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生态演绎

2023-07-17 08:30刘秋菊赵复查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质量保障高等教育

刘秋菊 赵复查

摘 要:我国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经历了借鉴、创新与多样化发展阶段,为普及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质量保障。在高度关注生态发展的21世纪,以生态理论反思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形成生态发展的质量监控观,为完善质量保障的生态建构提供依据,具有理念创新的意义。质量保障体系的生态演绎的研究,从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出发,以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质量保障体系的生态演替原理、生态区域特征、生态复杂性与生态调节性阐述质量保障体系的生态意蕴,以准确把握生态因子的功能、高度关注质量生态承载力等关键因素,确保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生态耦合,使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具有生态系统的生命特征。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生态演绎

中图分类号:G 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883(2023)04-0076-06

DOI:10.19986/j.cnki.1007-6883.2023.04.011

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后,其教育质量问题引发社会多方关注。如何确保普及阶段高等教育的质量,已成为各高校构建质量保障体系、实施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任务。随着教育生态学,特别是高等教育生态学的发展,以生态理论审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形成生态发展的质量保障监控观,具有学科交叉探讨的意义。教育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发展规律的新兴学科。以生态思维探讨教育问题,以生态原理引导教育发展,以生态的大自然观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对生态演绎中的矛盾与冲突、和谐与共生,以及生命发展的共存环境进行探讨,解决棘手的教育质量监控问题。以生态原理构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将生态理论中的生态环境、生态因子、生态区位、生态平衡与非平衡、生态能量与质量、生态主体与群体、以及生态承载力等概念引进质量监控体系,是一次视角创新的尝试。

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的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可追朔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研究主要以借鉴为主。一是借鉴国外高校的经验,如直接借用国外高校质量保障的模式;二是借鉴企业质量管理的法则,如嫁接企业ISO9000质量管理用于高等学校质量管理;三是运用传统的综合评价方法,如看一所高校培养人才的整体效应,即培养了多少社会名人,以及社会综合认可度等。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已由借鉴走向独创,逐步形成自己的体系,现正向多样化发展阶段迈进。关于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管理,就模式而言,常见的有“质量保证模式、质量控制模式、全面质量管理模式”[1]等。就体系而言,一般认为高校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宏观政策环境、中观教育理念、微观社会需求等,它既要体现社会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又要体现市场经济对教育的要求,还要体现内在发展的硬性条件与保障。在发展特性与功能上,首先要体现质量保障的全员性、全面性与全程性,将保障体系与运行机制的“三全”紧密结合。其次,要体现质量保障主体的自主性与发展性,将质量体系的保障对象加以充分调动,从而强化教育的主体间性,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再次,要体现质量保障活动的开放性,将质量保障置身于社会发展的宏观与微观环境之中,确保质量体系发展的内外监控特性,以开放发展的态势构建质量保障的监控生态。最后,在质量体系的构建中要运用系统性原理,将质量保障体系分解为目标系统、组织系统、对象系统、评估系统、反馈系统与改进系统等,在运行中要确保各系统间的有机映照与相互关联。[2]

当前,高校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多样性、创新性促进了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发展,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质量监控中的生态承载力问题、质量保障体系的生态位问题,以及质量保障体系的能量流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现有体系构建的发展。以生态理念、特性与多重因子探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与发展,以生态共生与共存的原理抓住质量保障体系构成因子的生存发展准则,构建适应质量发展的生命体,以能量与环境的流向变化探讨质量保障体系的共生原则,从生态演绎的视角构建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实现质量体系构建的生态化,突出体系构建的生命特性,是高校质量监控与管理的时代要求与创新。

二、生态视域中的高等教育系统

教育生态学的研究源于20世纪,国内外学者将生态理论与教育结合,从生态原理、生态特征与功能、生态影响因子、生态环境、生态能量交換,以及生态承载等方面探讨教育面临的问题,试图寻找解决教育危机的路径。

(一)教育生态学为研究教育问题提供了思路

19世纪生态学的产生为教育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最早提出“生态学”(ecology)概念。他认为,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我们“可以把生态学理解为关于有机体与周围外部世界关系的一般科学”,因为“外部世界是广义的生存条件”。1离开外部生存条件,有机体是无法生存发展的,由于“生态共同体的每一部分、每一个小环境都与周围生态系统处于动态联系之中”,且“处于任何一个特定的小环境的有机体,都影响和受影响于整个由有生命的和非生命环境组成的网”。“生态学扎根于有机论——认为宇宙是有机的整体,它的生长发展在于其内部的力量,它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整体。”[3]生态学的基本价值在于认识了世界的普遍联系性、整体功能性和相互依赖性,为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顺应世界的发展提供了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相互依存与发展的共识,开拓了有机生命体形成共生、共创、共荣的多样态格局的新思路,为后现代世界观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要素。

教育生态学借助生态学的原理,把教育看成世界生态系统的子系统,以生态理念研究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各种教育生态环境因素与教育事业发展之间复杂的、动态的关系,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生态机制,探索优化教育生态环境的途径和方法”[4]。从近几十年教育生态学的发展来看,教育生态环境的研究已成为解决教育问题的关键。教育生态视域中的环境是指教育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理解并正确处理好这三方面的关系,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就找到了突破口。教育的自然环境探讨的是教育发展所处地域的自然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等,教育的发展与所处位置的优劣、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人口聚集的多寡、经济发展的速度、交通是否发达等都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不研究教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就无法把握教育的生存与发展。教育的社会环境是指教育发展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教育要生存发展就要适应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处理好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既是社会环境中的子环境,也是社会大环境中的子因素,教育发展既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孕育和呵护,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生存土壤。教育与人文环境的关系是指教育离不开所在区域的风土人情、风俗礼仪以及约定俗成的地方文化与行为习惯。人文环境与教育的关系,是适应改造与竞争共生的生态关系,优秀的人文环境对教育发展有促进作用,落后的人文环境则阻滞教育的发展,而教育在人文环境中可以形成优秀的小环境,进而影响或促进人文环境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及其特征

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指的是生物与它们赖以生存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和谐共生,由之形成的不同生物群落相互竞争、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各种环境(即生存环境)织成的网络。正如英国生态学家坦斯烈(A.G.Tansley)所说,“有机体不能与它们的环境分开,而与它们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系统”,“我们所谓的生态系统,包括整个生物群落及其所在的环境物理化学因素。它们是一个自然系统的整体。而在成熟的生态系统中,这些因素接近于平衡状态,整个系统通过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得以维持”。1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这四个方面构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在系统中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生存者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同时还是分解者,而非生物提供的则是生物存在的条件。这种共生共在的生物环境,为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奠基式的条件,也为教育生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学校教育的过程有如生态联结的过程,学校和教师是生产者,学生和社会是消费者,师生间的主体间性关系是教育分解者,学校和社会实践的条件是非生物成分。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属于教育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研究高等教育的生态发展,是我国探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思维。高等教育生态体系,除了具有一般“系统”的功能外,它以生态观和系统论的思维审视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功能性、变异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征。[5]其中,整体性是生物的多种元素赖以存在的基础,如果系统中的某一元素或因子离开整体,就会失去其特性和功能;层次性是系统构成的格局,它具有多层级意味,由于层次的递进与下延,为系统的存在提供了稳定性,层次性与生物存在的多样性密切相关;结构性是生物自组织的排列与组合,通过结构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并为层次的稳定与发展提供条件;功能性体现在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转换以及信息流的输入与输出,是确保生命体相互依存与发展、共生的前提;变异性与相对稳定性是系统中特有的个性,变异性促进生命体元素的不断进化与发展,相对稳定性则为生物均衡发展、相互依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变异性由相对到绝对,使系统处于非平衡状态,稳定性随竞争发展达到系统的新的平衡。

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生态意蕴

近年来,用生态原理探讨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与监控,以生态系统理论审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的研究还为数不多。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是生态学与高等教育学相结合的创新,有助于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一)质量保障体系的生态演替原理

生态演替是指生态系统中生命之间因物质能量的交换、信息的更替所发生的变化。演替是自然界中的生物在外界环境作用下生存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世界生生不息、向前创新的原动力。新的生物替代旧的生物,是生态系统维持平衡与稳定,焕发勃勃生机的力量所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过程内含着内在因子的演替过程,其构成体系也会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主体的发展而变化,具有生态演替的特征。构建质量保障体系要考虑环境系统中的能量交换、信息变量和元素因子的适应程度。

(二)质量保障体系的生态区域特征

生态区域特征是指自然生物生存发展所处的位置范围及其生存发展的状态。在自然界,生物的产生与发展受制于区域环境,在气候、土壤、地貌、水分、光照等因素的影响下,生物存在与发展的样式是不尽相同的。受生态区域特征的影响,有些生物生存发展良好,并在竞争中焕发勃勃生机,有些生物不适应环境,逐步走向衰亡。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属于社会大系统中的小系统,具体到一所高校,其体系更隶属于一定区域的子系统。质量是高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其保障体系的建构必须考虑区域生态發展的空间特征,即高校所在区域社会发展空间的相关特性。

(三)质量保障体系的生态复杂性

以生态原理审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可将该体系视为一个既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又具有复杂而有序的运行特性的系统。稳定性保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发展,复杂性酝酿了系统中平衡发展中的非平衡状态,变异性正是生物多样性发生与发展的催化剂,而有序性则是生物适者生存的演绎。在生命体的生态发展中,复杂性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特性。自然生物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生态区域的复杂性,这些都是难以捉摸的。但复杂性为生态系统和个体的平衡发展提供了观察突破口。高校质量保障体系与生态系统一样都具有体系构建、程序运行、能量流变上的生态复杂性。在人为设定的质量保障体系中,要强化生态因子构建的复杂性、变异性和有序运行性,使系统既能稳定发展又能变异突破,从而起到质量保障与监控的作用。

(四)质量保障体系的生态调节性

生态调节是生态系统特有的功能,它既具有自组织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又具有个体适应生存环境的自我调节功能。生态适应与生存发展是生态调节功能产生的基础条件。生态系统中无数生命的变异都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变异就是适应生态环境的一种自我调节。在大自然中,生物种群的自我调节促成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发展,生物个体的自我调节实现了其生存发展的目的,调节是生态系统中平衡与非平衡冲突发展,最终形成稳定平衡的有机运行方式。高校质量保障体系是人为设定的教育子系统,应借鉴生态调节的原理,充分发挥系统中教育主体的自我调节功能,将生态的自组织与个体的自适应调节功能运用其中,使质量保障体系具有生态系统的生命调节功能,引导教育主体为保障教育质量形成具有自适应性的调节。

四、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生态耦合

以生态理念构建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必须紧紧抓住影响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因素,即生态因子和生态承载力。生态因子是生态系统形成与发展的最基本要素,离开了生态因子,生态就失去存在的基因。生态承载力受生态因子限制,关系着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生态建构必须重点考虑生态因子的人为组建和生态承载力问题,使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具有生态系统的生命特征。

(一)准确把握生态因子的功能

生态因子是“生态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以及对生态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它包括温度、湿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6]。通常,生态因子被称为生物存在的基本条件,一种生物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离不开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因子的集合就是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生命体及其种群的存在与发展。在生态环境中,生态因子可分为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7]生物因子主要指由动物因子、植物因子、微生物因子,以及由这些因子形成的各种相互关系;非生物因子主要指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及地形因子等;人为因子主要指耕作因子和其他人为因素对各种生态因子的改变所产生的生态效应。人为因子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其行为又分为有意和无意两种。生态因子的研究意义在于探讨生态环境的变化,寻找由环境变化引起的生命变异与生态变迁,通过生态因子的作用寻找生物及其种群生存发展的适应性,从而强化人为因子的干扰,构建生物与种群生存发展的良好环境。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要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认真研究质量保障体系的生态因子,将该保障体系的生态因子优化到极致。质量保障体系的生态因子是指构成该体系的最基本要素,或能予以量化的指标内涵。这里是借用生态学的原理,将质量保障体系看成是有生命存在的环境或系统,优化其中的生态因子,让质量保障体系焕发出勃勃生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根据生态因子的特性,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构中要强化生态因子的阶段性、差异性、补偿性和综合性,还要考虑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最低量率。阶段性是指生态因子的生存发展具有时效性,对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因子要做适当的指标调整,使其具有生存发展的适应过程。差异性是指生态因子在空间分布上形成的不均质性,即生态序列。在生态系统中,生态序列的存在是维持生态发展的最基本条件。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发展需要生态序列的稳定。补偿性是指生态因子在特定条件下,由于某一因子在量上的不足影响系统的稳定,从而出现相关因子的增强所形成的部分补偿。综合性是指生态因子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整合效应,是生态因子相互依存、彼此影响的结果。不可替代性是指生态因子在某一生物生存发展中是必须的条件,缺乏某一因子就不能存活的生态现象。最低量率是指生态因子的量能承受范围,低于最低量能生物就不能生存发展,生态环境与系统的稳定发展与能量流密切相关。

(二)高度关注生态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是指处于某一特定生态条件下,某种生物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即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对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源于20世纪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将生态空间及其生物活动的范围进行整合优化,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并构建模型探讨生态承载力,为人类创建和谐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做出贡献。生态承载力的主要内涵是自我维持、自我调节与自我供容能力的融合与共生,是生态系统维持平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凸现主体生存空间,保持生态活力的因子压力监测。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资源承载力、物种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的相融共生、和谐发展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综合力量。在人为的生态系统中,社会力量的人为因子干扰对生态承载力有巨大的影响,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关系失衡时,就会产生不和谐的生态现象,甚至影响社会生态环境的发展。研究生态承载力的意义在于探讨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力、自我调节力与自我供容力的耦合。维持、调节与供容是生态平衡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当生态主体超越生态承载力时,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调节与供容就失去了张力,生态变异与变迁就随之发生。强化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对探讨社会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以生态承载力观照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是高等教育发展体现和谐共生、强化调节供容、维持自我张力、形成创新生态的重要方式。高校质量保障体系要充分体现生态承载力的意蕴,就要关注生态承载力的客观性、可变性、层次性与生态阈值。生态承载力的客观性是指生态系统主体共生、共容的客观承载性;可变性是指承载力是可变的,人为因子能够对其加以干扰;层次性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分层系统(即各层次生态环境)中也存在着承载力问题;生态阈值是研究监控承载力的重要指标,当干扰因素达到一定量能,承载力就发生变化。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优化首先要考虑内、外部生态环境的客观性,分析生态系统客观存在的事实,以科学观念探讨生态因子的承压力,准确把握承载度,以生态承载力的客观存在衡量体系建构的内涵。其次,要注重可变性。在设置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其他生态因子的积极影响,要充分探讨生态因子的供容变化,积极引导该生态系统的正向发展,从而提升系統的生态承载力。再次,要考虑质量保障体系子系统的层次承载力,如教师队伍的质素要求、学校资源、生态供容,以及生源质量带来的承载力等。最后,要充分运用生态阈值的监控与研究准确把握质量保障体系的生态承载力,促进生态承压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要根据生态阈值监测的结果适当调整质量系统的相关内涵与指标。

五、结 语

运用教育生态学探讨高等教育管理的研究,在十年前就有所进展,但近年的研究似乎有些疲软。以生态教育理论探讨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前路虽有指引,但后来却步履艰辛。本着抛砖引玉的思路作此文章,望后续者能奋发有为,做出更好更多的研究,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创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童康.高等学校内部的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探究[J].高教探索,2007(1):36-38.

[2]康宏.我国高等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6.

[3][美]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M].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10.

[4]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67.

[5]贺祖斌.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学阐释[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2):3.

[6]余翔,朱圣平.自然科学基础[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7:289.

[7]许鹏辉.基于持续和谐发展的环境生态学研究[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9:36.

Ec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LIU Qiu-ju1, ZHAO Fu-cha2

(1. Guangzhou College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850;

2.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Chaozhou, Guangdong, 521041)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s gone through the stages of reference, innov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providing quality assur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al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when ecological development is a major concern, it is of conceptually innovative significance to reflect on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ecological theory, form a quality monitoring view of ec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assurance. The research on the ec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which starts from the research of education ecology, takes the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ecosyste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expounds the ecological implication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with the ecological succession principle, ecological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ecological complexity and ecological adjustment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and ensures the ecological coupling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accurately grasping the functions of ecological factors, and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other key factors, so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would have the life characteristics of an ecosystem.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ecological interpretation

責任编辑 许小晓

收稿日期:2022-10-09

基金项目: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粤教高函[2021]29号-641);2021年度广州工商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ZL20211126)。

作者简介:刘秋菊(1981-),女,广东潮州人,广州工商学院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质量保障高等教育
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安装过程中的质量保障措施探析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涉农类高职专业“一二三四五”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