂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例如在人教版地理教材《我国农业空间分布规律》这一内容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地图上标注出我国的农业空间分布,让学生结合实际分布情况,以及黄河上游和黄河下游的农业发展特点,通过清晰简洁的地图深度了解并记忆与我国农业空间分布规律的相关知识,并在其中深受启发。

总的来说,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初中地理教师必须意识到地图在地理教学当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促进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以及激发学生各项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意义。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地图的应用,学会把地图与地理教学方法进行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之上,更直观具体地了解地理知识,并通过地图去解决一系列的地理知识难题。

猜你喜欢
初中生学科教材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学科新书导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