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教学模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3-07-04 10:23洪哲花
考试与评价 2023年6期
关键词:微课文本小学生

洪哲花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作用

1.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學习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学生与高年级学生在思维、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上都有很大的差异,而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受到年龄等因素影响,也是比较差的。针对小学生这样的学习状况,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地把微课堂教学方式引进课堂上,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微课堂中看到更多与课堂上阅读内容有关的信息,还能够用观看更生动、详细和具体的动态图像的方式,来激发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从而指导他们持续地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1.2有利于优化小学生阅读学习效率

小学语文学科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通过微课堂模式介入,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课前预习的效率,让他们能够在课前对阅读内容进行归纳,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降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压力。除此之外,微课堂还可以用听音频和看视频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灵活的思维指导,让他们能够以更高的专注度重新回到课堂上,从而为优化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帮助。

1.3有利于提高教师授课水平

微课教学模式有着很强的作用,因此,只有在微课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才能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一方面,要指导教师提升对教学难点、课后复习要点的归纳、总结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语文阅读课基础知识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对微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灵活运用,突破在传统阅读课程中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学生中实行不同层次和内容的多种教学方案,让他们能够按照适合程度进行教学。通过微课的运用,可以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个体教学能力。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探析

2.1学生的阅读技巧积累较为薄弱

在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的阅读方式比较单一,而且在教学中也常常忽略了对阅读情感的培养,学生对文本认识和理解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都采用一致的阅读方式来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那么学生就不可能找到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也不可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感知,并扩展阅读思维。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不能实现深度的认识。这一现象的产生,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不能适应个性化阅读需要。教师们应该把个别、分层次阅读融入到微课的教学方式中去,这样每个学生才可以在阅读中获得成功。

2.2阅读资源有待拓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习惯性地将教学资源限制在教材知识上,而不对教材知识进行拓展,这不仅阻碍了学生自主阅读和练习,也不利于阅读实践能力的提升。有些教师还会在网上搜集其他课本,但是他们并没有把这些课本与学生兴趣以及认知能力相结合,从而无法取得理想的阅读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在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扩展阅读视角认识不足,将阅读教科书上知识看作是完成阅读任务的一种手段,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素养,这些都需要在未来的学习和阅读过程中进行培养。

2.3语文课堂阅读时间较为有限

一节课四十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没有过多空闲深入地阅读,对阅读水平并无帮助。同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能进行具体的教学,仅能为学生提供基本的指导。这就造成了学生对阅读技能、方式方面认识不足,造成了学生阅读速度缓慢、阅读效果不佳。所以,教师们要对原本传统阅读教学方式进行变革,而不是把阅读学习限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堂教学来拓展课外阅读,让小学生拥有一个更好的阅读平台,拥有更多阅读选择,在阅读过程中,对思维进行启发和实践,从而养成良好阅读技能和习惯,掌握更多阅读技能。

3. 基于微课教学模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3.1利用微课,完成阅读教学的课前预习

在小学阶段,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进行课堂预习。因为,进行课前准备工作,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前对本课教学重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得到充分地发挥,让他们学会独立提问,之后再用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效率的问题来听课。所以,语文教师应该与下节课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布置课前预习工作,让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观看微课预习视频,对视频中的问题和词汇进行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准确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的。

例如,在讲授《牛郎与织女》课文时,教师可先录制课文,再把牛郎与织女对话融入到短片中。录像可以配上优美的音乐、浅谈的月光等,让学生仿佛进入到了牛郎与织女的对话之中,并通过微课堂录像,对所读资料有一个基本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在录像中设置一些简单的提问,并用提问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对于不能及时根据视频内容进行回答的学生,他们会及时阅读教科书,通过阅读找到问题的答案,这将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过程。利用微课堂预习的方式,学生不但能够更容易地完成课前预习,还能够促进他们的自主阅读和思考,这也为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和在课堂上进行介绍提供了便利,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压力和负担,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最终达到自主阅读和学习的目的。

3.2创设阅读情境要借助并运用微课

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要发挥好教学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阅读、探究的机会。在此基础上,通过微课创设语文阅读情境与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深度阅读,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整体阅读水平目的。由于微课堂资源可以以图像、视频和声音形式来体现文本内容,可以比静态文本知识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更专注于阅读和学习。在教学中,除了利用幻灯片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外,也可以利用微型教室资源来营造动态阅读环境。微课资源还能体现课文中心思想。课文知识能透过实物,更清楚、更生动地呈现,使学生在学习中文及课文内容时减少抗拒。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应当保持最轻松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去。在进行正式阅读前,教师可提前搜集有关教科书内容的影音资料。在教室里,利用音频播放,让学生能够边听边读,让他们的头脑中浮现出真实情景,让学生跟着微课堂的资源进行阅读,体会到读书与学习的快乐,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3通过微课辅助课堂教学,促进课堂学习质量提升

当教师利用微课在教室中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可以将微课堂与文章讲解或介绍环节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师运用微课堂展开教学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堂来完成对课前阅读内容的引入,从而提升课堂上介绍内容的有效性。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主要采取的是新旧知识的衔接,而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要改进教学将微课引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并在开课之前通过微课创设问题情景,来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根据主题以及学生要求,从网络上搜集与文本阅读有关的微课素材,并将其中有教学价值的素材组合成微课视频,时长3~5分钟。利用微课堂向学生呈现与阅读内容更为一致的相关描述性对象,可以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创造出与其认知水平更为一致、激发小学生在课堂中阅读和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

例如,在运用“微课”教学《日月潭》时,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事先通过网络平台搜集、整理与“日月潭”有关的资料,再通过多媒体方式,创设出教学情景。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短视频的内容,并在看短视频的同时,向他们提问:“请问,谁能告诉我,‘日月潭这个名称的来历?”这时,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并进行讨论。这样一种文本情境的创设,能够对小学生形成一种以视觉和思维模式为基础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意识进行全面的指导,也能够在提升他们对阅读兴趣的同时,帮助他们寻找出教师提出问题的答案,进而深化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记忆。

其次,相对于初、高中学生,小学生的思维模式还停留在形象化思维水平上,当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一些更加难以理解和抽象的形象化图形时,往往会产生“阅读困难”问题,从而对整个阅读过程产生不利影响。为解决小学生阅读困难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通过微视频转换文本语言,以更直观的视频将文本中描述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在对学生形象认知思维进行培养过程中,也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进行了提高,这对加速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有好处,从而可以更快速地突破语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以《长城》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在教科书中运用了大量描写景观的手段,若仅以景物描写为题,则学生会因其自身的认识水平而难以了解景物描写的内容。在此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微课堂的优势,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描述,实现文本与微视频内容同步,这既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词汇意义,也能让他们更好地提升阅读、学习效果,并最终为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3.4课后借助于微课资源查漏补缺

在小学语文阅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在微课辅助下,找出并弥补其中的差距,并在课后进行巩固。小学生记忆力较差,如果不加强训练,则很容易忘记已学过的东西。所以,教师必须意识到在课堂上进行巩固与复习,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与此同时,小学生正是积累阅读资源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在课余时间扩展阅读时间,并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推荐一些高质量、有趣的阅读资源,从而达到将物质知识进行转化的目的,并对学生的阅读和学习技巧进行训练。

同时,在不受时间约束的情况下,利用短视频来展现历久弥新的教学价值,利用短视频来提供更多的阅读理解题目。在复习巩固时,若有疑问,可通过网络平台与教师进行互动。教师应该给学生有目标的复习资料,让他们自己去弥补这些不足,从而形成完善的阅读能力系统。

比如《父亲的菜园》,教师就应该先告诉学生阅读要点,那就是要学会描写角色的语言、行为等,这样才能突出角色性格特征和心理特征。如果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真正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技巧,教师可以选择与父亲形象、素质和精神状态有关的文本片段,并将它们汇总起来,着重对小学生作文写作方式进行梳理,并利用微课堂短视频的方式,指导他们将巩固过程归类,可以让学生通过不断地重复练习,达到整体提升閱读与学习文本目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掌握文本理解技能,从而提升小学生语文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将“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方式引入并运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教师有效地组织、挖掘教材,扩大教材的使用范围,从而提升阅读教学质量,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阅读的积极性和兴趣,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并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推动学生学习水平逐步提升。所以,要想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微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必须正确、客观地看待教学状况,正确认识教学目标和任务,并与学生学习状况和水平相结合,合理、高效地运用微课堂,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并让学生与教师进行更好的交流和互动。

猜你喜欢
微课文本小学生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我是小学生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