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层博物馆讲解中红色文化的融入路径

2023-08-16 06:37刘传瑞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9期
关键词:融入路径红色文化新时代

【摘 要】红色文化作为民族瑰宝,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依然扮演着不可替代的教育指导意义,而基层博物馆作为重要的物质载体,承载并记录着当地红色文化过去的光辉岁月,为前来参观的广大观众仔细呈现并讲解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然而,相比较大型综合类博物馆,基层博物馆在讲解与传播红色文化的过程中,普遍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主要体现在内容故事性有待深入挖掘、形式互动性有待深入探索、策划原创性有待深入思考等方面。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基层博物馆在讲解红色文化的过程可以具体从以加大文物征集力度丰富家底、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精品和以坚持原创展览道路扩大影响等融入路径来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新时代;基层博物馆;红色文化;面临困境;融入路径

【中图分类号】G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9—239—03

引言

基层博物馆承载着众多革命历史、革命事迹成果,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一步步成长走向壮大的鲜活价值内涵,它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奋斗历程的现实见证,更是新時代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共产主义信仰教育的物质载体与阵地。近年来,基层博物馆在传播与弘扬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已经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丰富基层博物馆展览内容与形式的同时,为提升博物馆在群众间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新时代基层博物馆讲解中红色文化的现状概述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精神展现,作为民族精神的瑰宝,深刻体现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与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核心内蕴。在新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对广大群众的教育启发性意义尤其重要,它内在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革命斗志、实干精神、实践品格、创新魄力等,都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文化传承、旅游产业开发等方式,焕发出新时代强有力的生机与活力,为增强广大群众的文化自信力与中华民族的向心力提供动力源泉。

在传播与弘扬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基层博物馆是不能被忽视的重要传播载体。现如今,各地在红色文化的传播工作上,都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变革,例如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关心下一代教育实践基地、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基地、红色文化传承基地、红色文化实景研究中心等,这些实践基地与科研场所,收获了一大批学习与体验红色文化的受众群体,大多数基地与场所都已经深度嵌入了实体展览与线上虚拟相结合的动态演绎方式,为真实展现红色文化历史场景,激发广大群众学习党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供了科技手段支撑与智慧平台支持。现如今,基层博物馆在讲解与传播红色文化的过程中,显得较为疲软,缺乏一定的社会支持度与大众了解度。虽然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在讲解与传播红色文化的过程中,拥有较强的题材选择性、专题适用性、展览灵活性,但是基于自身馆内面积规模、当地红色文化底蕴、各类文物数量的限制,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境。在全媒体发展新格局下,基层博物馆更需要迎合时代发展脉络与趋势,迎头赶上、敢于争先,在传播与弘扬红色文化的过程中贡献自身的价值与力量,基层博物馆在组织承办活动上,要加足马力,引领红色文化学习新理念与新思路。例如,基层博物馆可以开展红色解说员、文艺汇演、红色讲解员进校园等别出心裁的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带领广大群众深化对于红色文化的认知程度,增强他们对红色文化的学理认同与情感认同,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思想保障与支持。

二、新时代基层博物馆讲解中红色文化的面临困境

当前,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在讲解红色文化的过程中普遍面临着内容故事性有待深入挖掘、形式互动性有待深入探索和策划原创性有待深入思考等方面的重要问题。

(一)内容故事性有待深入挖掘

除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部分综合类大型博物馆以外,绝大部分的基层博物馆在内容的呈现方面多是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展开,内容通过专题模块化进行归纳总结,不免就会带有强烈的政治性与思想性,在符合主流价值观传播的同时,另一方面主题的鲜明性与内容的规范性,致使基层博物馆的展览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性极强。对于普通大众而言,这种教育引领性的确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与意义,但是内容的过于严肃化与距离感,还是不好适当嵌入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没有真正意义上挖掘基层博物馆传播与讲解红色文化的重要性意义。在现实中,部分基层博物馆虽然以专题为切入点,但是在内容的叙事风格与结构上还是拘泥于传统的照本宣科与说教方式,并没有注重对于事件背后、人物故事的深度挖掘与透彻解析。除此以外,表述内容的书面化语言较为浓重,难以让广大观众在观看展览过程中,真正用眼、用脑、用心的进行记忆。

(二)形式互动性有待深入探索

现如今,基层博物馆在展览形式方面,还是较为单一,图片展与文物展构成了主要的展览方式与风格,以上种种,还是源于基层博物馆文物匮乏所致。例如,在南昌的八一起义纪念馆中,虽然馆藏文物高达近上千件,但是有关八一南昌起义的文物数量极少,仅仅百余件,基本就是进行当时的书籍资料、行军装备、生活用品等的简单呈现。与此同时,文物的匮乏还造成了馆藏文物的体系呈现方面存在一定的松散性,由于没有进行科学化与系统化的分门别类,致使并没有较为充足的文物充实整个基层博物馆的展览工作,在弱化基层博物馆展览风格与特色的同时,也导致了基层博物馆在展览的形式上缺乏创新与新意,在与观众的互动感与交流度上有所欠缺,难以激发观众热爱红色文化与学习红色文化的真情实感,而安吉县博物馆就做了一个典型示范,通过服务智慧化、展览智慧化、教育智慧化、藏品智慧化、安防智慧化等五维视角,充分展示了基层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与潜在空间,该基层博物馆在形式互动性上为其他基层博物馆树立了良好的借鉴性作用。

(三)策划原创性有待深入思考

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专门从事展览策划组织的专业人才,开始被大众所广为熟知,而对于基层博物馆而言,建立健全的策展人工作体制机制尤为重要。在绝大多数基层博物馆中,策展工作人员普遍都是他行出身,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与水平,在展览专业学习与培训层面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与此同时,基层博物馆推出的很多展览,在自主策划原创性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难以抓住广大年轻人的心。另一方面,以南昌的八一起义博物馆为代表,该博物馆陈列保管科还兼顾着展览策划的工作,他们不仅需要负责文物保护、资料研究等工作,在展览策划方面还需要同市场上的广告设计公司进行业务对接。因此,近两年来,南昌的八一起义纪念馆虽然陆续推出了十余个展览内容,但是真正富有原创性的只有“红色记忆 辉煌历程——苏区邮币文化展”和“永远的旗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样可以分析出,与大型综合类博物馆相比,基层博物馆在展览策划的原创性方面较为薄弱,这项因素已经成为了制约基层博物馆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

三、新时代基层博物馆讲解中红色文化的融入路径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基层博物馆在讲解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地不断在手段方式上展开大胆创新,可以具体从以加大文物征集力度丰富家底、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精品和以堅持原创展览道路扩大影响等层面展开探索与实践。

(一)以加大文物征集力度丰富家底

从内容呈现角度分析,基层博物馆需要在文物征集方面加强力度,以此来充实自身的厚重家底。众所周知,文物是人类了解历史发展脉络的物质载体,更是基层博物馆的核心。每一件文物都有着背后独特的故事,它作为历史事件的讲述者与叙述人,为深化基层博物馆的展览内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增强了观众深度学习文物展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讲解与传播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基层博物馆也需要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峥嵘岁月与革命故事,充分彰显出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的鲜明特征。例如,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的“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展览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此展览先后派遣了八个文物征集小组,在十余个省份近五十家的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通过采访有关历史见证者及其后代以及收集相关的文物档案资料,向大众真实生动的讲述了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的光辉历程与峥嵘岁月。另一方面,基层博物馆加强同其他博物馆之间的业务合作,深层次提高馆内藏品的展示率与利用率,也是新时代基层博物馆讲解与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特色。例如,“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曾经联合西北五省区的二十多家基层博物馆,举办了享誉中外的“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展,真正意义上向广大观众献上了一幅波澜壮阔、雍容大气的关于丝绸之路恢宏史诗画卷,也体现出各个基层博物馆之间相互整合馆藏文物资源,在彰显文物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别出心裁的为文物展览打上了时代创新的烙印。

(二)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精品

基层博物馆在展览形式与方法手段上,深刻运用现代科技已经成为一种重要趋势,此举不仅可以将厚重的展览内容以声情并茂的方式传达给观众,更可以丰富红色文化展览形式,为展览注入鲜活的生机与活力。众所周知,观众的参与感与互动体验感是基层博物馆讲解红色文化的关键一步,在展览智慧化层面可以以AR应用、VR虚拟体验、三维全息影像为切入点充分营造良好的氛围,这种良好的氛围在提升观众对红色文化的审美鉴赏的基础上,为让观众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首那段刻骨铭心的铮铮岁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手段支持。例如,北京首都博物馆的“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就采用了先进的虚拟技术真实再现了考古挖掘现场情境,观众通过这项技术,沉浸式的体验到了当时考古现场的点点滴滴,这对于红色文化的讲解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另一方面,各个基层博物馆可以以整合资源为切入点,并适当嵌入现代科技手段,以此打造基层博物馆讲解红色文化展览的精品。例如,江西省三大文化单位——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博物馆联盟单位,就推出了“百件革命文物说江西”的精品展览,此举既为红色文化的讲解与传播注入鲜活的科技动力,又为基层博物馆打造原创性展览品牌提供了有效的学习借鉴。

(三)以坚持原创展览道路扩大影响

展览策划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展览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协调组织、现场管理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等能力。面对人才匮乏的现象,基层博物馆要从高校大力引进相关展览专业人才,积极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种策展培训班,逐步打造一支有专业化水准的展览队伍。同时,要开阔思路和视野,走出“闭门策展”的思维。在工作机制方面,可以大胆尝试策展人制度,搭建好策展团队。与策展相关的人员,特别是年轻人,可根据展览计划和自己的专业优势参与到展览的策划团队中。以甘泉县旅游服务中心(县文物保护中心)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进校园宣传活动为例,该馆以“博物馆的力量”为主题,宣讲小分队围绕我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此次活动主题,为师生们送去了精心准备的歌曲、舞蹈、故事分享等节目,为广大师生们带来一场生动有趣的文化体验。舞蹈《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昂扬旋律,演绎着歌颂共产党的时代赞歌,激荡在每一个人的心扉;快板《家庭教育永流传》引起师生家长对于教育事业的强烈共鸣;画像砖《原谷谏父》的故事让孩子们在领略我国独有文化历史遗产魅力的同时,懂得为人尽孝的传统美德;朗诵《永远跟党走》则带领大家一起重温中国共产党百年风雨、不断走向强大的光辉历程;红色故事《一条三易其主的毛毯》讲述了革命特殊年代几位革命先烈的深厚情谊。

四、结语

陈列展览是基层博物馆最吸引人的关键要素,通过内容的呈现、形式的展现、原创的彰显,能够最大程度上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推动基层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在科学有效的传递文物资源信息的同时,激发广大观众了解与学习红色文化的积极热情与动力。与此同时,基层博物馆需要在各方面工作上不断进行开拓创新,在扩大社会影响覆盖面的基础上,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力求在红色文化的讲解与传播方面,在行业内树立起自身的标杆。

参考文献:

[1]王文博,曲乐.论博物馆讲解员弘扬红色文化的途径和技能[J].河南博物院院刊,2022(2).

[2]钟艳.讲解艺术在博物馆红色文化传播中的价值分析和实践探索[J].文化产业,2022(34).

[3]朱廷水.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以福建省龙岩市14家国有基层博物馆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8(9).

[4]刘雯琦,胥宇虹.博物馆里的红色文化传播方式、问题和优化建议[J].兰台内外,2022(17).

作者简介:刘传瑞(1990—),女,汉族,陕西延安人,馆员,研究方向为文物鉴定与修复、文物馆藏与保护、博物馆讲解等。

猜你喜欢
融入路径红色文化新时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关于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高职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路径的探索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