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

2023-08-20 07:44薛战龙
南北桥 2023年15期

[摘 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深入发展,工程经济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新形势下的工程经济管理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首先,从宏观角度探讨新形势下的风险因素,包括市场不确定性、政策变动和技术风险等。其次,针对这些风险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如建立灵活的管理机制、加强市场监测和预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等。最后,总结这些防范措施的重要性和实施效果。

[关键词]工程经济管理;灵活的管理机制;市场监测;技术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志码:A

在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和挑战,这对于项目的实施和经济效益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工程经济管理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是保障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1 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首先,市场不确定性是工程经济管理中的一大风险因素。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变化快速,使得项目的市场前景难以预测。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建立灵活的管理机制是必要的。比如,灵活地进行项目规划和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建立弹性供应链,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动;加强与供应商和客户的沟通与合作,以提前获取市场信息和趋势。

其次,政策变动也是工程经济管理中常见的风险因素。政策的变动可能会影响项目的合规性、资金来源和市场准入等方面。为了应对政策变动带来的风险,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政策的变化,与相关政府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政策的变化趋势,以便作出相应调整和规划。

另外,技术风险也是工程经济管理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技术和工艺不断涌现,但其应用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为了降低技术风险,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创新能力,保持与技术领域的前沿接轨,进行充分的技术评估和风险分析,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以确保项目的质量和安全[1]。

在新形势下,为了应对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包括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加强项目监控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培养和引进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管理人才,以有效应对各类风险。

2 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类型

2.1 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在质量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可能对项目和组织产生负面影响。这些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质量问题、质量控制不足、工艺变化和供应链不稳定。首先,产品质量问题可能导致产品的不合格、不安全或不可靠,影响客户的满意度和声誉。其次,质量控制不足可能导致生产过程中的误差和缺陷,影响产品质量。此外,工艺变化可能引起新的质量问题,特别是在产品开发和工艺改进阶段。最后,供应链不稳定性可能导致材料短缺、交付延迟和质量问题,对整个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产生负面影响[2]。

2.2 施工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的风险

施工管理工作不到位可能导致工程项目出现各种问题和风险。施工管理的不到位可能包括人员管理、进度控制、质量监督和安全管理等。首先,人员管理不到位可能导致施工队伍的组织和协调不力,人员素质和技能不符合要求,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率。其次,进度控制不到位可能导致工期延误和资源浪费,给项目带来额外的成本和风险。第三,质量监督的不到位可能導致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如工程质量不合格、施工标准不符合要求等。最后,安全管理不到位可能导致施工事故和工人伤亡,给项目和施工方带来较大的法律和道德风险。

2.3 招投标阶段的风险

招投标阶段存在各种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对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合同签订产生不利影响。在招投标阶段,风险主要包括竞争激烈导致价格战、信息不对称、合同条款不明确和恶意投标等。首先,竞争激烈可能导致价格战,各参与方可能通过低价投标来争取项目,降低项目利润空间和质量要求。其次,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投标方对项目要求和条件理解不准确,可能出现误导性或不合理的投标。第三,合同条款不明确可能导致在项目执行阶段发生争议和纠纷,影响项目进展和成本控制。最后,恶意投标可能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资金问题、承诺无法兑现等风险,给项目方带来损失和困扰[3]。

2.4 合同签订风险

在工程项目中,合同签订阶段存在一系列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对项目的实施和利益产生不利影响。合同签订风险主要包括合同条款不清晰、风险分担不合理、法律法规变化和合同履行的困难等。首先,合同条款不清晰可能导致双方对权利和义务的理解产生歧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纠纷和争议。其次,风险分担不合理可能使其中一方承担过多的风险,导致不公平和不稳定的合同关系。第三,法律法规的变化可能导致合同条款的无效或不适用,影响项目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最后,合同履行的困难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如资金问题、不可抗力等,导致项目无法按照合同要求和时间表进行。为了降低合同签订风险,应在签订合同前充分协商和沟通,确保合同条款明确、清晰,风险分担合理;密切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合同内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解决纠纷的机制,以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和项目的成功实施[4]。

2.5 工程经济管理审查机制不完善导致的风险

工程经济管理审查机制不完善可能导致工程项目面临一系列风险和挑战。这些风险主要涉及成本控制不力、资金管理不当、项目投资回报率低等问题。首先,成本控制不力可能导致项目预算超支和经济效益不达预期。如果没有有效的审查机制,项目成本可能无法得到及时监控和控制,给项目带来财务风险。其次,资金管理不当可能导致项目资金短缺、资金流失和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如果审查机制不完善,资金的使用和流转可能缺乏透明性和监督,增加项目资金管理的风险。最后,项目投资回报率低可能源于缺乏有效的投资评估和审查机制,导致投资决策不科学和盈利实际不符合预期。

3 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3.1 提高对工程经济管理的认识

提高对工程经济管理的认识对于应对风险和采取防范措施至关重要。工程经济管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效管理和优化资源、成本和效益的关键环节。首先,深入了解工程经济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经济风险的来源和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其次,了解工程经济管理中的常见风险和挑战,可以提前做好风险识别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策略,从而减少潜在风险对项目的影响。此外,可以借鉴工程经济管理实践案例的经验和教训,为项目提供更好的管理模式和策略。

为了提高对工程经济管理的认识,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理论和知识,参加培训和研讨会,与行业专家和从业者进行交流和经验分享。通过实践和项目经验的积累,可以不断提升对工程经济管理的认识和能力,从而更好地识别和管理风险,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经济效益的实现[5]。

3.2 加强施工管理各环节风险控制

加强施工管理各环节的风险控制对于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质量安全的实现至关重要。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如人员管理、进度控制、质量监督和安全管理等方面都存在潜在的风险。首先,在人员管理环节,应加强人员选拔和培训,确保施工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符合要求,避免人员不足或不适任的问题。其次,在进度控制环节,需要制订合理的进度计划,建立监控机制,及时调整和协调施工进度,以防止工期延误和资源浪费。第三,在质量监督环节,应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执行,确保施工过程和成果符合标准和要求,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最后,在安全管理环节,需要建立有效的安全规程和措施,提供必要的培训和防护设施,以减少施工事故和工人伤亡的风险。为了加强对施工管理各环节的风险控制,可以制定明确的管理规定和流程,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沟通机制,加强现场巡查和检查,定期进行安全和质量的评估,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3.3 规范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

规范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对于确保招投标过程的公平、透明和合法至关重要。招标文件是招标过程中的重要文件,其中包含了项目的要求、条件、评标标准和合同条款等关键信息。规范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可以帮助确保投标人对项目要求和条件的准确理解,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首先,编制招标文件时,应明确项目的技术、质量和合同要求,确保要求清晰、明确、可执行。其次,制定合理的评标标准,避免主观性和歧视性的评标。最后,编制招标文件时,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合同条款合法、合规,保护各方的权益。为了规范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可以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明确编制流程和责任分工。在编制过程中,应组織专业人员进行技术和法律审查,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4 给予合同管理一定的重视

给予合同管理一定的重视对于有效管理工程项目的风险至关重要。合同是工程项目中约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文件,高效的合同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首先,开展合同管理工作需要确保合同条款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避免模糊、不完整或不合法的条款导致纠纷和争议。其次,建立合同履行的监督机制,确保双方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责任和义务,减少合同履行风险。第三,及时处理合同变更和索赔事项,避免因未能妥善处理导致的损失和纠纷。最后,为了给予合同管理一定的重视,应建立合同管理团队,明确责任和权限,制定相应的管理流程和控制措施。在合同签订之前,应充分协商和沟通,确保合同条款清晰明确,风险分担合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时解决问题和纠纷,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

3.5 完善工程经济管理审查机制

完善工程经济管理审查机制对于降低工程项目的风险和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工程经济管理审查机制是指对项目成本、资金管理和投资回报率等关键指标进行定期审查和评估的机制。首先,完善工程经济管理审查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经济管理问题,减少项目成本超支和经济效益不达预期的风险。通过定期审查和评估,及时调整项目预算和资源配置,避免成本控制不力和资金管理不当的问题。其次,完善审查机制可以提高项目投资的决策科学性和准确性,降低投资回报率低的风险。通过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和审查,避免投资决策的盲目性和过度乐观,确保投资回报率符合实际预期。为了完善工程经济管理审查机制,可以建立明确的审查流程和指标体系,明确审查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同时,加强与财务部门的协调和沟通,确保审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此外,引入专业的经济管理咨询和评估机构的支持,提高审查的专业性和客观性,及时发现和解决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提高工程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和成功实施的可能性。

4 结语

在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的风险挑战。本文对工程经济管理中的风险及防范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首先,强调在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分析及防范的必要性,明确工程经济管理在项目成功实施和经济效益实现中的重要性。其次,深入剖析质量管理、施工管理、招投标阶段、合同签订以及工程经济管理审查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在工程经济管理方面,增强对工程经济管理的认识,加强施工管理各环节的风险控制,规范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给予合同管理一定的重视以及完善工程经济管理审查机制。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降低项目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质量安全的实现。然而,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工作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并灵活应对新的挑战和变化。只有通过全面认识和有效管理风险,才能在新形势下实现工程经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和成功实施。

参考文献

[1]吴施默. 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探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 2022工程建设与管理桂林论坛论文集. [出版者不详],2022:322-323.

[2]葛锐. 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J]. 营销界,2021(39):108-109.

[3]李亚娟. 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的探讨[J]. 门窗,2019(21):24-25.

[4]苏树鹏. 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的探讨[J]. 工程技术研究,2019,4(21):159-160.

[5]王琴. 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探析[J]. 中国招标,2019(11):33-34.

[作者简介]薛战龙,男,陕西咸阳人,中电建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本科,研究方向:工程经济。