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的教学指导与实践解析

2023-08-05 05:40闭兆聪
考试周刊 2023年23期
关键词:学案中考物理

闭兆聪

复习是一项重构知识、巩固知识的认知活动,为提高教学整体质量,需要将复习活动贯穿“教”与“学”的始终。尤其是中考总复习阶段,因为内容繁多、时间紧张,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理想的复习效果,为此要求教师积极探索提高复习教学指导效益的有效办法,促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再提高。

一、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的教学指导思路

(一)抓基础,补缺漏

进入中考总复习阶段,教师在面向初三学生进行复习指导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物理知识掌握情况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以便于有的放矢组织复习课。在此基础上,根据物理教学大纲、教材要求,围绕物理意义、定义式、单位的换算关系、问题探究方法、实验结论、基本概念、变形式等提出具体问题,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分析。通过这一过程逐步完善物理知识体系,系统全面地复习初中物理,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知识点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形成逻辑性记忆。与此同时,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知识缺陷,教师应及时进行补充完善,这也将有助于提升复习实效。在总复习阶段,教师要着重带领学生区分诸如质量与重力、压强与浮力、功的公式与压强公式、功率与机械功率等易混淆知识点,具体可采用对比、列表格区分的方式。以“蒸发和沸腾”为例,教师首先列出表格,要求学生逐一对比蒸发与沸腾的定义、发生温度、发生位置、发生程度的异同之处。接着,围绕易混淆知识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同时根据知识特点设计典型习题,以此来完成基础知识巩固练习。基础知识的复习侧重点集中在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公式、课后小实验等内容,以训练学生的基本功为目标,教师应严格把握质量关口,避免出现任何遗漏。

(二)抓重点、难点、中考热点

这一阶段的复习指导,需要教师重新组合初中三年的物理知识内容,构建专题复习模式。基于基础阶段的复习成果,提炼出教材中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关键性问题以及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点,针对性地进行复习。通过查缺补漏的复习过程,增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识,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更加便于记忆,切实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以“简单机械”为例,教师在组织复习活动的过程中,可采用作图的方式引导学生逐一对省力杠杆、等臂杠杆、费力杠杆,以及滑轮组、定滑轮、动滑轮、斜面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滑轮是杠杆的变形”。在后续环节中,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参照图表,着重讨论分析滑轮与杠杆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以及简单机械的省力情况。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讨论行为,及时识别出存在问题、易错点,针对性进行点拨指导,避免同类错误的再犯。或者设计综合性习题,对习题进行剖析,以启迪学生思维,拓展其解题思路。中考总复习的教学指导,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近三年各重点省市中考试题进行整合、分类,结合现行教材,将试题中蕴含的知识点、方法、技巧等提炼出来,以便于找出中考热点,然后围绕热点进行全面练习,找出学生知识学习的薄弱处,将其作为复习指导的重点。

(三)抓综合,强素质

这一阶段的初中物理复习,以串联知识为重点。开展综合性复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此,在符合大纲与考纲的要求的前提下,教师可适当增加复习的广度与深度,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充分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具体到实践中,教师可为学生展示一个标注“PZ220—100”的灯泡,围绕其中包含的物理知识设计问题串:灯泡的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分别是多少、为什么用钨这一材质制作灯丝、灯丝电阻为多少、为什么灯丝应用一段时间后会变细、灯丝不制作成螺旋状是否可行、灯泡的构造原理是什么等,问题串的设计既实现了电学、热学知识的结合,同时也让物理贴近生活,让学生走近物理、感受物理。又如,“水”专题复习中,除了复习水的密度、水的比热容、声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等内容,还可以着重复习水的凝固、水的汽化,这样就可以将密度、压强、浮力、光现象、声现象等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以点带面的复习模式,有效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充分锻炼其解题能力。

二、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教学指导的策略分析

(一)研判中考命题特点及形势

初中处理进入中考总复习阶段,教师在进行教学指导过程中,需要全面掌握考试方向、中考动态,教师可围绕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省中考政策,对这部分内容展开深入研究,吸收其中的主要观点,从而总结出本省中考命题特点、形势,用于支持物理学科的中考总复习指导工作。

我国教育部门在2022年正式提出新政策,即《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考试过程中着重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与高中物理知识衔接,同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指南针、曹冲称象等)、注重时代性、加强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凸显我国科技成就(如机器狗、特高压送电、电磁弹射等)。基于上述政策内容,要积极作出变革,树立服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这一理念视角出发多维度研究中考,以过程性与探究性作为教学指导主要方法,确保学生在理解物理知识、掌握学科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衔接高中物理知识、思想方法,开展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延伸,使学生通过中考总复习的过程逐步形成创新能力,切实提高物理学科教学指导质量。因此,中考总复习阶段教学指导的首要环节是研究中考特点及趋势,以此来保证学生形成能力、掌握方法。

(二)引导学生复习的意向

为有效引导学生物理复习的意向,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想学。在初中总复习阶段,部分学生认为这些知识是以前学习过的,没有必要反复学习,正是抱着此种心理导致其学习意识并不强。此时,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复习的价值以及必要性,具体到实际中,可在正式授课前,围绕本节课的复习内容精心设计有梯度的课前小测试,以填空、判断、问答题等形式检验学生对知识重点、难点、易错点的掌握情况,这样一来既能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同时也能让学生客观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复习意识的目的,将复习活动建立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以“信息的传递”为例,教师可设计如下测试习题,以检测学生对本章节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判断:

1.爱迪生在1876年发明了电话。

( )

2.麦克风与电话话筒相同,都可以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所以二者工作原理相同。

( )

3.电磁波在所有介质中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

( )

4.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更强。

( )

填空:

1.波长、频率、波速三者之间存在( )关系。

2.移动电话主要是利用( )进行信息传递,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传递( )。

测试结果得出后,部分学生开始诧异,从而深刻认识到自己知识学习的不足,自然也就产生了复习欲望,此时教师再开始组织复习指导活动,势必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夯实基础性的过程教学

夯实基础性过程教学,要求教师深入研究历届中考的考题,并将其应用到教学指导过程中,以此来细化日常教学的知识内容、教学方法、学科素养。同时,教师要紧紧围绕教材这一载体,基于考试说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各个章节中涉及的知识点、实验探究、思想方法、基本应用等展开探究讨论,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有效巩固基础知识,优化提升学科能力。以“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物理科学研究实验的七个探究步骤作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展开系统性复习,其中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分析论证、评估这六个环节有助于增加学生的思维深度,教师可广泛收集六个环节涉及的基础母题,整理设计为导学案,用于锻炼学生分析、思维、解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思维顿悟,逐步掌握适合自己的物理学习方法。基础母题训练到位,无论中考的考点如何变化,学生都能做到冷静地找到解题思路,切实提高解题正确率。所以,教师在中考总复习指导教学中,应高度重视、认真落实过程性教学。

1.设计导学案

物理学科教研组长应发挥主导作用,围绕教学四维目标,将制订各章节学习目标的任务分别下发给其他物理教师,并且设计有梯度的精品导学案,用于指导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进行自主复习。值得说明的一点是,导学案要将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完善的知识网络,同时搭配层次性习题,促使学生在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可以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过程。此外,教师还应有意识地构建探究式教学模式,即为各组学生准备实验器材,引导学生结合导学案合作设计、操作实验。这样一来,让学生掌握到知识、形成了实践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会在实践中产生新的问题,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幅度提升,避免照本宣科的现象,使学生的物理学习质量显著提升,让各个能力层次的学生均能学有所得,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全面提升学生的中考应对能力。

2.使用导学案

为提高物理教学指导质效,赋予总复习一定活力,教师在课堂中可尝试引入多用途导学案。具体到实践中,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反应,将导学案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阅读教材、收集资料、浏览笔记,自主完成知识复习。提前发放导学案的优势在于能够帮助学生找到知识学习中存在的不足,相应随堂发放的针对性导学案适用于知识点大面积遗忘或者不理解的情况。总而言之,教师应以导学案为载体,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点拨,以达到深化学生知识理解的目的。上述教学指导方式强调互动性,使作业与课堂教学和谐统一,调动了学生物理复习的热情,让个性化导学案成为驱动学生探索物理知识的导向,螺旋式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接下来,教师应准备难易程度适中、针对性强、有梯度的物理综合题,将其纳入导学案中,为培优辅差提供支撑。

(四)采用实验探究式策略

物理属于自然科学,若要学习好这门课程,仅依靠单一讲授产生的效果必然是有限的,基于此,教师在中考总复习的教学指导阶段,应积极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尝试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找到总复习过程中遇到全新的难点以及易错点,确保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掌握中考应试技巧,从根源处化解学习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有效助力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1.构建实验探究式教学框架

中考总复习阶段的实验探究方式,与新授课时的科学探究存在极大差异,并非将侧重点放在探究过程的七大要素中,而是重视收集历年物理中考的易错题、总结各种题型解题方法,结合学生各章节以及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精心设计高水平探究学案,细致梳理各种题型的探究过程。始终秉持实验探究的思想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在有效学习中获得进步,引领学生主动进行知识、观念、方法的架构指导方向。

2.物理实验进课堂

在完成实验探究案的设计后,教师需要继续落实新授课未能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建议教师精心设计程序题式即可,也就是说,基于新授课,围绕具体教学内容或者具体问题,为学生创设实验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并且真实体验实验操作、信息收集、交流互动的过程,找到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技巧,进而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协同提升。在这里,学校以及教师要努力打破教室与实验室的资源壁垒,将实验器材搬进课堂,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使学生系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落实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合作能力、探究意识的培养。

(五)注意方法指导

温故而知新,复习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理解与记忆知识的同时,遗忘也会随之而来,这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德国心理学艾宾浩斯在实验后总结出了一条规律,即遗忘是先快后慢的,迁移到复习的角度来说,则需要注意复习频率。教师在中考总复习阶段进行教学指导过程中,除了督促学生每日复习、坚持复习,每天还要为学生布置一定复习任务、设定具体复习目标,同时复习方法、习题设计均要适应考标要求,对重难知识点,教师需要从实际学情出发,审慎选择可行性强的复习指导方法,避免无目的地复习,诸如作图、实验探究、实验操作细节等均属于复习重点。此外,教师可采取归纳口诀的方式深化学生的知识记忆,以平面镜成像特点为例,可总结为“正立、等大、等距、反转、虚像”;凹透镜成像规律为“实像倒位异侧,虚像正位同侧”;在绘制反射光路图的过程中,可依据“作图首先画法线,反入夹角平分线,垂直法线立界面,光线方向要标全”的方式来进行。以口诀的方式进行知识点识记能够深化理解、加深印象,使有限复习时间发挥最大化效能。中考总复习期间的时间紧张、内容繁多,不论是学生的学习负担还是教师的教学任务都相对较重,所以教师要把握好每一分钟,秉持精讲、精练的原则,引导学生系统、全面、有序地复习,力求通过复习做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积极传授学生高效的复习方法,引导学生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积极带领学生进行总复习,坚持抓基础,补缺漏;抓重点、难点、中考热点;抓综合,强素质,以此思路为导向科学指导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复习,通过研判中考命题特点及形势、夯实基础性的过程教学、采用实验探究式策略、注意方法指导等方式,将学生自主投入总复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调动出来,激发学生的复习意向,进而更好地辅助学生完成知识重构、深化认知,从根源处不断优化物理教学的质量,让复习课堂产生最大化效益。

猜你喜欢
学案中考物理
只因是物理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乡愁导学案
处处留心皆物理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比例尺(一)”导学案
我不是教物理的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