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023-07-04 05:16钱水英
考试与评价 2023年6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素养语文

钱水英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革新和发展,诸多以往不被重视的教学方向和方法得到了社会和教师的重视。而经典诵读作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对其进行有效应用,能够使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新认知到语文的本质,建立学生健全的思想人格,促进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使其人文精神、文蕴意识以及文学感知力得到有效发展,进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事业的进一步拓展。故此,本文将基于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施展开策略研讨,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做出必要的贡献。

小学阶段是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塑造基本人格意识、思想道德、综合思维以及情感态度的重要阶段,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己任,积极创新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将经典诵读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从而使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自身思想价值体系的形成。在教学中,教师基于教材,对经典诵读展开一定的教学研讨,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手段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经典文学有效融入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健全发展。

一、经典诵读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价值

经典诵读作为一种有效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教学方式,教师针对其进行相应的教学手段和策略的配合,能够使学生在经典诵读教学中有效体悟中华先辈的优秀品质,领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机,使学生在经典文学的诵读中获取相应的情感价值依据,进而使学生的人格思想意识、综合思维能力以及情感价值态度得以有效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主战场,而经典文学又作为中华文明中文学领域的瑰宝,教师将人文教育和经典文学诵读进行有机结合后,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基础能力得到有效发展,更对学生的综合文化意识以及语文素养的塑造有着较大的发展意义。

随着教育事业的革新,经典诵读的教学应用作为一种贯彻中华文学、教育改革以及国家语委的重要实施策略,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其能够在一定程度内发挥相应的教学优势,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影响,强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弘扬意识,在促进其思想道德发展的同时,使其综合文化意识以及鉴赏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经典诵读所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方向出现偏差

经典诵读作为一种教育革新下而全面拓展的产物,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加速构建学生的思想认知体系,使学生的情感价值和传统文化意识得到有效提升,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健全发展。从小学语文教学视野出发,虽然教育事业的革新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教师的思想认知也已经获得了相应的转变,其对经典诵读的重要性也有了相应的理解,在进行正常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够在教学设计中留有相应的教学时间开展经典诵读,但是多数教师在进行经典诵读教学时,其教学方向却仍存在一定的偏差,对经典诵读教学价值的认知停留在表层,不夠深化,认为进行经典诵读仅是使学生明晰经典文学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对经典诵读于学生的培养意义和发展方向认知不够明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学生的思想发展上限,使学生的综合思维意识无法获得有效成长。此种情况的存在,不但制约着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更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的成长有着不小的方向作用。

(二)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教学方法作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针对教学阵容而展开的实施策略,教师通过对其进行高效的拓展和应用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效率、效果以及质量均得到有效改善,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一定优化。但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虽然已在教学中融入了经典诵读教学内容,但其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学方法却过于传统单一,在教学中仍采取对诵读内容多次朗读的教学方法而展开相应教学活动。此种固化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将不仅影响着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学习兴趣,更会使学生在面对经典诵读时产生一定的厌烦之心,此种情况的存在对学生的文学诵读能力以及传统文化意识、思想价值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都十分不利,更制约着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窥斑见豹,由此可知教学方法的传统单一,不仅对学生的经典诵读教学发展有着不小的限制,更是对学生其他方向的语文知识学习有着不小的影响。如果教师对其不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有效优化和改善,其必然会全面限制学生的语文综合发展,于新时代语文教学规划的发展和形成十分不利。

(三)教学评价不够完善

教学评价作为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的最后收尾部分,其作用不仅仅是“评价”,对其进行有效应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和发展。但在当前教学阶段,教师对经典诵读教学中的教学评价不够重视,导致相关的教学评级体系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质量的下滑。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革新,虽然经典诵读已得到了大部分教师的关注,但是现阶段教师对此仅止于表面,十分不利于学生传统文化意识和综合文化素养的发展。而且于当前教育发展现状而言,教学评价体系过于简陋,灵活性偏低,笼盖范围不够明确,评价途径过于简约,对经典诵读教学发展非但未能形成有利作用,更对小学语文教学产生着一定的消极影响,进而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一定弱化,十分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但如果在经典诵读教学中有效构建教学评价体系,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不利局面,进而将教学制约有效剔除,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有效发展。

三、针对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而展开的策略研讨

(一)基于教学内容本质,重塑针对性教学方向

教学是教师进行授业解惑的行为活动,是师生进行互动的主要方式,更是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养进行培养的重要行为方式。但在当前教育领域内,教师在进行经典诵读教学时往往容易忽略教学的本质,仅仅侧重知识的教授和教导,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并不重视。故此,教师应当基于当前政策指导,积极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重新定义教学方向,修正错误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进行经典诵读时,不仅能够学习相关的文学知识和内涵,更能够使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得以健全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二十六课《忆读书》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进行作者的介绍,使学生明晰作者的生平:“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诗人,现代作家、散文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等。” 教师需要设计相应的教学计划,确定教学方向和目标,使学生在《忆读书》的文章诵读中促进自身文学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升,继而在文章所表达的思想中明晰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吸取冰心幼时、少时的读书经验,使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诵读能力,更能够使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得到有效进展。

(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促进教学方法丰富性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受传统理念影响颇多,致使其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单一,与当前时代的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严重不符。而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革新,教师应当基于当前教育环境,积极创新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中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当前课堂现状得到有力改善,进而促进经典诵读教学方法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将多元化教学方式融入经典诵读教学当中,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经典诵读活动,促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全面形成,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有效发展。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少年中国说(节选)》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报名,在课堂中安排学生按照顺序进行《少年中国说》诵读表演,进而促进学生的文学诵读能力、人文意识以及爱国精神,使学生的思想道德与价值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在组织活动前可以让学生对作者梁启超进行了解,明晰《少年中国说》的创作环境,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随后教师按照活动进程,使学生逐一上台进行诵读表演,在活动结束后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的学生进行奖励。教师通过此种方式,使学生在进行经典诵读的过程中,完成自信心的培养和自我能力的形成,从而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快速发展。

(三)建设诵读评价体系,提高诵读教学完善性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是一种基于教育革新而发展的新型教学方式,但因为当前阶段教师教学理念的落后和教学程序构建的不完善,此种教学方式的应用未能发挥出完全的效用,于语文教学而言十分不利。故此,教师应当基于相关政策指导,将构建经典诵读评价体系作为学生发展教育的创新,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吸取有利建议,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手段和策略,进而使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升,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综合素养得以强化,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综合文化意识。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一课《杨氏之子》课文教学时,教师在课前为学生进行故事导入,将宋时苏东坡赶赴杭州任通判时发生的小故事作为课文引入的依据,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在进行诵读时与课文进行情感共鸣,促进学生的诵读情感。教师在进行诵读活动开展后,使学生对课文诵读完毕后,可以使其他未参与的学生对教师的课文讲解能力、活动组织能力以及诵读学生的诵读能力进行评價,使教师和相关学生在评价中吸取有利建议,进而在未来教学中改善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效果,有效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使教师的教学经验逐渐增进的同时,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经典诵读是一种高效的教学培养方式,教师基于此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手段,建立相应的经典诵读教学体系,将诵读引导、诵读过程以及诵读评价纳入诵读教学体系当中,不断对其进行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思想境界、思维能力等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改善,进而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素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