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文化要素模型及其文创设计应用

2023-07-25 06:41王蓉赵丽康华西
包装工程 2023年14期
关键词:干栏巴人文创

王蓉,赵丽,康华西

巴文化要素模型及其文创设计应用

王蓉,赵丽,康华西

(西华大学,成都 610039)

对巴文化要素进行梳理和分析,构建文化要素模型。以巴文化资源为研究基础,从设计出发将巴文化与文创融合,在物态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分类中进行设计元素提取与转化。提出文创设计载体选择需遵循相似性、相关性、匹配性与融合性原则,基于此进行外部接触层、中间行为层、内部感知层的设计元素转译,并针对不同文化层级的特征提出静态、动态、动静结合的三维度设计表达方式,以此完成文创设计应用。研究发现巴文化要素模型的构建有利于地域文化特征提取和原始创新,同时运用文化结构层次更能有效驱动巴地文创产品创新发展,为地域文化相关设计活动提供借鉴。在文化需求与日俱增的现代社会语境下,文化模型构建有利于在最大程度地保留文化底蕴的同时,高效实现文创设计从“文”到“创”的创新性转化,对地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文创设计;巴文化;文化要素模型

巴文化诞生于中国西南山地,是由两千年前大巴山系和长江流域特殊地理环境所孕育产生,不仅拥有宣汉罗家坝遗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还拥有翻山铰子、巴山背二歌、川江号子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同时,巴文化作为我国六大文化圈中西南文化圈的核心部分,是协同成渝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域特色之一,更是华夏文明血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这个历来多存在于传说和史籍中古老而神秘的地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却面临着文化资源如何传承与发展的现实问题。梳理、保护和传承巴文化,并将巴文化应用到文创设计创新中,是传承巴文化、助力成渝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1 巴文化要素谱系图

巴人因擅渔盐之利而勃兴,从小变大,又因居于大山大江之间,故习性刚勇,英武善战,然又勤劳智慧,能歌善舞。东周之世,巴国斡旋于大国之间驰骋于诸侯之林,为生活在巴山渝水的后人镌刻下忠勇坚韧的人文基因。巴文化是随着巴人生产生活和民族繁衍的历史进程而逐渐形成的,是包含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地域文化。其中巴渝舞、白虎崇拜、巴蔓子将军传说、廪君传说、干栏建筑以及船棺葬习俗等文化都是极具巴地特色的典型代表。

增强文化影响力,实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前提是文化要素谱系图的梳理与构建。因此,基于大量文献资料的收集与归纳,将巴文化要素主要划分为社会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文化、符号文化、神话文化、宗教巫术文化和艺术文化6大类别[1],以此构建巴文化要素谱系图,并形成系统体系,见图1。巴文化要素谱系图的建立有利于后期设计元素的分类分析,提高设计转译有效性,增强地域文化传播深度与广度,以此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建立[2]。

图1 巴文化要素谱系图

2 巴文化要素模型构建

作为理解不同文化群体特征的系统框架,文化要素模型是维持特定文化习俗或信仰的基本要素[3]。文化模型构建可以有效把握这一文化群体在共同历史发展背景下的社会生活实践集合。特定的文化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繁多,但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有其内在的文化结构。为实现从文化要素到设计元素的转化,需结合文化结构三层次对特定文化要素谱系进行层次分类,从而实现快速获取地域特色与特征的目的,继而为文创设计元素获取提供有效路径。

根据文化结构三层次基本原理,要素模型将巴文化谱系划分为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4],见图2。物态文化是指巴国、巴人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沉淀形成的实体产物,主要体现在巴人建筑风格、居住环境和劳作生产的器皿等客观存在实体物上,是记录巴族人民逐水而居,长于舟楫等日常生活的丰富元素;行为文化是古代巴人在人际交往,社会活动过程中不断形成的行为习惯,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字、传统技艺,以及民间风俗上,承载了巴族人从古至今独具韵味的民俗习性与风土人情;精神文化是巴国人民在社会实践、意识活动中逐渐集成的独特观念与信仰,包括了民族精神、传说故事、民族信仰等内容,凝聚了巴人坚韧顽强的生活态度与质直好义的英雄本色。

图2 巴文化要素模型

通过对巴文化要素分层,并与心理学认知层次相匹配,符合设计思维的规律,有利于辅助设计元素呈现,从显性与隐性两个层面进行文创设计元素的获取。与此同时,将巴文化的层次逐步划分与归纳、不断推导,能对实现文创设计元素的地域性、文化性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其中,地域性是指设计元素的选择与提取需要具备一定的独特性,地域性文化元素应代表巴文化鲜明特征。通过让独特文化介入设计中来突出产品的独特性和地域性,打破文化和创意产品设计融合方式单一、特点不突出、同质化等问题[5]。文化性是文创产品的文化意义、文化符号以及文化内涵,提炼具有深远意义的地域文化要素,在设计中体现文化价值的核心理念,塑造形象鲜明的特色文化。

3 巴文化要素的文创设计思路

在要素模型基础上将巴文化要素与文创设计结合,需精准提取设计元素、合理选择文化载体、巧妙转化设计元素,并注重文化特征的设计表达。整个思路从设计角度出发,提取巴文化显性与隐性基本特征,根据所提取的设计元素考虑设计载体的相似性、相关性、匹配性与融合性原则,将归纳的元素通过造型特征、功能体验与情感共鸣三层次转化并应用于文化载体设计活动中,结合文化特征完成设计表达,从而赋予文创设计以文化内涵与特征,见图3。从巴文化要素中提取设计元素,通过设计手法表达出来,运用到文创设计中,不仅可以丰富设计作品形式美感,直观反映巴族的历史传统、宗教信仰与生活习俗等,更有助于形成整体统一的风格,增强文化认同性,提高文化可识别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巴文化元素。

3.1 设计元素的提取

巴文化设计元素提取是指巴文化中可用于设计表达的文化特征要素提炼过程。在巴文化设计元素提取时需注意以下几点:独特且有别于其它文化;具有鲜明地域性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反映巴族人民生活环境与习俗;具备普遍群众性,符合巴地民众审美价值;是巴族人民社会生活历史发展中所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在传播与传承上具有一定延续性;蕴含着巴人共同民族情感与精神,有着丰富文化内涵与价值[6]。

巴文化文创设计思路主要是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以及精神文化要素模型中确定要素对象,进行相关文本类、图片、图像类等相关资料的收集。再从资料中进行显性与隐性因子的设计元素提取,包括其形态、色彩、纹样、特征以及语义等设计要素。提取思路与文化要素模型中文化因子总分类相对应,即从具象显性因子和抽象隐性因子中获取设计元素。这有利于全面把握文化特征,加强设计元素与文化原型的联系,从而更好地通过设计诠释文化主题,体现其核心文化价值[7]。

以巴文化要素中干栏建筑为例,在提取设计元素时先做前期准备工作,如:确定提取对象;收集图片、影像、文字等相关资料,见图4。干栏建筑是用竹子和木头建造的,分为两层。人们生活在上层,下层是底架,这样的结构不仅可以防止南方潮湿气候由地面侵入房间,还可避免昆虫和蛇之忧。古代巴人居住在山川峡谷附近,地形决定建筑风格,依山就势、层层叠建的干栏建筑成为古代巴人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形式之一,同时林业资源丰富的地域特点也为此类建筑提供了条件。古巴人的城市正是由干栏建筑这样的木制建筑组成的巨大复合体,结合当地陡峭山谷、险峻地势成为其坚固的城墙[8]。

图3 巴文化文创设计思路

图4 干栏建筑文创设计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之后,便进入设计元素提取环节,主要从显性因子与隐性因子两个方面对干栏建筑进行分类分析与提取。显性因子主要包含细分形态、色彩以及纹样等具体设计元素,其作为文创设计提取中较为直观的基础素材,主要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直接捕获。比如建筑的整体造型、绿灰的色调、条状的材质纹样等内容。而隐性因子主要包含特征、语义两大抽象维度,抽象隐性因子提取需要主观意识的联想,它更多是对文化外延进行描述所产生,比如对干栏建筑上下两层的特殊结构、古代巴人因地制宜的民族特性等内容的提取,整个提取过程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见图5。

3.2 设计载体的选择

提取设计元素后,需要选择相应物化载体完成文化元素转化,并对文化形象与产品功能元素进行整合。根据产品功能,设计载体可分为实用生活类,如服装、饰品、文具、家居、食品等;工艺品类,如实用型性工艺品、装饰型工艺品等[9]。载体选择很多,但需要注意载体与文化元素间的相似性、相关性、匹配性与融合性。

1)相似性是指人感官上对事物内在联系的一致认识,在文创设计载体选择中,主要指显性因子中的形态、色彩或纹样等具象表现与载体有一定相似点。借由相似性寻找文创产品设计载体,利于提高文化信息的解读与传递。

2)相关性是指两个事物关联程度,在文创设计中主要指的是抽象文化的表达如功能、使用方式、结构工艺等隐性元素中找到相关性,以此实现增强情感共鸣,提高产品亲切感,准确传达文化内涵的目的。

3)匹配性是指文化元素与设计载体要存在适配性,不能单纯只求其相似与相关,还需结合设计目标,考虑设计语境是否相匹配。

4)融合性是指通过设计载体能准确传达出文化精神,融合性越强,则主体内涵越深化,进而触动用户内心,实现情感升华。

以巴文化中干栏建筑的文创载体选择为例,首先,其外部造型与基本形态是人们最直接的感官认识,进行文创设计载体选择时就应考虑干栏建筑整体具象形态的相似性,提取建筑的基本造型、色彩、质感等内容,实现文创载体与文化元素的相似性;其次,从干栏建筑内部结构的特性出发寻找文创设计载体,干栏建筑中各种墙面堆砌、房梁穿插的内部结构与积木玩具的构造具有一定相关性;此外,巴地干栏建筑制作中的实践动态过程也与积木娱乐形式相匹配,通过体验式组装感受古代巴人的建造方式与过程;最后,干栏建筑中所蕴藏的巴人因地制宜、机深智远的建造文化,与积木玩具所传达出的搭建智慧相融合,用户可以在积木的趣味搭建中感受巴地建筑文化内涵与古人智慧。

综上,从干栏建筑造型与基本形态、内部结构、建筑过程、搭建智慧等方面寻找相似性、相关性、匹配性和融合性,实现文创载体与文化元素的高度契合,让该文创设计不仅有视觉形态上的融合,更有深厚文化价值的注入,促进文创设计与巴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见图5。

3.3 设计元素的转化

准确定位设计载体后,结合设计载体对提取的文化元素完成转化,从产品设计角度出发并与唐纳德·A·诺曼[10]提出的心理学认知层次相匹配,即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并将文创产品设计划分为外表接触层、中间行为层、内部感知层进行设计转译[11]。具体来看,分别对应产品要素中造型特征、功能体验、情感共鸣三层。基于诺曼情感认知三层次总结产品设计属性和元素,形成设计与文化要素相对应的框架体系,以此提高文化元素运用的合理性,深化文化主题,加强文创产品内在表达和设计共鸣[12]。

以巴人干栏建筑为例,基于情感认知三层次实行具体设计元素转化。如在造型特征方面,基于干栏建筑整体造型,将细节性结构简化为三角形、方形等几何图案,保留建筑木纹或线条状肌理;在建筑颜色方面,提取黄色、灰色、青色等色彩;在功能体验方面,结合建筑搭建形式,采用木质材料并赋予产品积木玩具的功能,不仅有娱乐性,还具备一定装饰性;在情感共鸣方面,干栏建筑房屋结构的搭建能带给用户游戏化的愉快体验,也能感受远古巴人祖先的建筑文化,让人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其独特地域文化与崇高民族智慧,见图5。

图5 干栏建筑文创设计思路

3.4 文化特征的设计表达

在文创设计实践中完成前期设计提取、载体选择和转化后,为让设计元素与文化更加融合,更符合现代社会审美诉求,达到与时代相契合的目的,还需注意对不同层次文化特征,做针对性的设计表达。其方式主要包括可视形态的静态美化、功能体验的动态优化、文化内涵的动静结合一体化3大方向,以此实现文创设计文化性、体验性、趣味性、艺术性等核心内容[13]。针对巴文化中物态、行为、精神3种文化层次的不同特征有不同设计表达侧重点,具体如下。

1)物态文化以具象媒介为主,比如巴地干栏建筑、渔船、青铜器等实体对象,可视性较强,在与文创设计结合时需注意其外在要素的引用,合理运用设计语言化繁为简、以小见大,以形态为基础进行设计创新。

2)巴地行为文化多以巴渝舞、清酒酿造、丧葬婚嫁习俗等传统技艺与民间风俗为主。对此类文化的文创设计应侧重动态艺术表达,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呈现原始场景,对古代巴人生产生活场景的再现,实现文化内涵的生动讲述,唤起地域集体记忆,也从情境中增强巴地文创设计的文化特征。

3)巴地关于白虎崇拜、巴蔓子将军传说等民族信仰、故事传说的精神文化文创设计,因该类文化实际载体的缺失加大了设计难度,但从文化属性中仍能寻得设计突破点。这种意识形态上的文化其设计方法是多感官的巧妙联结,从静态、动态双向提升设计文化特征:美观的视觉体验结合触觉听觉等多感官的切入,艺术化地呈现文化“意境”,准确传递文化价值理念,在潜移默化中使用户深入感知文化、凝聚情感共识。

以上关于巴地不同文化层次的文创设计表达方法,是形成优秀文创设计的起点。在当下文化消费要求日益高涨、文创设计名目繁多的社会背景下,巧妙的文化融合是文创产品设计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并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步骤之一。

4 巴文化要素的文创设计应用

基于对巴文化要素模型的构建以及文创设计思路的清晰归纳与分层,以巴文化中“干栏建筑”“巴渝舞”“白虎崇拜”等具体巴地特色文化原型为内容,结合文创设计思路,即设计元素提取、设计载体选择、设计元素转化和文化特征设计表达4大步骤,进行文创产品设计应用分析与案例展示。

4.1 物态文化——干栏建筑

以干栏建筑为文化元素而设计的积木玩具,见图6。干栏建筑样式作为古代巴人旧居,是巴地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之一,蕴藏着淳厚的巴人遗风和生活习俗。该文创设计主要提取干栏建筑基本形态与独特内部结构,简化为人字屋顶、穿斗构架、建筑主体与建筑立柱四种要素,在提炼基本形态基础上进行积木玩具的创新设计。建筑结构与积木玩具的结合,使得蕴含着巴人主观能动性的建筑文化与积木搭建智慧相契合,娱乐过程中增强用户互动体验,触动用户情感共鸣,简约化的建筑造型符合现代审美,游戏化的设定增添趣味,同时更能提升巴地建筑文化的传播效果。

4.2 行为文化——巴渝舞

巴渝舞作为巴地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历史久远且独具民族特色与地域气息,是古代巴人同野兽搏斗、族群战争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一种集体性武舞[14]。舞蹈中的前歌后舞、执仗而舞、击鼓伴奏等特点表现了巴人的征战场面,表演服装、执仗装饰和巫鼓形式上还带有祭祀性质,蕴含着古代巴人崇尚自然的原始信仰。设计作品“巴渝时钟”注重捕捉动态元素,简化舞者跳舞姿势,用12位不同舞者造型替换时钟12刻度,秒针上的“蛇纹鼓”,随着时间前进穿梭于12位舞者间,似舞者在岩石质感的盘中击鼓起舞。动态的“蛇纹鼓”与姿态各异的舞者交汇实现对巴渝舞原始场景的创意呈现,让存在于远古时代神秘且浓郁的巴国文化宛然在目。同时,巴渝舞中古代巴人对自然的崇尚,也透过时钟功能提醒着世人对时间对自然的敬畏,见图7。

4.3 精神文化——白虎崇拜

巴人“白虎崇拜”可追溯到《后汉书·巴郡南郡蛮传》载:“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15]。”传说中巴人祖先廪君死后化为白虎,后代人皆以白虎为他祭奠,据此可知廪君在世时就已将白虎作为部落图腾,祭奠白虎、白虎崇拜的风俗也逐渐习以为常。“五虎丰灯”设计作品,见图8。将5只镂空的白虎图腾置于灯罩之上,与上端虎钮形象结合并用“扭一扭”的方式控制灯光开关,有仪式感的互动让祛邪纳财的白虎纹样在温暖灯光中映射于墙上,产生象征着祥瑞的美好氛围。再配合“五虎丰灯”谐音名,使得古代巴人通过白虎祈求风调雨顺的憧憬与现代人的祈福文化不谋而合。该作品艺术性地营造文化意境,注重古代巴人白虎崇拜背后对祖先与图腾崇拜的精神文化内涵,是祈求祖先保佑的宗教信仰,也是美好寓意的图腾象征。通过艺术灯光的渲染褪去传统宗教性质,以一种更加民俗化、艺术化的形式弥补快节奏现代生活中祈福仪式的缺失,并找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6 干栏式建筑积木玩具文创产品设计

图7 巴渝舞时钟文创产品设计

图8 白虎崇拜“五虎丰灯”文创产品设计

5 设计评价

为有效验证文创设计思路参考性与文创产品设计可行性,以效果图加李克特量表的方式,通过问卷调研对方案进行设计评价。根据文献分析建立评价层次标准[16],一级指标从外部审美、中间体验、内部文化3大价值来划分,并延展出相应的图案美观、色彩协调、比例恰当、功能实用、操作方便、交互性强、故事叙述、文化认同、情感共鸣等二级评价指标,见图9。问卷满意度评分数值设为1~5五个整数值,面向专业教师、设计师和学校同学等群体发放问卷200份,除去非设计相关类专业23人,一周时间得到有效问卷177份,通过在线SPSS对200份问卷、31个项目分析后得到问卷信度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953,达到0.8~0.9。说明量表信度较好。而问卷效度KMO值则为0.894,说明量表效度较合适。

根据177份有效问卷统计文创产品设计的每项指标满意度平均分结果,并得出综合平均值归纳总结,见表1。干栏积木(方案A)巴渝舞时钟(方案B)五虎丰灯(方案C)的综合满意度平均值均在4分以上,结果基本符合设计最初要求,满足文创产品设计标准。

图.9 文创设计评价层次模型

表1 3个文创产品设计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Tab.1 Satisfaction score results for thre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s

6 结语

巴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积淀着巴人祖先最深层的物质遗产与精神追求,其优秀文化元素和独特地域文化是设计灵感的重要来源。从巴文化要素资源切入,分析整理巴文化要素谱系图,构建巴文化要素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巴文化要素模型的文创设计思路,包括:文化要素设计提取、设计载体选择、设计元素转化以及文化特征设计。为巴文化地域性创意产品设计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策略,以此推动巴文化内涵在现代审美视角下与时俱进。地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不仅可以促进地域文化传播与传承,提升其文化形象,而且还可以突显现代文创设计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增强文化认同,以此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段渝. 四川通史·卷一, 先秦[M].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0. DUAN Yu. General History of Sichuan·Volume 1, pre-Qin Dynasty[M]. Sichuan: Sichua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0.

[2] 刘畅, 雷青. 文化场域视角下蒙古包文化基因图谱构建与设计转译[J]. 包装工程, 2023, 44(6): 286-301. LIU Chang, LEI Qing. Construction and Design Translation of Yurt Cultural Gene Ma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Field[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23, 44(6): 286-301.

[3] 陈小青. 文化模型的理论与方法[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7, 34(4): 108-114. CHEN Xiao-qing. Cultural Models: Theory, Methods and Prospects[J]. Studies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 34(4): 108-114.

[4] 马瑞果, 林伟. 基于地域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新思路探索[J]. 包装工程, 2022, 43(10): 312-318. MA Rui-guo, LIN Wei. Exploration of New Ideas for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Based on Regional Culture[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22, 43(10): 312-318.

[5] 魏雅楠. 基于永州地域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研究[J]. 人文之友, 2019, 15(15): 257-259. WEI Ya-nan. Research on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Based on Yongzhou Regional Culture[J]. Friends of Humanities, 2019, 15(15): 257-259.

[6] 王刚. 广西京族文化设计元素的提取及设计应用[J]. 装饰, 2021(3): 126-127. WANG Gang. Extraction and Design Application of Guangxi Jing Culture Design Elements[J]. Decoration, 2021(3): 126-127.

[7] 俞凯. 地域文化视域下徐志摩名人文创产品设计[J]. 包装工程, 2022, 43(8): 266-279. YU Kai. XU Zhi-mo's Famous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Culture[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22, 43(8): 266-279.

[8] 进哥. 探寻千古巴人之谜(上)[J]. 中国三峡建设, 2007(1): 36-41. JIN Ge. Exploring the Mystery of Thousands of Cubans (I)[J]. China Three Gorges, 2007(1): 36-41.

[9] 黄静. 地域文化视域下内蒙古博物院衍生品设计研发探究[D]. 内蒙古: 内蒙古大学, 2020. HUANG Jing. Research on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Derivatives in Inner Mongolia Muse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Culture[D]. Inner Mongolia: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2020.

[10] 诺曼 A D. 设计心理学3[M]. 北京: 中信出版集团, 2016.NORMAN A D. Design Psychology 3[M]. Beijing: CITIC Publishing Group, 2016.

[11] 姚芋伉, 韩雨欣, 林慧, 等. 绍兴箍桶的工艺文化转译模型研究[J].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1(9): 44-48. YAO Yu-kang, HAN Yu-xin, LIN Hui, et al. Research on the Cultural Translation Model of Shaoxing Hoop Barrel[J]. Furniture & Interior Design, 2021(9): 44-48.

[12] 葛畅. 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需求分析及转化[J]. 装饰, 2018(2): 142-143. GE Chang. Analysis and Transformation of Requirement in the Design Process of Cultural Creativity Product[J]. Art & Design, 2018(2): 142-143.

[13] 李永文. 基于汉唐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设计[J]. 包装工程, 2022, 43(10): 407-413. LI Yong-we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Based on Cultural Elements of Han and Tang Dynasty[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22, 43(10): 407-413.

[14] 刘国勇. 巴渝舞: 原始狩猎巫舞到宫廷武舞的嬗变[J]. 四川戏剧, 2019(9): 130-133. LIU Guo-yong. Bayu Dance: The Evolution from Primitive Hunting Witch Dance to Court Martial Dance[J]. Sichuan Drama, 2019(9): 130-133.

[15] 徐燕. 论巴族的崇虎习俗与现代的白虎崇拜现象[J]. 农业考古, 2011(1): 151-154. XU Yan. On the Custom of Worshipping Tigers of Ba Nationality and the Phenomenon of Modern White Tiger Worship[J].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2011(1): 151-154.

[16] 金佩瑶, 张欣宏. 基于情感化设计的蒙古族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1(9): 34-38. JIN Pei-yao, ZHANG Xin-hong. Emotional Design Study on Mongolia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J]. Furniture & Interior Design, 2021(9): 34-38.

Ba Culture Element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sign

WANG Rong, ZHAO Li, KANG Hua-xi

(Xihua University, Chendu 610039, China)

The work aims to sort out and analyze the elements of Ba culture and build a model of cultural elements. Based on the Ba cultural resources, Ba culture was integrated with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sign and the design elements were extracted and transformed from the categories of physical culture, behavioral culture, and spiritual culture. It was proposed that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sign carriers should be select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similarity, correlation, matching and integration. Based on this, the design elements of external contact layer, intermediate behavior layer and internal perception layer were translated 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expression of static state, dynamic state and dynamic-static combination was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cultural levels, so as to complete the applica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sign.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Ba cultural element model was conducive to the extraction of reg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al innovation. The use of cultural structure level could more effectively driv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a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activities related to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society where cultural demand is increas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model is conducive to the efficient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sign from "culture" to "creation" while retaining the cultural heritage to the greatest extent, which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spread and inheritance of regional culture.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sign; Ba culture; cultural element model

TB482

A

1001-3563(2023)14-0401-10

10.19554/j.cnki.1001-3563.2023.14.045

2023–02–15

巴中市巴文化研究院2022年度巴文化研究重点课题(202217);成都市各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项目(CCRC2021-5);西华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YJG2018023);四川民间文化研究中心项目(MJC23-46)

王蓉(1981—),女,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设计及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蓝英侨

猜你喜欢
干栏巴人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英勇善战的巴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干栏悟境”:青山游廊建筑及景观设计
英勇善战的巴人
论干栏式建筑及其墙体形式★
巴人:一个不能忘却的文化战士
德昂族传统干栏民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