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财务数智化转型的有效路径

2023-08-08 21:16耿超
关键词:有效路径转型

耿超

【摘  要】财务数智化转型是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推动者、引领者,为实现财务数智化转型,发挥数智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论文首先阐述财务数智化转型的必要性,其次从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风险管控等方面探讨财务数智化转型的实施路径,以此为管理人员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财务数智化;转型;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0.7;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7-0191-03

1 引言

财务数智化转型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发展趋势,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和智能算法,实现财务资源的精准配置、财务管理的科学决策、财务流程的自动化处理。财务数智化的本质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在财务领域的融合创新,通过将会计核算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提升财务服务的效率与质量,促进财务转型升级,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极大地提升了传统行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需求,传统会计模式将面临重大挑战。

2 财务数智化转型的必要性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企业经营难度日益增加,竞争逐渐激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要不断探寻潜在的价值增长点。多数企业已经开始技术革命,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实现对管理、业务的创新。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职能,承担着“信息加工”的职责,掌握着最丰富的数据。但是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财务部门仍以使用ERP系统为主,无法与其他业务系统关联,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存在信息实时性差、无法准确预测分析等各种问题。基于财务部门数据的重要性及财务工作方式的落后性,财务的数智化转型成为企业数智化转型的首要选择。

传统的财务管理存在各种弊端,具体来讲,目前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风险管控4个方面:预算管理方面,传统预算的编制主要依赖人工,数据准确性差且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全面预算的编制时间较长,效率较低,执行过程中也不能做到预算的实时监控和调整;资金管理方面,资金往往以线下管理为主,极易出现差错,资金利用率不高,且支付效率、記账效率较低,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资产管理方面,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内的数据难以流通,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内部资产的实时情况了解较少,且在盘点时均以人工为主,耗时较长;风险管控方面,企业财务系统无法全面收集行业信息、企业内部信息,风险预警迟滞,不能为管理人员及时提供决策参考。

因此,企业应积极推进财务数智化转型,以克服传统财务管理的各种弊端,为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提供支持。例如,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实现流程自动化、分析智能化,为财务与业务的融合提供平台,实现企业对经营活动的实时监控、高效管理等。此外,财务数智化转型使大部分财务人员从重复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有精力投身企业价值管理、价值创造等工作,促进企业管理的革新和发展。所以,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进行财务数智化转型十分必要。

3 财务数智化转型的路径

3.1 预算管理数智化转型的实施路径

全面预算是保证战略目标实现、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优化经营成果的工具,财务数智化转型一定要考虑全面预算的数智化。本文提出通过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智能分析这两个方面,实现预算管理的数智化转型。

3.1.1 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需要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达到预算准确、监控及时的效果。第一,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要实现所有预算主体可填报、数据自动取数和汇总、未来趋势可预测、预算数据可分析等功能,增强预算填报的准确性、前瞻性、科学性。在规范的流程和制度的指引下,预算管理系统要提供一个全员参与的编制平台[1],实现不同层级预算的填报及自动汇总,历史数据、当年实际完成数据的自动取数及汇总,发展趋势的分析与预测。通过参考实际数据、未来趋势分析,提高预算填报的准确性和前瞻性。同时,预算管理系统可以将经营目标纳入分析模块,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和业务活动对预算进行分类、汇总和调整,以实现对业务目标的有效分解。企业可以将经营目标作为全面预算的关键考核指标,使经营目标能够体现出预算管理的价值,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具体来说,系统可以自动提取往年的业务数据,并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根据历史数据、分解的经营目标、分析的发展趋势设置一定的预算取数规则,生成包括收入、成本、利润、资产等指标的参考预算数据。系统分析模块可以将生成的参考预算数据与经营目标、往年数据、发展趋势等进行对比分析,将分析结果以图表等可视化方式展示,各部门及企业管理者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及分析结果对预算进行调整或修改,以确保预算填报的准确率和高效性。第二,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要通过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实现预算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共享,然后通过分析模块,自动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协助管理者进行预算编制的动态调整及预算执行的动态监控。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工作人员、各部门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并通过分析看板等可视化的方式展现给管理者。管理者可以连接移动终端,通过手机等设备随时查看预算执行情况和预警提醒,对预算进行动态调整,并及时发现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例如,当企业销售收入的增长率低于预期目标时,系统将自动发出预警提示以提醒管理者及时关注收入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3.1.2 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智能分析

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企业内部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协同,实现对企业整体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的监控。传统的全面预算分析以财务数据为主,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割裂现象严重,不能形成实时沟通和互动,管理层无法对企业整体运营情况进行实时掌握。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企业可以实现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协同,为企业运营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支持,使管理层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的整体运营情况和发展趋势,更好地作出科学决策[2]。

3.2 资金管理数智化转型的实施路径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当前,我国企业的资金管理方式以传统的线下模式为主,线上管控模式的发展速度较慢。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的深度融合,将实现企业资金管理的智能决策、高效运转、精准控制。管理人员可通过建立资金流动模型和智能算法,自动采集企业所有资金收支情况及动态信息,实现对企业资金流向和流量的智能预测。具体来说,企业通过智能监控,可以提高现金流的预测精度和效率,实现对日常资金支出的管理与控制;基于应收账款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应收账款的智能监控与预警;通过網银平台、银行对账系统等实现对内部银行账户和外部银行账户的统一管控和实时查询,提高企业资金支付效率。以某集团为例,其通过建立资金流动模型,可对资金流动的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并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对集团不同账户的存量及流量进行智能分析和预测,从而确保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3 资产管理数智化转型的实施路径

对于资产管理来说,企业应该使用资产管理系统,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资产管理效率。第一,资产管理系统要通过条码技术实现资产的全生命周期跟踪与监控,并实现自动盘点。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资产使用状况跟踪、资产盘点等工作是通过传统人工方式实现的,耗时耗力且效率低下,导致资产利用率低,甚至造成资产流失。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通过条码技术,赋予每个资产唯一的条码标签,可以对资产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同时,系统对资产的日常管理(记录资产日常的调拨、报废、盘点、状态变更等内容)以及对资产分布情况、运行状况等内容的可视化管理,使管理人员能够实时获取资产状态信息,解决企业资产实时状况不清、账实不符等问题,减少了资产的重复购置,提高了资产的使用效率。此外,资产管理系统要具备资产盘点功能,使用数据采集器扫描资产的条码标签,并将信息传入电脑,准确地完成实物盘点工作,并完成与数据库信息的核对。系统可根据企业需求生成单位、部门等各口径的盘点表、盘亏盘盈明细,这种盘点方式,既节省了人工,又避免了错盘、漏盘现象,提高了准确性和效率。第二,基于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将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相融合,以提高财务工作和资产处置的效率。如果资产管理系统独立于财务系统,相关人员在资产管理系统录入、修改资产相关信息后,还要在财务系统中重复录入以供账务处理使用,影响工作效率。为准确、实时地将资产管理系统的数据推送到财务系统,企业需要规范数据口径,将两个系统有效集成,实现制度衔接、信息交互、互相监督、资产账目和财务账目的同步处理[3]。资产管理系统可以使企业及时了解资产的使用情况,快速识别闲置资产。财务系统可以对资产的使用效率进行分析,对不同部门的资产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二者的整合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资产使用效率的最大化。闲置的资产可以在不同的部门之间重新分配,甚至对一个部门没有使用价值的资产可以被另一个部门使用,真正做到物尽其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盘活企业资产。

3.4 风险管控数智化转型的实施路径

3.4.1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财务数智化转型是在财务共享模式的基础上实现的,其必然涉及大量数据和信息。因此,企业在推进财务数智化转型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数据的监管和分析,防止因数据失真及丢失导致企业利益受损。因此,企业要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数据安全。第一,企业要制定信息安全制度,培养员工信息安全意识。企业要制定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明确各部门、各安全岗位的责任,建立问责及奖励机制。同时,企业要注重对员工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要求员工不得损害企业利益,不得泄露企业重要信息,特别是一些技术信息、商业机密等。对于非法入侵、泄露企业重要信息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惩罚力度。第二,企业不仅要对大数据进行安全管理,还要对信息设备进行安全管理。企业要通过运用防火墙、入侵检测、加密狗等技术防止各类非法入侵行为,检查系统漏洞及安全隐患,通过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等技术避免数据丢失、销毁等。此外,企业必须加强对信息设备的检查、维护和检测。由于信息系统设备繁杂,这些设备一旦损坏,极易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因此,企业要针对不同设备制定科学的使用规范,合理控制设备的工作压力,通过动态网络管理图等方式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3.4.2 搭建一体化平台

在ERP时代,业务流程、财务流程、管理流程之间存在断点,企业经营风险较高。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在不同系统的取数口径、取数范围等维度存在差异,无法实现业财数据的深度融合,无法从多维度分析生产经营数据,难以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此外,流程的不规范、部门沟通联动不到位,也会导致不合规业务的发生、信息存在误差、问题处理滞后等问题。建立一体化平台就是为了解决数据标准化和系统协同问题,打通流程堵点,规范业财流程。第一,一体化平台的建立要统一数据标准、数据规范及数据模型,以规范基础数据。数据孤岛主要是由于系统间数据标准等不统一、无法实现信息集成。因此,为推进业财一体化,数据标准、编码规则等必须统一规范,只有基础数据统一规范,后续的数据处理、数据管理、智能分析等才有可靠的依据,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传递才更加有效。第二,一体化平台的建立要实现全业务链流程的梳理和优化。一体化平台的建立,是对研、产、供、销等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梳理和优化的过程,要消除流程断点,优化业务流程,将流程统一、固化在信息系统中,使业务流程能够按既定的制度和规定执行,避免人为干扰造成信息失真,促使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流合一,促进企业上下游全链条的高效协同、透明和可跟踪,实现企业提质增效的目标。第三,一体化平台的建立要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管理等功能。一体化平台不仅能够采集数据,通过明确数据共享和交换流程、统一接口的配置和管理等,实现数据的共享交换,然后对数据进行清洗、加工、分析、提炼、入库[4],最终建立数据资产目录,处理后的数据可以供应用系统、分析系统等经营决策使用,实现数据资产化。

3.4.3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在财务数智化转型过程中伴随着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潜藏性强,风险因子不易被发现,财务人员在监控和分析过程中稍有疏漏,就会导致财务风险发生。因此,企业要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及时收集和处理信息,高效地识别和预测风险,自动给出风险应对方案,满足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管控的需求。第一,企业可利用物联网技术、网络爬虫技术等实时收集和处理信息。企业不仅要及时获取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的内部数据,也要获取行业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客商信息等外部信息。只有实现这些信息的实时更新和监测,智能风控工作才能前置,企业才能实现对风险的全面识别和精准预警。第二,建立风险预警知识库,增强风险预警能力和应对能力。企业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应考虑结合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规范和统一数据,建立风险量化评估模型和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形成智能风险预警知识库。知识库的积累不仅可以对已发生的风险实现事后控制,还可以根据之前的情况有效地预测和预警潜在的风险,通过分析现状、影响因素、产生的原因,参照以前类似风险事件的有效处理方案,结合实际情况自动给出相对最优的解决方案供管理者参考,减少企业的试错成本和损失。

4 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数智化是现代企业革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新时代背景下,管理人员应确立财务数智化目标,基于企业内部财务系统、业务系统的实际情况,从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风险管控等方面出发,达到提高财务系统运作效率、适应时代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秀梅,温素彬,龙思珗.数智化管理会计的价值意蕴和体系构建[J].财会月刊,2023,44(5):47-51.

【2】陈雪梅,吉培尧.财务数智化转型的有效路径——以云投集团为例[J].企业管理,2023(1):102-104.

【3】洪雪芬,谢和女.基于资产管理系统和财务系统互相融合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合作机制设计[J].商业会计,2022(20):103-105.

【4】南静,张天维,陈雪飞.基于一体化平台的信息孤岛问题解决方案[J].电子技术应用,2022,48(9):119-122+126.

猜你喜欢
有效路径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安凯转型生意经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历史深度学习的六个着力点
试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有效路径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及其路径选择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