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论模式联合呼吸道排痰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2023-08-19 10:41谭兰芬
婚育与健康 2023年14期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肺功能动机

谭兰芬

【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论模式联合呼吸道排痰干预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论模式联合呼吸道排痰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肺功能、预后。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论模式联合呼吸道排痰干预能够缩短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關键词】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论模式;呼吸道排痰;慢性支气管炎;肺功能

Effect of 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 theory model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expectoration intervention on the efficacy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bronchitis

TAN Lanfe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Sitang Street, Sinan County, Sinan, Guizhou 565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formation - motivation - behavior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tract expectoration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bronchitis.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chronic bronchitis admitted from January 2021 to June 2022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information, 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theoretical model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tract expectoration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with 30 cases each. The efficacy, lung function and prognosi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level of lung function index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information, motivation and behavior skills theory model with respiratory expectoration intervention can shorten the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disappearance, improve lung function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bronchitis.

【Key Words】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 skill theory model; Respiratory expectoration; Chronic bronchitis; Pulmonary function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且高发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反复、持续性咳嗽发作[1]。研究指出[2],给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恢复。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论模式是一种以信息-动机-行为为理论指导的行为改变理论,医护人员通过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基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患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由于大多数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都伴有咳嗽无力,分泌物多滞留在患者的呼吸道,导致患者肺部组织出现缺氧。呼吸道排痰是一种有效的排出痰液的方式,能够帮助患者咳出痰液,有效清除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目前,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论模式联合呼吸道排痰干预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论模式联合呼吸道排痰干预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照选择为2021年1月—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2~84岁,平均年龄(72.26±4.28)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病程(7.86±1.08)年,文化程度:小学4例,初中7例,高中11例,大专以及上8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2~86岁,平均年龄(73.14±4.35)岁,病程2个月~14年,平均病程(7.68±1.05)年,文化程度:小学4例,初中8例,高中11例,大专以及上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支气管炎[5]诊断标准者;②年龄≥18岁者;③患者知情同意者;④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②肝肾功能不全者;③患者不同意参加本研究者;④严重肺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对照组 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健康宣教、用药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

研究组 研究组施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论模式联合呼吸道排痰干预,包括:(1)成立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论护理小组:①信息干预: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争取患者的信任,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②动机干预: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的动机访谈;a.无意图期:访谈时间为15min,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以及对护理方面的需求;b.意图期:访谈时间为20min,引导患者意识到遵医行为以及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对疾病预后转归的重要性;c.准备期:访谈时间为20min,在此期间为患者设置自我管理计划和目標;d.改变期:访谈时间为20min,回顾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计划内容有无修改;e.维持期:访谈时间为20min,鼓励患者主动表达治疗期间遇到的难题,护理人员与患者共同探讨,以寻求解决办法。③行为干预:加强患者主观改变意识,指导患者进行专业的呼吸功能锻炼;纠正患者以往的不良生活习惯,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合理膳食,遵循医嘱合理用药;自我进行病情监测。(2)呼吸道排痰干预:采用圆形橡胶碗排痰拍进行排痰,由上至下叩击头沿处的支气管,选择适宜的力度和频率进行排痰,且避免拍打患者胸骨、颈椎以及其他重要的身体器官。护理干预时间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疗效,采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评价,包括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2)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比值、用力肺活量(FVC)。(3)比较两组的预后,采用生活质量评估。参照应用诺丁汉健康调查表[6]进行评价,包括精力、睡眠情感、社会生活、躯体活动,共四个维度,得分高低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干预3个月后比较,研究组的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均更短,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肺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干预3个月后的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更高,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干预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更高,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来说,实施护理工作十分必要,而在护理过程中的关键部分是排痰[7-8]。排痰拍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排痰的工具,在排痰过程中使用其帮助排痰,能够更好的掌握排痰技巧,而且使用更加方便和快捷,在拍背过程当中,排痰拍可以使患者背部受力均匀,使排痰效果更好[9]。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论模式引导的护理干预是一种以信息、动机、行为护理为理论而实施的护理模式,其中信息护理是在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基础上,实施的针对性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以及预后的了解情况,通过动机-行为干预改变患者意愿程度,帮助患者主动去改变现状[10]。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3个月后的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FEV1、FVC、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论模式的护理干预能够加快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可能为:(1)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论模式的护理干预能够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增加患者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从而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2)排痰干预通过排痰拍对患者肺部进行震动,松动患者气道及其肺部沉积的痰液,促进痰液排出,减轻患者支气管的炎症症状,提高患者肺活量,促进患者呼吸道通畅,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论模式联合呼吸道排痰干预可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疗效,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肖茜予,龚放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稳定期COPD患者居家肺康复治疗中的运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279-283.

[2] 李巧云,蔡红英.系统性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作用评价[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12):2209-2210.

[3] 杜劼,许传伟,马素霞.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在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4):175.

[4] 孙慧,杨爱春.IMB引导的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GSES评分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20,33(3):220-222.

[5]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4):318-320.

[6] 姜嫚.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运用排痰拍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1):40.

[7] 张同明,宋全荣.刺激排痰对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康复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 29(10):3-5.

[8] 麦彩娟,黄雪梅,丘瑞红,等.刺激排痰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康复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11):1318-1319.

[9] 郑佩吟,刘惠珍,顾青,等.社区干预配合三拗汤治疗对风寒袭肺型支气管炎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8,10(3):253-256.

[10] 皇甫雪莲.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6):206-207.

猜你喜欢
慢性支气管炎肺功能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
动机不纯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