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材料在幼儿园中班教学中的利用

2023-07-04 05:16杨丽玲
考试与评价 2023年6期
关键词:塑料瓶纸箱动手

杨丽玲

在我国教育不断的发展下,人们对幼儿的教育开始重视起来,对幼儿教育来说,幼儿的健康生活以及活动环境都是非常重要的。让幼儿在健康的环境下快乐地成长,满足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需要是很重要的。在幼儿童年的生活中,最有益的就是积累生活中的经验,废旧材料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健康环保的废旧材料,教师帮助幼儿发挥他们最大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进行游戏制作,能够有效地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现阶段为了给幼儿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成长环境,利用废旧材料融入到教学中,能够拓展幼儿的教学环境以及生活空间,为幼儿的成长带来不一样的色彩。

一、打造废旧材料,提升幼儿艺术表现

幼儿园是为幼儿提供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在幼儿园的环境中,幼儿是利用这个空间活动的主人公,为幼儿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利用废旧材料,让幼儿通过精心打造,能够提升幼儿园的整体素养,使幼儿园变得更加有内涵,具有艺术性;同时也能帮助幼儿提升艺术表现,对幼儿的性格也会有十分积极的影响,能够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积极向上地成长。

例如,在日常的生活中,许多纸箱的最终结果都是被变卖掉,但是在幼儿园中可以利用纸箱进行收纳玩具等创作。在幼儿园中,教师为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让幼儿利用废旧纸箱绘画成各种动物的形状,将绘画好的图纸裁剪下来,形成各种不一样的图案,教师可以将幼儿的作品贴在教室的墙上,从而促进幼儿的积极性;或者让幼儿利用一些彩色卡片贴在废旧纸箱上,将废旧纸箱变得更加精致,做成一个非常精美的收纳盒,可以让每一个幼儿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收纳盒,将自己在活动中的玩具或一些卡片等放入自己的收纳盒中。这样不仅能够使幼儿学会整理,也能将幼儿园的教室变得更加整洁、精致。废旧纸箱除了可以做成收纳盒之外还可以让幼儿通过裁剪绘画等画出各种不同的形状,然后教师带领、帮助幼儿,将做成的图形拼凑成动物的形状或者其他形状。通过用废旧纸箱制作,能够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增强与幼儿的亲和力,更重要的是能够降低幼儿对幼儿园的恐惧和害怕心理。并且让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在幼儿园中制作自己喜欢的物品也能够达到保护环境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利用家里的废旧纸箱做一些垃圾桶或者衣服篓等,引导幼儿将废旧纸箱变废为宝。在课程中,教师可以先为幼儿讲解如何制作,或者教师通过与幼儿合作一起制作,从而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在生活中废旧纸盒的用处是很多的,不仅可以做成幼儿的玩具也可以让幼儿制作一些家里需要的物品,让幼儿学会废物利用。废旧纸箱除了可以做这些物品之外,还可以制作幼儿最喜欢的机器人玩具。首先教师为幼儿准备一些废旧纸盒塑料瓶、薯片桶、彩色卡片和胶水等,用两个细一点的薯片桶做成机器人的脚,用纸盒分别制作机器人的身体和头,然后用更细一点的塑料瓶做成机器人的胳膊,用膠水或木棍儿将它们连接在一起。用彩色卡片做出机器人的眼睛和扣子,最后用彩胶纸进行装饰就可以完成机器人的制作。这些方法都是非常简单的,并且教师也能够通过废旧材料的运用,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拓展手工制作,促进幼儿技能储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家长对幼儿的学习生活教育等方面也逐渐重视,幼儿的玩具种类也越来越多。虽然幼儿的玩具种类多种多样,但大多数都是家长买回来的成品,使用方法几乎不需要幼儿动脑思考,也不用考虑太多的问题,许多玩具都是智能的。但这类玩具往往不会对幼儿产生时间很长的吸引力,因为这些玩具的制作幼儿没有参与其中,对这类玩具的兴趣也不是很大。因此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让幼儿用一些废旧材料自己手工制作,提升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可以利用这些材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并且幼儿通过这些普通的材料进行制作,也能提升动手能力。

例如,在幼儿园的活动中,教师除了利用废旧纸箱教导幼儿进行制作以外,也可以用塑料瓶、塑料盒、包装纸、包装袋等废旧材料进行手工制作,让幼儿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制造出自己喜欢的物品。从而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以及调动幼儿动手制作的积极性。比如说,教师可以让幼儿利用塑料瓶做一个存钱罐,在制作过程中,教师为幼儿充分准备需要的材料,通过示范,一步一步帮助幼儿进行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可能需要用到小刀或剪刀等危险物品,在用危险物品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幼儿进行裁剪。制作存钱罐是非常简单的,首先教师先让幼儿每个人拿到一个塑料瓶,然后用裁剪工具将塑料瓶分成三段,取首尾两段,用胶条或双面胶将首尾两段连在一起,再将塑料瓶涂成自己喜欢的颜色,在塑料瓶上剪出一条小口用来存放硬币,最后加上眼睛、耳朵、鼻子等来进行装饰。制作存钱罐的方式是非常简单的,教师在让幼儿制作的过程中,要以安全为主,在安全的情况下让幼儿进行制作。部分幼儿可能不喜欢存钱罐的制作,教师也可以让幼儿利用塑料瓶做一些铅笔收纳瓶。首先要让每一个幼儿都拥有一个瓶子,然后将塑料瓶从中上节的位置剪开,将瓶子的外面用彩色卡纸进行装饰,可以让幼儿制作一些圆形图形做眼睛、三角形做鼻子,也可以裁剪一些彩纸作为手臂,依次粘在塑料瓶上,这样色彩鲜艳的铅笔收纳瓶就做好了。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喜欢的物品,通过塑料瓶的制作可以帮助幼儿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根据废旧材料制作出自己喜欢的物品。除了利用塑料瓶制作物品以外,教师也可以让幼儿用家里的旧衣物、旧毛巾等制作物品,比如说教师可以让幼儿找一些家里不用的旧毛巾,用它来制作拖鞋或者收纳袋,教师可以简单地为幼儿讲解一下制作方法,然后让幼儿回到家里之后和家长一起动手制作。做收纳袋的方法是非常简单的,让幼儿寻找两个家里不用的旧毛巾,将第一块毛巾平铺在地板上,将第二块毛巾放在第一块毛巾中间偏上的位置,然后用笔画出想要的格子,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缝合,在毛巾最上面的部位缝制一根带子。这样收纳袋就做好了,可以放一些家里面的小杂物等。

三、营造教学环境,培养幼儿环保意识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工作中,教师对幼儿的教学活动不能只应用一种材料,也不能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授课。这样不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也无法培养幼儿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重视不同的教学情境,帮助幼儿提升学习兴趣,开展户外教学能够促进儿童对大自然的了解,也能够提升教师教学的效率。幼儿年龄较小,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中要由浅入深,引导幼儿做一些有利于环保的事情。利用废旧材料进行手工制作,能够高度提升幼儿的环保意识。

例如,刚到幼儿园的幼儿自理能力较差,经常会出现洗完手不关水龙头,或用完的纸随便扔的状况。因此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形成高度的环保意识,这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教师可以让幼儿利用彩胶纸做一面装饰墙,在墙上设置各种环保标识和一棵生长茂密的大树,然后教师将每一个幼儿的照片贴在每一片树叶上。教师要引导幼儿每天做一件有利于环保的小事,当幼儿做完这件事时向教师进行说明,然后教师在他的照片旁边贴上一朵小红花,每集齐10朵小红花的幼儿就可以兑换一份教师给的小礼物,这样能够提升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幼儿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并且教师可以将废旧材料与幼儿园的环境结合起来,让幼儿收集废旧盒子、罐子,在收集的过程中发动幼儿的家长共同参与,然后在课程中教师针对不同的幼儿,选出不同种类的废旧物品进行加工,将废旧材料进行简单的制作,比如说可以用包装纸和废旧材料做一些小化妆盒、机器人等,并且要引导幼儿,在收集的过程中,像牛奶盒类的废旧物品,一定要清洗过后才能回收利用,在选用材料的时候要注意材料过于锋利的问题,让幼儿以安全为主。也可以让幼儿用一些空瓶子做成沙锤,通过音乐进行配合敲打和摇晃,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还可以让幼儿利用瓶盖、粘土等制作一些自己喜欢的图案、香肠、可爱的印章等,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讓幼儿自己动手改造一些废旧纸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一些自己需要或者自己喜欢的物品。其中废旧纸盒就可以帮助幼儿变废为宝,做一个房子。比如,利用废旧材料帮助幼儿制作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首先让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一组准备一个空纸箱、一块纸板,以及制作中用到的胶水、画笔,剪刀、白纸、颜料等,先用马克笔在纸箱上画出记号,然后用剪刀将纸箱裁剪下来备用,把纸板裁剪成和房子一样的长度,从中间对折作为屋顶,把做好的屋顶放在纸箱上,用胶水沿着边粘好,然后用白纸把纸箱覆盖住,用剪刀裁剪出窗户和门。最后让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颜料为房子上色,进行装饰,这样一个既漂亮又能够吸引幼儿的小房子就形成了。教师让幼儿用废旧材料制作物品,能够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热情,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让幼儿与教师进行互动、培养环保意识,也可以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到其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布置一些手工活动,让幼儿回到家里之后和家长共同合作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物品。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可以让幼儿与家长之间形成互动意识,促进幼儿与家长的配合,还可以让家长看到幼儿是如何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以及增强环保意识的。

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坚持变废为宝,多动手、多动脑的方式能够促进幼儿的心智发展。废旧材料的使用,不仅让幼儿园的环境进一步美化,而且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幼儿通过手工制作提升了手、眼、脑等全方面的发展,并且这种教学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幼儿园节省了一定的娱乐设施方面的建设经费。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也要让幼儿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从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猜你喜欢
塑料瓶纸箱动手
我也来动手
神奇的气压
塑料瓶回收分离粉碎一体机的设计
纸箱有多重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小赛的纸箱
塑料瓶的涅槃
动手演示找错因
纸箱变身收纳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