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实施

2023-07-04 05:16林秋梅
考试与评价 2023年6期
关键词:整体教学资源文本

林秋梅

深度学习是浅表学习的相对概念,深度学习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高度投入,在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前提下,使其能够高效学习知识、领悟学科规律、形成学科思维、获得学习能力,最终形成核心素养。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应该给学生提供多元化、深层次探究学习的环境,单元整体教学不仅仅是教学资源的整合,同时也是教学思路的优化、升级,和传统单篇教学方式对比能够更好地突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符合小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学习需求,内容的关联使教学过程更具整体性。此外,全新的教学模式更利于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产生更强的求知欲。新课改背景下,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契合课程改革要求,具体的实施策略还有待深入研究与创新。

一、单元整体教学方向

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目标的单元整体教学首先要明确整体教学方向,在大方向的引领下有步骤、有目的地规划教学方案,全面提升对单元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下面以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方向规划要求为例展开讨论。

(一)寻找关联教学要点

单元整体教学应该以教材为基础,确定单元文本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提炼主题、整合资源、整体规划,这是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小学语文教材就是通过单元主题关联教学内容的,因此我们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只要领悟单元主题含义和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即可。

(二)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语文教学包含听、说、读、写四大部分,实践性和综合性是语文学科的主要特征,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需要熟悉生字词,掌握语法知识,把握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相关的学科技能。而传统教学模式以课时教学、单篇教学为主,知识点比较零散,而单元整体教学中更强调单元知识的整合与梳理,通过单元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加强课内外学习资源的统筹运用。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单元整体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育核心素养,因此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以往教师单向输出的教学模式,而是强化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只有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真正把握了单元整体学习思路和方法才能够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二、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单元整体教学中,首先要创设整体教学情境增强学习者的代入感,顺利导入主题;其次就是对单元教学资源的统筹分析和应用规划;第三步就是基于情境构建和资源统筹的教学思路设计;最后一步则是通过活动组织为教学目标落实提供载体。下面以此为思路展开探讨。

(一)创设单元整体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活学生的参与兴趣,调动积极情感因素,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单元整体教学环节同样如此。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增强学生的代入感,顺利导入单元教学主题,营造亲切的教学环境,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和畏难情绪。比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中,我们就要围绕“古典名著”单元主题创设教学情境:预习环节布置整体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多角度对比“四大名著”;课堂教学环节,以多媒体设备辅助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导入与本单元四个文本《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有关的影视作品片段,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名著节选的情节进行戏剧表演,锻炼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指导学生归纳写法,吸收古典名著中蕴含的写作技巧和方法,积累语用经验;课后延伸和拓展学习环节,给学生布置创编名著课本剧、古典名著服装设计、古典名著好书推荐等活动任务。通过整体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单元整体阅读中获得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的阅读感悟,并在核心素养导向下优化单元整体教学环境。

(二)统筹单元整体教学资源

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学资源整合是初始步骤,这对教学者来说是一项挑战,我们必须秉承单元整体教学理念,设计学习项目,提高单元教学资源利用率,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学资源的统筹规划和运用要以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让教学过程体现语文学科特色,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整体教学活动中,《四季之美》和《鸟的天堂》作为两篇典型的写景文,都以自然景物作为描写对象,通过感受自然界、生活中的不同美景,唤醒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与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本单元整体教学中对语言材料的整合运用是重点,要求学生细致品味语言,通过类比阅读的方式评析写景文在观察视角、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的特色,具体可以设置项目任务,指导学生结合例句展开合作赏析,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最后,每小组学生要选择一篇课文完成情感朗读、仿写和配画绘画的任务,以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与运用素养,体现对单元教学素材进行整合应用的价值,训练学生迁移运用语言经验的能力。

(三)明确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教学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会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对应的他们在教学设计和组织过程中也会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体系,会集中反映到他们的教学思路上去,在清晰、合理的教学思路引领下,教学方向不易发生偏离,教学时间的利用率也会随之提升。单元整体教学模式虽然应用效果好,但是从教学者的角度來说,教学设计和组织难度大,需要明确的教学思路引领,保证单元整体教学中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笔者在单元整体教学基本以“三步走”教学原则为准,第一步整体把握单元教学内容,第二步结合单篇文本印证单元主题;第三步整体教学小结。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为例,单元分布了《古人谈读书》《忆读书》两篇课文,口语交际主题为“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单元习作任务为“推荐一本书”。总体分析单元教学内容可以发现本单元教学主题为“读书”,以此主题为依据可确立基本的教学思路:首先,组织学生自读课文,概括单元两篇课文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其次,细读文本,明确单元阅读教学重难点,对比两篇文本的异同点,总结议论文和记叙文的写作要点,在此过程中穿插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活动;最后,从单元整体教学视角出发,提炼语言知识和技能,落实情感教育目标。此外,单元整体教学思路要在同中求异,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安排布了四篇不同题材的课文,《蝙蝠和雷达》和《呼风唤雨的世纪》属于科普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属于童话故事,《蝴蝶的家》则是一篇散文,在题材上体现出差异性,但是“问题”是串联这四篇课文的核心所在,但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不同的提问策略,《蝙蝠和雷达》一文可从文本内容、写法、启示以及联系生活等角度展开提问,《呼风唤雨的世纪》则以指导学生筛选有用信息为目的展开提问,《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则按照整体、局部的不同视角提问,《蝴蝶的家》尝试让学生自主提问并给问题分类,以清晰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养成提炼信息与整合信息的能力。

(四)组织单元整体教学活动

单元整体教学离不开主题实践活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实践教学视角,让学生在单元主题实践活动中完成知识体系构建、语文思维锻炼、语言能力提升、道德素质发展等多元学习目标,坚持“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竹节人》(记叙文)、《宇宙生命之谜 》(说明文)、《故宫博物院》(说明文),本单元要求学生能够获得“基于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的能力,据此本单元整体学习活动可以针对文本体裁与阅读目的分类设置小组合作探究任务。任务1:任选一个传统玩具,结合《竹节人》的文本内容,并以资料查阅和动手实践的方式,具体介绍其制作方法,要求最后以书面形式呈现任务成果;任务2:基于文本《宇宙生命之谜 》探究两个问题,①科学家是怎样判定其它星球没有生命的?②人类移居火星的计划是否可行?③你是否有其它观点或者猜想、推测?请你简单阐述理由支持自己的推断(要求查阅并获取相关资料,尝试推理和举例);任务3:参考《故宫博物院》一课的文本内容,以导游的身份设计一份参观故宫(其他景点也可)的路线规划并写出对应的导游词,要求体现清晰的说明顺序,突出路线规划的结构思路,强调规划的侧重点,路线规划和导游词写作中尝试仿照课文使用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再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可以确立“红色教育”活动主题,统筹单元文本《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把弘扬革命精神、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本次阅读活动的核心目标,联合单元口语交际任务“演讲”,要求学生以革命小故事为题材自选素材内容参与“革命故事我来讲”的演讲活动,让学生在革命故事的读与听中去了解革命先辈们在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道路上做出的巨大牺牲,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弘扬革命精神。

深度学习理念下,小学语文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是改善低效教学现状的有效举措,是顺应新课改趋势的必然结果。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单元主题发挥着引领作用,教学内容的组合都以单元主题为基础的,便于推进单元整体教学工作,要求教师能够合理利用教材,整体规划教學方案,创设适合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经历自主预习、课上探究学习、课后拓展实践的学习过程,关注听、说、读、写各个教学环节,为学生发展语文核心素养提供有利条件。当前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还没有达到成熟水平,尚在探索阶段,我们在这方面依然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并动态把握课程标准变化,聚焦素质教育目标,重构学科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成效,体现课程的多元育人价值。

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FJJKZX21-272)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整体教学资源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