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数字乡村赋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3-08-01 18:54刘华陈楚文孟云浩林党高明珠秦伟娜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5期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

刘华 陈楚文 孟云浩 林党 高明珠 秦伟娜

摘 要 近年来广西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农业经济呈现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内容中,数字乡村的建设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充分利用数字经济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加快数字乡村赋能对广西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通过介绍广西数字乡村赋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广西数字乡村赋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探讨了广西数字乡村赋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并进一步提出改变相关人员的数字赋能观念、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加强数字乡村建设资金投入和数字人才引进、促进乡村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等措施建议。

关键词 数字乡村赋能;乡村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0.045

在全球新产业革命浪潮中,数字化技术被运用在许多方面,凭借其产生的许多全新模式也被运用在乡村振兴发展方面,因此数字乡村赋能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技术支持。数字技术在乡村产业领域的应用,拓宽了乡村参与市场经济的渠道,同时能够提供就业创业机会、提升人力资源水平、提高市场机制运用能力,并逐渐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力水平的转型升级[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处理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第一要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实现农业农村建设的重大成就,需要推动数字化赋能经济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数字化赋能在乡村发展中起到更深刻的推动作用。2020年起全国各地数字乡村的发展建设取得显著成果,乡村基建设施的完善、现行标准下全面脱贫的实现都显示出数字乡村赋能的影响,同时数字化赋能也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基于此,本文在党的二十大背景下,分析数字乡村赋能对广西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针对实践中存在的困境,提出对应的建议,以期为数字乡村赋能广西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实现路径。

1 现状

根据《中国县域经济报》,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实现智慧农业、数字农业项目465个,服务种植面积超过30万hm2,服务牲畜800万头、家禽4 000万羽,同时开展评选自治区级57个大数据与农业深度融合重点示范项目的活动。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广西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报告》,广西数字基础能力、数字产业发展水平、产业数字发展水平、数字治理水平、数字经济发展生态5个一级指标维度评价分别为71.6分、69.8分、69.0分、77.1分、68.9分。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公布的2020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广西的农业数字水平从2016年的26名跃居全国第5名。广西通过创新理念、配合已有农业资源、攻破存在的难点,把农业农村数字乡村赋能作为转变传统农业、探索新型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路径,全面实施新型农业的发展战略,为发展农业经济、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探索新路径,为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数字强国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广西农业数字化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处于前列,位居第一梯队。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在广西全区54个县均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后,截至2020年底,共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近7 000个,行政村网点覆盖率达50%以上。围绕智慧农业,广西各地市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特色产业+电商+精准扶贫”“遥感技术+”等模式,在螺蛳粉、芒果、茉莉花、罗汉果、养殖等方面的大数据平台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果。2020年,北海市、钦州市、崇左市被商务部等6部委纳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試点范围,中国(崇左)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成立,南宁市已进行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试点工作。“广西33消费节”影响力大幅提升,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兴起[2]。2020年,确定314个数字广西标杆引领重点示范项目(企业、平台),组织认定第一批自治区数字经济示范园区,一批数字技术创新平台,如中国—东盟区块链创新中心、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赋能作用日益增强。可见,广西数字乡村赋能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各方面都有显著效果。

2 影响机理

2.1 农业生产方式的新变革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

从目前广西农业现代化水平来看,应用数字乡村赋能技术能更好地打破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约束,数字乡村赋能带来的新生产方式,使得农产品生产效率在新生产方式所带来的新产业链上得到创新性突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近年来,广西坚持落实国家《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积极推进数字乡村赋能,乡村数字基础建设逐步完善。同时,随着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各种前沿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农业正逐渐被新型数字化生产方式所取代,乡村居民的数字化素质及知识也不断发展,数字化技术所带来的新生产方式,让农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农业生产效率所发生的质的飞跃。例如广西横州市引进的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工程中的“数字茉莉”大棚,生产者可以在种植环节通过人工智能及大数据计算进行智能补光、温度控制、湿度控制、自动灌溉、自动施肥等操作,在降低茉莉花的生产成本及改善培养环境的同时,还能提高茉莉花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有效弥补了冬季茉莉花市场的空缺。2021年,横州市“构建‘数字茉莉大平台 打造产业经济新引擎”成为广西独有的先进个案,收录进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7部委联合颁布的《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数字农业是农民实现个体化、信息化生产,实现数字化交易的一种新型生产方式,为农民的生产和利益服务提供了新的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农产品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在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中应不断增强经济的活力[3]。

2.2 新结构方式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数字乡村赋能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化及网络平台的参与,改进了农业在生产、协作和创新等方面的运作过程,同时伴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创新的生产体系得到不断完善,农业生产逐渐进入规模化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数字乡村赋能则充分发挥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等技术的优势,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及三产融合,进而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除此之外,利用数字化手段,农业休闲、旅游、教育、保健等众多特色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延伸,乡村旅游、农产品电商等新业态逐渐显现,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4]。

利用数字乡村赋能的产销对接方式,大大缩短了农产品的供需距离,不仅有利于节约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而且有利于减少供求信息不对称,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利用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为商品的销售开拓了一条新的渠道,为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5]。近年来,随着广西数字乡村赋能的深入发展,通过大力推行数商兴农工作,开展广西电子商务惠企惠民走基层行动,邀请全国各地的电商、物流、农业类企业参加,推动电商平台、电商服务逐步走向农村基层产业,开展电商服务资源的基础对接,助力广西数字乡村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2.3 新经济模式与农业新发展机遇

与广西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相比,数字乡村赋能下新型农业生产方式的快捷性和通用性特征更加突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新经济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等多种数字化技术,使得农产品销售小类目与国内消费大市场连接起来,大大节约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使得以往交易困难的商品实现交易流畅化,以往难以存活的个体农户实现交易规模化,有效解决“长尾供需”的问题。

正因如此,数字乡村赋能带来的新经济模式才为广西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广西虽市场环境不够完善,却有着自然资源、劳动力与民族特色文化等丰富的物质条件。在数字乡村赋能的新经济模式下,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己的优势,将生产资料和信息优势充分利用起来,突破供求信息不对称桎梏,让农产品直接与大市场对接,显著降低交易成本。此外,农民还可以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方式,发展或参与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及“生态+”“旅游+”“文化+”等数字经济活动,逐步形成新经济模式下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全面推进数字乡村的整体发展。

3 存在的不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数字乡村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向目标之一,也是建设数字化中国的重要内容。以“数字”带动乡村振兴、以“互联网+”推动农业农村新发展的时代浪潮已然来临[6]。政府出臺相应政策支持加快数字乡村的发展,但广西数字乡村赋能农业经济发展中仍存在城乡数字发展差距过大、资金和人才短缺、乡村产业和数字化信息融合不充分等问题。

3.1 数字乡村赋能基础较为薄弱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研究院公布的《2020年广西数字经济发展评估报告》,广西数字经济产业产值仅占全区生产总值的4%左右,低于全国平均值(7.8%)。虽然软件技术和信息服务业保持增长的趋势,但规模仍偏小,无法充分发挥农业资源聚合优势;不仅如此,受国际形势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对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贡献还不够,整体数字产业拉动作用有限。此外,与我国农业数字化发展平均水平相比,广西农业数字乡村赋能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数据覆盖率低,数据资源开发不足,数据标准缺失。

3.2 城乡数字发展存在显著差异

相比于城市,乡村的数字化发展起步较晚,农村发展较落后,经济和文化的差异导致农村居民对数字化乡村的整体认知不足,资源无法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利用,有些资源甚至被闲置。城市资源虽多,但城市和乡村的制度存在差异,许多优质资源和发展规划无法直接引进农村。此外,由于城乡差距过大,许多农村缺乏相应的基础设施。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大了城乡数字化发展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字乡村的发展。

3.3 数字乡村赋能资金和人才短缺

当前来看,数字乡村发展需长期的资金投入和大量的技术人才投入。当前许多农村地处偏远,如山区农村周围地势复杂,道路崎岖,基础设施落后,在此情况下,数字乡村的转型和发展更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经营周期长、经营风险高等特点,民间资金大多采取观望态度,投资积极性不足[7]。另外,广西数字化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掌握数字技术的人才,由于薪酬水平、发展环境等的制约,对人才的吸纳能力不足,既拥有农业知识又掌握数字技术的人才更为紧缺,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数字乡村的发展。

3.4 乡村产业和数字化技术融合不充分

在建设数字乡村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然而当前乡村产业过于单一,且仍以发展水平较低的传统农业为主,而传统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对一些灾害不能及时预测和防范,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难以提高。另外,多数乡村生产规模较小、产品质量较低,对肥料和农药的使用也并不科学,产品无法满足社会需求[8]。数字化技术不能充分运用到生产经营中,乡村产业和数字化技术不能较好地融合阻碍了乡村数字化的进程。

4 实现路径

4.1 改变相关人员的数字赋能观念

近年来,尽管农业农村部同相关部门积极推进乡村数字赋能发展建设,但从总体上看,广西数字乡村赋能基础仍然较为薄弱,治理水平较低。为此,未来需增加和健全农村社区网上服务站点,改变相关部门人员及农民的数字乡村赋能观念,建立农村经济环境智能监测体系,提高广西数字乡村信息化水平,逐渐解决广西数字乡村赋能基础较为薄弱的问题。

4.2 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

城市数字化发展比乡村数字化发展起步较早,数字化建设已经相对完善,所以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更要加强数字乡村建设的深度思考。应整合并充分利用数字资源,适当向乡村地区倾斜,为数字乡村建设打开绿色通道;完善相关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基础设施保障,不断缩小城乡数字化发展差距。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的渠道,进一步促进数字乡村的发展,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4.3 加强数字乡村建设资金投入和数字人才引进

数字乡村的建设离不开资金和人才的支持,乡村振兴建设相关部门应主动为数字乡村的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政府应鼓励民间资本积极投入到数字乡村建设中去,为支持数字乡村建设的民间资本保驾护航。在解决数字乡村建设资金不足的同时,相关部门还需营造良好的宜居环境,出台相关的人才引进、补贴政策,为数字乡村建设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

4.4 促进乡村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

产业融合、产业集聚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在数字乡村赋能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积极改变单一的产业模式,积极探索新兴产业,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积极利用数字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利用数字乡村建设成果进行科学化、规模化生产,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生产经营中,实现乡村产业和数字技术的充分融合。

5 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而发展数字农业农村是建设数字中国的必然要求。数字赋能与农业农村的深度融合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有利于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产业数字化、经济数字化,释放数字赋能对广西农业经济发展放大、叠加、倍增的效果,推动广西农业经济发展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弥合城乡数字发展鸿沟,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力的“广西经验”。

参考文献:

[1] 王茜.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路径选择与实践启示:以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水落坡镇为例[J].新西部,2022(11):166-168.

[2] 苑东平,张小漫,徐明慧,等.数字乡村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1,47(5):32-36.

[3] 温涛,陈一明.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融合发展:实践模式、现实障碍与突破路径[J].农业经济问题,2020(7):118-129.

[4] 张蕴萍,栾菁.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理论机制、制约因素与推进路径[J].改革,2022(5):79-89.

[5] 王胜,余娜,付锐.数字乡村建设:作用机理、现实挑战与实施策略[J].改革,2021(4):45-59.

[6] 张欣然,罗昕雨,刘美兰,等.数字乡村经济发展模式现状分析及研究:以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为例[J].商讯,2021(36):32-34.

[7] 许竹青.数字乡村建设的背景、问题挑战与建议[J].科技中国,2022(10):1-4.

[8] 赵练达.中国数字乡村建设问题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0.

(责任编辑:张春雨)

收稿日期:2023-04-09

基金項目:2022年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立项项目“数字乡村赋能、农民创业活跃度与农民收入增长——基于广西乡村地区的实证研究”(202210604011);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专项课题项目“基于AHP法的大学生财经素养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研究”(2022ZJY2425)。

作者简介:刘华(2002—),女,河北磁县人,在读本科生。

*为通信作者,E-mail:1404091846@qq.com。

猜你喜欢
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桂林中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民主路小学
中指办领导听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工作汇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视察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举办古籍保护知识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