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丙炔噁草酮·丁草胺·噁嗪草酮OD防除水稻移栽田杂草试验

2023-08-05 11:19汪胜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丙炔草胺莎草

汪胜

摘要 为探究37%丙炔噁草酮·丁草胺·噁嗪草酮OD防除水稻移栽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本文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7%丙炔噁草酮·丁草胺·噁嗪草酮OD防除水稻田杂草,对稗草、鸭舌草、碎米莎草防除效果优良,持效期达45 d,在试验设计剂量范围内对水稻生产安全。建议在水稻移栽前3~5 d,稻田水整地捞平沉浆后进行施药,用水量为150 kg/hm2,去掉喷雾器喷头甩施,并于施药后保持田间3~5 cm水层5~7 d,推荐使用剂量为1 200~1 500 mL/hm2。

关键词 37%丙炔噁草酮·丁草胺·噁嗪草酮OD;水稻移栽田;杂草;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3)11-0089-05

Experiment on controlling weeds in rice transplanting field with 37%

oxadiargyl·butachlor·oxaziclomefone OD

WANG Sheng

(Tongcheng Branch of Anhui Agricultural Radio and Television School,Tongcheng 231400, China)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control effect of 37% oxadiargyl·butachlor·oxaziclomefone OD on weeds in rice transplanting fields, a field efficacy test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37% oxadiargyl·butachlor·oxaziclomefone OD had a good control effect on Echinochloa crusgalli, Monochoria vaginalis and Cyperus iria, lasting for 45 days, and it was safe for rice production within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dosage range. It is suggested that sprayi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3-5 days before rice transplanting, after paddy field water leveling and pulp sinking, water consumption should be 150 kg/hm2, spray nozzle should be removed, and field 3-5 cm water layer should be kept 5-7 days after spraying. The recommended dosage is 1 200-1 500 mL/hm2.

Keywords 37% oxadiargyl·butachlor·oxaziclomefone OD; transplanted rice field;weeds; control effect

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的作物当属水稻,从2016年开始,水稻总产量一直处于逐年增长的态势[1]。我国水稻种植时间悠久,已有1.4万年以上的历史,水稻很早就成为了人们的主要食物。自21世纪以来,水稻常年种植面积达3 000万hm2,产出稻谷2亿余t[2]。与此同时,水稻田杂草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已经完全适应水稻田的生态环境,逐步发展成为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组庞大的植物群落。稻田杂草与水稻间存在竞争关系,彼此间争夺光、水、养分、生长空间等,严重影响水稻的长势,同时杂草还是很多病虫害的传播介质,导致病虫害加剧、水稻产量和品质降低[3-4]。因此,杂草防控是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性工作。传统的人工除草方法虽可除去不同科属的杂草,还能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但是周期耗时较长,劳动转化率低下,加之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此方法已渐渐被淘汰,人们更多选择效率高、见效快的化学除草技术来防治。1956年,我国就开始在水稻田中使用2.4-D进行除草,这标志着化学除草开始在我国推广和研究[5]。化学除草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农民传统除草方法效益差的问题,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随着我国研制化学除草剂水平的不断提高,给种植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境内已成功登记的水稻田除草剂已达1 095个,其中包括602个单剂产品,总涉及46个除草剂产品[6]。当前化学防治仍然是稻田杂草防除的最主要的手段,稻田除草剂用量也在逐年上升[7]。市场上用于防治水稻田封闭作用的除草剂以單一的有效成分为主,为了增强除草效果,部分零售商将不同剂型、不同成分的药剂组合在一起进行捆绑式销售。然而,不同的除草剂不但施药技术和药效存在差别,而且滥用除草剂很有可能引起杂草的抗性,甚至产生药害,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因此,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2种或2种以上有效成分进行组合一直是农药行业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有研究表明,62%噁草酮·丁草胺微乳剂可有效防除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鸭舌草、节节菜等,对水稻生长安全[8]。31%丙草胺·丙炔噁草酮水乳剂对水稻移栽田1年生杂草具有理想的防治效果,且对水稻安全[9]。26%丙炔噁草酮·异噁草松·丙草胺乳油对稗草、异型莎草、泽泻、雨久花具有很好的防效[10]。30%灭草松·2甲4氯·氯氟吡氧乙酸乳剂能够消灭直播田稗草、千金子、碎米莎草、异型莎草等1年生杂草,持效期达45 d,对作物安全[11]。39.8%五氟·丁草胺悬浮剂对稗草、异型莎草、陌上菜和其他阔叶科杂草均有很好的防除效果,药效持续时间长,安全性高,且能起到一定的增产作用[12]。

丙炔噁草酮属于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常用于处理稻田土壤的选择性触杀型苗期除草剂,通过敏感杂草(如稗草等)的幼芽或幼苗接触吸收而起作用,使接触部位的细胞膜破裂和叶绿素分解,分生组织遭到破坏,进而使得杂草幼芽或幼苗枯萎死亡。其对水稻移栽田、旱直播稻田和水直播稻田中防除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1年生莎草科杂草有良好防效[13]。丁草胺属于酰胺类除草剂,杂草幼芽通过吸收传导至全株,抑制和破坏植物体内蛋白酶的合成,从而导致幼芽和幼根不能正常生长,引起杂草死亡[14-15]。噁嗪草酮属噁嗪酮类除草剂,具有内吸传导活性型,以不同于其他除草剂的作用方式抑制靶标植物细胞生长,致茎叶失绿,停止生长,直至枯死,可与其他阔叶杂草除草剂混用[16-17]。复配技术不仅可以扩大杀草谱,还能一定程度上延缓杂草抗性[18]。

目前,有关丙炔噁草酮、丁草胺、噁嗪草酮三者复配制剂对水稻移栽田杂草的防治效果鲜有报道。本文以移栽田稗草、鸭舌草、碎米莎草等1年生杂草为对象,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探索37%丙炔噁草酮·丁草胺·噁嗪草酮OD的防效、最佳使用剂量以及安全性等,为该产品的登记、生产和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田设在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王店村,土壤为马肝泥田土,pH 5.1,表土有机质含量3.02%,肥力中上等。前茬为冬闲田,施肥、管理与当地农业实践生产水平一致。于2021年6月23日机械翻耕与作田,基肥每hm2施46.4%尿素150 kg,45%三元复合肥600 kg。6月24至25日拉小区绳子与扶小区埂,6月26日施药,6月30日秧苗人工移栽下田,后期按当地常规进行田间管理。田间杂草主要有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 Beauv]、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Burm. f.) Presl ex Kunth]、碎米莎草(Cyperus iria L.)等。

1.2 试验材料

试验药剂:37%丙炔噁草酮·丁草胺·噁嗪草酮OD(安徽尚禾沃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对照药剂:15%丙炔噁草酮SC(安徽科立华化工有限公司);50%丁草胺EC(吉林市绿盛农药化工有限公司);10%噁嗪草酮SC(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供试水稻品种:野香优航1573。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9个处理,37%丙炔噁草酮·丁草胺·噁嗪草酮OD用药量900、1 200、1 500、2 400 mL/hm2分别为处理①、②、③、④,15%丙炔噁草酮SC用药量600 mL/hm2为处理⑤,50%丁草胺EC用药量1 500 mL/hm2为处理⑥,10%噁嗪草酮SC用药量450 mL/hm2为处理⑦,人工除草为处理⑧,空白对照为处理⑨。每个处理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2.2 m2。

1.4 施药方法

于水稻移栽前4 d(2021年6月26日),稻田水整地捞平沉浆后进行施药,按所设置的用药量计算各处理组小区的用药量,施药器械为德国SOLO425LC手动背负式喷雾器,去掉喷雾器喷头甩施,用水量150 kg/hm2,药后保持田间3~5 cm水层5~7 d。

1.5 调查时间、方法和次数

1.5.1 防效调查  参照试验准则《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除草剂防治水稻田杂草》(GB/T 17980.40—2000)。每个小区随机取4个小点,每点0.25 m2。施药后15 d调查杂草株数和进行人工除草,药后30 d调查杂草株数,药后45 d调查杂草株数和称量杂草鲜重。

防治效果(%)=

[对照区杂草株数(鲜重)-处理区杂草株数(鲜重)对照区杂草株数(鲜重)×100]

1.5.2 安全性调查  于施药后10 d内不定期观察水稻秧苗生长状况,记录是否有药害产生。收获时测定产量,计算增产率。

增产率(%)=[处理区产量-空白对照区产量空白对照区产量×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效分析

药后15 d时,37%丙炔噁草酮·丁草胺·噁嗪草酮OD对水稻移栽田杂草总草株防效随着用药量的增高而提高。处理①、②、③、④总草的株防效分别为79.36%、89.07%、92.18%、92.23%(见表1),处理⑤、⑥、⑦3组对照药剂的总草株防效分别为82.12%、80.30%、72.54%。其中处理①与处理⑤、⑥间总草株防效接近,无显著差异,处理②、③、④与处理⑤、⑥、⑦间总草株防效差异显著。

药后30 d时,37%丙炔噁草酮·丁草胺·噁嗪草酮OD对水稻移栽田杂草总草株防效随着用药量的增高而提高。处理①、②、③、④总草株防效分别为77.83%、87.17%、90.37%、92.17%(见表2),处理⑤、⑥、⑦3组对照药剂的总草株防效分别為75.15%、73.57%、66.35%,人工处理组⑧为75.13%。其中处理①与处理⑤、⑥、⑧间总草株防效接近,无显著差异,处理②、③、④总草株防效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

药后45 d时,37%丙炔噁草酮·丁草胺·噁嗪草酮OD对水稻移栽田杂草总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都随着用药量的增高而提高。处理①、②、③、④总草株防效分别为80.30%、90.55%、92.10%、93.11%,总草鲜重防效分别为90.78%、95.05%、96.27%、96.73%(见表3);处理⑤、⑥、⑦3组对照药剂的总草株防效分别为77.27%、74.34%、75.73%,总草鲜重防效分别为89.22%、90.17%、90.47%;人工处理组⑧总草株防效为81.63%,总草鲜重防效为92.35%。其中处理①与处理⑤、⑦、⑧间总草株防效接近,无显著差异,处理②、③、④的总草株防效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处理①与处理⑤、⑥、⑦、⑧间总草鲜重防效无明显差异,处理②、③、④的总草鲜重防效同样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

2.2 安全性分析

水稻移栽后经过观察,37%丙炔噁草酮·丁草胺·噁嗪草酮OD对水稻无药害现象发生,秧苗生长正常,与对照区秧苗无明显差异,说明各药剂在本试验用量下对水稻生长安全。从产量数据(表4)来看,各处理相对于空白对照组表现出一定的增产效果。其中处理②~④产量达9 352.48、9 380.63和9 403.15 kg/hm2,增产率达20.56%、20.92%和21.2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处理⑤、处理⑥、处理⑦的增产率。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37%丙噁酮·丁草胺·噁嗪酮OD对水稻移栽田稗草、鸭舌草、碎米莎草防除效果优良,持效期达45 d,在试验设计剂量范围内对水稻生产安全。在使用剂量为900、1 200、1 500、2 400 mL/hm2处理时,药后15 d总草株防效达79.36%以上,30 d总草株防效达77.83%以上,45 d总草株防效达80.30%以上,总草鲜重防效达90.78%以上。从防效、成本等角度考虑,推荐使用剂量为1 200~1 500 mL/hm2。建议在水稻移栽前3~5 d,稻田水整地捞平沉浆后进行施药,用水量为150 kg/hm2,去掉喷雾器喷头甩施,并于施药后保持田间3~5 cm水层5~7 d,这样利于发挥除草剂的封闭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英鹏,赵平,李新. 全球水稻田除草剂概况及新品种介绍[J]. 农药,2021,60(9):631-633,646.

[2] 吴媛媛. 我国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 新农业,2018(7):27-28.

[3] 姚耀祖,马艳丹,方博博,等. 水稻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J]. 乡村科技,2021,12(12):64-65.

[4] 孙方胜. 水稻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20(9):122,125.

[5] 韩晓雪,刘文钰. 水稻田除草剂的应用以及杂草抗药性现状[J]. 广东蚕业,2021,55(4):16-17.

[6] 李颖,纪明山. 水稻田杂草危害及化学防除研究[J]. 新农业,2022(5):7-8.

[7] 董金居,王永星,徐梁,等. 50%丙炔噁草酮·丁草胺·西草净乳油防除水稻移栽田杂草[J]. 世界农药,2021,43(8):46-50.

[8] 章启程,孙俊铭,韦刚. 62%噁草酮·丁草胺微乳剂防除移栽水稻田杂草药效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0):99-100.

[9] 裴德明,李民,刘元兵. 31%丙草胺·丙炔噁草酮水乳剂防治水稻移栽田一年生杂草田间药效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20(13):84-85.

[10] 张天柱,张庆贺. 26%丙炔噁草酮·异噁草松·丙草胺乳油防除水稻移栽田杂草试验[J]. 吉林農业,2019(2):61.

[11] 邓淑娴. 30%灭草松·2甲4氯·氯氟吡氧乙酸乳剂防除直播水稻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药效试验初报[J]. 安徽农学通报,2019,25(12):104-106.

[12] 邢艳,万宣伍,张国芝,等. 39.8%五氟·丁草胺悬浮剂对水稻移栽田杂草的防除效果[J]. 植物医生,2021,34(3):58-64.

[13] 张鑫宇. 丙炔噁草酮、吡氟酰草胺和二甲戊灵在水稻上的残留消解及膳食风险评估[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20.

[14] 韦龙旭. 丁草胺、噻虫嗪、嘧菌酯对青萍的毒性影响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6.

[15] 任志敏,林芳隆,佟学敏,等.丁草胺原药中杂质的气相色谱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2(2):141-144.

[16] 刘长令,石庆领. 新型杀稗剂--噁嗪草酮[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1,9(16):22-23.

[17] 裴和瑛,孙克,张敏恒. 噁嗪草酮合成方法述评[J]. 农药,2014,53(5):386-387,389.

[18] 王莹,孙佳慧,章守富. 38%丙草胺·嘧草醚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水稻直播田一年生杂草的田间防效[J]. 世界农药,2020,42(10):46-49.

(责编:王 菁)

猜你喜欢
丙炔草胺莎草
Keep tradition alive
纸莎草纸:尼罗河畔的古老技艺
古埃及比中国更早发明造纸术?
丁草胺及其复配剂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与安全性评价
分子筛用于丙炔/丙烯的高效分离
丙炔氟草胺合成新工艺
25%丙炔噁草酮水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除草剂丁草胺的研究进展
丙炔氟草胺等195个农药产品拟获批
先正达完成精异丙甲草胺产能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