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化学作业有效设计研究

2023-07-04 05:16王银娟
考试与评价 2023年6期
关键词:化学核心作业

王银娟

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学习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质,是对知识、技能、思维、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综合表现的关注。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背景下,对于初中化学教师的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需要教师合理地安排与布置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化学知识,强化化学技能,获得化学实践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为初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形成提供助力。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主要就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化学作业有效设计思路以及实现途径做出了以下几点阐述,旨在转变化学教师的传统作业设计方式,能够在化学学科作业设计中渗透核心素养,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化学作业的教学功能,助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一、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化学作业有效设计思路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与课堂教学内容紧紧相连。在以往的化学作业设计中,大部分教师为了满足应试教育体制的需求,提升学生的试卷答题准确率,经常会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作业内容缺乏针对性,作业数量多,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但是在这样的作业设计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并未得到明显的提升。而在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的背景下,众多教师开始认识到传统的作业设计形式与方法已经不再适用,教师除了通过作业的布置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点之外,还要进一步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让化学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可以发挥出更多的育人价值。对此,需要教师开发作业设计新思路,能夠从学情出发,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布置具有个性化、特色化的化学作业,能够促使学生在作业的完成中获得全方位的发展。同时,化学核心素养下的作业设计,还需要渗透化学文化,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优秀的道德品格,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中除了布置纸质作业,还可以布置社会生活实践作业,着重地培养初中生形成社会责任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学生在化学实践中形成必备品格。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化学作业有效设计实现途径

(一)以理论知识为起点,设计基础型作业

作业设计的一个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到的基础知识,因此,想要提升化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以理论知识为起点设计习题,帮助学生在作业的引领下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程度。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化学作业设计,能够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打好“地基”,学生可以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检验自身对课堂知识点的理解与吸收程度,从作业完成中检测出知识漏洞,帮助学生在化学作业中查漏补缺,带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提高化学知识学习的宽度与广度。

以“酸和碱”的教学为例,在这一单元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有“酸”和“碱”的概念、通性,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掌握酸的通性是与碱反应、与活动金属反应、与某些金属发生氧化反应以及与某些盐反应,认识到常见的碱有氢氧化氢、氢氧化钙,掌握碱的通性有与指示剂作用、与酸反应、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与某些盐反应,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以及融合的酸碱性判断标准等。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融入这些基础知识,以此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做到熟练地运用,紧扣课堂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在作业完成中获取相关学习经验,进一步理解化学概念性知识。对此,教师可以设置如下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1. 某位学生测得牙膏、肥皂水、橘汁、草木灰水、食盐水的PH值分别是8.2、9.2、3.5、10.6、7.0,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A. 食盐水     B. 牙膏     C. 草木灰      D. 橘汁

2. 将下列的几种物质按照酸、碱、盐、氧化物的顺序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A. H2SO4、NaOH、MgCl2、CaO

B. NaOH、H2SO4、MgCl2、CaO

C. MgCl2、H2SO4、NaOH、CaO

D. CaO、NaOH、H2SO4、MgCl2

3. 下列物质中,若是将其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

A. 浓硫酸      B. 浓盐酸

C. 氢氧化钠固体    D. 碳酸钠

4.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发生反应后溶液会变成________色,PH_______7(填“>”“<”“=”),逐滴向锥形瓶中滴入盐酸并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溶液的PH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检验学生对溶液酸碱性知识的学习效果,促使学生在习题解答中加深对酸和碱知识与相关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生作业完成的积极性。

(二)注重化学实验操作,设计实践型作业

在理论知识类的化学作业设计之后,教师还应设计实践性作业,关注学生在化学作业中的动手能力发展。为了让学生对化学作业产生新鲜感,提升化学作业的具体化与形象化,教师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操作作业布置的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化学作业完成中,获得学习成就感。在化学实验作业的完成中,学生开始关注生活中物品在化学实验中的运用,能够将抽象的化学概念性知识通过生动的化学实验表现出来,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实验操作的步骤,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方法,形成热爱科学探究的精神,让学生在作业的驱动下,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建构者。

如在比较金属活动强弱的实验教学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实践作业:(1)取相同的A、B试管,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量的5ml盐酸,盐酸溶液浓度为10%,在A试管中加入铝片,在B试管中加入和铝片大小相同的锌片,请学生们观察铝片和锌片表面气泡的多少。

(2)取相同的C、D两个试管,向C、D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5ml 10%、5ml 5%的盐酸,再向兩个试管中加入相同大小的锌片,观察C、D两个试管中的锌片表面气泡多少?

(3)通过上述两个实验,请学生写出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说一说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快慢与什么有关?

又如,在蜡烛燃烧时间受什么因素影响的这部分知识学习之后,为了帮助学生弄清不同盐量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实践性作业:

实验方案:取6支大小、质量相同的蜡烛,选择其中的5支蜡烛,在烛心周围分别撒入不同质量的盐,从第一支到第五支蜡烛的食盐加入量分别为0.1g、0.5g、0.7g、0.9g、1.0g,第六支蜡烛不加盐,要求学生在课后的实验作业完成中,详细地记录每支蜡烛燃烧的时间,观察蜡烛燃烧的稳定性。在本次实验的完成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作业完成效率以及准确性。下面是其中一个小组记录的实验结果:

通过动手操作的化学实验作业设计,可以丰富作业类型,学生会在好奇心的促使下,主动地操作完成实验,获得化学实践操作技能的锻炼,感受化学实验的乐趣,进一步掌握化学实验操作流程,准确地区分,获得实验观察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的锻炼。

(三)渗透德育教学目标,完善作业评价方式

在以往的化学作业设计中,大部分教师受到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最终目标,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对于初中生成长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作业设计中只关注基础知识以及解题能力的训练,对于化学作业的育人价值发挥关注度明显不足,从而导致化学作业的育人作用大打折扣。化学作业不仅承载着延续课堂教学的作用,还需要承担着育人的职责,在“立德树人”理念以及核心素养培育的双重目标影响下,教师应优化作业内容的设计,在化学作业设计中融入德育教育因素,促使学生在化学作业的完成中,获得思想与情感的指引,树立正确的观念。为了在作业设计中更好地渗透德育功能,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化学作业,将道德情感与意识的培养作为化学作业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保障化学作业设计的启发性,让化学作业设计发挥出育人的价值。

以“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课的教学为例,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同样以蜡烛燃烧实验的作业设计,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人们生活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引领学生在化学实验探索中树立科学态度。又如,在水蒸气的课后作业设计中,针对学生对于水蒸气现象缺乏思考的问题,教师可以设置从家庭生活中观察水蒸气变化,或长久的实验现象观察任务,让学生在化学作业的引领下,树立求真务实的意识,学会站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的视角分析现象,挖掘出现象背后蕴含的本质。除了常规的作业设计之外,教师还可以布置小论文、社会调查、资源查阅、小组辩论、问答竞赛、情境表演等多种类型的化学作业,促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化学作业引领下了解社会,获得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意志力等方面的提升。同时,教师还应注重作业评价语言的优化,认识到作业评价是教师在作业设计中渗透德育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教师的德育渗透提供了契机。教师应善于运用评价平台,通过激励性的评语运用,帮助学生形成更为十足的化学学习信心,让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当学生的学习成果或者是学习过程被肯定时,会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这种心理与情感的积极转变,会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内在学习动机。需要注意的是,作业评价需要基于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为了鼓励而鼓励,这就需要教师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变化情况,如当一名学生作业准确率有所提升的时候,学生当然希望得到教师的夸奖,这种期待源于学生真正有进步,那么教师在作业评价中可以这样写:“你的进步有目共睹,作业准确率越来越高,老师为你感到高兴,你认真学习的态度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是成功的秘诀,希望你继续坚持、努力。”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形成不气馁、不灰心的认知,也可以在作业评价中凸显出教师的人文关怀,提升作业评价的针对性,让作业设计与作业评价适合每位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改善。

总之,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的作业设计应聚焦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做到精准地把握化学素养,准确地定位化学核心素养与化学作业设计之间的关系,能够选择合适的作业素材,以化学知识、技能以及人文素养的渗透为主线,进一步改善化学作业设计的方法,探寻作业设计新思路。通过多样化的化学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获得思维水平以及化学实践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地凸显出化学作业的育人作用,帮助学生提升化学学习效果,为初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生成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化学核心作业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作业
我想要自由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