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园林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技术研究

2023-08-05 11:19董宇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防治园林病虫害

董宇

摘要 基于北方地区园林绿化中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本文简单总结了该地区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分析了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如地域、气候、生物学、土壤等方面,并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包括强化北方城市园林的预警与监控工作、科学引进益鸟、选择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以期为北方城市园林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园林;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652;S5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3)11-0086-04

近些年,我國城市化建设中,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是城市的美化,这有利于城市生态水平提高、人们生活环境改善[1]。目前城市的道路两侧、居民小区等均有多种树木广泛栽植,数量及品质上均较之前有了大幅度提高,营造出良好的城市景观。然而,大量的城市植被绿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林业病虫害问题[1]。林业病虫害有“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之称,可对绿化植被产生巨大的破坏力,一旦发生,可对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直接影响,重发时破坏程度较高。因此,在城市绿化建设中要将病虫害的防治放在重要的位置,为树木健康生长创造条件,将其绿化美化功能充分发挥出来[2]。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北方地区气候干旱、降雨少,进一步加大了病虫害的发生。本文结合北方地区园林病虫害实际,总结了其发生的特点、原因、防治措施。

1 北方城市园林病虫害发生的特点

目前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北方部分城市为了提高景观效果、将多种植被的特有景观彰显出来,选择了类型多样的树种,但有些树种并不适合北方的气候条件[3]。随着绿化植被种类的不断增加以及与北方气候相违背植被的广泛种植,病虫害的发生呈现多样化特点。结合近些年的实际,一般每次引进的新绿化植物栽植后,在当地的土壤、气候以及周围植被的影响下会带来病虫害,大大增加了病虫害防治的难度。目前北方城市园林绿化中病虫害的类型逐年更新,且更新的频率不断加快,长久的发展导致了混合型病虫害发生,且发生密度大,不利于整个园林绿化工作的开展[1]。

城市园林病虫害的发生,可对植被的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城市内部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北方地区存在工业污染严重等问题,对地下水资源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可能与绿化植被的病变有直接关系;而病虫害的严重发生,又进一步恶化了城市的生态环境[2]。

2 北方园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园林树木中病虫害的发生不可避免。如果病菌及虫害的密度处于合理的状态,则可达到自然平衡,一般危害不会太大。一旦此种平衡被打破,则会导致病虫害暴发,并呈灾害性发生。结合多年来的经验,笔者认为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2.1 地域原因

地域,即城市的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有着辽阔的地域范围,城市毗邻的区域包括草原、农田、森林等,这些区域植物群落携带的病原菌、虫源易往城市迁移。以北方地区的斑蝥为例,其原本以在草原上生活为主,可对草本花卉、灌木等多种植被产生危害,食性较为复杂,且迁飞的能力强,因此当斑蝥迁移到城市后,其为害难以得到有效防治。

2.2 气候原因

病虫害的发生可受到气候因素的直接影响,其中以降雨、气温2个方面因子为主。如果遇到气温反常的年份,则树木易受到冻害、日灼等,如果遇到异常的降雨气候,则可导致树木上细菌性、真菌性病害的多发及频发,如果遇到干旱的气候,则虫害易发。以2011年松嫩流域为例,城市降雨量增多,且在时间及空间上存在极不均衡的现象,进入到夏季后又遇到持续的干旱气候,导致了多种害虫的发生,如杨潜叶跳象、榆紫叶甲等[3]。

2.3 生物学原因

生物学原因主要是从病虫害的2个方面分析:繁殖能力、传播能力。园林植物的病害一般分为2类[4]:非侵染性及侵染性。非侵染性病害,即园林植物在必要营养元素缺乏的情况下,生长情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导致在颜色及树形方面出现较正常植物不同的特点,在必要营养元素缺乏程度重的情况下易导致死亡,常见的非侵染性病害如冻害等。侵染性病害,即由病原微生物(常见的有病毒、真菌、细菌、某些小型原生动物等)侵染而导致的病害,这些微生物用肉眼难以观察,但是在自然界广泛分布,有着强大的繁殖能力,且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播,常见的侵染性病害有霜霉病等。无论病害属于何种类型,发生后均可对树木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要及时科学防治病虫害。暴发成灾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昆虫的繁殖能力强。以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为例,其在动物界中分布数量最大、种群最多,有着非常强的繁殖能力。榆紫叶甲在北方地区可严重危害榆树,是榆树上常发的食叶害虫之一,其成虫具有寿命长、产卵量大等特点,产生危害时一般成虫与幼虫并存,前者主要的食物为榆树叶片、叶芽,后者主要是对叶肉进行啃食、留下叶脉,发生程度重的情况下榆树整株树叶片均被吃光;榆紫叶甲在北方地区对各类榆树均可产生为害,发生时间在每年的4至10月,被害的榆树上可见到不同龄期的害虫,导致防治的难度增大[5]。

2.4 土壤原因

树木生长的健康与否很大程度上受到土壤中养分、pH的影响,长势弱的树木易发生病虫害。因此城市园林绿化植被病虫害的发生与土壤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土壤中不确定性更大,一般1 m左右距离的两点间的土壤因子也可能出现很大的差异。树木一般不适合在土壤碱性较强的区域生长,松柏类树木甚至在偏酸土壤上长势更好。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土壤以偏碱性居多,含有较多的钾离子、钠离子,对植物根系吸收铁元素有很大的不利影响,不利于树木叶绿素的合成,易降低光合作用的效率,此类松柏落针现象严重、病虫害易发[6]。此外,城市中的地面硬化等特殊的立地条件下,土壤中的气、热等因素对树木的正常发育不利,可能会导致树木缺素症,出现生理性病害;树体在不断衰弱的趋势下,易被病菌、真菌、细菌等侵染而导致侵染性病害的发生。

3 北方城市园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3.1 强化预警监测

园林病虫害的防治,重点是做好预防。因此北方各城市要结合各地实际做好病虫害的监控预警管理,以有效地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机率及发生程度。一是有意识地进行预警及监控测报网的构建及完善,将区域内所有的园林植物、可能发生的病虫害类型、可能导致的破坏程度等均要做好统计、预估。二是提前建立病虫害测报站(结合园林绿化实际设定密度,一般覆盖率要确保在90%以上,才可能在病虫害预防中发挥积极作用),以对植被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有效监控,确保及时发现病虫害并有效遏制。三是重视工作人员职业技能的提高,加大其在技术、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以确保其在面临病虫害时可以快速、准确判断,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此外,还要求工作人员具有高度责任心,在日常工作中尽职尽责,为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保驾护航。四是做好病虫害防治情况的档案记录,如哪个区域的何种植物在何时出现了何种病虫害症状、如何防治、防治的效果等,可以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更全面的实践指导依据。整体来说,北方城市园林植被中病虫害的防治需要各部门以及相关人员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共同为植被的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7]。

3.2 科学引进益鸟

在园林植被集中区设置鸟舍,吸引有益的鸟类栖息,如啄木鸟、喜鹊等,可以捕食害虫,达到降低虫害的目的。在历史的长期进化、多代的自然选择中,昆虫(猎物)与益鸟(捕食者)之间形成了相对复杂的捕食关系[7]。鸟类通过随机捕食,可以降低很多害虫的虫口基数,影响林间很多昆虫的种群动态,在保护生态系统中有着积极的作用。鸟类不仅可以通过捕食作用导致害虫的直接死亡,还可以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昆虫,或者通过改变微生物而对寄生者、捕食者等产生影响,这均会对害虫的种群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害虫发生程度轻、密度偏小、危害范围小,通过益鸟可以对降低害虫虫群密度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是不能使害虫灭绝,只能保持鸟类与害虫数量的动态平衡状态;当害虫大面积发生时,益鸟对害虫的防控作用有所降低。

3.3 装置诱杀

结合害虫对某些特征有一定趋向性的特点,可针对性选择物理手段进行诱杀。实际应用中,主要采取的形式有灯光、气味、色彩等。灯光诱杀,即选择特殊波段的光或者特殊气味的光对害虫进行诱导,促使其集中到灯光处,被灯周围设置的电网灭杀。气味诱杀,即通过某些物质的特殊气候将害虫吸引过来,并提前在周围将陷阱准备好,对集中过来的害虫统一收集、灭杀。色彩诱杀,即选择黄色等对害虫具有诱惑效果的颜色,利用部分害虫的喜光性来完成诱杀工作,色彩诱杀可以选择通过色胶板完成诱杀,常见的应用广泛、效果好的诱虫灯为双光雷达自控纳米灯[8]。

3.4 多元化生物灭虫

一是以虫治虫。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可发挥以虫治虫的作用,即通过瓢虫、食蚜蝇、草蛉、蜘蛛等捕食性天敌以及麗蚜小蜂、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控。如蜘蛛可以对蚜虫、螨虫起到控制效果;瓢虫可以对蚧壳虫等害虫起到控制作用。在防治城市园林病虫害的过程中,以虫治虫主要指通过捕食性与寄生性的天敌来有效防治北方城市园林存在的多种害虫,如蜻蜓、瓢虫、胡蜂、蚂蚁等,它们都是极为常见的昆虫天敌种类,能够有效发挥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其中,蜘蛛能够有效抑制螨虫与蚜虫,瓢虫能够有效减少吹绵蚧壳虫等。此种方法目前在维持自然界种群的动态平衡中有着积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天敌生物的引入要谨慎,过多的天敌会对生态平衡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最终导致失衡。

二是以菌治虫。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可采取以菌治虫的方法,如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等。通过此种方法,可以降低成本、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如目前北方地区城市绿化树木中常发的卷叶蛾、毒蛾等,可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等进行防治,效果明显。

三是利用昆虫病原线虫。如果可以充分地利用昆虫病原线虫,则可大面积地防治病虫害。目前北方地区应用较多的为植物源杀虫剂、动物源杀虫剂、微生物杀虫剂等。

3.5 化学药剂灭杀

化学防治见效快、覆盖面广、效率高,因此目前在园林病虫害防治中较为常见。化学药剂在对害虫起到灭杀效果的同时,也可杀伤环境中的有益生物,甚至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因此使用时要注意,尽量选择毒性低、效果好、残留期短的药剂[9]。以白粉病、叶斑病等为例,适合防治的药剂可选择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对于蚧壳虫(寄主植物主要是白蜡、紫薇、红叶李、柿子树等),防治上可选择30%石硫·矿物油微乳剂对准枝干等部位进行涂抹。

4 结语

为了确保园林植物的健康,需要在城市建设时做好植被的科学搭配、因地制宜选择树木种类,做好管理、重视病虫害的预防、针对性采取防治,为北方城市园林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下转109页)

参考文献

[1] 祁改萍.北方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现状与综合防治措施研究[J].河南农业,2022(23):38-40.

[2] 沈斐,张琳.北方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J].中国科技投资,2019(34):253.

[3] 吴佳男.北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预防及治理[J].现代园艺,2019(4):75.

[4] 马兰.北方地区园林绿化中植物病虫害的防治[J].吉林农业,2017(5):87-88.

[5] 刘成娟.北方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J].北京农业,2014(27):112.

[6] 史立华,袁俊云,化黎玲.北方地区园林绿化中植物病虫害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15):144,153.

[7] 李同轩,马万里.北方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报与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4,34(8):158-159.

[8] 姚衍芳.北方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18(3):69-70.

[9] 张岩.北方园林绿化中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对策[J].现代园艺,2018(20):59.

(责编:王 菁)

猜你喜欢
防治园林病虫害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清代园林初探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