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背景下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
——以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例

2023-08-07 12:08于琪瑶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公共服务防控

于琪瑶

(吉林省电化教育馆,吉林长春 130033)

2020 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教育教学秩序也受到巨大冲击[1]。传统的面授教学被按下了“暂停键”,在线教育被按下了“快进键”,数字教育资源蓬勃发展,教育教学呈现出全新的形态。面对疫情带来的全新挑战,教育行政部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协调多方资源和力量,群策群力开展线上教学,为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变革提供了保证。

当前,人们对新冠病毒传播规律和危害的认知进一步加深,疫情防控进入防疫政策调整优化阶段,有文献称为后疫情时代。后疫情时代并非指疫情完全消失、社会秩序恢复如前,而是指受人口流动及季节性发作等因素支配,疫情随时可能再次暴发,对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时代[2]。2022 年,疫情形势仍然复杂多变,吉林省中小学广大师生经历了数月居家在线学习生活。在此过程中,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数字教育资源为线上学习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成为疫情防控背景下教育教学发展研究的重要方向。

一、疫情防控期间吉林省线上教学服务基本情况

(一)汇聚多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疫情防控期间,吉林省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相关业务部门,利用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省平台),为全省师生提供集网络学习空间、海量教学资源、名师课堂实录、线上交互答疑、名师网络工作室于一体的网络学习环境,满足全省师生线上学习需求。线上教学平台汇聚了众多国家级网络教学资源,梳理了历届“一师一优课”活动省市级优课资源,协调了区域内市(州)级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用户只要注册网络学习空间,即可参与导学推送、师生互动答疑、教学质量检测等教育教学活动。2022 年疫情防控期间,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材资源点击量达到8551 万余次,课前导学、课后作业交互点击量达到1.1亿余次,在线检测与线上考试点击量达到7241 万余次。

(二)发挥数字教育资源育人功能

当前,数字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课程教学及辅助教学,以课件、文本、音频、视频等形式为主。国家倡导的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标,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健全人格。数字教育资源具有生动、灵活的育人功能,提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不能忽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3]。疫情防控期间,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除增加资源数量和类型之外,还加大了德育资源推广应用力度。如引入“德育课堂”系列动画、《国家相册》系列微纪录片等免费开放的数字学习资源,持续弘扬社会美德,营造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德育课堂”和《国家相册》学习资源点击量分别达到1.6万次和1.1万次。

二、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体系的内涵

数字教育资源服务是指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获取教与学过程的数据,通过对这些丰富多样的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为用户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的过程[4]。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主要以网络学习空间的形式提供资源服务,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提供支撑[5]。

作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载体,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关注使用者的教学或学习需求,通过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为用户提供服务,打造以资源共享应用为基础的教育云环境。依托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省平台汇聚多方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学应用,面向省内用户提供一站式教学服务。目前,已注册师生用户367 万余个,一线教师注册率达100%,基础教育覆盖率达100%。

三、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应用困境与挑战

(一)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仍存在与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1.技术服务层面。疫情防控期间,省平台线上教学功能得到了省内用户普遍开发,日均实名用户访问量超过20 万人次,单日访问峰值超过30 万人次,集中超限登录导致平台出现了数次运行不稳、登录卡顿现象。

2.工具使用层面。疫情防控期间,省平台提供的教学资源、线上教学应用和网络学习空间等服务,能够满足省内学校、教师、学生的基本需求,但缺少直播教学、虚拟课堂等音视频互动教学模块,教师需采用其他线上直播工具进行直播授课,部分直播工具存在安全风险。

3.资源供给方面。以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专区为例,这里汇聚了国家级网络教育资源及省内优质教学课堂实录资源,为省内师生开展线上教学提供了充足的选择空间。但在资源供给过程中,省平台尚未形成可持续的内生资源汇聚机制,特别是缺乏系统的音视频资源建设,本地内生资源更新也有待加强。受教材版本的限制,很多异地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并不能直接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有的课后配套练习资源数量较少,且内容更新缓慢。

(二)师生信息化应用能力有待增强

1.一些教师线上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疫情防控期间,广大教师全面开展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根据省平台教学应用数据、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数据及实际调研分析,笔者发现省内部分教师信息化素养不够高,无法有效应对线上教育教学模式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信息化教学工具使用不熟练,教学资源收集与利用不丰富,信息化教学设计不合理,对应用信息技术支撑课堂教学的认识程度不高,等等。

2.学生数字化适应能力存在差距。疫情防控期间,作为线上教学的接收端,学生的信息化适应能力存在较明显的差距。大部分学生能很好地利用线上教学契机,查缺补漏,丰富居家学习生活;部分学生对基于信息化手段的学习方式不够适应,不能很好地配合完成学习。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心理认知上的差距,另一方面家庭环境支持能力也有限制。

(三)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活动设计有待优化

作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纽带,网络学习空间是师生互动场景模式的体现。2022年,省平台网络学习空间活动参与人数突破百万,点击量达到5 亿余次。面对大量的参与用户,省平台一方面要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基本功能,创设更多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的学习活动;另一方面要完善线上活动的设计思路,不仅要考量活动规模、活动人数,还要考量活动形式、活动理念创新设计。

四、疫情防控背景下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策略

(一)增强省平台服务能力

1.提升技术应用能力。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出现了并发量大导致平台访问慢的问题,因此,要从技术上提升服务器服务能力,提高宽带速率,加大平台存储容量,保障学校、教师顺畅上传教育教学微课资源,提高文本、视频资源转码效率,从技术上解决教师、学生关切的实际问题。

2.完善直播课堂建设。依托省平台,以网络学习空间为线上授课互动场所,完善直播课堂建设,实现教师与学生音视频互动,建立面对面辅导的虚拟课堂。满足教师课前备课、课中授课、课后辅导、课外拓展的全流程教学需求。

3.扩充优质数字资源。为满足省内师生个性化利用线上教学平台需求,探索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育服务供给新模式,可依托省级名校优势师资力量,以学科为单位建设一系列体系化数字教育资源。以名校打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引领,带动全省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工作,探索形成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模式。做好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推广工作,积极拓展第三方应用接入省平台的途径;联合优秀企事业单位,推出免费开放的学习资源;充分发挥数字教育资源优势,满足基础教育线上教学需求。

(二)提高师生信息化应用水平和信息素养

1.加强教师信息意识培养,转变教育信息化应用观念。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的、推动组织变革的管理工具和行动框架,其优势在于突破传统组织边界,具有开放性和不断发展的动态性[6]。为打造区域内信息化教学实践共同体,可以依托省平台,建设一批由省级骨干教师和信息化专家共同主持的网络名师工作室,带领学科教师共同开展学科研究、教改探讨和教学磨炼,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和信息素养。在主持名师工作室过程中,名师可以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帮助区域内薄弱学校教师提升信息素养;通过提供师训与教研支撑,增强广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2.努力提高学生信息化应用水平。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明显优于成年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信息技术应用氛围,培养主动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注重身心健康基础上,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实现高效学习。与此同时,着力提高家长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认识,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习者完成有效学习。

(三)完善基于素质教育的网络学习空间活动设计

网络学习空间活动是网络学习空间推广与普及的有效载体。活动设计要结合用户实际需求,遵循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规律与良性发展需要,以开放包容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应用场景,丰富活动内容,关注用户体验,提升活动实效。疫情防控背景下开展网络学习空间活动设计,要以素质教育为抓手,立足于德育为先,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由于省平台各部分功能模块技术开发存在差异,活动场景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各模块设计上也应有所区别。

1.立足于德育为先,利用好“德育课堂”模块。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居于首位,因而在进行网络学习空间活动设计时,首先要为德育提供保障。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是通过资源的汇聚与供给,达到服务用户的目的。利用好以“德育课堂”为主的资源汇集模块,既体现了资源公共服务的价值,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其中。

2.发展智育,提供抗疫知识问答模块。提升学生智育水平,可以通过知识问答形式实现。如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向用户推送新冠病毒感染防护知识、中国抗疫人物故事、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心理健康等实用知识,以答题闯关形式对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根据闯关数和时长开展相关评选。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互动功能,提升参与者智育水平,丰富网络学习空间活动形式。

3.强化体育,设置“健康小达人”模块。网络学习空间具有记录学生学习习惯的功能,教师可以结合体育教学目标,提供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健身的指导资源、体育学科名师录制的教学视频等,引导学生进行模仿锻炼,促进学生体格、神经肌肉、心肺功能发育。参与者可以上传自己锻炼的照片或视频进行打卡,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锻炼的乐趣,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4.丰富美育,开展寻找“身边的年味”活动。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经历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省平台设计了寻找“身边的年味”活动模块,向全省用户征集春节期间有趣的精彩瞬间。学生将身边的故事通过图画、剪纸、照片、视频等形式,分享给其他参与活动的同学,记录美好生活,共同感受家乡的年味,提升审美品位。

5.优化劳育,开展争当“家务小能手”活动。劳动教育对于学生成长至关重要。省平台布置了洗衣服、整理房间、做饭等日常家务劳动任务,以提升学生劳动技能水平。参与者以短视频、摄影作品、思想感悟等形式记录劳动过程,与同伴分享、交流劳动心得。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展示功能,发现和记录生活中的闪光点,发挥信息化手段促进素质教育的作用。

五、结束语

当前,我们要尽快跨越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和障碍,抓住防疫政策调整优化的契机,全面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政府根据疫情发展实际情况,迅速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展示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在防疫政策积极调整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面对线上教学常态化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教育工作者应加大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力度,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助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公共服务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