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英教授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帕金森病失眠浅析

2023-07-28 00:39肖冯强胡玉英罗荣卿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3年7期
关键词:失眠帕金森病

肖冯强 胡玉英 罗荣卿

【摘 要】  胡玉英教授在治疗帕金森病失眠方面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认为帕金森病失眠发生的主要病因在于肾阳亏虚;因肾阳亏虚,相火不潜肾水,则阳不入阴,虚阳上浮,阴阳失交,故提出温肾潜阳、引火归原为治疗大法,施以潜阳封髓丹为主方治之,在临床运用中疗效卓越。文章着重分析胡玉英教授对帕金森病失眠的辨证施治思路,并附病案1则,以期为临床治疗虚阳浮越型帕金森病失眠提供临床借鉴。

【关键词】  潜阳封髓丹;帕金森病;失眠;胡玉英教授

【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3)13-0073-03

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3.13.zgmzmjyyzz202313017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患病率为1.7%[1],其中有80%~90%患者伴有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非运动症状[2]。研究[3]表明,非运动症状对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甚至生存率影响更为显著。失眠是PD患者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患,约有25%~80%的PD人群可出现以入睡困难、频繁早醒等特征的失眠[4],在各类睡眠障碍中,失眠为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的最强预测因子[5]。目前西医学治疗PD失眠主要以镇静催眠药物为主,但该类药物具有多种毒副作用,长期服用不仅容易出现药效减退、成瘾、头晕等不良反应,而且难以解决患者的兼次症状。因此,PD失眠的治疗亟需突破。胡玉英教授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余年,医术精湛,学验具丰,尤其擅长运用经典名方,通过个体化辨证施治,随证加减,对PD失眠的遣方用药有独到匠心之处,通过诊疗实践发现PD失眠患者大多存在肾阳亏虚的病理基础,阳气虚衰更甚者,则可出现虚阳浮越型PD失眠,提出以温肾潜阳为治疗大法,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PD失眠,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侍诊,遂整理并介绍其临床思路与经验,以兹共飨。

1 虚阳浮越型PD失眠的相关理论阐述

1.1 PD的中医学认识 中医学中并无PD相对应的病名记载,查阅相关古籍及结合现代医家诊疗经验,该病当统属于中医“颤证”“颤振”“振掉”等疾病范畴[6-7]。PD最早记载可见于《黄帝内经》,书中“强直”“收引”“掉”等描述与PD之运动障碍症状相似。《证治准绳·颤振》云:“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以后乃有之,老年尤多。”[8]提出PD好发于中老年人,缘由年老肾水不足,筋脉失养而发生迟、摇、僵等肾阳亏虚之症。又有《素问·上古天真论》谓:“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9]表明人至中年,阳气渐衰,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肾阳虚衰,失于温煦,则畏寒肢冷,筋脉拘挛;元阳不足,固摄失司,推动无力,可见夜尿频多,津液不足则发为便秘。《扁鹊心书》亦提出:“四肢为诸阳之本,若手足颤摇不能持物者,乃真阳虚损也。”[10]揭示了肾阳与肢体的关系,正常生理情况下,阳气盛则四肢实,肾阳虚则津液输布失调,四肢失于濡养,导致肢体拘紧,筋急不利,并见行动迟缓,姿势不稳。综上,PD发病与肾阳虚衰密切相关,证属本虚标实,虚多实少,主要病机为肾阳亏虚,筋脉失养。

1.2 失眠的中医病因病机 失眠属于中医“不寐”范畴,又被称为“目不暝”“不得卧”。胡玉英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发现,夜寐安宁的生理基础在于“阳入于阴”“阴平阳秘”,夜寐不安的病理基础以阳不归阴者多见,而这一观点在古代医籍中亦有体现。戴元礼在《秘传证治要诀》中言:“不寐有两种,有病后虚弱及年高人阳衰不寐。”[11]首次提出阳虚不寐的概念,同时阐明了阳气虚弱为该症的诱因。经云:“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12]指出阳气的潜降封藏是保证夜寐充足的内在因素,由于阳气有易于外越的特性,若阳不入于阴,离开本位而上浮或外越,则阴阳失于交和,寤寐失调。正如郑钦安所言“不卧一证……有因肾阳衰而不能启真水上升以交于心,心气即不得下降,故不得卧。”[13]可见,该病之本是肾阳虚衰,无根之火是其病理基础。

1.3 PD失眠的中医学认识 PD失眠统属于中医学之“颤证”并发“不寐”的范畴,以肢颤、难入眠、卧不安为主症。胡玉英教授认为,颤证多发于中老年人,人至老年,脏腑渐亏,尤以肾中真阳衰竭为主。真阳本应潜藏于下焦肾水之中,启真水上交于心,温煦全身,然阳衰不能自秘,虚阳浮越,则出现火旺的假象,使人夜寐不宁。医者如不细细体会,则谬之毫厘,差之千里,一方面,一味妄用苦寒之品,反而会使真阳更虚;另一方面,一味妄用扶阳助阳,而不将真阳潜藏于肾水之中,亦使上浮之虚火转换为邪火危害机体。因此,胡玉英教授指出阳虚导致失眠主要原因:一是阳气无力与阴相争,入夜虛阳不能入于阴,阴相对偏盛导致格阳于外,阳不交阴则不寐;二是阳气亏虚,阴盛逼阳,虚阳浮越,上扰心神,神不得安,导致失眠,故针对真阳虚衰,当用温顺之法,胡玉英教授总结前人治之潜阳得以肢体灵活、夜寐安稳的成功经验,摒弃一味妄用纯补之品使之夜卧不安、辗转反侧、肢体蠕动的失治经验,提出治以温阳加潜阳,使外越之阳回归本位,浮火消失,阴阳交合,使人体的阴阳调节功能得以恢复,肢摇、不寐,烦躁等症则自然消失。

2 临证经验

胡玉英教授认为,针对虚阳浮越型PD失眠的临床治疗,应结合中医药的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优势,治疗上不可予清法或下法,此乃伤阳,使阳气更虚,当用温补真阳,潜纳浮阳之法,使相火潜藏不漏,神安其宅,即达到“阳秘乃固”的状态,故以温肾潜阳、引火归原为治疗大法,以潜阳封髓丹为首选方剂。

2.1 潜阳封髓丹之渊源 潜阳丹出自火神派鼻祖郑钦安《医理真传》[14],方由附子、砂仁、龟板、炙甘草组成。按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封髓丹最早出自许国祯《御药院方》[15],原方为“封髓丹:降心火,益肾水”,与潜阳丹有异曲同工之妙,方由砂仁、黄柏、炙甘草组成。吴佩衡将二者和而为一,称为“潜阳封髓丹”,由附子、龟板、砂仁、黄柏、炙甘草组成。其方重在调和人体水火阴阳,抓住肾水虚寒,相火上越这一病机特点,温命门之水寒,潜越位之相火,达纳气归肾,引火归源之目的。

2.2 潜阳封髓丹之浅析 潜阳封髓丹被认为是专门针对虚阳上越证的温潜法代表方,被广泛用于具有上实下虚的肾阳不足、相火不潜的证候时使用。方中附子辛热,暖水燥土,能补坎中之真阳,扶少火而生气;龟板咸凉,水中之阴,能补离中之真阴,助阴通阳;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入脾,苦寒迅利,导君相之火下行,入脾肾调水火之枢机;砂仁辛温,补中扶土,宣中宫之阴邪,又可纳气归肾,健运脾胃;炙甘草甘温,能补中养育四旁,又可调和上下,使火置于土下,有伏火互根之妙。全方重视阴阳辨证,使上焦之虚火归于原位,又可补充下焦不足之火,温壮其怯,潜平其逆,引火归原,导龙入海,使龙居其位,浮火自消。基于此,潜阳封髓丹与虚阳浮越型PD失眠的病机十分契合,胡玉英教授基于PD病人本身阳气亏虚,下元虚赢,阳浮于上而至不寐的病机特点,结合自身临床用药经验,常加味化裁治之。

2.3 潜阳封髓丹之临证加减经验 虚阳浮越型PD失眠主要表现为肢僵、冷、迟,夜寐不安、眠浅梦多。肾阳虚为之根本,胡玉英教授善于运用龙骨、牡蛎、磁石以治疗PD失眠,针对虚阳浮越型患者,往往采用生龙骨、生牡蛎、煅磁石,因龙骨生用偏于安神定志,可震慑浮阳,重镇安神,牡蛎生用偏于收敛浮阳,磁石煅用加强潜阳纳气,镇心安神之功效,三药合用镇潜固涩,养阴摄阳,使阴精得以收敛,阳气得以下潜,虚阳不上扰,阴阳则自和,故寐安。此外,胡玉英教授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虚阳浮越型PD失眠一方面因肾阳亏虚、肾水不足,阳气不能温煦于下焦而出现阴气凝滞,日久则因虚化热,耗伤阴液,于上则表现为心烦,于下则出现大便秘结、难解之象,针对此现象,胡玉英教授善用知母以清热泄火、滋阴润燥,制约肾火,以润肠燥便秘,若患者大便干结状如羊屎,可加火麻仁以润肠通便,解患者大便难解。另一方面,阳气温煦功能下降亦使气血运行不畅而进一步加重肢体僵硬、夜寐差的症状,故胡玉英教授在临床上常将首乌藤与酸枣仁配伍,以加强安神之效,亦可疏通筋络,活血化瘀,以改善肢僵、迟、颤的症状。

3 典型病案

廖某,男,68岁,2021年10月28号初诊,主诉:进行性行动迟缓、左上肢不自主抖动1年,失眠2月。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隐匿出现行动迟缓,左上肢静止性震颤,紧张时明显,随意运动时停止,无肢体麻木,无活动障碍等不适,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予“多巴丝肼片”后运动障碍症状改善。近2个月来患者觉左上肢静止性震颤较前加重,行走拖步,步伐减小减慢,随意运动减少,夜间翻身困难,彻夜难眠,失眠多梦。刻下:左上肢静止性震颤,行动迟缓,入睡困难,约1~2小时方能入睡,眠浅梦多,甚则彻夜难眠,伴畏寒肢冷,动则汗出,心烦易怒,口干喜热饮,食少纳呆,夜尿频,5~6次/每晚,大便硬结呈羊屎状,约2~3日1行,艰涩难解。查体:神清,精神一般,舌尖稍红,舌苔前部剥脱,舌中间及舌根苔厚腻微黄,脉沉弱。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左上肢静止性震颤,行动迟缓,行走时左上肢摆动幅度减少,左上肌张力呈齿轮样增高,后拉试验(++)。辅助检查:UPDRS-Ⅲ 32分,PSQI 30分,HAMA 6分,HAMD 4分,头颅MRI平扫+SWI提示中脑黑质区颜色变浅,燕尾征消失。西医诊断:帕金森病。中医诊断:颤病,虚阳浮越证。治法:温肾潜阳,引火归原。治疗:予多巴丝肼片 0.125 g,每日3次,餐前1个小时服;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 0.75m g,每日1次,早餐后半小时服。处方:潜阳封髓丹加味。方药组成:制附片12 g,砂仁15 g,醋龟甲10 g,黄柏15 g,炙甘草6 g,知母10 g,生龙骨15 g,生牡蛎15 g,酸枣仁15 g,首乌藤30 g,火麻仁30 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1年11月11日,药后诉诸症有所减轻,肢体不自主震颤较前好转,入睡困难较前减轻,无易醒,但仍有多梦,无口干怕冷,四肢较前温暖干燥,夜尿1~2次/晚,大便软,每日1行,予初诊方去火麻仁,加煅磁石15 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饭后温服。

三诊:2021年11月25日,患者睡眠明显改善,每晚可睡6~7小时,无多梦易醒,复查量表UPDRS-Ⅲ 21分,PSQI 8分,HAMA 4分,HAMD 2分,仍以二诊方14剂巩固疗效,现仍门诊随诊治疗中。

按:根据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的诊断标准,上述患者诊断为PD失眠,患者肢冷畏寒,心烦,舌尖红,舌苔剥脱,舌中间及舌根苔厚腻微黄,脉沉细,故本病当属中医学之“颤病-虚阳浮越”范畴。缘由患者年近七旬,素体肾阳虚,温煦失司,故怕冷;肾阳虚后,温煦功能失司,卫外不固,气化不利,津液固摄失常,故汗多,夜尿频;阴阳互为根本,若阳虚则不能制约阴气,阳不入阴,阴阳失于交和,则阳气浮越于上,故心烦,口干喜热饮;下焦阳虚寒盛,逼阳外越所致入睡难,眠浅易醒,多梦,甚则彻夜难安。胡玉英教授施以潜阳封髓丹温肾潜阳,纳气归肾,方中制附片温补坎中真阳,使外越之肾阳之气下潜于本位;龟板咸凉,补离中之真阴、启阴交阳;封髓丹中黄柏、砂仁、炙甘草治一切阴火所致上浮之症,使烦乱得以解之,同时结合患者临兼次症状,加用知母敛阴生津,使口干症状得以缓解,酸枣仁养心敛阴以安神,生龙骨、生牡蛎、煅磁石加大潜阳安神之力,火麻仁润肠通便,诸药共奏温肾潜阳、引火归原之效,使浮阳归于原位,得以补充敛降,坎离相交,神安其宅,故疗效显著。二诊患者大便秘结情况得以改善,故以首方去火麻仁,继续服用,三诊时,患者运动障碍及睡眠情况明显改善,故继续维持二诊用方治疗。

4 结语

胡玉英教授认为目前西醫对PD失眠无特异性治疗,而中医药逐渐显现出独特优势,针对PD失眠患者,需着重分清标本虚实,把握肾中内藏水火,阴中纳阳,阳潜于阴,呈阴平阳秘之机理,若审证中有阳虚无以治肾水,以致虚阳浮越之证,则可予潜阳封髓丹加减治以温肾潜阳、引火归原,使上浮之元阳潜藏不漏,神安其宅,阳入于阴,阴以抱阳,则水火既济,神宁寐安。

参考文献

[1]

LI G, MA J, CUI S,et al. Parkinsons disease in China: a forty-year growing track of bedside work[J]. Translational Neurodegeneration,2019,8(1):1-9.

[2]王雪梅,冯涛,顾朱勤,等.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5):507-510.

[3]闫耀宇,隋爱民.非运动症状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6,38(10):725-727.

[4]李文涛,干静,刘振国.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中西医结合管理专家共识(2021)[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5(3):1-6.

[5]张红,张勇,卢祖能,等.不同睡眠障碍类型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7,24(1):21-24.

[6]白清林,马云枝.古代中医对帕金森病的认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8(1):34-35.

[7]黄少东,梁健芬,陈月桥,等.梁健芬从浊毒致病论治疗帕金森病经验[J].四川中医,2020,38(5):13-16.

[8]王肯堂.證治准绳·杂病颤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81.

[9]佚名.黄帝内经素问[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

[10] 佚名.扁鹊心书[M].窦材,编.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11.

[11]戴原礼.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M].盛增秀,整理.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82-83.

[12]佚名.黄帝内经素问[M].何永,马君,何敬华,整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3.

[13]郑寿全.医法圆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5.

[14]郑钦安.医理真传[M].于永敏,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115.

[15]许国桢.御药院方[M].王淑民,关雪,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87.

(收稿日期:2022-10-08 编辑:杜玲玉珊)

猜你喜欢
失眠帕金森病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从虚、瘀、风论治帕金森病
p150Glued在帕金森病模型中的表达及分布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帅焘运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150例临床观察
浅析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的原因及家庭护理
帕金森病的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9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