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023-08-10 16:43刘杰谢娜
高教学刊 2023年38期
关键词:一流专业课程建设土木工程

刘杰 谢娜

摘  要:一流专业建设既是机遇更是挑战,该文以土木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按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标准和总体要求,结合西安培华学院特色和专业实际情况,探索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路径,分别从动态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思政素质,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构建一套囊括“目标、师资、课程、评价、保障”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机制体系。希望该体系的研究可为同类高校土木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一流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機制体系;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S2-0032-04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major is not only an opportunity but also a challenge. Taking civil engineering majo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irst-class major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standards and overall requirements of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major,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Xi'an Peihua University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major, dynamically designs talent training plans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of teachers. A set of the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system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civil engineering including "target, teachers, curriculum, evaluation and guarantee" has been built. It is hoped that the research of this system can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courses in similar universities.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first-class major;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system;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2019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建设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让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

而课程思政正是要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和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中的知识和技能传授有机融合,将显性与隐性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教书、育人的作用。

2021年,西安培华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入选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建设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思想,构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机制体系。

一  OBE理念动态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凸显专业特色的关键,更是构建课程体系和实施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思想。土木工程专业可采用OBE理念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设计,以国家标准、一流专业建设目标、社会发展需求、行业发展需求等为需求导向,按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中有关要求,有针对地修订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思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等模块中,将专业与思政有机融合,明确专业思政目标,落实三全育人。进而以专业目标为指导,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要求。然后通过毕业要求进一步指导确立课程体系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根据需求构建本专业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实现有效支撑,进一步支撑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达成。通过反向设计,定位课程目标,反向施工达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闭环,互相推进(图1)。

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专业课程思政应当先做好顶层设计,分别在“专业核心价值塑造”和“专业思政目标融通达成”两方面进行设计。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的是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过硬,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四年的工程师基本训练,使学生具备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勘察、结构设计、建造技术和施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在建设管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咨询单位、房地产开发公司及工程衍生单位等部门从事土木工程项目的开发、设计、施工、管理及咨询等工作。在毕业5年左右,学生能够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并具备国家注册建造工程师、结构工程师等执业资格所必需的知识和素质。

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土木工程专业构建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公共必修课;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大学语文与写作等公共选修课;土木工程概论、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工程测量和工程材料等专业基础课;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钢结构等专业必修课;建筑信息模型(BIM)、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事故分析及处理等专业选修课;以及工程测量实训、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等专业集中实践课的课程体系。

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融入“大思政”理念,将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集中实践课程中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提炼,找寻恰当的融入点,将思政目标系统、规范地进行分类,将思政元素有机渗透到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  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思政素质和意识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传统的工科教学中,专业课教师以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首要任务,对于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关注不足,亦或不能很好理解和掌握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方法,生搬硬套,不能很好地实现专业课程“三全育人”的教育使命。

因此,必须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政素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土木工程专业应当在一流专业建设的背景下,组织教师集体深入学习《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指导文件,全面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主旨要义,提高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其次,学校学院两级应当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从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意义等的宏观角度,到不同类型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微观层面,对教师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业务水平。同时,专业应当定期组织课程思政教学展示及教学研讨活动,共同探讨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困难与解决方法,进而设计行之有效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改革路径。

在教学实践中,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与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教师组成教学团队,聘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作为专家随堂听课指导,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汇报及思政项目立项结项等工作,通过不同形式的意见反馈和指导,切实增强专业教师的“育德意识”,培养和提升专业教师的“育德能力”。努力构建专业教师践行课程思政联动育人模式,形成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爱岗敬业、具有崇高职业道德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扫清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的育人主体障碍。

三  加强专业课程建设

(一)  修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大纲

为保证专业课课程思政有的放矢,根据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对现行的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在原有教学目标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基础上加入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學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传承工匠精神等为主的素质目标。

按照素质目标的相关要求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里的思想政治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土木工程专业作为传统工科专业,应当向学生传递正确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求真务实,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针对时代倡导的工匠精神、使命担当,应当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中着重突出强化,引导学生紧跟国家脉搏,树立崇高人生理想,服务国家社会战略需求。对于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实践部分,要引导鼓励学生们主动思考、勇于探索、勇于质疑、勇于创新,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作为未来工程师,还应当在专业教育中感染学生形成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职业素养。

(二)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思政教育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思政教育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基础课中的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专业知识技能,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培植爱国主义情怀,提升专业素养。例如,工程测量课程是开设在大一第二学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测量各种要素的基本方法,掌握利用各种测量仪器设备进行土木工程所需的测定和测设工作。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为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专业必修课中的课程思政建设。准确提炼、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内涵,重点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索精神、端正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踏实严谨、耐心专注、吃苦耐劳和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2]。例如,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是开设在大三第一学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熟悉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等。通过严谨科学的施工工艺流程的学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科学严谨、踏实勤恳、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职业素养。

3)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课程思政建设。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应对实际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观念。例如,生产实习课程是开设在大三第二学期的一门集中实习课程,通过参观学习、实地考察等丰富的教学形式,将前期学习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了解我国辉煌的建筑史,了解我国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  教学方法

1)教学模式多元化。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弥补线下教学课时的不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丰富的课程思政内涵通过教学助手平台发布给学生,让思政教育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巧妙地将育人思路融入其中。

2)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师“一言堂”注定不能满足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的需要,而应当改革创新多种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例如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通过引入设计好的思政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也可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通过布置任务,由学生阐述感兴趣的话题,将枯燥的思政教育变得更容易接受。还可采用头脑风暴教学法,在教学内容完成后,教师引入一个思政讨论话题,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思维的碰撞,最终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3)教学资料立体化。鼓励教师建立课程的资料库。在形式上尽量多样化,可以丰富课程案例库、视频库、习题库等资源库,让思政元素的呈现和传达更加丰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四  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课程思政建设需要跟踪评价才能不断完善,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质量监控与反馈跟踪动态评价机制。土木工程专业通过建立“人才培养-校内测评-毕业生跟踪-用人单位评价-分析反馈-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质量成效闭环评价机制,全方位动态评估课程思政的改革成效,保证课程思政高质高效地持续开展[3]。

专业课程应建立符合各自课程特点的课程思政内容考核,可以将学习态度、处事态度以及他们对课程的专业价值、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反馈作为考核测评点。将学生课堂互动讨论参与情况、课后拓展反馈情况等纳入全过程的评价体系进行课程测评。同时,学校应结合评估标准,根据课程思政教学要求,全面收集教学大数据尝试建立一种适合课程思政量化评价体系,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实现对学生动态化全方位考评。

须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动态跟踪评价,可采用问卷调查法、走访调研法等多种方式,从工作态度、创新能力、合作与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多个角度,评价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成效,进而衡量课程思政实施对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度以及思政育人目标的达成度。

最后,我们对标专业认证和教学质量标准的相关要求,提出了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以校内教学质量评价和校外毕业生跟踪评价双轮驱动,以“持续改进”为核心的土木工程一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成效閉环评价机制,如图2所示,从而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4]。

五  协调有力的制度保障体系

制度保障体系建设直接影响教育主体对立德树人落实规范的认同程度,决定立德树人工作所需成本及落实效果的高低[5]。只有通过建立健全协调有力的制度保障体系,才能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进而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一)  明确制度保障建设的目标

学校、学院、教师和学生等都是在课程思政落实的过程中涉及的主体。因此,要首先明确建立制度保障体系的主要目标,理清课程思政实施中各主体间的逻辑关系,明确各主体的责任,保障各主体的权利,使各主体间衔接顺畅,规范各个学科专业课程的规范要求和建设流程。

(二)  具体制度的建构要务实

实施方案不仅要有完备的顶层设计,还需要建构可实施的运行机制。应当从制度上打破院系壁垒,加强各院系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和协作,实现优势互补与课程思政资源的共建共享[6]。在具体制度的设计与建构时,校院两级各部门的制度之间也应协调一致,统筹设计。同时还应结合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的特点,作出切合实际的设计和安排,建立包括管理制度、课程实施制度、教师考核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等。

(三)  制度的运行需要强有力的保障和监督

学校层面应当加强组织领导,提供软硬件保障、统筹协调,梳理各职能部门加强协同联动,确保各个主体之间有效配合,确保制度的稳步推进。同时,为保证相关制度顺利执行,还应当对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为提升制度效能保驾护航。

(四)  健全教师培训和激励制度

学校应做好培训制度的全方位规划,可采取不同的培训形式,利用专题研修、教学竞赛、工作坊实战等方法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也可以采取老教师传帮带、示范课引领等手段帮助课程思政教师梯队建设。学校还应当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可以建立以达成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的多元化多维度评价体系,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都体现教师师德师风的考评。学校还应出台相关政策,为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教师团队提供研究经费、软硬件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学校还应当优化激励机制,对于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突出的教师,学校应对其在岗位聘任、评优奖励等方面优先考虑,充分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  结束语

一流专业建设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本文基于一流专业建设的标准和要求,探索了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建立了一套囊括“目标、师资、课程、评价、保障”五大方面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机制体系。为高校土木类专业全面推进一流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思政课程与其他各类专业课的协同发展,全面落实“三全育人”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 031_406269.html.

[2] 马强分,白令安,杨金豹.一流专业背景下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2(35):109-112.

[3] 候璀璨.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大学,2022(33):71-74.

[4] 安文博,狄军贞,李喜林,等.新工科背景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2(20):46-48.

[5] 邵燕.高校法学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实现路径[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69-71.

[6] 张婷婷,王榆.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J].高等教育,2020(50):30-31.

猜你喜欢
一流专业课程建设土木工程
“双一流”背景下高职专业文化建设现状与反思
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一流专业”建设的难点与对策
“双一流”背景下高职专业文化建设现状与反思
高职院校一流护理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